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2024-05-07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通用11篇)

篇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生科12120414306任逸飞

哲学是什么?这是每一位学习哲学的人都必须解答的问题。自人类的文明形成之后,有一部分人就在思考着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自然的问题,但其本质上还是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应该采取的态度。我们称这一部分人为思想者或者说就是哲学家。

翻开《国哲学简史》的目录,我们会看到很多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章节。中国的历史悠久,其哲学也形成了不同派别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哲学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比如秦代周一统天下时就采用了阴阳家的理论,认为以水德王的秦朝取代了以火德王的周朝是“奉天承运”,从而解释了其政权的合法性。又比如自汉代后历代统治者大都采取儒学为正统思想,认为君王就像北极星一样,应该得到万民的拥护。同时也宣扬一种君权神授的思想,从而维护了封建大一统的统治。哲学的另外一部分则是让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谋求出路,或者说是谋求一种心灵上的平静。

儒学为我们为人处事树立了一个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孔子关于“忠”和“恕”的思想。认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衡量别人和自己,这就是实践“仁”的简单的方法。同时,儒学又告述我们“知天命”,但这并不是消极地去接受命运的摆布,而是认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只要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行了,成败与否在所不计。因为各种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的配合,而这一点不是人自身可以控制的。所以说,了解了天命便再无失败可言,便能常保快乐,便能利于不败之地。

在仁爱这一方面,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主张“兼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认为爱别人的儿子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孝敬别人的父母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但这种太过理想化,毕竟感情有亲疏,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兼爱。不过这种观点倒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果我们有兼爱的思想,那么就不会在出现“小悦悦”事件,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仁爱。

与儒家的“兼济天下”不同,道家注重个人的得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洒脱。他们认为人的肉体是一种束缚,人只有脱离这身肉体,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自由。与万物融为一体,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所恃”,这便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同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顺应本性,不可强求。比如道家批评儒家的仁义,认为那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后来老子又认为要想达到真正的顺德,就要清心寡欲,就要“弃智”。因为老子认为知识越多,欲望也就越多,只有绝智,才能不被各种欲望困扰,才能顺德。老子主张无为,他认为无为是为了最后的无不为,让事物顺其本性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总之,道家的思想给人一种潇洒率性的感觉。

禅宗给我的感觉觉是它更像是一种冥想,一种静默的冥想。讲究一种顿悟,讲究不修之修,讲究“非心非佛”“不可说”。经过一场大悟之后,一切还归本源。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又回到了寻常人般寻常的生活。但不同的的是顿悟之后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不再滞着于某件事物。正所谓:处处皆佛。

中国哲学渊远流长,各种学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同时又不断完善。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些学派之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来指引自己前行的道路或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逐渐的培养自己的品格和气质。既要有儒家“兼济天下”的胸怀,又要有道家“万物与我为一”的那份超然。

篇2: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作为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哲学家,冯友兰老先生的治学传道精神和他在中国哲学界的贡献是非常令我们钦佩的,仅就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而言,虽然篇幅有限,但简短的字句却无不体现了冯老先生的睿智和哲人洞见。

《中国哲学简史》成书于《中国哲学史》之后,其原文是冯老先生于1946年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之邀赴美讲学时的英文讲稿,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汉语研究中心教授德克布德整理成书,因其语言风格和思想涵蕴别具风采,被译为各国语言全球发行,后国内再经翻译成书,译者云云,而涂又光和赵复三的译本较为经典,现在我们手上这本则是原中国社科院副秘书长、副院长赵复三所译著。我本身对哲学并不感冒,正式地接触哲学还是在大学时代,为什么说正式呢?大学时代是在选修课上,当时的逻辑学老师推荐我们去涉猎西方哲学,而我们早在少年时代的课本中,就已经开始接触哲学了,那就是我们读过的诸如《诗经》、《论语》之类的书篇。中国的哲学不像西方哲学来的那么枯燥和理论化,更多的是对先人们智慧语言的一种记述和表达,对于哲学界而言,冯老先生的这本书正是打开中国哲学殿堂的一把钥匙。书中系统整理了历代各家学派的哲学要旨,先是讲了先秦诸子中的名、墨、道、法、阴阳家和儒家,之后是儒家不断发展的一条线,中间有道家的复兴,产生新道家,也有儒家的复兴,产生新儒家,以及佛家的发展。同时也谈论到了西方哲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引冯老先生自序言“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着,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的确,冯老先生的这本书算是一本小史,写作是按时间的顺序来讲述的,意在导引读者由浅入深,虽然没有冯老先生另一本著作《中国哲学史》所述详尽,但却也浓缩了冯老先生的思想精华。

冯老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也是教育我们要学会反思。之所以称之为反思,因为它以人为对象,无论是宇宙论、人生论还是知识论都是从这一个角度出发的。说到反思,确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有的经典都是从反思中获得的,先哲通过实践、感受,然后用语言把自身的体会,也就是反思系统地总结下来,再用来指导自己和身边的人的活动,长期以往,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中国哲学就是这些智慧的结晶。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俨然成了一种宗教。而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但四书没有上帝创世没有天堂和地狱。冯老先生认为,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而事实上,每一种大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儒家不是宗教,道家也不是,但是道教就是宗教。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而道教则追求“长生不老”,是逆自然而行的,同时作为哲学的佛学和作为宗教的佛教之间也有区别。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虽然中国人也同样追求一些超越现实的东西,但相对而言,中国人的哲学意识要浓于宗教意识。

篇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1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然而译者这一主体在中外传统的翻译观中长期受到忽视,被认为是仆人、媒婆、译匠或技术工人。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凸显,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译入语中制约、影响翻译的诸因素都是通过翻译家来体现的,而翻译家的选择、翻译的方式、翻译策略,反过来又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自身的文化意识,审美倾向,以及译入语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制约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2 译者主体性在《中国哲学简史》汉译中的体现

2.1 译者的翻译目的

《中国哲学简史》本为冯友兰在美国大学教授中国哲学的讲义,后经编辑整理出版,面对的读者乃是美国大学哲学系学生及中国哲学研究者。后冯氏弟子涂又光主持编纂《三松堂全集》,收录冯友兰各类著作,包括冯氏英文著作中译本,《中国哲学简史》便是其中之一。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的出版说明明确指出“本书供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同志参考”。由此可见,译作的目的和原作的目的相似,都为哲学工作者而写。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强调专业性、学术性,对于书中出现的一些哲学概念和哲学名词并没有给以过多的解释。例如,原文第十九、二十章标题分别为“Neo-Taoism:The Rationalists”和“Neo-Taoism:The Sentimentalists”,译者直接将其翻译成“新道家:主理派”和“新道家:主情派”。普通读者读到此处很容易错认为新道家分为两派,一派主理,一派主情。其实这里的主情、主理是指新道家风格的特点,而非两派人或两派观点。若是哲学研究人员或者哲学老师便不会产生以上误解。

2.2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

翻译外文书刊,大概诗歌、哲学两类著作最费斟酌。这两类著作如果依循原著,逐字逐词按字义翻译,应不是十分困难;难的是在翻译这两类著作时,不能只满足于“形似”,还要求其“传神”。而在诗歌的翻译中,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文学性越强,语言留给人们的阐释空间就越大,这是文学符号学的性质所决定的。虽然此书乃哲学著作,没有很强的文学性,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进行了不少创造性翻译。例如本书的最后一章有一段描述抗日战争期间作者颠沛流离的生活,原文为:

We were then in a national crisis which was the greatest in our history,and we were in the same place where Huai-jang had tried to grind a brick into a mirror,as mentioned in chapter twenty-two,and where Chu Hsi had also once lived.We were sufferers of the same fate met by the Southern Sung Dynasty,that of being driven southward by a foreign army.Yet we lived in a wonderful society of philosophers,writers,and scholars,all in one building.It w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oment,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and the human gathering,that made the occasion so exceptionally stimulating and inspiring.

译文为:其时,正处于我们历史上最大的民族灾难时期;其地,则是怀让磨砖作镜(见本书第二十二章)、朱熹会友论学之处。我们正遭受着与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相似的命运。可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环境:这么多的哲学家、著作家和学者都住在一栋楼里。遭逢世变,投止名山,荟萃斯文:如此天地人三合,使这一段生活格外的激动人心,令人神往。

“where Chu Hsi had also once lived”,译者并没有纯粹按字面意思翻译成“朱熹也曾在那里住过”,而是结合上面一句译为“怀让磨砖作镜,朱熹会友论学之处”。“怀让”对“朱熹”,“磨砖作镜”对“会友论学”,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体现了汉语的对称美和音韵美,彰显了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创造性。

“We were sufferers of the same fate met by the Southern SungDynasty,that of being driven southward by a foreign army.”作者是中国人,在文章中他用英文向美国人表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颠沛流离,并将当时的情形与南宋时金人入侵的情形做比较,大多数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历史,故而作者做了稍稍的解释。但是中国人了解这一段历史,所以译者在翻译这一节时并没有多做赘述,只用一句“宋人南渡”便让读者体会到作者之意,并且加上一句“晋人南渡”,更加让中国读者,尤其是深谙中国历史的读者,体会到抗日战争中民众受到外来入侵被迫南迁之苦。

“It w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oment,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and the human gathering,that made the occasion soexceptionally stimulating and inspiring.”这一句中的“it is…that…”句型是英语中典型的强调句,强调that前面的部分,thehistorical moment—其时,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其地,the hu-man being—其人。正是由于天时、地理、人和三者结合在一起,才使得当时的氛围激励人心、激发灵感。逻辑严谨,结构分明,表达清晰,多用复合复杂句是英语的特点,“某物和某物的结合使得某物怎么样”在英文中乃是非常严谨规范的表达。但汉语是一种富于感性、重在意念的语言,它的语法呈隐性,英语中有些符合语法的表达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则会显得非常晦涩拗口,不知所云。此处,译者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结合上下文将the historical moment,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the humangathering这三个名词性短语译为三个小句:遭逢世变,投止名山,荟萃斯文。形散而神不散,富有汉语独特的美感。且“投止名山,荟萃斯文”使人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和当时的学者雅士流觞曲水之会,颇似作者当日所临之情形。此处,译者突破了原作语言结构的限制,用地道的汉语和典故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之情,较之原文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发挥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

3 结束语

该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哲学简史》汉译者所发挥的目的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翻译方法和策略的原因,从而更为客观地评价译者在翻译中的表现。

摘要:《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的一部力作,入门中国哲学必读之书,在此书英文版问世三十多年后由冯氏弟子涂又光翻译成中文。该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了《中国哲学简史》汉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在汉译本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哲学简史》,译者主体性,目的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Fung Yu-lan.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Fung Yu-la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8.

[2]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5]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6]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篇4:个人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几位先哲对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历史进行了梳理,如胡适先生,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写出了一本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这里,有一个人是我们不能回避和跨越的,他就像一座大山般横跨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正是这个人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了“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阶段,这个人将《论语》称为中国的圣经。

他就是冯友兰先生。

二、冯友兰先生与《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大家之一,曾于19赴美国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一生都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除了这里提到的《中国哲学简史》,还有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以及以程朱理学为基础建构的“新理学”体系等多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过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又经其学生涂又光据英文翻译为中文。中国哲学简史,顾名思义,就是一本简述中国哲学史的册子,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具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随精而语焉犹详也。”

虽说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先生却也把两千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在书中铺开,如一幅小的画卷,画中,但凡可以在中国哲学史上留名的人、著作、思想、学派,无不在画中留下一笔。一幅小小的画卷,却也勾勒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全书,冯友兰先生用了二十八章。从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铺开,依次论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和代表人物、新道家、佛学、新儒家及现代的中国哲学。其中有详有略,但都论及了其思想的核心,不仅是一部哲学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与思想发展的历史。

三、走进《中国哲学简史》的世界

篇5: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体会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篇6: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体会

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即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的说,不应当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从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观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生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来,“性善说”与“性恶说”二者从本质来说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他们对“恶”的理解不同。对于恶,我认同西方的一种说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它和“七宗罪”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种主要根源,例如窃贼的欲望来自于贪婪,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样,用得好能造福人类,但用的不好,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在我看来,二者的说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认为“恶”在人性中占更大的比例。说到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让你的朋友胜过你”。这句话从人类的潜意识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让朋友之间产生裂缝。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欲望”才算是万恶根源。对钱财的贪欲使人成为盗贼,对权力的渴望使人成为野心家,欲壑难填说的就是人与欲望的关系。那么,欲望就是人类之恶吗?其实不然,在《人性的弱点》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类拼搏,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美。欲望同样是人努力的动力,控制得好,它会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会让你坠入深渊。

那么,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属于“爱”,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赋予我们爱与被爱的权利。爱的情感,也许需要我们在成长中慢慢学会;但对亲人的情感,或许无须学会,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心深处最纯真的情感。人性虽然本“恶”,但我仍然能控制它,并在生活的清流中洗净心灵的污秽,成为更好的自己!

篇7: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拜读了冯友兰著写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中国近代的梁启超,再到中国当代哲学,通过引用名家著作,表明了各个时期的哲学观点,本书从一开始就介绍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四书。重点强调了哲学学派和宗教的区别。并指出宗教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等形式。并解释了中国人不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及其关心哲学。

在中国哲学背景方面,主要分析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如希腊哲学的背景差异。中国属于陆地国家,并且当时以农业经济为主,这都使得中国的哲学与海洋国家、以商贸为主的国家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并借用孔子的“仁者”与“智者”,表述了陆地国家与海洋国家中人的性格。从而说明“中国哲学所用的语言富于暗示而不很明晰”。

接下来便介绍了各家的起源。从司马谈的六家之说到刘歆的十家之说,分别介绍了各个学派的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从整体上让我了解了中国各学派的观点以及不同之处。

《论语》以述为作,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思想。

1.正名:所谓的正名,也就是要名实相符,古代哲学中对于“名”与“实”

有很多的讨论,观点也不尽相同。这里孔子所谓的“名”,含有了一定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首先正名,也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仁义:这里的仁,是爱人,推己及人;义,是指义务,必须。孔子指出,人要无所为而为。是指不计结果的,没有目的的、不图回报的去做必须做的事。

3.忠恕: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为人,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从正反

两方面表明了“仁之方”,也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尽力去帮助别人,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施加个别人,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应该如何实行仁爱,如何去爱人。

4.知命:从无所为而为可以看出,人要懂得哪些事情是要不图回报,不计

结果的。这种表现就可以称之为知命。命,指的是天命,是一股有目的的,在人类控制范围之外力量。

而墨子作为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提出了兼爱的观点。这里的兼爱,也就是所谓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墨子与孔子出身不同,孔子是当时社会的中上层儒士,而墨子则是出身下层的侠士,所想表达的是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挥和辩护。墨子主要对孔子的批判主要包括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儒者坚持厚葬、儒者强调音乐、儒者相信签订的命运。并认为儒者的厚葬和音乐,是一种浪费财富和精力的行为。

而道家又分为三个阶段,杨朱的“全生避害”、老子的“天名之名”、庄子的“顺其自然”。分别是三个阶段的代表观点。代表文献是《老子》、《庄子》、《吕氏春秋》。当然道家的理论也是不断的发展,各个代表观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当然书中也提到了名家、阴阳家、法家等其他家的观点,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通过对冯友兰著写的《中国哲学简史》的阅读,对中国古代哲学观点的内容有了稍微的了解。希望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当然书

篇8: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发行:新世纪出版社

书的背景: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五十多年来,该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也是爱好中华文化者人手必备的藏书,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其生命的灯塔。她说:“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篇幅并不长,302页,但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虽然是简史,但内容却不空洞,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本书大体上按照时间顺序,作者列出了能代表中国哲学思想的几位大家,并一一加以介绍。大致上包含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新儒家、新道家等。

中国古代哲学潜移默化地浸入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如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它是孩子们刚学认字所通用的课本,其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更无须多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读书人的必学教材,它们实际上就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著作。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看到处于弱势的人,就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而不会觉得高人一等而自我清高,1

甚至是欺负弱者;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

哲学,也被人称为所有科学的科学。冯友兰教授分析道:“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冯友兰先生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问,这对我们也是大有启示的。他认为人生的境界有四种,这四种境界层层递进:(1).自然境界,顺习而行:这种境界只是利用自然界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和动物差不多。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不是依照社会习惯,便是依照其本性去做,他们从来未曾了解做某种事情的意义。往好处说,这就是“天真烂漫”,往差处说便是“糊里糊涂”。他们既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不明白做某种事情有什么意义。可以说这种境界的人没脑子,没有思考,没有思想。(2).功利境界,生物之理:这种境界的人会思考,打算,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着功利,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有时他们亦会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点事,可是他们做事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代价,表面上,他们虽在服务,但其最后的目的还是为着小我。(3).道德境界,尽伦尽职:道德境界也讲功利,但这个功利是“大我”的功利,比如为人民服务。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他们晓得除“我”以外,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他们知道,应该先有全体,然后始有个体。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处于此境界的人,以他人和社会为中心展示了人,展示了人社会性的人格。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才能

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得到自我的完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4).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冯友兰先生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是还是宇宙的一员。”哲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一切,所以宇宙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东西,我人绝对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也就是说人是宇宙的一员,人必须处理好人和宇宙的关系,真正实现“天人合一”。当今社会,一系列涉及全球性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如全球环境变暖,环境恶化,沙尘暴的频频来袭,还有海啸、地震、飓风等等,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骇人的。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有可能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上清洁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大自然为什么给人类疯狂的报复,大自然怎么了,甚至人们会问宇宙是不是变了。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我们和宇宙的关系,反思我们人类到底做了什么,才让世界如此不太平。

篇9:《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在《中国哲学小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出于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先生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对于什么是中国哲学和核心观念,冯友兰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

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然而冯友兰随后提到。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这里提到的宋代的新儒家,恰恰是冯友兰自身“新理学”体系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对于“入世”和“出世”和平和与统一的追求,既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核心,更是冯友兰先生在将程朱理学继承改造之后对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内圣外王”终极追求的演进。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小史》对于中国哲学的认知和表达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同情之了解”,而是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融于其自身“新理学”的体系中后作出的风格更趋统一的再现。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

冯友兰先生对于人生境界的划分来自于“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则是了解。这种自觉的了解首先是知识的。在这里,哲学的三条主线——即认识论、知识论和宇宙论被统一到了一种自我了解和反思的层次中去,这恰恰和开篇第一章中所提出的核心哲学观相对应,即“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中国哲学的作用或任务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冯先生看来人的精神境界有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

值。

读完《中国哲学小史》一书,仿佛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思想海洋中畅游了一番。耳边时时回荡着先哲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表述,或睿智机辩,或大巧不工,无不展示了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中国人的思考与追求,引人遐思。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小史》固然是中国哲学史著中的精品,然而若不能知人论世,上溯冯先生执笔之时的精神面貌,便信以史书为史实,而全然不知作者于其中灌注的精神和风骨,岂不谬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水平,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日能之,愿学焉。此《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及此书所由作也。”

篇10:《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先生指出,在中国,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是以有别于西方。

而中国哲人从直观处得哲思的哲学方法论极似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欧陆浪漫主义哲学家、诗哲所持之法。较之拉丁语系诸语种,中文(尤其是先秦的文言文)无疑是一种微言大义、一言多意、拥有无穷“可能性”(海德格尔的概念)的语言。现代西哲已开始反思其自苏格拉底诸贤时形成的“以逻辑证哲学”之法,认为以语言为代表的逻辑系统并不具备论述哲学的能力(而中国哲人早有“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义不可说”的观点)。海德格尔们自成表意充满“可能性”的新概念而用括号“搁置”前人逻辑清晰的概念——而中国哲人早就在使用充满“可能性”的语言探讨哲学问题了。可以说,中文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极大——既使中国哲学失之严密逻辑,又使其跳出逻辑的局限接触了另一些真理。进一步看,拜语言所赐,中国哲学的直观认知之法于西哲传统上的理性思辨,恰似叔本华之于康德、黑格尔;孔子所赞许的“暮春而游”之境,也神似欧陆浪漫主义诗哲的追求。所以,想研究中国哲学,不妨与西方浪漫主义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此余所得之一也。

有趣的是:与西哲的“先重逻辑、后弃逻辑”恰好相反,中国哲学的主体——儒学则在孔子的“零碎语录”式哲学后形成了宋儒的理学体系。新儒学更加注重思辩,加入了严密的本体论,以合乎条理的方式表述思想而非“东鳞西爪”地漫谈。之前提到过叔本华与康德、黑格尔的对比,这里又出现了一对与相似的学者:王阳明与朱子。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执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而朱子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总而言之,理学体系对逻辑(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是对中国哲学这个整体的有机补充。

另一个对中国哲学的补充来自先秦的名家。中国哲学不重视“名称”与“实体”的关系,而名家却强调“名实之辩”。因为要讨论“名”,所以他们少不了要运用逻辑推理;他们也是最早一批挖掘中文表意逻辑性的人。后期墨家于此也有贡献。

故曰:研究中国哲学时,既要重视其总体上的直观认知之法,又要注意其中与西哲相似的逻辑论证之法。此余所得之二也。

所得之三是最基本的一项:我通过冯先生的著述对整个中国哲学史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之前对中国哲学的经典文本、著作多有涉猎,遍读《四书五经》《道德经》《庄子》等,却难以获得一个整体的认知——因为中国哲学的直观性及其记述的随意性、非专业性。而冯先生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系统地阐述,用富于逻辑的记述方式将中国哲学那些“超逻辑”的思想串在了一起,提炼出了其内在联系——毕竟,记史还是不要那么多“可能性”好。感谢冯先生!感谢他对西哲方法论的了解,也感谢他对中国哲学的责任感!若不是他的努力,西方人将至今不解中国哲学乃至视之为非哲学,中国人也将不能真正了解本国的传统哲学体系,失掉意识形态上的“根”。

篇1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解开一个迷,道德经这本书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们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会认为道德经是比孔子更早的东西。不过按冯友兰的考证,不是这回事。他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话在里面,但有可能这本书并非他一人所撰写。

我所要坚持的,只是说,整个地看来,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

冯友兰认为,这书比孔子的时代要晚。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我发现道德经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跟孔子唱反调的。比如,孔子主张圣人应该以仁为本,而老子则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道德经的确成书于孔子之后,这种唱反调就容易理解了。

2、物极必反:自然的不变规律

老子认为,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读书笔记。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知道这个道理,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

1、好处一: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你对未来会更有信心。当年朴槿惠在最低谷的时候,就是受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启发,走出了低谷。后来当上了韩国总统。

2、好处二:当你处在顶峰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就会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朴槿惠的经历似乎说明了这点。她当上总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却在此后遭遇了闺蜜门,急速下落重新回归低谷。

那么,怎么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避免达到极限,而急转直下呢?

冯友兰举了牛顿的例子:

牛顿感觉到,他的知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对于海的知识。牛顿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尽管他在物理学中已经取得伟大的成就,他的学问距离前进的极限仍然很远。

冯友兰另外举了一个反例:

可是,如果有一个学生,刚刚学完物理教科书,就感觉到凡是科学要知道的他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学问就一定不会有所前进,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

老子告诉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还有一些物极必反的情况,跟超越客观环境的极限有关。

比如,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这个适量,要接此人的年龄、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质量来定。

这都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他说:“知常曰明。”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总结:

越浅薄的人越容易骄傲,越骄傲越容易浅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不要膨胀,想想那么伟大的牛顿,还那么谦虚的讲自己只是一个好奇的孩子,在海边捡了几个贝壳。

上一篇:感悟父爱母爱.读后感下一篇:快递公司入驻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