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是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提出的。他的定义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

第一篇: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

生命伦理学及其哲学前提

当代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使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难题,并对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新挑战,这是生命伦理学产生的根本原因。生命伦理学并不在于为具体的问题提供标准的答案,或者提供判断、评价善恶的绝对标准。生命伦理学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只能是对这种标准的哲学思考。本文从生命伦理学基本内涵出发,在对目前生物医学技术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哲学反思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哲学的角度阐明了解决当代生物医学技术发展前沿问题的对策和视角。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道德哲学;生命哲学

谢志青(1964—),女,湖南新化人,法学硕士,南昌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肖华安(1964—),男,湖南湘潭人,南昌大学医学院档案科馆员。(江西南昌 3300047)

一、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及其本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作为当代新技术革命重要方面之一的生物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953年,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20世纪70年代初,基因重组技术获得成功。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1996年,克隆羊“多利”问世。1998年,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医疗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医学行为的出现,一方面使人类对生命自然界纷繁复杂的现象和高度统一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使人类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难题,并对传统伦理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许多问题已经不是在传统理论框架内所能够回答的,而是包含对传统伦理观念及其前提的一种超越性要求。比如,如何保护基因隐私,避免基因歧视;能不能克隆人;如何对待胚胎和胚胎研究;应用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是否能使垂死的病人继续存活;产前的胎儿检查是否能决定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移植器官从何而来,能不能商业化;如何看待生物学父母和社会学父母;怎样建立精子库、卵子库;人有没有自主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安乐死”究竟是人道还是犯罪;人体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的法律保障,等等。为解决这类难题和回答这些挑战,几乎与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生命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得以产生,并对人类如何应用新技术寻求更好地发展予以道德行为准绳的规范。

生命伦理学的产生也是适应人类改善自身素质愿望的一种反映,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新发展,是人们权利意识的扩展。从更深层次上看,生命伦理学的形成和当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近百年来,随着科学、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们理想的追求应该是什么,当代人与过去相比有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价值体系正处于崩溃和瓦解状态,一种新的追求自我完满的价值观正在顽强地表现出来。有关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道德准则的探索,正是这种新价值观表现和反映的一个侧面。[1]稍作分析,不难看出哪些争议纷纷的生命伦理热门话题,能不能克隆人?怎样对待胚胎?对待不可逆转的临终病人能否自主选择死亡方式?如何避免基因歧视等,有一个极为重要极为鲜明的共同点:都关涉人的权利和尊严。这就透露出当今文化思潮和社会进步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人的价值上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庄严指出:“人类基因组研究”应充分尊重人的尊严、自由与人权,并禁止基于遗传特征的一切形式的歧视。生命伦理学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价值关怀。离开了为人类造福的根本宗旨,离开了人文关怀的主线,就不可能把握生命伦理之真谛。

二、生命伦理学是对医学伦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由两个希腊词构成:bio(生命)和ethike(伦理学)。生命主要指人类生命,但也涉及到与之有关的动、植物生命。伦理学是指对道德的哲学研究。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一词最早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物学家和癌症研究者Van Rensselaer Potter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提出的,他认为:生命伦理学是利用生命科学以改善人们生命质量的事业,同时有助于我们确定目标,更好地理解人和世界的本质,因此它是生存科学,有助于人们对幸福和创造性的生命开处方。这个定义积极且深刻,但它过分强调了生命伦理学的科学属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和人文精神。1978年,美国莱克(Reich)在其主编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中人类行为的系统研究,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生命伦理学深入发展以后,人们更加认识到它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门“生命的伦理学”,而且可以认为是一门“伦理的生命学”;诸多人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在此交融,学者们也使用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伦理研究方法共同研究生命伦理学问题,以解决生命科学与人的需求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冲突。所以,生命伦理学可以定义为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人类行为进行的系统研究。

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虽然以维护生命为宗旨,但它所遇到有关生命的问题,与当代由于生物科学的发展遇到的各种有关生命伦理道德问题是大不相同的。医学伦理学主要研究医学和医疗保健领域的伦理学问题,这可以进一步分为临床医学伦理学和制度医学伦理学,前者主要关系到医患界面的伦理学问题,例如知情同意或者放弃治疗。制度医学伦理学审查医疗实践的结构或制度背景,如健康保健政策问题或者医疗资源分配问题。生命伦理学的范围则更为宽阔,包括在技术、医学、生物学对于生命的应用时所遇到的各种伦理学问题。上述《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将生命伦理学范围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医学卫生专业中的伦理学问题,如医患关系的道德;二是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如人体实验、行为控制伦理问题;三是广泛的社会问题,如公共卫生事业、人口控制的道德问题;四是人为生命以外的动物、植物的生命伦理问题,如动物试验。上述生命伦理学范围的第一、二方面,可以说是医务伦理学(传统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内容,第三、四方面则是生命伦理学扩大的范围。因此可以说,生命伦理学是对传统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也是对传统医学伦理学的挑战,它涉及到许多传统医学伦理观念,甚至是整个伦理观念的变革。

三、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前提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对新技术的使用要进行社会化控制的要求。生命伦理学是涉及人类生命领域的决策的理论基础。21世纪将是生物学及其边缘学科蓬勃发展的世纪,然而伴随生物技术的日益发展,许多有关生命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也日渐暴露,给生命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正因为这样,在对具体问题进行伦理判断,在对有关的准则、规范展开争议之际,着重对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及其功能本身做一番认真的思考,以及对其建设寻求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十分必要的,这意味着不仅有必要梳理出生命伦理学内在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若干层面,而且还十分需要依赖道德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研究,以此确立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各种价值判断的冲突。

1.哲学与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步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崭新时代。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迅猛发展,解决了许多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容易简单地认为:只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会有人类文明的进步,甚至直接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认为科学技术几乎具有无限的社会和文化功能,相信唯有科学才是解决所有科学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唯一良药。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生物资源的锐减,温室效应,生物武器的制造,克隆技术的滥用等问题接踵而至。而这些问题正需要我们从另一角度,即用哲学来进行思考,并以此来规范人类的行为。

科学问题具有哲学意义。在生物医学领域内,医学的临床决断和伦理学决断,是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在证明某一生物医学决定是否正确时,总是处于某种概念和价值的预设框架内,哲学家的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批判地评价与某一行动有关的概念和价值观念。生命伦理学面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不仅要审视个人的利益,还要关注家庭、群体、社会的利益,既要从现实利益出发,又要把握好将来的利益,结合生存伦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的考虑,处理好技术上的“可能”与伦理上的“应该”,以及自然法则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生命伦理学是一种哲学,它要超越特定的社会集团、专业、宗教等,提供一种在多元信念前提下对什么是“对”、“正确”、“好”的共同观点。必须探讨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前提,才能使我们了解生命伦理学是什么样的学科,它与医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等。

2.前提一:生命哲学

人的生命,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形式和物质复合体,也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但是,人之为人,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而在于他还有着特定的人格,在于他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是人的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在生命的类化过程中,人扬弃的是自然生命的自在性,超越的是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获得的是一个新的以意识自觉为前提的个体性的生命,即价值生命的创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生命科学、医学、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是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出现各种伦理问题是不足为奇的,需要人们用哲学反思当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人的本质、生命的本质、最基本的价值观等终极思索中寻求启示与引导,为判断与解决各种具体的难题提供足够有力的伦理依据。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能够实现以前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强调利用各种避孕技术控制生育从而健全社会发展的同时,堕胎和绝育的合法性仍是个很值得争议的社会性问题;围绕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对治疗不孕的贡献的同时,相继而来的又是胎儿归属和代理母亲的权益保障问题;在实验室内使胚胎成为研究材料,使之生长到不同的发育阶段再予以相应的科学实验等等,导致医学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它们都对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并且涉及到我们对生命的最深层次的看法,这就是:生命是什么?应该如何定义生命?但更为至关重要的是,人是什么?人可以在什么样的意义上支配自己的身体?人应该如何决定自己的生与死?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以及善待生命的意义?在此意义上,用让·贝尔纳教授的话来说,维护“人的意义”实际上就是赋予生物伦理学的主要使命,以免生物技术把人贬低为它的单纯的生物学基质。 这就是生命伦理学之对象的最高定位。

3.前提二:道德哲学

现代医学视野中的伦理是多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系统。首先,研究任何具体的医学伦理问题,最终必然归结为道德哲学的思考。医学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无论怎样创新理论和更新观念,完全脱离一般伦理学的研究规律和方法,就无法使医学伦理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归属于哲学、伦理学的学科共同体。医学伦理问题研究要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科共同体可以理解和把握的理论,并能最大限度地指导医学伦理实践。其次,规范伦理层面的研究应当是医学视野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医学科学和技术总是强行突破原有伦理规范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现代医学伦理就必须建立适应生物医学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应对现代生物医学发展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对当代生物医学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作简单的归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其一,器官移植问题。现代医学进展已使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移植成为可能。1954年人类第一次成功的器官移植是同卵孪生姐妹之间的肾移植。成功实施这一手术的约瑟夫·默里医生为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器官移植已成为医学领域内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器官移植使许多本来难以恢复健康的病人得以康复,使许多不治之症患者获得了生的希望。但是由于涉及到不同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因而出现了道德问题。[2]其二,生殖技术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生殖技术日新月异,针对夫妇双方各种不育的原因而开发出来的各种不同的科学辅助人工生殖技术为优生、避免或减少遗传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项研究表明,人类已经能够利用某些科学手段来控制自身的生殖过程,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有利于优生、优育和人类的健康发展。对于不育症患者、婴儿的优生、种族的保存等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另一方面它也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其伦理分歧和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生育与婚姻的分离、传统家庭模式的崩溃、亲子关系的破裂、代孕母亲的利弊、精子库的功过、血亲通婚的危险。因此引起许多社会议论和道德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围绕着生殖技术的社会应用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3]其三,“安乐死”问题。现代社会先进的医学技术使人们的生命获得了新的机会,但仍有很多疾病不能被战胜,那些不治之症患者在医学措施的干预下并不能恢复健康,却在延长着极其痛苦、难以忍受的死亡过程。“安乐死”是不是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呢?芽目前许多人认为,某种形式的“安乐死”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根据个人自愿原则,人们有权决定自己的生命应如何结束。而且对于生命垂危无法挽救又痛苦难忍的病人来说,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已经失去,有意义的生命已不复存在,延长他们的生命只是延迟死亡,延长临终过程,延长痛苦,因此,“安乐死”对病人有益。但是,反对实施“安乐死”的意见也很强烈,主要是强调医学的性质在于拯救生命,而不是结束生命,因而决不能选择死,而必须选择生。而且总抱有一线希望也许能找到治疗的特殊办法。总之,关于实施“安乐死”的讨论进展缓慢,争论颇多,有关“安乐死”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世界各国仍在讨论之中。[4]其四,人类基因组研究。随着人类基因组排序的进行和完成,基因的结构、功能和在细胞内的表达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的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因而基因的应用也将愈来愈广泛,并将使医学真正实现“治本”的医学、预测性的医学和预防为主的医学,从而使遗传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有获得预测、预防和治愈的可能,并使人的寿命得以延长。但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功能性基因的发现,基因筛查、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也将愈来愈广泛地开展起来,从而可能引发以下伦理问题:发生“基因歧视现象”;出现“基因殖民扩张”;诞生新的人类和新的物种;带来社会老龄化的压力;改变人类的多样性;与后代的价值观冲突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伦理观念制约着我们每一个人。比如关于生育的观念,关于行为的观念,关于死亡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指导人类的生活与行为,这些观念一旦形成便十分稳定,不易改变,因此我们说伦理观念具有稳定性。但科学则不然,科学技术的本质是求新求变,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以一种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某些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会对现在的伦理观念产生致命性打击,使得很多人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恐惧感。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与伦理的矛盾冲突会不断发生,在科学技术成为强势文化的今天,伦理学必须对生命科学给予深切关照。我们应当坚持科学研究的宗旨,为人类的生存、幸福和发展,坚持行善避恶、趋利避害、公正的恒久道义,促使科学与道德协调发展。

当今,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化趋势的需求,生命伦理学已成为生物学家、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立法决策者乃至整个公众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简单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要求来决定什么该做以及该如何做,而必须深深地扎根道德哲学、生命哲学的肥沃土壤之中,经常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并以哲学的眼光从根源上去反思纷繁复杂的道德观念、原则、准则,结合现实的具体情境制定、调整必要的道德规范与标准,来指导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沿着正确、有效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治政.医学伦理学探新[M].洛阳: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51.

[2][3]刘学礼.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1,50.

[4]邱仁宗.生命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2.

【责任编辑:李 军】

作者:谢志青 肖华安

第二篇:生命伦理学对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是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提出的。他的定义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不仅指人类生命,还包括非人类生命(动物生命、植物生命),生命伦理学主要是运用伦理学方法来研究与生命有关的伦理学问题。1995年《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这样定义:“生命伦理学是运用包括道德意见、决定、行为、政策等各种伦理学的方法论,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的道德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简言之,就是对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实践生命、发展生命、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生命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等问题进行伦理学研究。

1.生命伦理学的生命标准对生命教育有重要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生物标准,反映人的生物学存在,讨论生物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社会标准,反映人的社会存在,主要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复合标准,着重解决上述两者的割裂问题,反映人的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以人格生命为标准”。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三重标准,对推进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生命教育要关注生命的过程(从胎儿到脑死亡),要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要关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

2.生命伦理学的生命属性对生命教育有重要的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属性标准,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试图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生命。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生命伦理学对生命的这一界定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觉意识和理性活动,同时又将人的生物学生命与人的人格生命相区别。人作为生物体,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属性,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学生命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自我意识就形成了人类的人格生命。相对于人的生物学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人最明显的本质特征。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属性标准对生命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生命教育首先要关注自然生命的存在,这是社会生命存在的前提与条件;生命教育更要关注社会生命,将自然生命的直觉、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觉、理性、创新。

3.生命伦理学为生命教育提供道德参考。从学科的特性上来看,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生命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学。生命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思想,如人道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论、公益论等,这些道德理论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生命伦理学中关于生命的道德理论,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更直接的理论支撑。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主体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创造力和生命的智慧;二是对生命发展的规约,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维护生命、体验生命。生命教育同样要把握这两大原则,也就是说生命教育不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状态与生命的主体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约束中体现生命的真正自由与和谐。

4.生命伦理学为生命教育提供价值参考。价值本质问题在当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主要有需要满足论、效应论、意义论、功能论、人性论、发展论,但不管怎样,生命价值都是生命伦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命题。生命伦理学中对生命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指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外在价值指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命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二是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生命价值大小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与智力)决定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某一个体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决定其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三是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逻辑关系。生命伦理学中关于生命价值的理论对生命教育有重要启示:首先,生命教育要着眼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的生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其次,生命教育要着力推进生命的创造力,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命的创造力越大,其创造出来的价值就越大。再次,生命教育要积极规约生命的需要、和谐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生长是在一定需要满足下的自我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现代物质财富高度发展的社会,个体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抑或以侵犯集体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扭曲生命的价值,给生命的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毁灭生命。最后,生命教育要把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价值创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压力、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在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质量并没有因为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生命教育就是要恢复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和谐关系,回归生命的自由状态。

5.生命伦理学为生命教育提供法律参考。伦理与法律总是相互辅助的,在某些领域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生命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单从伦理角度出发也无法有效解决。生命伦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命法律的学科,但是它从伦理立场出发,为生命立法、执法提出了很多较为合理公正的建议。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生命领域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使生命伦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识加以推进。这一点恰恰表明了生命伦理中的法律精神。如关于安乐死的立法过程就是在安乐死伦理研究推进基础上的立法过程。所以,生命教育要将与生命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法律的精神来推进社会个体对他人生命、非人类形态生命的尊重、爱护,超越伦理道德,进入法律强制约束。

6.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推进生命教育有重要的启示。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有“尊重”、“不伤害”、“公正”。这些基本原则不仅是生命教育基本的价值导向,也是推进生命教育深入的工具性手段。尊重原则体现在生命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与生命权利;尊重他人的生命行为、保守他人的生命信息与隐私。不伤害原则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的物质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公正原则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能够认识到生命公平的重要性,并在实际行为中真正做到不同个体生命的权利与义务平等、价值平等、发展机会均等。

当然,生命伦理学对生命教育的意义也是有限的,毕竟,生命伦理学只是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推进生命教育过程中,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生命伦理学的元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概念与生命、生存、生活的契合研究,努力探索生命伦理学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指导意义,深刻总结生命伦理学在生命教育中的表现形态与具体特征,从而推进生命教育理论的研究。

作者单位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矣 勇◇

作者:李慧勤 周家荣

第三篇:浅析大学生生命伦理学教育

摘 要: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是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研究课题,是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伦理观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前提条件。文章将以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教育为主脉,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方法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教育

近年来,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频频传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犯罪等消息,引起的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熊炳奇指出,首先这虽然是个案,但绝不止于法律的范畴,应该思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使得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走上不归路。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认真反思这个问题。其次,反思不应是简单的批评教育,而是去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关注伦理道德的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健康人生价值观发挥个性潜能并增強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1)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2)人际关系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3)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事实上,任何一个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大学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二、心理学与生命伦理学

(一)心理学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根据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个体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二)生命伦理学

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生命伦理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以及以后发生的三大事件(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德国纽伦堡战犯审判,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解决由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所产生的各种伦理学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心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相关性

现代科学,特别是进化心理学中的许多发现和说明直接关系到伦理学中一些传统、基本的问题。这些发现和说明可以揭示我们的社会行为、情感和直觉。在研究心灵时,进化心理学家们试图确定:各种情感、动机和其他心理活动如何展开,它们是否影响自然选择的过程,受到其影响的会是哪些内容等。同时,一切可以产生实际作用的道德体系都要以伦理自然主义为基础,都要考虑到某些源起于人的生物属性的动机和倾向,都要以最小程度的强制和最大程度的自主服从。这就迫切需要一个道德制度来衡量,从而进入了生物伦理学的范畴。

三、生命伦理学教育

(一)国内外生命伦理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从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来看,我国大陆学者立足于生命观对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及课堂教学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偏重于某一侧面的理性思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针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和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从西方研究来看,多跟死亡教育和宗教等联系在一起。

但无论是欧美、我国港台地区还是大陆地区的认识,他们都有一个出发点,即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与宇宙和自然和谐的发展。虽然实施的内容有差异,但生命教育的目标都包含生命智能的启发,价值思考的深化,以及知情意行的整合等共性。

(二)生命伦理学教育对大学生的作用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生命起源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相互关爱与友善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在道德品质,以实现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

(三)开展生命伦理学教育的具体方法

生命伦理无所不在,生命伦理问题无所不及,故生命伦理教育课程应该在高等院校的所有专业中开设,当然,不同专业应有所侧重。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具体措施建议如下:(1)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平衡生命科学发展与社会伦理安全之间的关系。生命科学发展是必然的,缓解伦理与安全问题又是必须的,两者无法两全但又必须兼顾。目前的现状是:过于强调所谓科学发展,而伦理与安全问题没有获得实质上的关注,既然是“平衡”,那只能是“各退一步”,方可求“各得其所”。(2)生命伦理教育的“共性”与“特色”。从人类的基本(或底线)行为而言,生命伦理教育当然具有其共性,如倡导: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等。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生命伦理教育则必须各具特色,如生命科学专业应更加注重生命伦理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农林专业应该偏重生态与基因伦理,医药专业应更加注重医疗公平、医患关系与生殖伦理等。(3)完善教育体系培养教师队伍。当前的生命伦理教育在理论研究、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建构等方面都尚须完善甚至重建,否则,生命伦理教育将只能停留在“隔靴搔痒”的层面上,生命伦理问题也将永无缓解。目前的生命伦理教育队伍存在人员数量匮乏及教师的知识构成欠缺等问题,许多自称是生命伦理教学与研究者,实际上对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缺少基本的了解,一经涉及少许专业知识,便只能说:“我不是研究这个的”,如此说来,何以服众。此事固然责不在教师自身,但相关教育主管者应该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培训。

四、生命伦理学的未来未来发展

中国教育的使命,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中华民族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现在,随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我们期待“生命教育”能被更广泛地重视,让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只有把教育与生命发展结合起来,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精神所在,因为精神境界的提升,必然带来素质核心的变化。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接受生命而深刻。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接受生命而深刻。足以见证,生命伦理教育在未来的大学教育中将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作者:许颖

上一篇:提升教学质量论文下一篇:保险理赔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