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读书心得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建筑史读书心得

《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读书笔记

书名:《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2003年3月第1次印刷) 价格:RMB105.00

作者:戴志中杨宇振

作者简介:戴志中,男,1948年12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是“华中 建筑”常务编委,“城市与环境”编委,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18本科研专著,发表了93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主持或参与建筑 设计项目120余项,其中获市级以上奖励17项。

杨宇振 重庆大学 建筑与城规学院老师

绪论:

“它(现代科学技术)不仅破坏了传统的,这一点倒不是无可挽回的错误;而且破坏了我暂且称之为伟大文化的‘创造核心’,这个核心构成了我们阐释生命的基础„„一方面它(传统文化)必须扎根在自己历史的土壤中,熔炼一种民族的精神,并且在殖民者的个性面前显示出这种精神和文明的再生。但是,为了参加现代文明,它又必须参与到科学、技术和政治的理性行列中来,而这种理性又往往要求把自己全部的文化传统都纯粹地、简单地予以抛弃。事实是:每个文化都无能承受及吸收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这就是我们的迷:如何又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如何又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保罗·利库尔《历史与真理》

一、“西南”的概念与范围

首先是对“西南”在空间上和文化上的理解和界定。比较而论,迄今为止的各种论述中可将其划分为“狭义”西南观与“广义”西南观两种。狭义的界定沿袭了自《史记》、《汉书》、《后汉书》中《西南夷列传》的概念,将“西南”界定在“巴蜀西南徼外”的川西、云南、贵州等地区;广义的|西南观则突破了行政区的限制,结合历史人文与自然地理的共性与差异性,划出一个包含川、藏、滇、黔为主的空间领域。。——对于“西南”的界定应该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综合自然地理因素又兼具历史的特点,形成一个视野宽阔的西南概念。童恩正先生在其《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中对于“西南”有一比较全面的描述:“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藏自治区,其西部为青藏高原,南部为云贵高原,北部为四川盆地。全境还把高度相差悬殊,动植物垂直分布差异很大,故而品种繁多、物产丰饶,十分适宜原始人类的繁衍生息了从地理位置看,本地区北接黄河流域,南与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为邻,是链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

这段描述从更宽广的范围地表达了“西南”的空间领域与地理生态环境特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西南地域与周边的邻接关系,尤其是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定,注意到“西南”是“链接亚洲大陆腹地的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西南”概念——本书“西南”界定范围大致与之相当,然而具体的边界并不十分明确。因为这些边界往往处于不同文化特质的边缘,具有文化的过渡性和渐变性,所以无法如划分行政区那样将其隔分开来。比如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的侗、壮、瑶等少数民族,多民族杂居在一起,有着类似的历史演化背景,其间区别很难截然分开。因而可以说本书研究的“西南”

是一个明确的模糊的区域概念,明确是有相对清晰的空间领域,模糊则是其边缘的渐变性。

二、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意义

“中国西南确是研究中国民族学、民族史的宝库。„„因此西南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古代的多样性的民族情况,西南民族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族史,同时西南民族文化的细节也常反映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细节。”张光直的这段论述足以说明西南地区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就建筑文化而言,也可以说西南地区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古代多样性的建筑情况,西南建筑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的建筑史”。

无论从自然生态角度还是人文生态角度而言,“西南山地”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从自然生态角度看,由于整个西南山地生态圈中的海拔落差大,山地分布众多复杂,导致其“环境基因”的多样性:多地形、多气候、多河流、多物产。丰富的水资源、富饶的动植物物种、山地多样的地形特征、立体的气候条件是“西南山地”自然生态的表现。这种多元的自然地理基质客观上为人类聚居创造了多样的背景,是“西南山地”出现多元文化类型的生态前提。这也是研究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观的地理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中有着多支不同背景的亚文化分支。自古四川即有各种少数民族居住滋长,后来汉人移入渐多,同化日甚,清初各地移民入川,增加了文化复杂性,于是四川住宅形制是非常丰富了,不过概括来说四川古代宅制大约不外乎三种:⑴普通宫室式,⑵碉房,⑶干栏。综观整个中华建筑文化圈,有这三种鲜明特色的建筑形态共存的、尚存的地区也就仅有西南地区。——仅从这一点上来看,西南山地建筑文化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如果能进一步弄清不同地区建筑文化的渊源,和各地区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的,而非臆造的规律,比较它们互相之间的差异,研究其空间格局,这将不仅大大神话我们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整体认识,并进一步阐明其个性所在,加深对整体个性的理解,且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建筑的区域特色”。

三、研究现状

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述。

首先是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意识到了西南的价值,在这里找到了他们丰富的研究资源——第一批成果可能是在民国时期。

建筑学领域内的研究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对于西南山地建筑的研究,早起着重于对西南重点建筑及民居实态的测绘‘收录。这些基础资料详尽丰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石。近期则有多向发展的趋势,如有西南民族建筑之继续收集整理,注意到西南地区建筑的多种类型;又有开始注意到西南地域中不同的气候特征带来的建筑类型差异,从住房的差异研究地区的建筑文化;又有从技术层面研究山地建筑营建之模式;再有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建立“山地城市学”,结合工程学、生态学、城市美学等对西南山地城市进行研究等。

上述的研究取得了想当的成果,但由于缺少交叉学科支持以及西南地区纷繁复杂的地理地貌、人群种类、多变的历史演化等客观原因,大部分成果更多在于收集资料与工程技术上,对于现有事物的描述或在实际应用的方法研究,而对于现象背后的深刻丰富的历史人文背景的探讨略显不足。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总体而言虽粗具规模,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乃至以讹传讹的情况尚多。除了继续深入之外,另辟蹊径也是必要的。

西南地域文化背景:

西南地域文化博大精神,历史悠久。但西南地域文化圈之中又有多支各具特色的亚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黔贵文化。看上去清晰明了,也最为普通百姓理解,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它更强调亚文化各自的独立性,而但是了其间的关联。客观造成了对西南地域文化难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研究西南建筑文化需要以其地域文化为背景,方能了解其发生、发展之根源。而研究西南文化时,一方面要参考人们所熟悉的按地区划分的方式,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学术的角度深层次审视该地区的文化种类。

因此研究西南地域文化,就有必要审视中国这个大的文化背景。这其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早期文化的多元区域发展;二是中国版图内文化区的构成。

中华早期文化多元区域发展指的是“文化多源说”。学术界颇多认同中华文化是由三大主要的文化区构成。这就是秦长城以北及西北草原游牧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以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田稻作农业文化区。西南则是中国三大文化板块延伸、接触、碰触、交融的地区。三大文化板块的发展分别是与其自然地理空间紧密相关的,这三大文化板块虽互有影响,尤其是中原地区积极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影响,发展成为三者之间较为发达的文化区域,而稻作与游牧南北两支文化却很少在彼此区域中发现对方的文化影响。彼此找不到相同的特征。这是生态环境的较大差异使然。西而西南是这三大板块交融延伸的地区,这客观上导致了西南地域文化多样性、复杂性,西南兼有三大文化板块的文化特征,这在中国各个文化区中时绝无仅有的。

·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三大文化区关系浅释。这是关于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外部环境研究,指出了西南地域的特殊性,是中国三大文化板块的延伸、接触、碰撞、交融的结果,这位阐述西南地域文化的主体特征奠定了一个大的文化背景。同事为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类型构成做了有力的论证。

· 西南地域文化及其自然地理空间的主要类型与特征。这是一个关于西南地域文化主体的研究,其中将西南地域文化分为农耕为主的巴蜀文化,以游牧兼农耕的川西滇西北高原文化以及渔猎兼稻作农业为主的云贵文化等三类。这三类文化类型反正了西南山地文化与中国三大文化板块间的关系。同时阐述了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系由农耕为主的巴蜀文化为代表的“合院建筑体系”、游牧兼农耕的川西滇西北高原文化为代表的“邛笼建筑体系”以及渔猎兼稻作农业的云贵文化为代表的“干栏建筑体系”构成的。

· 西南地域的人。这是关于西南地域民族主体构成的研究,结合相关资料指出西南地域系由羌、苗药、百濮、百越以及中原汉民等组成。其中氐羌族系川西滇西北高原地区的活动主体;而中原汉民以及被汉化的相关民族是以巴蜀地区为代表的农耕文化的主体,是合院建筑的居住主体。——当然,这是一种主流的划分,人具有能动性,民族的迁徙十分复杂,不可能完全绝对。

· 西南地域中人的信仰。这是关于西南地域价值信仰格局以及对物质文化影响一个浅论,分析了以藏传佛教、南传上部座佛教,汉地佛教、道教以及巫教为主的宗教信仰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其中,藏传佛教大多为氐羌族系宗教信仰;巫教与南传上部座佛教大多为苗瑶、百濮、百越等族系的宗教信仰;而汉地佛教、道教等则为汉民的信仰。

· 西南地域文化交流的廊道。这是关于形成西南文化格局的另一个方面因素的阐述。其中简论了早期主要贯穿西南地域东西,南北走向的自然廊道,后来行程的官道以及贸易需求开辟的廊道等。

从相关学科的视野,从多学科的视阈,有助于从更宽广的层面来理解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发生、发展、变化。建筑的演化始终离不开修建、使用建筑的人,离不开人周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了解这些左右着建筑的“无形之手”就等于摸到了发现建筑“之所以然”的钥

匙。

本书选取了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几个侧面(聚落、移民会馆、摩崖石刻和寺庙、码头文化等)对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为的是更加清晰地勾勒出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轮廓。“归纳”的方法基于大量案例的研究,因此更进一步的研究有待于西南山地建筑更多方面的探讨。只有从多个方面对西南山地建筑文化进行研究,并注重其间的联系,才有可能进一步弄清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概貌。

第五章.地域技术与西南地域建筑文化

在一个全球各个地区互动日趋紧密的社会中,所有的对于未来的尝试都应该抱有全球思考,地方行动”的理念。——所谓“全球思考,地方行动”指的是“实现基层取向与全球视野结合的思想,包括生活方式、绿色社区、技术手段、文化多样性,对个体行为意义的强调等”。既要有开放的、学习的意识,在实际的研究和实践中又要抱有审慎的态度,“拿来”是应当有所选择的。

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与其地域文化一样错综复杂,有着太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西南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古代的多样性民族情况,西南民族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族史,同时其民族文化的细节也反映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细节。因此进一步梳理西南复杂的山地地理空间中各种文化亚型及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弄清楚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

另一方面,横向上则有必要拓宽与相关科学研究的联系,将“建筑”研究真正纳入“文化”研究的范畴,真正将其作为反映其所处时代生活面貌的一面镜子。因为建筑每一个过程的演变无不是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共同影响的结果。

杨柳(111399003)工程硕士—城规

第二篇:建筑初步 读书心得

独立,让拳击手成为建筑家

-------读《建筑家安藤忠雄》有感 拳击手、建筑家,两个很难拼凑在一起的职业,正如医生与作家,却被鲁迅创造了一个奇迹,而安藤忠雄也同样挥出不同凡响的一笔。

安藤忠雄,曾这样评价自己:我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可以称为卓越的艺术资质﹔只有与生俱来面对严酷的现实,绝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的确,安藤忠雄走过的路途坎坷不堪,很难想象······

安藤忠雄于1941年出生在大阪,他是双胞胎中哥哥,也因此从小就被过继到外婆家,造成他终日没人管他的功课、生活。他每天放学回家不是找同学出去玩耍,就是到家附近的铁工厂、木工厂闲逛,看那里的师傅们工作,偶尔也跟着学做一点东西,因此他的兴趣得到培养。或许可以说,他的建筑才能已经在此慢慢崭露头角,只是他还没有发觉,认为这些是无聊时的消磨而已。而他生病的时候,他自己走路去医院看医生,也是这样的生活,完全训练出他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的性格。

独立,一切都在隐隐地为安藤忠雄的道路指引着方向。

在安藤忠雄的人生中,首先被发掘的是他的拳击天赋,可是拳击是一种孤单的运动,这种只能靠自己的毅力与努力去练习、上场比赛。后来,看到世界拳王的练习时,安藤忠雄才体认到自己不管再怎麼努力,都达不到那样的成绩,毅然决然放弃做一名拳击手。

对于安藤忠雄的建筑之路,他受到很多世界知名建筑家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柯比意。他深受柯比意的作品集的影响。

安藤忠雄的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点像鲁迅,有时候是应该随着自己的意愿与兴趣方向改变自己的人生路线;他的环游世界看建筑又有点像达尔文,只有亲身经历过了,亲眼看过了,才会有更加深入体会。不但自己做了一趟环日本之旅,而且也经历了七个月的世界建筑之旅。在亲眼看到柯比意的建筑之后,他更加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

书中最有意思的是安藤忠雄记录他环游世界的记录,他写在了《建筑家安藤忠雄》中的

第二章<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之中,虽然他的描述并非充满文学的浓郁气息,但是他给予了我们他对于各种著名建筑的理解与赞美。

他认为建于远古罗马时代的万神殿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光之空间,而希腊雅典卫城之丘的帕提农神庙,即使已成为废墟,可是仍然可以被视为西欧建筑的原点而屹立不摇。不仅对于建筑,对于各位著名建筑家,他也有自己的不一样的欣赏,巴塞罗那的安东尼奥·高迪、米开朗琪罗所有的建筑、画作与雕塑。他就连做梦都梦见过的勒·柯布西耶的建筑。 他最崇拜的是柯布西耶,也是因为遇见柯布西耶的作品集,在他每天自学摸索的20岁。因此,他从波瓦西之丘的萨瓦别墅系列住宅作品,到朗香圣母礼拜堂、拉图雷特修道院和马赛的集合住宅,走访了所有找得到的柯布西耶的作品。他在巴黎还花了不少时间去寻找柯布西耶的工作室,希望与柯布西耶本人见一面,但这个愿望却终究没能实现。

对建筑的热爱,不仅仅来自于对于建筑的喜爱,即使对建筑赋予了灵魂,也是那么冰冷的,也在于对一些建筑大师的崇拜,不断去探索,从他的建筑中领略他给予建筑的美,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旅行,教会了安藤忠雄很多,也给他的建筑灵感的触发带来很多帮助。正如建筑师郭泰睦在2010世博会的芬兰馆设计一样,他的创作灵感也是来自于旅行。建筑师郭泰睦有一次在芬兰旅行,也是在岛屿之间,他看到了“kirnu” (“kirnu”是芬兰人对于一种地貌的称呼)。这种中空的礁石,形成非常复杂,是激流挟带石子和泥沙,在凹坑中飞速旋转,年复一年的冲刷,凹坑被沙石磨损,便形成了深坑。旅行触发了艺术创作的灵感,这是很多建筑师都承

认的。

“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住宅建筑的原点,他认为人类具备足够的韧性与毅力去适应环境,也理当与自然怡然共处。在“住吉长屋”中,他建构了对外没有任何开口,无表情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借此表现在高度经济成长的名义下不断扩张的都市中,决定在此落地生根并与其对抗的个人意志。自许为“都市游击队”的安藤忠雄,不断对抗都市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和一群抱持著共同理念的伙伴一起为理想奋斗。

最重要的是,安藤忠雄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建筑风格,他用清水混凝土材料以及简约的几何构成,营造出静谧、明朗的空间效果,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他说坚持使用混凝土的理由是,现代的建筑一般多使用玻璃,他要“挑战”自身创造力的极限。

“双生观”,这也是他个人的混凝土建筑基本风格的确立的起点。他的清水混凝土有一个特性,那就是“还没拆下模板前,不知成败”,所以安藤忠雄要从始至终都要监督他的作品的建设。

安藤忠雄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在创造中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的建筑家,也更加全面地展示着他独特的风格。他还追求光与影的美妙之处。

在设计教堂这种庄严而美丽的建筑的时候,他希望也能用混凝土箱子来表现出来。之后,“光之教堂”就诞生了。他认为,要在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彻底凝视眼前叫做“影”的艰苦现实,而为了要超越它,就必须鼓起勇气向前迈进。

从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安藤忠雄也体会了人生,他领悟到,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安藤忠雄走过的路是充满岔路的,只不过他选择对了正确的方向,他的人生是充满幸运的,而我们从中可以学的一些有用的道理······

旅行,触发灵感;挑战,创造奇迹。最主要的是学会借鉴,谦卑是会带来更加美好的创造的。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政务学院 12思想政治教育班 王迎昊 12107021027

中国士大夫阶级向来是皇家维护专制权力的“工具”,为了牢牢伫立于权力核心统治者想方设法控制并培植理想的工具。对于科举成名的士子来说一入官场其兴衰荣辱在一定意义上便取决于奉行千年的官僚体制。事实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士大夫明知其中的规则依旧甘做皇室的工具,久而久之在他们之中便形成一种难以磨灭的奴仆心理,而随着皇权一步步集中专制主义的加强,此种现象在清朝可谓上升到极致,客观上也埋下中国近代落后的隐患。蒋廷黼先生在探究为什么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维新这一问题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士大夫阶级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这就需要弄懂他们为什么怕?作者认为,官场上的士大夫不是真正的自己,皇帝面前的所言所行不是臣子想真实表达的,一味的唯唯诺诺不过是明哲保身的处事方法,说白了国是皇帝的国而家却是自己的家,处理政务不过是为皇帝打理家务,把自己的家收拾好为家族赢得利益才是为官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这就造成了士大夫的惰性,他们更愿做装点朝堂的立柱,将自己粉刷的油光透亮为的是博得皇帝的眼球。归根结底专制体制不敢让他们冒着毁灭家族前程的风险与君王分庭抗礼,能与皇帝面对面交谈的是已经在官场上饱经风雨的老臣,为官几十载其棱角早被官场的体制磨平,而这也是专制政权所希望看到的。最高统治者需要的仅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的听话奴才,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与自己对簿朝堂、争得面红耳赤的耿直之人。对于为官者而言个人的荣誉远比国事重要,对皇帝的恭维才是替自家房门增砖添瓦。

中国自古以来承袭下的言官制度在清廷中早已成为摆设,有清一代很少出现像前朝那样敢为国家献身的铮铮铁骨。主张剿夷的林则徐与主张抚夷的琦善都看到了中英之间的差距,林则徐并未公开指出,崎善宣传了却不敢坚持,原因在于道光帝并未主动承认这一现实,作为臣子并流着“奴仆”血液的他们自然不敢站在皇帝的对立面。臣子不言,皇帝不知,晚晴的统治者便在这样的困局中艰难的应付接踵而来的挑战,终于还是力不从心走向灭亡。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对清廷来说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列强的入侵早令他们毫无招架之力,国内这场农民暴动更让清政府捉襟见肘。毫无疑问,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朝的衰亡,其提倡的均田主义更是超越了近千年农民思想范畴。即便这样,还是暴露出农民起义的弊端,尤其是领导阶层直接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命运。作为领袖队伍的核心,洪秀全把握着太平天国的命脉,与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并无差别,甚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偏偏他们能一步登天洪秀全只能含恨而终。这与领导者的人格有很大关联。就洪秀全而言,定都天京后生活逐渐腐化,不思进取,内部矛盾也随之扩大,这只能归因于个人的局限,毕竟起义尚未成功利益纷争就让自己土崩瓦解。

“洪秀全得了南京之后,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洪秀全的个人思想并未追赶上历史的步伐,现实的要求是拯救民族,而内心在追求皇帝的权威,我们不能说洪秀全不在救国,但在救国之上恐怕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因素。“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闭关自守百年的中国何谈平等自由,更不要指望受儒学熏陶已久的洪秀全能自我觉悟。从前以科举追求功名的他如今拿起大刀长矛,方式不同但都为高人一等罢了。换句话说,如果让其宣传社会革命那无疑是在革自己的命,真正想让社会苏醒还要靠开明的知识阶层奔走宣告,而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在底层群众心中根深蒂固,现实情况注定这是段坎坷之路。

“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政府,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初看这句话不免让人心生悲凉,清政府的腐败乃近代中国落后的最主要原因,能够推翻它必定青史留名,末句作结却说只是唯一成绩。作为那段历史的旁观者知道革命的目的不仅仅是打倒清廷,最重要的是思想革命,抹掉旧有的封建观念才能做新时代的新主人。而结果并没有达到革命者的期望值,这场革命不过是取下了禁锢群众的牢笼,当人们获得自由时却变得盲目无措,根本没有做主人翁的意识,失去方向的中国感觉不到与过去的区别,对底层百姓而言其实不过是换个名号而已。

辛亥革命的意义更多在于它的政治革命,对社会革命的促进力微乎其微。曾经的太平天国由于领袖个人的局限并未将起义提升到社会革命的层面,历史失去一次检验国人觉醒力的机遇。如今的辛亥革命却不情愿的弥补了这一缺憾,之所以不情愿是因为革命的仁人志士并不想将他们寄予无限希望的革命沦为检验品。事实如此,国人对这场起义并不“领情”,他们不懂革命者为此流了多少血,亦不管今后的皇帝是谁,留住自己的家财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的革命不同于西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不能同时进行,必先政治革命才能社会革命。法国大革命历经百年,之所以彻底赢得政治革命因为之前早已对国民进行过多次血的社会革命,群众的意识心理做好了政治革命的准备。反观中国,同样是流血牺牲,同样是奔走呼号,但却没有那份幸运。中国的社会革命从来不是靠知识阶层费尽口舌的宣传所能达到的,只有少部分人先觉悟以武力掌握国家最高机器通过凭高俯视的权威才可广而告之。也就是说,政治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暴力运动,社会革命只能以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实现,进一步言,不可称之为社会革命,只能说是社会改革。

统治阶级自古以来就是底层贫苦农民的支柱,小农经济让他们丧失了活动的自主性,必然依赖于最高权威。不言而喻,其思想心理亦受统治者的操纵,如果突然提出一个新思想并且与信奉多年的旧思维相冲突,其态度或者将信将疑或者漠然视之。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变革必须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宣传说教而是近乎命令的颐指气使。

第四篇:读书心得中国教室的奇迹

增智、益志、怡情

——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有感

洮南市第二小学张美琳

本质上讲,阅读是自我建设与自我塑造的过程。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人身之躯譬如一座房子,生来都是毛坯房,通过阅读构建装修,灵魂居住期间才会润泽舒适。那么为什么阅读?自然而然地成为重要问题。

读了《中国教室的奇迹》中的幸福第四课“赴一场与好书的约会”之后,我也深深地有了感触。俞玉梅为了能让孩子们爱上读书,精心设计了很多办法,如:打通生活与学习的“任督二脉”;让孩子明白,阅读是最美得人生姿态,告诉孩子“为什么阅读”;让攀比阅读之风席卷教室;带孩子与朝阳清风一起读书等。

书籍为人类插上改变命运的翅膀,阅读是获取智慧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个老师曾经问他的学生:“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 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最后只见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学生就是近代中国史上的传奇人物——周恩来,当年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周恩来,一代总理的成长缘于读书,读书赋予了他知识,读书使他渊博,读书使他通晓古今,懂得了治国之道。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代诗人的成长缘于读书,读书让他豪情满怀,读书让他立志报国,读书让他感悟到百姓的疾苦,写下了千百首感人肺腑的诗篇,成为受后人称颂的“诗史”。

一位位有志之士,一代代天之娇子,他们工作于不同的领域,成长于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读书。我无法保证读书便可以成为诗人,更无法保证能成为总理,但是我可以保证在书中每个人都可以收获许多原来没有的东西。

一本书,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从此伴着这个人快乐地成长着,我想大概这就是书的魔力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无数成功人士热爱读书的原因吧!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又怎么能进步呢?人之所以富有,首先应该是心灵的充实和纯洁,其次才是房子,车子和钱财。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第一位的是,公民的受教育程度,科技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的竞争力,没有一个文盲众多的国家成为富强的国家。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浮躁到连书都不愿意读,猖狂到视读书人为另类而不齿的地步,那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也离崩溃不远了!从主观上来看,功利化,世俗化思想的泛滥是读书人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某些人的眼里,哪些灰暗的书本中只有‘颜如玉’,或是‘黄金屋’。功利,世俗,浮躁化倾向日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众,推杯换盏整天喝得头昏脑涨,天昏地暗者众,而坐下来踏踏实实读书学习充实自己者寥寥。

---- 军事专家张召忠说

我也认为:读书,不光是学校学生的事,每一位现代人都要读书。读书的目的可以各各不同,依我看来,无非三种目的:增智(知识技能),益志(修养心志),怡情(获得快感)。

如果我们是一棵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如果我们是一只小鸟,那么书就是翱翔的翅膀„„我想我们不必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但我们至少应该“为成长之健康而读书”,“为人生之辉煌而读书”!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心得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读书心得

管理学院

财务七班

周芳芳

2011年4月26

“读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读书心得

《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在建党90周年之际去学习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了“创先争优”,唱红歌,红色旅游等一系列的红色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则应该在学习中中国共产党简史的基础上,认识党,了解党,热爱党。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认真学习它。

我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红歌,红军的故事,但一直没有机会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这本书,所以没有系统具体的了解党。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九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艰难曲折和对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形成很多重要的理论成果。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郑重的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到十七大,我们党又郑重的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是我们党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也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九十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从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到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从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到十一届三中全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共产党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却一直是不断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诩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中国经济迅速发展,GDP跃居世界第三,这是任何一种制度,任何一个政党都办不到的。

前一段时间上党课,学习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等,对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横向的了解,通过学习共产党简史从纵向把握了党的发展历程。现在我心目中的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党。基于这样认识使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知党、爱党、兴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新的贡献。我会像入党誓词说的那样: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上一篇:中国花鸟画教案图文下一篇:中国十大汽车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