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特点及诱因分析

2022-09-10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快, 社会矛盾也愈来愈尖锐, 各类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高校也因知识群体相对集中, 维权意识相对较高, 政治责任感相对较强等缘故, 成为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地带, 而大学生群体则是高校中最活跃、最敏感、最易动、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近年来, 大量事实表明,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常以人们难以预见的方式或不经意的诱因爆发出来。面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学校应正确对待, 充分把握其特点, 采取积极的态度, 寻找应对措施。否则, 矛盾的性质就会转化、升级, 进而影响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反过来又会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1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一般是指高校中的部分学生, 因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临时聚集, 具有明显的自发性、一定的组织性和言行的一致性, 并构成较大影响的特殊事件 (由学校及其所属机构, 如工会、团委等组织的相应群体活动不在此列) , 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集体罢课、罢餐、静坐、堵塞校内交通或非法占据校内公共场所;未经有关部门批准, 擅自在校园内举行非法集会、讲演、游行、示威、请愿等公共活动;在学生宿舍楼集体敲脸盒、砸酒瓶、砸窗户玻璃、朝楼下砸杂物或呼喊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口号等结伙打砸哄闹事件;在校园内聚众持械打架斗殴或打、砸、抢、烧等集体的违法犯罪活动。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其表现形式与其它社会群体性事件大致相似, 但其人员构成主要是高校学生, 从本质上讲, 它多是部分学生表达自己意愿与不满的一种自我求助方式, 其性质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又与一般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有所区别:

(1)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主要参与人一般都是在校学生, 其动机比较单纯。与一般的群体性事件参与人员复杂不同,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参与人员是在校大学生, 年龄一般都在1 8-2 4岁, 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 具有互动性、易动性、盲动性特点。一部分人遇事好感情用事而少冷静理性思考, 容易被一些目的明确, 懂得策略的人暗中操控, 成为群体事件成为骨干力量;另一部分缺乏对事件的了解, 喜欢凑热闹, 抱着一种“事成也许能够一同受益, 失败了又不会承担责任”的一种心态, 尾随、围观, 无意中扩大了事件规模;此外, 还有一些人因怕被同学孤立、嘲讽, 或者出于某种利害关系而不得不跟从, 违心而来。

(2)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常常由于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而引起, 具有难以预见性。在学校日常行政管理中, 多数高校将一些容易发生问题的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作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重点, 做好各项预警机制, 而忽视了日常学习生活中防治。事实上,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更多的发生日常学习生活中, 诱因十分复杂, 如食堂价格波动、学生公寓调整、体育比赛、交通事故、教育收费、政治事件、经济纠纷、文化因素等诸多问题都可以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突发”。如2004年11月29日四川某大学发生的上千人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源于食堂经理酒后驾车撞伤学生从而引起冲突;2005年12月15日发生在安徽省某大学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其诱因是国家助学贷款迟迟未能审批;2006年6月26日发生在安徽省某高校的群体性事件, 其原因是大学生对学校书本费的折扣不满……

(3) 大学生群体事件中经常缘于情理而又有悖法理。综观近发生的大学生群体事件, 学生们提出的一些要求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往往具有其合理性, 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在冲动情绪的支配下, 他们有时会采取极端乃至违法的方式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式, 这样的事件爆发出来后常常会失去控制, 进而发展为干扰正常教学与学校秩序, 破坏学校公物等过激行为, 这就有悖法理。如2005年6月25日发生在九江学院的群体事件。

(4) 大学生群体事件中极小一部分事件是受到由外部势力的煽动、挑拨引起的。长期以来, 国内外敌对势力始终都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渗透破坏活动, 高校更是敌对分子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近年来发生的高校群体性事件, 常有社会上的各种敌对势力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介入。他们通过宗教的、网络的、勤工助学的等各种手段制造谣言、扰乱视听、误导舆论, 对高校展开渗透, 煽动学生闹事, 致使部分不明是非的学生受其影响。如发生在2005年3、4月份的反日大游行, 有许多青年大学生参加, 但也有不少背景复杂的人混迹其中参加打、砸、抢活动。

2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分析

近年,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多有发生, 究其原因, 一方面, 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形成了共同的认识和价值取向, 产生了普遍的情绪, 往往会采取集会、游行等群体性行为的方式共同抒发情绪, 激发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 社会变革时期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时期, 旧体制落伍交替, 新的体制不健全, 都会使学生难以适应而感到情绪压抑。从而就有了爆发群体性行为的可能。具体来说,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青年学生的群体特征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看, 青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复杂多样的, 对客观存在环境的情绪反应也具有不稳定性, 其自制力与冲动性并存。他们对社会现实非常敏感, 反应迅速, 或兴奋、激昂, 或争吵、反抗;情绪变化与外部表现基本一致, 都表现得比较充分而具体。另外, 高校是青年人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 他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更容易受到群体氛围的影响。在某一突发事件的刺激下, 个体情绪激化, 群体情绪相互刺激、强化, 群体成员都处于毫无意识的迷惑状态, 失去了辨别和选择能力, 放弃了平时所遵守的社会规范, 便出现盲动行为, 使原本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也变成了不由自主的参与者。此外, 青年人从众的心理, 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蔓延、扩散, 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2) 转型时期的社会变革因素

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 社保体系不健全, 三农问题、贪污腐败、收入悬殊、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通过报刊杂志、网络传媒、电视新闻等各种渠道汇集高校。大学生们因涉世未深, 兼有思维活跃、忧国忧民, 观点容易片面, 情绪容易偏激, 行为容易冲动等特质, 容易产生普遍的情绪, 激发其社会责任感。这些情绪平时因学习繁忙、生活忙碌掩盖下来, 一旦遇到机会, 就可能爆发, 使他们成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

(3) 大学生的生存压力因素

自上个世纪末高校扩招及收费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以来, 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了, 而要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大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等, 再加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极容易引起部分学生心理上出现落差, 产生了对现实的困惑和不满。同时, 日益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 使得大学生群体事件生成的酝酿空间变得宽松、广大。所以, 一旦遇到相适的机会, 这种不满就会通过某种渠道表现出来, 导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4) 日常生活的不确定性诱发因素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与其他群体性事件一样, 也需要一个“导火索”作为引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 通常迎合了大学生比较偏执的认识和感受, 增强了学生之间已存在的怀疑与不安, 助长一些人的不满情绪, 刺激他们试图通过罢课、聚会、游行、围攻、静坐等群体性行为来解决问题。而此类事件一旦发生, 便可迅速扩展、蔓延, 使得许多最初仅仅是旁观的人经过鼓动而成为实际的参与者, 使原本松散的无组织群体产生一致行为的倾向。

(5) 高校特殊的周边环境因素

从高校所处周边环境的层面看, 不少高校基本处于城郊结合部或郊区, 治安情况比较复杂, 不良的“亚校园环境”, 往往也是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

3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措施

(1) 以人为本,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高校党政部门只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依靠学生的思想,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关注学生的情绪、疾苦和要求, 倾听学生呼声, 扎扎实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 师生联动, 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高校一方面要针对青年学生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 也要通过讲座、讨论等方式, 提高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

(3) 内外兼修,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根据现实条件, 加强校园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 努力营造建造一个风光宜人、团学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 生气勃勃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 加大对学校周边的环境的整治, 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活动场所, 严肃处理危害学生合法权益, 身心健康的事件, 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4) 健全机制, 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一是要加强法纪、校规的宣传, 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机制;二是要健全高校的监控、预警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四是要努力健全恢复机制。

摘要: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中最活跃、最敏感、最易动、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 是高校和谐、稳定的基石。近年来,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且都以人们难以预见的方式或不经意的诱因爆发出来。本文归结出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特点, 分析其诱因, 进而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特点,诱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武勤.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报, 2004 (8) .

[2] 郑恒毅, 王健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处置[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11 (5) .

[3] 李元芳.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的原则和方法[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2) .

[4] 王健, 等.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研究[EB/OL].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网站, 2003, 10, 11.

[5] 董丁戈, 等.青年学生群体性行为倾向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 10.

上一篇:煤化工路线合成乙二醇技术研究进展下一篇: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改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