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2024-04-24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共8篇)

篇1: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间,随着新旧体制的更替,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继涌现,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探讨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特点,研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对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特点;成因;对策

【全文】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社会变革程度加深,引发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导致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规模日益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与稳定。本文就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谈谈浅见。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当前,大多数群体性事件与社会转型、经济接轨和利益调整密切相关,纵观新时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复杂性。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因素越来越多,参与人员越来越复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出现了敌对分子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插手制造事端的动向。

(二)起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一些突出的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分析,应该说绝大多数集体上访甚至闹事都有一定的理由,即有其合理的部分,而真正无理取闹是极个别的,因此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

(三)扩展性。参与的外延扩大,但仍以工人、农民为主;数量递增,规模呈扩大化趋势。

(四)组织性。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的酝酿过程,常常有事件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少数基层组织的领导干部甚至就是直接的策划者。并有向组织严密,呈明显政治化发展倾向。

(五)违法性。当前群体性事件激烈程度加剧,恶性事件上升,多数伴随着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六)反复性。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矛盾的反复性。从群体自身来看,以聚众闹事的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事实上确实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与落实,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部分群众“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从而造成群众长期缠诉闹事,处置难度加大。

二、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聚合激化的产物。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不断加大,加上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一些人难免心理失衡,产生对立情绪,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群众的利益诉求受多种因素限制难以满足。一是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过程中,群众损失得不到及时弥补,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二是决策不科学、不民主,损害群众利益;三是一些干部贪污挥霍、以权谋私或作风不民主、政务不公开导致群众利益无法保障。

(三)参与人员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法制观念淡薄是群体性事件多发且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不少群众遵规守法和以法维权意识差,往往一碰到问题就想通过上访、闹事等简单的方式来解决。

(四)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调控能力不足。一是基层组织的威信相对减弱;二是有的基层组织消极、不作为;三是有的基层干部本身就是闹事的支持者、组织者、策划者。

三、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综合预警机制。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消除职责不清、信息不灵、反应迟钝、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多管齐下,分化瓦解。群体性事件真正起带头作用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带有很大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必须认真调查,摸准缘由,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采取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说服劝解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处置时机,而不能一概而论动用警力强行处置。

(三)周密部署,强行处置。在强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调查取证;二是要分工明确,措施得当,防止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扩大或久拖不决;三是要把握政策,果断处置。

(四)立足长远,防止反复。必须认真分析、准确估测群体性事件在初获平息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研究预备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新方法、新举措。既要积极协调督促有关单位真正落实跟踪回访制、领导接待日制度,又要进一步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复杂形势下处置群体事件的能力。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强化措施,创新方法,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及深层次的问题将暴露得更加明显,今后一段时期,群体性事件还可能继续增多,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保持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要强化措施,创新方法,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和德群体性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彩元,马敏艾,李颖群体性治安事件紧急处置要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初期处置行动逻辑和逻辑预设重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

[4]刘新良浅谈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公安研究,2002

篇2: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进而演变为大规模集体上访,已成为群众信访的突出表现形式,也是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于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因

1、改革使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随着原来的利益格局逐步打破,新的格局不断形成,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出来,有些带有普遍性,处理难度较大,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一些群众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要求过高。

2、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一是群众观念淡薄,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使党和政府的旨意得不到群众的接受,引起群众不满;二是超前意识不强,没有通过排查及时掌握信息;三是存有侥幸心理,即使提前掌握了信息,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化解。

3、少数群众对现状怀有不满。一些群众生活不如意,加之个别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群众强烈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往往转移到政府身上。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群众受不满情绪影响,把当地政府视作对立面,对政府发布的信息不信任,了解情况的主要渠道竟然是古老的口耳相传,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信息的失真。也正因为如此,缺乏对当地政府信任感的群众,想方设法“把事情闹大”,以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4、个别人素质低下。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通常比较复杂,有的不懂法规,不守法纪,遇事喜欢聚众“斗狠”;有的不听劝阻,不服教育,一意孤行;有的煽动组织,利用一些善良不明是非的群众以实现自己私利。

二、特点

1、行为过激。突发性群体事件一旦形成,群众的情绪相对比较激烈,主要表现为围堵、冲击机关、企业,拉标语、挂横幅、堵塞交通要道,甚至毁坏公物、打伤机关工作人员。

2、人数众多。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错误思想的影响,突发性群体事件当事人为扩大声势,往往相互鼓动,组织串联,采取大规模行动,人数众多,有的上百人,有的上千人。

3、处理棘手。由于人数众多,情绪激动,当事人的怨气和期望值随之升高,往往提出一些不现实、不合理的要求,解决难度甚大。由此往往容易形成大规模集体上访,甚至重复集体越级上访,向政府施加压力,企图迫使政府无原则的迁就,满足其要求。

三、对策

如何把突发性群体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其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机制和方案,包括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各种成套方案,既可以起到社会矛盾预警作用,防患于未然,又可以及时化解矛盾,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事件,可以做到从容应对,有条不紊。

从实践看,为及时控制局势,笔者认为还可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立指挥中心。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不能只靠哪一个系统和部门,要设立在党委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根据突发事件的需要,迅速启动应急方案,快速进行现场处置,要在较短时间内聚合各种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应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统筹协调、周密部署。

2、领导靠前指挥。群体性事件中,群众往往要求面见领导。领导靠前指挥,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可以给群众一种安慰感,有助于缓解群众的情绪,并且有助于领导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准确度和决策效率。根据经验表明,领导亲自接待处理的群体性事件,还有助于提高一次处理到位率。

3、果断做出决策。只有做到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将可

能产生的后果控制在最小程度。应当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要明确答复,立即解决;应对解决而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群众理解;对于无理取闹的,要晓之以理;对严重违法的,要果断处理,决不手软。要善于选择最佳处置方案,防止事态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4、及时公开信息。政府要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树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要有勇气面对由于政策、措施、行为的不规范、不妥当、不严肃所导致的不稳定。决不能刻意压制一些问题,否则反而会激起群众的疑虑和不满,夸大、失真的信息趁机传播,越将事情推向对立方面。

篇3: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一、利益分配

中国经济改革,就改革的实质而言,是权力的一种重新分配,是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所有制性质日益多元化,收入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加大,利益分配冲突严重。平均收入差距则是利益分配问题的集中体现,从相对均等到收入差距巨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一般来说,利益分化和利益差异并不必然造成利益冲突,更不必然引发社会冲突乃至酿积成群体性事件。但是一旦利益分化严重不均和利益差距过于巨大,就势必使社会发展阻力加大,动力不足,主体消极或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而目前我国利益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已经出现影响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恶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激化了社会成员间的利益矛盾,并外化为各种充盈着不公情绪的社会纠纷,极易演化、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该问题形成原因与政府管理行为失当或政策调整偏差有关,有的还与腐败问题纠集在一起;加之目前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渠道不畅,群众很自然地会采取群体性上访等施压式集体行动来宣泄利益诉求,要求解决问题。

二、政府管理滞后问题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也在进行着政治体制改革。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理顺,在面对全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时就会显现出多种弊端。而且一些政府官员腐败、官僚主义严重等现象则进一步减弱了政府的权威效果,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

第一,政策忽视民意,管理行为失当。社会政策在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对该政策所可能带来的影响缺乏全面考虑,仅看到政策实施效果的积极面,而忽略了社会政策对部分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负面影响。而当这种政策和行政管理行为的负面影响涉及到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环境时,就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

第二,官员寻租行为增多,腐败问题严重。一些人在决策前要根据成本和收益来仔细计算,力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必然导致腐败。腐败现象引发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削弱了党和政府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大大增加了政治风险,当民众对政治统治产生的不满和不信任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用超出政治体系设定尺度的手段来表达不满和不信任,导致政府功能的失效和社会生活的失序。腐败己成为直接催化和触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引起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的一个祸根。

第三,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少领导机关和干部官僚主义严重,群众观念单薄,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受到的损害不管不问,对干部违法行政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官官相护、包庇纵容,工作方法存在暴力化倾向,致使群众对这些干部和领导机关的不满和不信任日益蓄积。当这种不满和不信任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用超出政治体系设定尺度的手段来表达不满和不信任,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社会体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逐渐分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同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民主管理体制并没有随之建立起来,社会控制机制弱化,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不健全,整合机制相对滞后,成为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社会根源。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和整合力逐渐削弱,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以及社会成员开放、独立、权利意识的觉醒,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元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并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一些原本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体系被迅速摧毁,各种亚文化、反主流文化大量出现,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影响力出现弱化的倾向,特别是在牵涉到社会成员物质利益的领域中,国家道德倡导与号召的实际成效已经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当社会纠纷进一步激化,必然演化成不同主观意识群体的冲突,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上升。

四、法治原因

法治不仅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

第一,法治环境缺失。当前的法治环境还处于一个相对不成熟的时期,在法制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由于目前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已无法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型期出现的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法律框架内,无法找到相关解决依据,使人们权利受到损害。二是社会权威机构失衡,基层组织社会控制能力弱化,行政体制建设落后。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出现后,找不到相关负责部门和机构解决,使利益受损的社会成员求告无门,正当的利益诉求无法宜泄。而传统的行政部门互相推脱扯皮,缺乏解决问题的必要权力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导致问题聚集、爆发冲突直至酿成群体性事件。三是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使人们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疑虑,也助长了群体寻求党政权力介入救济的迫切愿望。

第二,法治意识淡薄。我国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在诸多方面还不成熟,对法律的性质、功能、态度和信念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偏颇之处。这种偏颇主要表现在政府和群众法律意识的淡薄和解决问题方式上选择的失当。一方面,随着社会纠纷的激化及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各级党委和政府己经将抑制或解决社会纠纷及群体性事件纳入到日常工作及其功绩的考核目标之中,并且明确了相应的政治或行政责任。另一方面,群众的法治意识依然薄弱,无法用民主、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使想到了法律,但对解决问题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或者在比较借助党委和政府解决问题和诉诸法律解决问题的成本后,置法律于不顾,去冲向党和政府求助、施压,期望以非常态的手段解决问题。

在多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利益分化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利益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的“相对剥夺感”、“相对丧失感”进一步增强,各个群体间的差距与对抗加剧。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主体利益表达、诉求渠道的不畅,导致一些社会行为日趋激烈,社会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我们要科学地分析群体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徐乃龙.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彩元,等.群体性治安事件紧急处置要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公安部政治部.公安工作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行政学院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严励.论群众性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机制[J].政法学刊,2000(1).

[6]陈晋胜,张涛.群体性事件经济成因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7]成志刚.论转型加速期我国社会问题的特点与控制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5).

[8]陈晋胜,王鹏越.群体性事件政治成因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篇4: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群体性突发事件 成因

1 引言

高校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参加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由于人员高度集聚,在某些不良诱因的影响下,容易致使众多的成员卷入,发生去个性化和从众现象,爆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的难题之一。从理论上加强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入研究,从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验证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具体诱因事件下突然引发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临时聚集的群体,通过某种形式表达权益申诉及情绪发泄,从而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管理带来冲击的群体失范行为。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群架、集体起哄、散布谣言;在公寓大喊大叫、敲脸盆、摔热水瓶、扔东西等。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突然发生,成员联动迅速;第二,破坏性强,消极影响持久;第三,参与人员同质性较高;第四,网络渗透力强,常借助于网络媒介;第五,行为过激,且持续时间短。

3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属于集群行为的范畴。关于集群行为的成因及条件研究,最著名的是斯米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斯米尔赛认为,集群行为实质上是由于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他详细阐述了导致集群行为发生的六个充要条件:(1)环境条件,容易产生集群行为的外在环境;(2)结构性压力;(3)诱发因素,集群行为的出现需要一个“导火索”;(4)行动动员,群体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的开始;(5)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6)社会控制机制,集群行为最后是否产生还要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在具体的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3.1 宏观层面

3.1.1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是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便捷迅速的媒介传播下,许多社会问题会引起大学生关注,使他们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从而对其思想、情感认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意愿。

3.1.2 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

许多高校周边环境复杂,交通混乱、娱乐场所林立、买卖无序,社会闲杂人员流动性大,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容易发生个体冲突,往往容易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导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1.3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影响

在高校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突发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此类事件,容易以此为诱发因素,引发二次事故,发生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3.2 中观层面

3.2.1 高校管理方面的问题

许多高校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不断地整合,致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学校资源相对短缺,导致高校的供给和學生需求之间出现矛盾,进而导致管理的复杂化、师生关系不断疏远。如果一些高校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就非常容易引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3.2.2 师生的信任危机

目前,部分高校老师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作用出现了弱化现象,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师生产生了信任危机。另外,部分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态度、工作技能有所欠缺,影响了学生的利益和诉求,导致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下降。

3.3 微观层面

3.3.1 大学生个体心理和生理特点

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远大的理想,但其情绪化严重,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他们虽拥有较大的信息量和理论知识基础,但阅历尚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树立,容易走极端路线。面对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很容易闹情绪,不能全面看待问题,容易卷入大学生群体性突发群体事件中。此外,他们面临学业、就业、生存、经济以及情感等多重压力,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可以暂时释放他们的压力。

3.3.2 群体和个体的互动

高校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空间、年龄、兴趣爱好、思维和行为方式,他们是社会结构中最敏感、最易动、最活跃和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易于发生群体性事件。在具体的事件中,个体往往会产生紧张和恐惧而一时间不知所措,然而环境的压力又强迫个体必须做出迅速反应。此时,他人的行为就会形成一种暗示力量被个体不自觉地接受和效仿,使他们产生一些不适应行为。

4 小结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在我国高校改革步伐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化阶段的背景下,各种结构性矛盾在高校这个特殊场所内凸显的结果。它会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以教育引导为基础,提前做好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武助.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报,2004(8)[2]郁恒毅,壬健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驶处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ll(5).

篇5: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利益的调整,一些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区呈上升势头,在农村尤为突出,不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容易使人民丧失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甚至使群体性矛盾被敌对势力所利用,演变为政治性矛盾。当前,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社会稳定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时解决好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矛盾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一、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群体性矛盾引发的,形成一定规模,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干扰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事件。

(一)因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主要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开展各种税费的征收、计划生育罚款的追缴、义务工的摊派等工作中,不注意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善于做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遇到个别一鸣惊人对立升格,造成多数人参与,酿成群体性事件。

(二)因农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所酿的群体性事件

当前有相当部分群众认为二轮土地承包前村集体所发包的土地承包期过长,面积过大,价格过低,在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的煸动下,认为可以随意更改合同,而乡、场一级政府无权解决从而酿成群体性事件。

(三)因农村金融组织不规范经营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主要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大量吸收群众存入人股金,而基金会在经营中不规范或违法经营,导致股金单到斯不能兑付。群众手持股金单却不能兑付为现金,也存在强迫农户入股现象或变相强迫农户入股,即不入股者不发放贷款等手段,从而侵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群众则往往聚集在一起上访,甚至冲击基金会或有关部门闹事,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

(四)因企业转制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部分乡镇企业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存活的能力,大量职工下岗,生活没有保障,特别是离、退休的老职工失去生活依靠,加上个别企业负责人违法乱纪、挥霍浪费,使得许多职工聚集起来上访,遇到煸风点火的或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化,也极易使工人集体上访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五)因行政执法不规范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中违背程序或滥用行政执法权,使本已趋于紧张的干群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应运而生。

(六)司法机关采取措施不当而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司法机关在处理某些群众上访案件中,没有经过周密的组织和安排,盲目采取强制措施,也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

二、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多发性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普遍重视预防群体性事件,但群体性事件前仍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

(二)组织性

从近几年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情况看,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这应归结于其组织性越来越强。

(三)利益性

相当多的群体性事件涉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大多数有一定的理由,极易引起社会同情,如农民负担过重、职工下岗、离退休人员无生活来源等。共同的利益目标把大多数人维系在一起,又极易吸纳相同利益者,使群体逐步扩大,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非政治性

尽管有些群体性事件表现激烈,但当事人的请求大多是与自身物质、经济利益有关,他们并不具有反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目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不及时处理,被敌对势力煽动、利用,也极易演化成政治性、矛盾。

(五)难处理性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大多由于矛盾没有得到化解而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处理解决难度较大。

三、农村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

(一)基层组织工作薄弱

村队组织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约束能力削弱,少数村干部素质低、法律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一旦群众对立情绪升格,极易引起共鸣,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差

近几年虽然通过“三五”普法等多种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但社会效果并不理想。在农村由于法律教育得不到及时普及,一旦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事情,群众不知道去用法律手段解决,只想一味蛮干,问题得不到解决,就聚集起来上访、闹事。

(三)群体性事件初期处理不及时

有关部门对群众的上访不够重视,对群众的过激行为,不能及时纠正和制止,失去了最佳处理时机,待到形成气候后,往往又束手无策,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

国家、地区的政策调整虽然影响了群众3当前利益,但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整体利益的。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使群众产生抵触心理,遇到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煸风点火,很容易形成群情激奋,酿成群体性事件。

(五)执法机关执法盲日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在某些执法活动中,不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不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盲目采取强制措施,虽然没有违背法律,但由于造成一些群众不能接受,也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此外,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民负担的隐性加重等因素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诱因。

四、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由于大多数农村群体性事件系人民内部矛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应当多采取教育疏导,少采用强硬措施;多进行法制教育,少动用警力、警械。应按照“区分性质、讲究策略、严格依法、稳步推进”的要求,坚持“抓早、抓小、抓细”。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

对群体性事件往往在事后才引起重视,给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群众性事件的及时解决。因此,各级党委应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之中,要与各部门领导的责任制考核相联系,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开会发文件。领导要亲自动手,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党政主要领导要直接决策指挥,带领有关部门到一线做工作。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对出现的问题党政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分头抓,要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使事件发展严重的,对部门解决问题力度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而使事件发展严重的,对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坚决予以处理,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建立解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网络

任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准备期和暴发期,如果在事件发生的准备期就把矛盾化解,就完全可以把整个事件在前期解决下来,这就需要对农村群体性事件早发现、早警觉、早日掌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因此,要建立起迅速、灵敏、畅通的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信息网络。要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民调、治保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收集、寻找信息,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和各个角落。每年要进行两至三次的社会矛盾排查,对收集到的信息要进行认真梳理,逐条研究,一旦发现不稳定因素或闹事苗头,马上逐级上报。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信息网络也要马上行动起来,迅速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状况,以便为有效解决群体性事件赢得主动权。

(三)司法机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正确适用法律武器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人民法院要依法行使民事、经济审判权,通过集团诉讼的形式化解纠纷,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以案释法,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打击少数、教育多数”的原则,对少数组织者、策划者,个别别用心的首要分子要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对绝大多数蒙骗的群众要进行思想疏导、法制教育,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般违法问题,要先掌握证据,待事件平息后再依法处理。检察机关除及时对个别打击对象移交起诉、做好法制宣传外,要对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干部贪污、受贿、滥用取权等问题进行深挖细查,要严格依法惩处犯罪分子,平息群众的不满情绪。司法机关在参与处理过程中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大多数群众是愿意安心生产、生活的,只要切实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宣传违法犯罪的后果,他们是会由对抗、抵触转为理解和支持的。

(四)建立快速反应,控制有力的处置机制

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强、危害大、影响面广,因此,事件一旦发生,就要马上处置,把对社会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除要有正确的决策外,还必须要求参与解决事件和各部门要听从指挥,协作配合,整体作战。要在对以往群体性事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好处理群体性整体的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处理方案,以便解决事件取得明显效果。

(五)加大政策、法制宣传力度

篇6: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纵观我市近几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共同的目的性是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的基础,也因此他们更容易共鸣,同气相报,同声相应。

(二)数量及规模日趋增大。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升幅较大,人数多、规模大。少数在外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出现了跨地区串联行动的情况。

(三)组织性日益增强。当前,群体性事件已由过去的较松散型向相对有组织的群体性转化。

(四)明目张胆的公开性。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大都自认有理,因此他们毫无顾忌,以公开形式聚集、演讲、串连、打横幅、呼口号,甚至不惜违法使用暴力。

(五)危害后果日趋严重。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独立,一些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得十分尖锐、激烈,且对抗性倾向明显,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要道、械斗等过激行为。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聚合激化的产物。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不断加大,加上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一些人难免心理失衡,产生对立情绪,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群众的利益诉求受多种因素限制难以满足。一是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过程中,群众损失得不到及时弥补,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二是决策不科学、不民主,损害群众利益;三是一些干部贪污挥霍、以权谋私或作风不民主、政务不公开导致群众利益无法保障。

(三)参与人员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法制观念淡薄是群体性事件多发且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不少群众遵规守法和以法维权意识差,往往一碰到问题就想通过上访、闹事等简单的方式来解决。

(四)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调控能力不足。一是基层组织的威信相对减弱;二是有的基层组织消极、不作为;三是有的基层干部本身就是闹事的支持者、组织者、策划者。

三、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置

(一)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综合预警机制。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消除职责不清、信息不灵、反应迟钝、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多管齐下,分化瓦解。群体性事件真正起带头作用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带有很大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必须认真调查,摸准缘由,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采取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说服劝解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处置时机,而不能一概而论动用警力强行处置。

(三)周密部署,强行处置。在强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调查取证;二是要分工明确,措施得当,防止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扩大或久拖不决;三是要把握政策,果断处置。

篇7: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1996年未发生群体性事件,1997年1起,1998年1起,1999年2起,2000年1起,2001年1起,2002年1起,2003年2起,2004年3起,2005年1-2月份已经发生2起。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如2004年丁家沟事件,2005年初因泗中新校区建设引发的众兴镇前进事件等。

纵观历次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可以直观地看出其发展趋势,形成要素及其规律特点。从时间上看,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而呈上升趋势;从每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来看,在表面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如果深究下去则是长期矛盾聚集的结果;从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情况看,其特点也很明显:一是人数较多;二是有组织、有预谋;三是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四是情绪比较激动,手段也较为极端;五是处理难度大;六是故意扩大影响,给政府施加的压力。

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有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处理。由于近几年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事业改革、区域调整、规划建设等面广量大,力度增强,有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政策不够完善、不够配套,缺乏统一性、连续性的问题;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存在工作不能及时做到位的问题等。

2、社会综合管理能力还不够。企事业单位转改制或破产倒闭以前,这些单位基本上都有“主管部门”,群众反映信访问题,可以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转企事业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协调、处理和解决。企事业单位转改制或破产倒闭后,主管部门消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信访部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是无口可归或有口难归。

3、少数单位和部门对处理信访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单位和部门对群体集体访、越级访还缺乏敏感性和责任心,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宣传政策不耐心,思想工作不得法,掌握时机不恰当,工作作风不扎实。发现信访问题尤其是集体访、越级访不能认真及时对照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处理或解释疏导。

4、少数群众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群众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增强,但又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对一些政策规定理解有偏差,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有的思想观念一直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依赖思想比较严重;有的提出过高要求,不达目的就反复上访。

5、规范上访行为的手段缺失。现行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对于有些非正常上访行为约束力度有限,尽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上访人员的行为,但效果不明显。

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对策。

(一)理顺经济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可以说,筛除收入分配中不合理的因素,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而在收人分配中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衔接点,是调整收入分配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同先富带后富原则是彼此呼应的,具有政策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扩大,我们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不能不注重公平、公正。公平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目标,应从改革初期的次要地位上升到新的地位,即现阶段公平至少应该等同,甚至优先于效率。如果效率的获得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上,则其有效性非常值得怀疑,如同植物如果植根于腐败的土壤,即便开花,也是恶之花;即便结果,也是恶果。社会不公经常会挫伤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严重时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停滞。

但这里所说的公平,是竞争机会的公平,而不是简单的竞争结果的公平。前者的公平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良性竞争推动社会进步。而后者的公平,只能重新落入平均主义的第臼,滋生懒汉,打击先进。历史已经证明,大锅饭的弊端不一而足。

(二)转变观念,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群体性事件。在对事态保持控制力的情况下,允许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冲突,允许适度宣泄,放宽相关的制度性规定,因势利导,既可以提供一个教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又可以大大减轻政府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大面积摩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平衡。虽然,对一个有组织的社会而言,把冲突视为对社会的威胁是很自然的,但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指出,冲突有时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冲突的表达就像锅炉的安全问题一样,可以避免压力达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舆论和媒体传播。言论自由是社会开放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监督体系中强有力的因素,有利于社会健康运行,调查报告《县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否则,越是信息封闭封锁的地方,越盛产谣言,越容易有不明真相者被蛊惑、被煽动。放松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和戒备,允许对群体性事件的事实进行客观报道和适当评论,这不仅满足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知情权,也有利于事件得到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处理,将事件的诱发原因公之于众,可以使民众将视线从事件本身转移到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群体性事件,即达到社会综合治理的效果。如果仅靠公安机关一家,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瓣”,根本原因不解决,由它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必将反复发生。而且,新闻单位的及时介入和记者的跟踪采访,可以帮助公安机关在事后处理时再现当时的现场情况,又因其第三方的立场,容易取信于社会公众。

(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畅通合法渠道,把矛盾纳入法制化轨道,是从制度上拆解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办事,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减少因市场行为不规范导致的利益冲突,从源头上过滤群体性事件的诱因。通过加强法制建议,还能有效抑制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的过快增长(这是腐败的结果),这样能相对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缓解利益冲突。不断完善法律程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合法权益,用法律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法律手段解决由民事纠纷引起的各种矛盾,这是分流和解决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有效途径。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的法治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的同时,又存在大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加上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以行政手段取代法律手段,或者借法律之名,行不法之事,假公济私,为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使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保护,甚至还受到损害,如民间盛传打油诗“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由此导致矛盾激化,迫使其寻求法庭以外的场所,采取非法律手段,通过群体事件等其他方式表达。

(四)加强社会保障。建立健全救助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安全制度,有助于补救市场缺陷,减缓激烈的市场竞争给部分失业者和贫困人口带来的冲击和痛苦,被视为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阀”。

转型期间,除了合理调节个人分配,消除不合理分配现象,更要认真处理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要以一定的方式,尽快补偿利益损失较大的阶层,尽快建立处理各阶层利益摩擦的特殊机制,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震荡,维护社会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落后状况,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在住房、就学、就业、医疗、卫生、保健、养老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保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筹码,是转型期间曾被忽略的,但却是最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可以说,尽快加强社会保障,建立广泛的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机制,是改革的当务之急,已经迫在眉睫。国家和社会应最大限度扶助弱势群体,出台补偿性政策,调整收入分配的秩序,帮助低收入阶层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愿望,帮助他们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对稳定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五)慎用警力,公安机关要谋求社会援助,以统一战线的方式,共同应对群体性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党委、政府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都把公安机关推到第一线,民警孤军作战,既要控制事态、维护秩序。又要做疏导、劝解工作,而引发矛盾的具体职能部门通常不是公安机关,由他们做疏导劝解工作必然流于形式,不触及要害难见成效,而且正面对抗往往给后续工作制造障碍。所以在这类事件的处置中,必须明确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是主体,规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对事件处置实行综合治理,推动社会联动。对因具体利益问题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失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把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建议其责成有关部门特别是领导要直接面对群众、接触沟通,以负责任的态度尽快答复,及时缓解和化解矛盾。

公安机关的工作对象大致分为两块,一是保护服务的对象,即守法公民;二是打击处理的对象,即犯罪分子。而群体性事件的成员界乎二者之间,绝大部分成员都是老百姓,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完全能够化解。但如果局面失控,很可能演化为对立矛盾,公安机关将不得不对越轨行为加以打击。而即便如此,真正被打击的应该仅仅是群体中起领头、挑唆、鼓动作用的极个别核心和骨干分子,对大部分从众者应该区别对待。但事到临头,有时很难当即分辨,也不可能逐一清理,警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事端,恢复现场秩序。这实际上,扩大了警察的对立面,不利于公安机关的长远利益。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必将越来越多,公安机关的频繁介人,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大大增加执法成本和对立面,而且效果堪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击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弹和复发不可避免,因为症结所在往往不是公安机关一家所能掌控的。

警察的介入,通常会刺激事态急速升温,情绪更容易紧张对立,导致矛盾激化。而通过与非警方人员联手,共同建立缓冲地带,可以消解不必要的对立态势,淡化甚至模糊警察与对方可能直接发生冲突的交界面。除了配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公安机关还要依靠社会多家力量(比如民政、教育部门、心理咨询机构、律师援助中心、社会工作以及一些民间组织、中介机构),走综合治理的道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分解群体性事件。不得不提出的是,过度频繁地使用警力,会使其边际使用效益递减,即警察出现的起点越低,其威慑作用越小,价值越低。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警力应在其他处理手段均告无效之后,作为不得不出的一张“王牌”,既给自己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又保持了国家机器应有的威力。

(六)公安机关的处理方式要讲策略,要正确分析形势,善于抓住战机,将执法成本降至最低限度。用兵之道在于不战而胜,兵不血刃,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利益。公安机关也要讲效益。虽然这仅仅是微观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有时不亚于决策的失误。与其剑拔弩张,不如尽可能以疏导化解的方式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防止矛盾激化。

在具体操作层面,公安机关要注意保证后勤力量的充足,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应战应急处置能力,不打无准备之战,保证警力集结速度的提高,快速反应。兵贵神速,快能赢得主动,公安民警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并注意整体作战,优化配置。处置的原则应该是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局面,根据事态发展,掌握放收尺度,既能让事件的参与者出出气,发泄一下情绪,通过宣泄过滤心情,又不至于失去控制,以至养痈遗患,酿成事端。整个处置过程要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形成统一指挥下的整体作战态势;从最坏处着想,朝最好处努力,以最小代价争取最大成效。

“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是防止矛盾激化的处置原则,但必须实事求是,必须是在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和保护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的前提之下。换言之,“三个慎用”不等于“三个不用”。当事件的发展尚未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尚未触犯刑律时,“三个慎用”原则可以帮助对事件降温,将矛盾化解在初级阶段,而一旦事件的发展失去控制,事件的参与者行为失去理性,公安机关就必须从维护执法权威、保护民警的角度,善用警力,果断出警。不能为了避免事态扩大,一味强调民警忍让,甚至危及自身的安全。不能以文明执法牺牲法律的尊严。

篇8: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要研究事件的起因和对策, 就需要了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根据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理解的群体性事件是指, 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转型时期间, 由五人或多人以上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意愿的团体、组织, 他们或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为表达某种利益诉求所宣泄其不满情绪, 采取各种暴力手段方式, 例如阻塞交通、上访、静坐请愿、围堵党政府、聚众惹事等偏激方式, 产生了一定社会危害, 使政府的管理构成难度, 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恶性事件。

二、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1. 我国群体性事件形成的根本原因:利益重新分配和社会转型

新时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利益分配不均的特殊时期, 影响社会稳对的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多, 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正在逐步突出。根据以上要素分析我国社会的转型,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依次为: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转型、社会转型、开放转型。社会转型, 不仅促使人们的价值观, 思维方式的多元化, 还促使社会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混乱。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收入分配明显发生变化的整体趋势, 世界银行的评语是:“更富了, 但更不平等了”。[1]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

2. 我国群体性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民生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 矛盾的日益积累是

新的历史时期下, 我国社会在当前形势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相冲突。目前人民群众最直接关心的一些民生问题就是这些物质文化的突出表现, 如: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医院看病贵、大学生就业难、基础教育成本高、房价遥不可及、可循环资源不断减少和社会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等等。面对发生的这些问题日趋突出, 那么人民的生存就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政府务必要妥善合理的解决。换句话说, 按照哲学上的辩证法, 一旦矛盾累积到越来越严重的程度, 随之群体性事件就会由量变演变成质变, 那么群众会在极端的、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组织, 去政府门前集会或者上访, 继而群体性事件随之爆发。

3. 我国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突发原因:敌对势力的插手、煽动和操纵则

虽然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制度还不是特别完善, 国内外还存在着部分企图制造分裂国家的敌对分裂势力团伙, 继而引起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件。作为群体性事件的幕后指使者, 利用一些社会矛盾挑拨群众和政府的关系, 使其产生了对抗思想和情绪。他们尽可能扩大事态的影响和发展, 不断增加政府处理事件的难度和打击力度。

三、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思考

1. 提高应对能力, 健全应急预防机制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转折期, 各类公共突发事件不断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的稳定工作。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从宏观把握, 具有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避免造成不可估计的风险。必须在处理事件的最优时期, 尽可能在事态可掌控的时间段内进行有效的处理, 以免事态骤然升级。

以往的群体性事件中, 大都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 例如随之事态的演变、激化, 爆发等。政府领导在这个期间内需要延缓群众的激怒情绪, 务必采取诚信且有效的沟通疏导方式, 驾驭治安能力, 进而逐步化解或消除矛盾冲突。如果政府任由群体性事件由小规模几个人, 演变到几千甚至更多人, 那么还没开始就是失败的。如果群众开始由静坐、游街、聚集发展到打、抢、砸、烧等, 到最后政府不得不派来防暴警察、武警以平息暴力冲突事件, 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文明的社会是将暴力行为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我们不想群体性事件的阴霾不断发生和扩大, 无论暴力的拳脚打着怎样正当的旗帜, 它都将给老百姓带来灾难和痛苦, 造成公共秩序的损害还有对法律的践踏。

2. 健全社会救助机制, 加强社会安全保障

社会保障机制有助于弥补社会市场缺陷, 减缓由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失业者和贫困人口带来的痛苦和冲击, 它在全球各国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 其被誉为社会的“润滑剂”和“安全阀”。

为了更好地保持社会有序发展、维护稳定、和平, 解决贫困人口的落后和贫困地区现状, 那么提高贫困人民的收入水平并改善其生活居住环境, 在医疗、住房、就业、升学、卫生、养老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和根本利益, 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 分裂瓦解敌对势力, 团结民族干部群众

在中国, 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政治课题。在处理民族性质的群体性事件时, 要充分的依赖和信任民族干部和群众人民, 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对其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我们不仅要把握原则, 而且还要注重策略。在处理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认清矛盾, 从大局出发, 妥善处理, 稳中求胜。所以, 在事件发生初期, 必须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 从而走向有利于事件解决的轨道上来。处理中,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工作, 要从高瞻远瞩维稳的全局出发。最后, 团结干群, 分裂敌对。我们有能力、有办法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协调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要充分信任人民、争取和团结群众力量, 才能有效地抵制、打击少数敌对分裂分子, 切实维护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国家统一, 继而让民族性质的群体性事件减少发生。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正进入一个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利益结构重组、社会矛盾加剧、不断有群体性事件爆发且规模正逐步升级的时代, 其大大影响了当前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因此, 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上一篇:谈办公室主任的档案意识下一篇:爱情名言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