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子女义务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留守状态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差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解析 ——基于衢州市开化县农村儿童的调查研究

摘要:现有研究显示童年拥有留守经历的成年人,其更可能失业,拥有更高的犯罪风险,更可能出现非理性的反社会行为。因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然而,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校的留守儿童数量仍有1474.41万人,超过50%的外来人员家庭选择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留守农村。从基数上看,留守儿童这一社会民生问题仍然严峻。从质量上看,针对留守儿童个人认知及非认知表现的差异,现有的研究并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学者研究的作用渠道角度如物质角度、时间角度、态度角度和关爱角度的不同,研究主体特征如是男孩还是女孩,单亲还是双亲留守的不同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因此,为解决“是否留守对农村儿童个人表现产生影响”、“留守所带来的是否为直接影响”、“不同的留守状态是否影响不一致”、“相同的留守状态,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下是否有差异”等问题,详细了解和剖析留守影响农村儿童个人表现的作用机制,本文围绕留守状态对于儿童的认知与非认知差异的影响及导致该差异产生的心理作用机制及该作用渠道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展开,相应提出5个和2个假设。本文选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某乡的三所中心村小学3-6年级全体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联立方程的分析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得到的结果如下:(1)在认知表现和非认知表现上,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表现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在不同表现方面的显著性不同。在学业表现方面,留守农村儿童所有的学业表现都差于非留守儿童,四门学科中留守状态对科学的影响最大,平均低3.196分,而在显著性上,语文在10%下显著,科学在5%显著;在非认知表现方面,留守状态对在乎他人感受、诚实和值得被他人信任产生了非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信任他人上,留守农村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愿意信任他人,在十一级量表中平均显著(5%)增加0.273;(2)将留守农村儿童细分为单亲留守和双亲留守后,单亲留守儿童在除科学学科的学业表现和除信任他人的非认知表现上,较双亲留守的更为糟糕,且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语文、总分分别平均降低4.037分和11.482分,在5%和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3)从性别角度,父母外出对男孩的个人表现负面影响大于女孩;从父亲和母亲对子女重要性的角度,与父亲相比,母亲在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母亲的缺失会对农村儿童的个人表现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从心理关爱角度,父母给予子女足够的心理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外出打工对其个人表现的负面影响;从物质关爱角度,给予处于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零花钱作为物质关爱(补偿)并不能缓解留守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与非留守儿童的表现差距;(4)留守状态会对学业表现产生直接负向的影响,具体在各学科大小和显著性上存在一定差异;(5)农村儿童心理韧性水平会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影响其个人所有科目的学业表现。心理韧性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在四门学科中,心理韧性对英语的影响最大,达1.0%,其余学科平均每增加1分农村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分,其学业表现成绩会显著上升0.5%-0.9%;(6)当农村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同群体的近似均值时,能够弥补、消除留守所来的学业表现差距;而即使提高心理韧性水平未达到临界值(总分84.4分;语文110.75分;英语90分;科学113.4分),与不提高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留守的负向影响也会得到显著的补偿。

关键词:留守儿童;个人表现;差异;倾向得分匹配;联立方程

学科专业:数量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诸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身份差异、心理状态与个人表现的关系与机理

第一节 身份差异和个人表现

第二节 心理状态与个人表现

第三节 身份差异与心理状态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留守状态对农村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表现的影响——基于PSM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假设及创新

第三节 数据与方法

第四节 分析结果与相关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留守状态对于农村儿童表现影响的心理作用机制——基于联立方程的解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假设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第三节 分析结果与相关检验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儿童成长评估问卷

致谢

上一篇:电子文件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