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出,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等传播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安全,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而大学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继承的重要环境,同时社会思潮在大学的传播更是一把“双刃剑”。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管理论文 篇1:

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中国体育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专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更要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全国体育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结合体育院校的实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并深刻影响其凝聚力和感召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传播纵深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下,体育院校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已有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因此,结合国情和体育院校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

1 体育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均为95后,整体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上进的,绝大多数的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秀,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能够勤学善思,正确定位自己,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能够历练本领,清晰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一方面因为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专业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积累、思想观念形成、行为选择的发展时期,知识构造、言论责任、社会阅历、法律常识等方面欠缺,就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现不稳定的状态,包括思想和行为,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迷茫,入党动机不单纯,入党目的不明确,学业诚信缺失(如抄袭论文、考试作弊等),经济诚信缺失(如参与非法校园贷、假冒家庭经济困难骗领助学金等),就业诚信缺失(如在简历中伪造经历、证书等),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间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

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思想和行为,究其原因为少数大学生受自身理论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盲目崇尚个性自由与解放,非理性地接收以理论观点新奇性为噱头来吸引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思潮,从而受到了一些负面的、不健康、消极的影响。

2 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育青年学生立志成才主要阵地的大学校园和传播知识育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不同类型大学生的特征,进一步探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引领大学生走出迷雾,抵挡诱惑,树立主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

2.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规范性

高校课堂是高校向大学生宣传思想工作最严肃、最直接的平台,具有正确教育导向作用,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必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站在战略性的高度看待认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正确对待和评价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发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的观点言论,从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今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学业、前途问题,更多的涉足于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学生思想,正确处理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以深入浅出的说理教学方法,以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思想观念中,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日常行为中,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2.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向性

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因年级、政治面貌等不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存在着一些差异。高年级的学生在主体认知和思考鉴别方面的能力,明显大于低年级的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也相对较高。学生党员是团员学生的标榜者,定期参加民主生活会,接受青年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也相对较高。

基于这种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可以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一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爱國主义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活动,引导低年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辨别好与坏、荣与辱,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循序渐进地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二是针对团员学生,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集体主义利益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党员为引领者和传播者,坚定团员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中国体育事业未来接班人的信念。

2.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营的先进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信息是开放自由的,涉及面广、数量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滋生和传播着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也是大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新时期的体育院校大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社会有更多方面的接触,而这些新媒体渠道有些部分都是非正式的、非理性的和非全面的,带有很强的口头传播影响性,并与现实的片面观相关联,体育院校大学生很容易采取感性和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因此,体育院校应加强对社会舆论环境建设,把校园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营,倡导文明健康的新媒体文化,以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深对世界形势和国情政策的认识,提升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以优秀楷模和卓越成绩鼓励学生,强化典型示范作用;以高尚精神和品格塑造学生,优化校园精神环境;以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活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同时,加强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思潮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和趋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本质和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增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统一,为体育院校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上进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 刘炳序.新时期下知行思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研究[J].黑河学刊,2017(4):173-174.

[3] 王明刚.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现象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2):27-29.

作者:邱莹

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管理论文 篇2: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摘 要: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出,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等传播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安全,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而大学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继承的重要环境,同时社会思潮在大学的传播更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必须从文化安全的视角,通过加强理论教育、重视舆论引导、增强环境感染、强化实践体验等措施,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最终目的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信仰回归主旋律,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大学生 影响研究

一般而言,社会思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且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而恰好在社会思潮的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重要载体。社会思潮又能够体现出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征,也能够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深入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主要影响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现象。“它是社会上一些彼此间利益相近、生活经验与价值取向相似的人,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疑难矛盾,不约而同地做出同样反应,最后汇合成一种思想的潮流”[1]。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思潮是体现阶级和阶层基本价值和诉求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群体基于广泛的思想意识认同所形成的共同利益要求。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社会群体,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大学生更是肩负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但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既有社会思潮本身的作用,又有变化着的环境所形成的众多社会复杂多变的刺激,更有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许多特点的影响。同时,虽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影响,但鉴于现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的限制,短时间看大学生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是有限的。就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社会思潮有所认识,但认识的程度普遍偏低,有清晰深刻的认识的并不多;当今社会思潮从学生自评看影响不大,但某些思潮的影响不容忽视,往往就是这些思潮误导了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具体观点认可度并不高,但对个别错误观点却有较高的认同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理论观点有普遍较高的认同,但有一些核心理论认同度不高[2]。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渠道、途径主要是网络、报刊书籍、课堂教学、影视、学术讲座等。社会思潮除了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大学讲坛讲座等传统渠道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数码产品等新兴媒介和电影、话剧等艺术作品的形式进行传播[3]。从总体上看,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但主要是消极的影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有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大学生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识;消极影响有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负面作用,导致部分学生民族意识的狭隘[4]。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从宏观方面看,活跃了校园文化的学习氛围,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度。当前各地高校都在充分利用主要阵地的优势,引导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毋庸置疑地成为主流社会思潮,全面、积极地影响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社会思潮中的进步思想可以给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育提供理论引导,推动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社会思潮中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则会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阻碍[5]。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大学生会受哪些思潮影响、哪些方面会受影响、带来哪些后果、有何规律可循等问题,都需要研究者、教育者及时跟进和回应。

二、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当今社会思潮

因为“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生,既要经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又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内容,也应该是纵贯引领始终,横涉引领各方的复杂系统”[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主导地位,以其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共同思想的基础。

(一)在教学课堂上提升大学生认识社会思潮的能力。

各种社会思潮汹涌而来,大学生必须提升辨清社会思潮的能力,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监控,对各种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进行分析批判;积极探讨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和方法;加强网络、社会舆论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构高等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体现到日常管理中,内化到师生的头脑中[7]。而大学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发展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所以大学课堂应该成为大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

(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播主流社会思潮。

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和未来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高举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旗帜,秉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锤炼自己的品格并内化为一种崇高精神,坚持维护主流社会思潮,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建立起来的自由民主管理的组织,而社团的规章制度又将他们紧紧聚集在一起。这使得社团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帮手,鼓励和引导社团发挥正能量,充分发挥社团的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社团将会取得良好效果。要将思想文化教育寄予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要通过课堂讨论、研讨会、辩论赛等形式,开展各种讨论,让学生明辨是非,正如泰戈尔所说:“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三)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明辨社会思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必须把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实践中,努力促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积极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通过社会实践,获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体验,通过耳濡目染,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伟大复兴,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所学理论升级转型,成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如此不但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抵御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能促进大学生自身觉悟性的提高和自身免疫力的增强。

三、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传播,各种社会思潮想方设法地跻身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最大限度地控制群主,更严重的是使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意识形态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代我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展开了系统研究与探索。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全面地提出具体对策及提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认识,加强在大学生中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认识了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些对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梅荣政,王炳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

[2]佘双好,等.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孔庆茵,等.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渗透与对策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4]伍晓霞.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2(4).

[5]汪树民.“耗散结构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王秀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研究[J].红旗文稿,2010(1).

[7]田海舰,程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2(6).

作者:王海云 欧莹

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管理论文 篇3: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这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这些负面影响,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因此,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了消极影响的原因,提出了把握当代社会思潮坚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创新性对策,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

社会思潮随着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平台的飞速发展,使高校大学生收集社会信息更加全面、更加便捷、更加快速,思想更加活跃,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但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征

(一)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

所谓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时期,以社会存在以及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基础的,反映某一阶层利益和要求的,能够广泛传播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1]社会思潮随着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和积累,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基础,不同的社会思潮指导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我国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反映,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思潮,使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化。

(二)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

1. 理论性

社会思潮的理论性是指其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社会思潮的形成都是建立在较为系统和稳定的理论基础之上,逐步发展和固定下来。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是对社会现实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观点、认识和态度。新的思想或者观点上升到理论的框架体系中,会被社会一些人所接受和认可,从而一些人会按照这种理论思想去看待这个世界发展情况,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影响着人的思维想法和行动。

2. 传播性

社会思潮具有极大的传播性,社会思潮所体现出来的是当下社会环境一个群体的反映。社会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取决于它的传播性,如果一种思想的传播受到了制止或切断了途径,那么社会思潮就难以构成。社会思潮的发展传播非常重要,传播的能力,传播的影响和传播途径都影响着社会思潮的发展。

3. 倾向性

社会思潮的价值倾向性是指社会思潮对某种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或者说社会思潮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虽然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但并不是说它不具有主观性色彩。西方社会思潮必然主要体现资本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必然体现资本主义的价值主张。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思潮,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其相关的理论基础以及价值倾向决定了其必然要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服务。价值倾向性是社会思潮“与生俱来”的特点,如果某一种社会思潮是从西方国家产生的,以资本主义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就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绝不会成为为社会主义辩护的理论体系。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2]长期以来,我们党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會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1. 核心信仰坚定,政治意识积极向上

作为一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搞好角色定位。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在学生时期,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才是自己的首要任务。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大学里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大学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同时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校园的开放性也就意味着校园里并不都是安全的,存在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更容易遭受错误信息的腐蚀。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核心信仰,保持积极向上的政治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抵制各种有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创建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传统道德认同,个人实践冲突

从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认同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不太可能的。虽然大多数人赞成社会价值大于个人价值,但在面对二者之间的冲突时,大部分人却又选择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普遍认同传统的社会道德,但在个人的社会实践中,往往却未能付诸实际行动。并且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部分学生形成了“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他们开始注重享乐,追求奢侈,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目标,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忽视自己的学业,不再考虑自己今后人生的规划和方向,只知道拿着父母的钱肆意挥霍,高呼“六十分万岁”。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心态躁动失衡,大学生的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也受到了影响和冲击。尤其是在消费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不考虑自己实际情况,超前消费,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奢侈生活,贷款消费,造成了一系列难以承受的恶果。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3. 集体意识增强,奉献意识偏弱

现如今,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00”后也逐渐步入大学生集体,为大学生增添了新时代的活力,但问题也不断凸显。“00”后作为时代新人,独生子女占的比重很大,包括“90”后大学生在内,大多缺乏集体精神,团体概念,再者加上求学过程中,一直把成绩放在首位,淡化了人际关系,追求一枝独秀,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融入集体。新时期,大学生最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很多大学生都进入了“学习成绩就是能力”的误区,把身边的同学都作为竞争对手,既不愿意交好,更不愿意融入,集体奉献精神更是欠缺,导致大学生集体,小到班级,大到学校,学习氛围浓厚但人际关系僵化,大学生对于集体的感恩和奉献行为更是寥寥无几。社会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枯燥僵化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他们能够与团队配合默契,对集体怀有奉献精神。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引擎,需要扛起国家发展富强的大任,但他们在学习上追求分数,生活中独来独往,对集体活动嗤之以鼻,对于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大学生肩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任,必须将社会、国家的和睦、融洽和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所以,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奉献意识。

三、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 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不同的时代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3]爱国主义是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便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表现出国家对于爱国主义的重视。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则应更加自觉主动的去发挥自身的能力建设美好家园,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的参与,积极的行动,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2. 激发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热情

社会思潮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不断变化,大学生通过社会思潮来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以自身的见解去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参政议政的途径和平台扩宽了,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被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指向标,大学生在参与公共事务的同时,让大学生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参与公共事务。

3. 促进大学生扩展认知和交往能力

我国当今的主流社会思潮为大学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阐释了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是落后文化,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使得大学生不至于受到腐朽文化的侵蚀,提高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交往,当今社会更是如此,交往能力是体现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4. 推动大学生思想的成熟和创新能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社会思潮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使青年群体不仅在年龄上表现成熟,更是在精神上表现出成熟,以完整的人格去对待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不被其所腐蚀。当今社會思潮更是注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融与沟通,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讲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新文化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没有在这些新文化中迷失自己,反而能够吸取它们的精华,提升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 错误的社会思潮动摇着部分大学生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社会思潮对处于正在逐步形成完整价值观的当代青年影响颇大,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各种非主流和反主流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也占有一定的市场,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存在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和偏激的思想,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外敌对势力的大肆丑化信息内容,使少数大学生理想和信念动摇出现了不思进取,任由自我放纵,忘记初心,背弃理想。

2. 错误的社会思潮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过程,他们的思想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极大,由于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和判断力不足,因此容易被一些错误、腐朽的反主流社会思想侵蚀,并由此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思想,甚至做出偏激消极的行为。例如在大学生消费观上,极少部分大学生受到了高档奢饰品的严重诱惑,为了追求高消费和高享受,同亲戚、朋友借钱高消费,或不幸卷入了非法“校园贷”,甚至有极个别大学生出现了偷盗行为。错误的社会思潮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出现偏差,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3. 错误的社会思潮助长部分大学生功利思想

错误的社会思潮大大助长了青年大学生功利思想。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漫长而自由的大学生活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之外更多的时间处于社会交际之中。错误的社会思潮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掺杂了许多社会阴暗面,利益、金钱和权力似乎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纯洁干净的大学生变得功利自私,他们之间的交往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主,在交往中彼此都怀着相互利用的态度,彼此虚假寒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的虚伪、冷漠。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将会影响到社会进步,阻碍国家发展。

4. 错误的社会思潮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

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大学生时常接触到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反主流、反科学的思想。一些反社会、反政府的人或组织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虚无的、歪曲历史的言论,蛊惑大学生,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历史,选择性的接受正确的思想,学习新的知识。唯有自身拥有良好的判断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時代,不至于收到垃圾信息或错误思想时迷失自己,从而失去信念和正确的理想。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正确对待历史,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历史的发展。

四、把握当代社会思潮,坚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信仰

高校要主动化解当代复杂新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必须积极学习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要引导大学生领悟学习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发挥其理论的实际影响力,批判当今思潮的糟粕,学习新时代新思潮的精华。同时,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多方面坚定当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仰,为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培育人才。

(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理论思想,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学习,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有利于保持全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科学性,同时指导青年党员积极学习先进思想理论,引导当代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鉴别力

当代社会思潮是当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具有复杂多变的时代特征。由于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有限,对政治不够敏感,致使他们鉴别社会思潮的能力有待加强。各种社会思潮并不以观点的正确性和理论的完整性来吸引大学生,他们靠的是标新立异的方式,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找准评析社会思潮的切合点,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深度剖析,围绕认识社会思潮的实质及危害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可在校内外定期举行有关于社会思潮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高校大学生鉴别社会思潮的能力。

(四)注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客观评价和对待社会思潮

社会是各种社会思潮滋生、传播的养分和媒介,是高校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现在的大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了解不够全面深入,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社会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社会思潮正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大学生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对我国主导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着某种程度的干扰、消解和抵消作用,如果任由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流行,势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故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思潮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碎片化的了解多于整体化、系统化的认知,而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播手段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思潮,所以要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建立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包围、占领思想文化领域,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综合能力,引导高校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重大思潮的正确导向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高校应该为学生营造坚定的政治引领、自由的交流氛围、舒适的学习条件和激烈的竞争机制,帮助和督促大学生学好知识、坚守立场、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指向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教育途径,对引领社会思潮,传播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传承,重大思潮得到更好地引领。

(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平台作为校园内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规范新媒体管理,正确运用校园媒体,发挥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在应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时,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坚持正确的引领方向,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主动占领网络思潮话语权,净化网络环境,使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取代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苏杭.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2]谭玉川.弘扬兵团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当代兵团,2014(5):18.

[3]梁海群.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新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编号:[2018]-JKGHYB-0031)

作者简介:杨鑫(1989-),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管理学硕士,讲师,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杨鑫

上一篇:高速公路路面优化设计论文下一篇:有计划废止制工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