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研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生物科研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培训为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而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合格的、新型教师的培养,即科研型教师(针对生物学科,就是科研型生物教师)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第一篇:生物科研论文范文

高校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究

摘 要: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生进行科研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探索科研奥秘的关键场所,同时也关系到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人们对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构建并完善高校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一直备受关注,这是因为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针对研究生进行科研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探索科研奥秘的关键场所,同时也关系到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既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又是创建安全、文明、和谐实验室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人们对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构建并完善高校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一、 高校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针对大学生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为了适应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实验室对外开展业务逐渐增多,由此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同时,还存在实验室安全设施陈旧,实验室环保设施不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严,学校监管力度松懈,危险化学试剂监管不严,师生安全意识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发生多起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生物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等,这些事故的发生,更说明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高校科研实验室涉及多学科交叉,涵盖技术领域广,因此,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求高、难度大。本文对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 高校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

(一)管理机构与人员设置

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必须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通过调查全国25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发现,76%高校设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40%的高校具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由此可见,合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的管理人员对高校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性,各个高校都应设置实验室管理办公室、技术安全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并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的安全管理队伍。

(二)实行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学校、教职工及学生等科研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保证实验室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验室应实行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安全工作的目标落实到实验室各功能房间负责人,并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负责检查实验室各功能房间安全工作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随时进行安全大检查。制定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安全预警机制,如发生事故,能及时施救,将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

(三)创建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

高校应设立创建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专项经费,鼓励每个实验室根据自身的实验条件及实验要求,建立具有本实验室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文化,统一实验室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并要求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在室人员严格遵守,形成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氛围,让实验室内部形成一种约束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师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服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良好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还能降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

(四)建立严格的入室制度

任何进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都必须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交入室申请表,经实验室主任同意后,签订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导师、实验室三方协议,办理有关手续后才能入室开展实验。入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工作,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入室人员还必须按照申請书上所填写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来执行科研工作,如出现研究方向有所变动,必须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申请,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才可继续实验,不得从事与本课题无关的其他科研工作。入室人员必须按照申请时间使用实验室,如遇特殊情况需延长实验时间,必须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才可延长科研工作,科研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办理相关离室手续。

(五)规范化学试剂及耗材管理

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场所,是存放危险化学试剂和实验耗材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完善实验室化学试剂、生物试剂、药品管理办法,如:实验室应设置专职或兼职教师管理试剂的存放,还应设置具有安全设施的相应的试剂库,对实验室所有化学试剂、生物试剂、药品及实验耗材分类、分库房单独存放,并记录物品存放人、存放量、取样量、日期等信息,每天固定时间存取,减少安全隐患。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成立了试剂药品管理办公室,建立供货平台,在平台上指定供应商的信息,审核并放到平台上供全校师生自主选择购买试剂药品,从源头抓好试剂药品管理。复旦大学试剂库则直接由试剂公司管理,收取相应试剂5%的费用作为服务管理费,这一管理模式省去了一系列烦琐的审核、购买、领取程序,而且省去了管理试剂库的人力和物力。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值得更多高校学习、借鉴。

(六)废水、废气及危险废弃物处置

科研实验室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制定符合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应及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将其误认为生活垃圾,随意处理,以免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如下:在实验室的不同功能房间内设置固定位置和专属容器暂时收集、存放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废弃物,并用标志性指示牌标识,待实验室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危险废弃物登记制度,如危险废弃物的名称、数量、注意事项、操作人等,且登记内容至少保存三年以上,以便对危险废弃物安全检查;实验室还应设置专职人员检查、督促和落实实验活动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七)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如何使用科研仪器,使用者的科研素质,对仪器的使用水平和效益,以及仪器能否稳定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研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仪器使用管理制度。所有仪器设备购置入室时均应对分管的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再将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分为小型设备和大型设备,对所有新入室的学生进行入室培训时,要分大、小型仪器设备分别进行培训,经过培训后,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操作小型仪器,只需了解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过程即可,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要由专门的分管教师进行,如要使用大型仪器设备需至少提前一天向分管教师预约,由分管教师安排实验。所有仪器设备还应设立专门的仪器使用记录本,如仪器使用出现问题,可找到相应的使用人进行核对,并对仪器进行维修。严格的仪器使用管理制度,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又能保证仪器的平稳运行。

三、 结束语

高校科研实验室涉及多学科交叉,涵盖技术领域广,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求高、难度大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法,并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但高校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仍需要科研实验室的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完善,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高校科研实验室。

参考文献:

[1]曾祥炎.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3).

[2]曾祥炎,黎文导.现代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趋势[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

[3]刘桂艳,谢乃新,赵竞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9).

作者:边艳超 牛丽丽

第二篇:试论科研型生物教师的培养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培训为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而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合格的、新型教师的培养,即科研型教师(针对生物学科,就是科研型生物教师)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一、科研型生物教师及其条件

科研型生物教师,是指具有科研意识和能力、把生物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探索生物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自觉地运用先进的生物学与教育教学思想改革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的生物教师。科研型生物教师就是既能适应生物教学、又能搞生物教学及生物教育研究的教师。

科研型生物教师至少应具备转变生物教学观念、更新生物教学意识、提高生物教学能力等三方面的条件。

1.转变生物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观察中学生物教学一线教师的工作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生物教师忙于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命题、考试、阅卷、做试题分析……,“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上呼下应,大多表现在宏观安排及示范课上,日常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讲练结合,仍然是改进了的满堂灌;三年课,两年完,一年搞训练等。因此,教师很少有读书、学习、思考的时间,导致知识老化、观念陈旧、能力结构难于适应新课程要求。而一味地加班加点对学生更是“雪上加霜”,教师也不堪重负。扭转这种局面,推进新课改,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则成为首要任务。

2.如何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要从学习开始,观念的更新有赖于知识的更新。生物教研组利用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育思想、课堂结构改革、课程标准、考纲的学习、讨论。

教师还要具备较为深厚的教学设计能力,并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在具备自学和研究能力的同时,还要能够驾驭课堂、导演知识的再生和生长。

3.转变哪些观念。(1)教育观。教育观即是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看法。传统观念认为,知识是可以传授、灌输的,老师上课要认真讲,讲深讲透,学生则要认真听,边听边想,听懂听会,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新的观念认为,知识和能力,是不能传授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主体,老师是导演、主导。对“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态度是两种观念的分水岭。(2)生物观。生物观即对生物学的看法。首先,要明确对生物学功能的看法:认为生物学知识是一种工具,还是承认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即生物学教学只具有技术教育功能,还是兼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其次,要明确对生物学理性的看法:是认为现有生物学是绝对真理,永遠正确无误,还是认为生物学是可误的相对真理,如何对待生物学研究对象、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环境等。(3)价值取向。如,怎样理解生物学对“简易”、对美的追求以及人生哲学和宇宙观、生物伦理、生命观、价值观、发展观、环境观等等。

二、科研型生物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科研”的探讨和研究,可以达到培养科研型生物教师的目的。而这些探讨的问题也是科研型教师培养中必须要经过的重要途径。

1.解决“为何搞生物科研”的问题。传统的生物教学,教师只要读懂了课本,会做习题,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一旦有个别学生在讲课中或辅导时提出“怪问题”,只要回答“这超出了考试范围”、“课本是这样讲的”就能抵挡过去,更不会有学生问“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这个解题思路是如何想到的”之类的问题。现如今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思、敢问、敢争、敢辩。

作为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设计,是需要教师努力进行研究的问题。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知识发生、发展、再生的可信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不搞科研,就不会有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更不会有教学设计与研究能力的提高,就会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搞科研既是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的要求,也是生物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竞争环境的要求。

2.解决“如何搞生物科研”的问题。解决“如何搞生物科研”的问题,能够把教师从“科研神秘,高不可攀”的认识中解脱出来。这需要通过科研知识讲座、理论学习阐明一些生物科研基本的方法和实例,并创设机会,使教师真正从事科研。具体来说;

反思性研究: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科研的方法、理论、研究案例),引导教师在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中,提出生物教学的研究课题。如中学生物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型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业设计、课堂提问技巧、如何引导学生思维等。

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通过两个阶段——学习、讨论研究阶段和实施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应帮助教师做好三项准备:第一,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方案的制定、实验对象的选取实、实验假设的设置、实验过程的安排,实验资源的收集,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等;第二,帮助选择较好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以供“引进”;第三,提倡双微活动(微型调查、微型实验)的选题方法。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解决“生物科研研究什么”的问题。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研究的课题,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生物教学的研究,即理论研究(现代生物教育理论、思想、生物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实验研究;二是生物学学科的研究。优秀的生物教师,必须是有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人。我校生物教师除承担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外,还承担了宿迁市规划课题“中学生物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型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

通过可以研究的整个流程——立项、开题、培训、研究,我校生物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生物教育教学及科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学年,高中生物组共有1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获奖或发表,开设市示范课三节、省、市生物讲座3次、省、市优课2节,3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命题,主编和参编教学研究资料五部,3名学生进入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江苏赛区决赛,1人获省一等奖,2人获全国二等奖。

4.科研型生物教师是新课程的需要。从“教师培训”这一角度来看,培训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变革,即变单纯地学习生物学教育理论为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培训途径,加大研究力度。教研组教师应当把学习和开展研究的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者:葛一氢

第三篇:“博奥生物:在生物芯片领域持续创新”等14家科研机构创新案例介绍

编者按: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受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的研发机构,本刊简要介绍2006年资助的部分研发机构的自主创新经验。

博奥生物:在生物芯片领域持续创新

企业简介: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简称:博奥)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9月,是经认定的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以生物芯片为平台、医疗卫生为主线的医学系统生物学的开拓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创新工艺和重点产品。截至到2006年7月,累计申请专利90项,获得授权专利37项,其中国外授权专利8项。

创新经验:生物芯片被称为21世纪革命性的技术。博奥始终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迈向市场的同时,为完全自主研发的中国“生物芯”构筑了一道专利保护墙。在与众多生物公司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博奥从未遭遇专利纠纷。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总裁程京博士在总结其成功经验时说:“这一方面得益于博奥的‘原创力’,另一方面得益于博奥按国际规则办事的结果。因为只有真正原创的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只有在拥有一批专利之后,才有资本与对手进行专利的交叉使用,应对同行的专利壁垒。”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构筑自主创新的专利保护墙。博奥生物采取双重措施,加强专利管理。一是制度建设。公司制定了规范的专利工作流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覆盖了研发项目管理、成果评价与奖励、产业化与技术合作、科技资料管理等各个方面,为公司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奖励有功人员。公司采取了各种奖励措施和激励机制,对获得专利授权的发明人予以奖励,并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专利发明人,有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实施“外引内掘”的人才战略,打造国际化、多元化的人才队伍。自主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博奥公司实施了“外引内掘”的人才战略,创立了“团队、创新、信任、进取、透明”的企业文化,打造了一支国际化、多元化的人才队伍,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强化对研究生的培养是博奥生物人才“内掘”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奥生物累计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1名、硕士16名,现有在读博士生33名、硕士生21名。他们学术上训练有素,较早地介入了工业化的实践,毕业后大约50%留在博奥工作,公司取得的大多数专利和创新成果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实行“公司+中心”的创新模式,走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之路。作为我国第一家按照企业化运营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博奥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技术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博奥创造了“公司+中心”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一方面,中心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一流的创新设施和强大的研发力量,在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博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和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博奥围绕市场目标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资本运营进行产业融资,为“中心”承担国家科技项目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中心”成为提升“公司”创新能力的源泉,“公司”为“中心”面向市场开辟了宽广的通道,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加快生物芯片技术产业化的“平台”,树立了产学研结合的典范。

坚持国际化战略,走开放型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佼佼者,博奥坚持国际化战略,走出了一条“开放型自主创新”之路。作为第一个实现生物芯片技术出口的中国企业,博奥在成立之初便以技术入股方式在美国发起成立了腾隆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其产品已被全球近60家知名制药企业采用,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4月26日,博奥与全球生物芯片领军企业美国昂飞(Affymetrix)公司签署了原创性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拥有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共同开发新一代生物芯片扫描仪,并共同制订技术标准,共享研究成果。此举被普遍解读为我国生物芯片企业正式跻身国际前列。

目前,博奥生物已自主研发了100多项产品和服务,覆盖了“生物芯片、生命科学仪器、软件与数据库、生物试剂与耗材”4个系列。为我国100余家单位提供了全方位的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已有5项拳头产品开始进入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生命科学主要市场。○

市食品所:转变经营机制 促进企业创新

企业简介: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简称:市食品所)创建于1963年,是我国成立较早、实力较强、具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食品研发机构。主要业务有:研究与技术开发、食品监督检验和食品配料生产等。四十多年来共完成国家和市级科研课题400余项,共获得国家及部市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为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已有近800余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酸豆乳生产技术”1981年被转让到日本,成为我国第一个输出到国外的食品加工技术项目。

创新经验:市食品所于2000年底随北京76所市属院所一起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此前,市食品所除能享受国家行政事业拨款之外,每年还可从北京市科委等许多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得到大量的科研经费。转制后事业费停拨,科研资助项目的数量骤减,经营上一度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刘静明说:“面对挑战,全所上下在发展战略问题上逐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即:一个定位、两个面向、三个功能,也就是将食品所定位为‘现代科技型企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引领生产和消费的功能、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功能、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功能。”

调整战略重新定位,面向市场服务集团。市食品所行政隶属于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二商集团),二商集团拥有“王致和”、“六必居”、“宫颐府”、“天源”、“月盛斋”、“金狮酱油”、“龙门米醋”和“白玉豆腐”等一批久负盛名的自有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也应看到,目前这些品牌的生产还都是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的差异性不强,竞争优势不明显,企业需要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这些“缺点”成了食品所的转机。二商集团及其所属企业正可为食品所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和空间。2005年,二商集团在集团党代会中进一步确立了食品所作为集团企业“技术中心”的地位,并强调“技术中心”是集团食品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核心,它肩负着集团企业技术进步的重任。这进一步坚定了食品所与企业相结合的决心。

调整企业内部结构,适应新的研发需求。在二商集团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市食品所在改革调整和机构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对市食品所下属效益不好的企业和部门实行“关停并转”;大幅度削减二线管理人员;将研究部和技术开发部合并,促进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加强了技术开发实力;对原有的研究方向和学科进行调整,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力争实现具有对集团所有食品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经过上述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使市食品所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为今后更好地实现自主创新,成为二商集团食品产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创造了条件。

深入企业,需求导向,实现共赢。2004年,市食品所与目前北京最大的豆制品加工企业北京市豆制食品工业公司建立了“大豆深加工联合实验室”,实验室设在食品所,由双方共同管理、维护和使用。“联合实验室”成立2年多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首先利用市食品所自有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大豆蛋白酶的人工激活方法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技术开发花色豆奶和豆浆。目前,以该项技术为基础开发的花色豆奶和绿色豆浆产品均已投产并上市。

通过两年来的合作,促进了豆制公司的技术进步,提高了整体的研发能力,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增强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市食品所“大豆深加工”这一重点学科的发展,提高了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意识,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市食品所与企业这种联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使市食品所和企业实现了双赢。

通过市食品所近几年所走过的道路来看,转企以后的研发机构,如果还继续沿用计划体制下的发展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面向市场与大企业结合,使技术创新与生产实际紧密对接,才能加快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研发机构才会获得新的生机。○

纺科院研发中心:探索创新机制 谋求持续发展

企业简介: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简称:纺科院研发中心)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在1999年整体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后,于2000年成立的专业研究开发机构。纺科院研发中心专业领域涉及高分子材料、化学纤维、纺织、印染、机械、自控等多个学科。

创新经验:转变组织方式,明确科研定位,立足行业和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创新。纺科院研发中心成立后首先调整了组织结构,以项目为龙头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集成的多专业学科优化配置的项目型组织;在项目立项和成果产出上,构筑起“应用基础研究-工艺-机电装备-工程化技术”的科研链结构模式,使科技人员的创新过程不仅包含着研发,还包含着与科技成果应用企业协同完成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开发。纺科院研发中心通过建立一套有利于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综合优势的科技创新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合作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纺科院研发中心的重要职能是为纺科院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该中心在纺科院组建科技型企业,将中心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实现产业化,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整体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针对纺科院的实际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针对市场需求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

纺科院研发中心还通过建立联合中心,拓展“创新”舞台,积极融入大企业集团产业链。

2000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利用研发中心的人才和装备优势,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作,联合成立了北京合成纤维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合成纤维联合研究中心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积极融入大企业集团的主业创新活动中,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导产业创新链中的一环,并由此带动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合作双方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建立起“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市场”的产研结合研发模式。

目前,纺科院研发中心已形成各类科技成果60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申请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取得专利授权7项。○

高碑店水研中心:借助高校科技力量 增强技术竞争优势

企业简介:北京高碑店水环境科技研发中心(简称:高碑店水研中心)是北京排水集团下属研发机构。该中心拥有一整套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中试及小试场,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中心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除自主研发外,还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外界科研力量,增强自身技术竞争优势。

创新经验:高碑店水研中心的创新经验是联合高校,积极拓宽合作渠道。该中心与清华大学长期合作,共建试验基地,共同进行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共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试验基地,提升了双方在国内外污水处理行业内的地位。

试验基地建成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及其他相关单位下达的科研课题,相继完成了中德项目——奥运公园再生水补水技术及环境安全研究、欧盟第六框架——再生水多级水质保障示范工程研究、城市污水再生水地下回灌示范工程等项目,其中取得国内领先成果2项。

双方联合共建的实验基地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次全方位开展“城市再生水地下回灌”的研究,建成了我国目前唯一的城市污水再生人工地下水回灌工程,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

高碑店水研中心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一方面促进了清华大学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高碑店水研中心的整体技术竞争力。○

中服中心:重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简介: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简称:中服中心)成立于1983年,2000年被授予“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企业”。2000年转制后成为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以承担国家科研项目为主。但是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服装行业的首要任务已不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为国家出口创汇,服装产业的国家科研项目越来越少,服装企业大量引进国外设备、技术已成为普遍现象,中服中心拥有的领先科技成果在逐渐失去优势。出路何在?唯有创新!

创新经验:2005年初,在市政府建设北京“时装之都”的总体思路指导下,中服中心与“英超研发设计(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英超公司)结为合作伙伴,联手共盟,提出在服装研发、设计、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服饰文化等领域共建“北京时装研发设计产业中心”。

2005年,北京时装研发设计产业中心完成了“北京服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装IT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项目论证,并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北京服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装IT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项目以英超公司现有设备作平台,希望解决“服装三维辅助设计、服装三维工艺设计系统和服装IT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等技术难关。2006年,该项目通过10多次的反复论证,得到北京有关部门的批复立项,列入北京市工业发展资金技术创新项目支持。

北京时装研发设计产业中心的“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实践环节,计划建立从技术工人到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层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希望探索出一种由服装企业与院校共同培养设计、技术、管理、经营、贸易等方面人才的新模式,并使北京时装研发设计产业中心逐渐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

金色农华:集合专家资源 发展种业事业

企业简介: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色农华)是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北农集团出资成立的一家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大型种业科技企业。金色农华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投入、组织、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公司注册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下设作物育种中心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经验:创新和有效利用育种资源。针对我国育种资源交流不畅、利用率低、优质材料匮乏,难以发挥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的现状,金色农华独创了适合国情特色的“公共组配”体系:“公共组配”就是依托公司技术中心,以技术中心作为资源交流中心和创新中心,为育种专家提供顺畅的交流渠道,实现了育种专家从孤军作战到协作创新的转变,使育种专家的资源在公司这个平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极大地提升了自交系的组配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优势。3年3轮“公共组配”成效斐然:新品种中选率高出一般育种项目近1倍,并出现了一批突破性的苗头品种。目前,已有近百位育种专家参与了“公共组配”体系,整合了大量散置的优良育种资源。

创新的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体系。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新品种盲目推广、未审先推、推广效率低下等问题,金色农华提出了以“同步最大化”为基本思想的品种快速、低风险、高效开发新模式——“T+2”模式。所谓“T+2”模式,是“快”和“稳”的推广新品种,即要在品种审定后的第二年,就使该品种的推广面积达到最适宜推广面积的最高峰。利用这一模式,金色农华已成功运作了杂交稻“两优培九”,创造了1年时间种植面积从130万亩飙升到1260万亩的水稻新品种推广奇迹。截至2004年“两优培九”独占超级稻推广面积的80%,且已连续4年稳居水稻年种植面积品种榜之首。

育种专家队伍和协作创新。金色农华技术中心采用了“互联网型”的创新组织模式,探索并应用了“员工专家育种”、“签约专家育种”、“委托合作育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等协作创新的育种项目方式,吸引了一批年轻有为的育种专家加入技术中心的行列。仅用2年多的时间,所创建的研发体系就有了42位签约育种专家、113位合作育种专家,已经形成一个区域分布广泛、年龄和知识技能结构合理的强大技术创新体系。

知识产权管理和品种保护。金色农华技术中心知识产权部拥有7位专职律师,为国内种业企业之最。2002年,金色农华技术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同发起成立玉米品种“农大108”知识产权保护组织,进行“农大108”维权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不仅创造了年知识产权收入过700万元的佳绩,更成为我国种业界知识产权管理的典范。

截至到2006年7月12日,金色农华共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个(3个水稻,3个玉米), 正在申请中的品种权共30个(17个水稻,13个玉米),准备申请的品种有8个(7个水稻,1个棉花);已申报专利6项,全部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

六合万通:高比例的科研投入结出硕果

企业简介: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六合万通)是由6位留日归国人员于2001年2月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成立的一家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为主业的高科技公司,同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六合万通于2005年12月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创新经验:六合万通6位创始人之所以有信心参与到中国微电子业的发展中来并且发挥作用,是因为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他们有3个独特的优势。其一,6位创始人在通信IC设计上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二,IC设计队伍整齐,从整机系统设计到芯片后端设计都有有实力的设计专才把关;其三,彼此了解,具有相同创业心愿,有利于在新的竞争中形成合力。创业初期,六合万通与其他公司一样遇到了资金融资、对国内市场的不了解等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六合万通采取的策略是利用创业团队以前积累的资源,先拓展国际业务,与日本大型电器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提供集成电路设计服务,等站稳脚跟,再寻求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凭借广泛的日本社会资源,先后与索尼、东芝等大公司合作向其提供设计服务,从而为公司带来必要的经费支持,并为今后的业务拓展打下基础。通过提供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为公司塑造了一批优秀的IC设计队伍,从整机系统设计到芯片后端设计都有设计专才把关。

市场为研发导航。六合万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从创业初期开始,就实行技术与市场齐抓的策略,开发“有人用的技术”。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无线通信系统芯片,进行人才和技术上的积累;同时,走设计中国高端IC的路。

有效的激励创新管理体制。六合万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并编制了完整的企业管理运作的规章制度和相关企业标准,并在贯彻执行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从而保障企业的高速发展。

目前,六合万通实施了以人力资本开发为核心的多方位的技术创新措施。在激励机制中,六合万通整体实行浮动工资,将业绩与工资直接挂钩,并拟定在公司内部实行期权制度,让公司的业务骨干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稳定中层业务骨干队伍,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性。在研发管理中,为了推动技术的创新,将发明专利的申请纳入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越多,绩效考核的分数同时会相应增加。

高比例的科研投入和科学的创新机制结下了累累硕果。到目前,六合万通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其中有8项已授权。并成功研制出“万通1号”、“万通2号”、“万通3号”、“万通4号”系列WLAN芯片。其中“万通1号”、“万通2号”芯片是国内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留学归国人员独立开发成功的无线局域网核心芯片,并通过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美尔斯通:联合用户,扩展产学研结合

企业简介: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美尔斯通)于2005年1月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成立,是信息产业部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美尔斯通经营领域与技术包括超导技术领域和光电子技术领域,超导技术领域的研究任务主要集中在公司所属非独立法人单位——超导技术研究所内,该所也是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研究开发机构。

创新经验:产学研结合实践,走自主创新之路。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超导技术研究所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引入应用的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超导技术研究所,是以国内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已经取得的超导技术领域的技术成果为技术依托和基础,与用户联手,探讨技术成果应用与转化,再通过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合作研发方式实现技术转移,从而达到推动超导技术产业化和技术成果合法有效地转移的目的。

美尔斯通探索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产学研联合之路。研究所致力于超导技术的研发,总公司致力于超导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实际上是在技术成果与市场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帮助用户找技术,帮助技术找市场,这种方式既受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欢迎,又很受用户欢迎,还得到政府支持,取得了多方满意的效果。○

诺赛基因:强强联合,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企业简介: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诺赛基因)是国有股份制高科技企业。1998年9月成立,当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诺赛基因的基础上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的研究基地。作为人类基因组研究和开发的国家级研究单位,诺赛基因参与并完成了1%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

创新经验: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诺赛基因一直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致力于建立自主创新的机制和模式,以理念、技术、管理、服务、产品等多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创新性企业方面做了多种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持续发展。诺赛基因于2005年8月,与包括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在内的7家单位共同建立“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通过综合品牌的推广、服务质量标准和模式的建立,促进了联盟成员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以群体的力量吸引国际生物医药企业的注意。

同时,诺赛基因在联合科研院所、大学和临床单位的研究和开发力量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分别与科研单位和临床单位合作,整合科研单位的研究实力和临床单位的临床资源和应用资源,形成了以联合共建为模式的创新体制模式。例如2005年诺赛基因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建立临床诊断联合实验室——“临床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开展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的合作研究。

注重核心技术成果的专利保护和转化实施。诺赛基因的主要成果是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获得的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这些成果是生物领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将产出的知识转化为知识产权,再转化为财富,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诺赛基因创新模式的重点。自公司成立以来,诺赛基因一直重视以专利的形式对技术成果加以保护,建立了专利管理制度,对专利申请和实施开发进行流程化、制度化的管理。众多重要的科研技术成果及时得到了专利保护。○

食品酿造所:所企结合 共建双赢

企业简介: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简称:食品酿造所)成立于1976年,是北京市唯一的酿造行业科研单位,是我国食品与酿造行业综合性研发机构之一。研究所现设菌种站、检测中心、技术咨询开发中心和酱油、醋、新型调味品开发三个研究室。食品酿造所是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之一,担负着调味品行业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所属的检测中心于2004年通过国家实验室的认可,是我国最大的调味品专业检测站。

创新经验:所企共建,共同发展。食品酿造所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转制后,食品酿造所认识到,必须在研发的基础上与企业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走与企业协作,强强联合,共建、共赢的发展道路。

2000年,食品酿造所与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设腐乳、酱油、醋、复合调味料和新品研究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市场调研,并与企业生产现状相结合,已承担了大量的企业自选项目,包括酱油、醋类新品种的开发、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营养保健醋的研制、酱油产品色泽与风味的改进、复合调味料(鸡精等)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腐乳生产的副产品(豆渣)开发新食品等,研制了一系列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发挥企业技术中心职能,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2006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按照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体目标的安排,结合企业实际,为实现公司的大发展、快发展,积极进行产品的研发工作。期间,食品酿造所承担了怀柔新厂研发中心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为配合怀柔新厂的建设实施,“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参与金狮酱油生产工艺和龙门米醋生产工艺在怀柔新厂的实施和改进;制订《怀柔新厂金狮酱油、龙门醋的生产技术规范》。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还根据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2006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已开发的新产品主要有2种沙棘营养醋、3种金狮酱油新产品、2种豆渣发酵保健食品。同时,为配合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研发中心正与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绿色腐乳、奥运旅游小包装腐乳、系列营养醋、大豆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研究。○

医药研发中心:创收创业创新同步走

企业简介: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医药研发中心)2001年转制,整建制进入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药研发中心的研究开发领域主要涉及化学药、中药及天然药、生物工程药、药物缓控释制剂、医药中间体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中介、技术咨询。

创新经验:2003年以来,随着公司由“事业”转变为“企业”性质,一系列的问题迫使医药研发中心明确了“创收、创业、创新同步走”的基本发展战略。首先从管理入手,打破了原有事业单位的科研管理模式,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广泛吸纳不同行业的管理方式,在医药科研单位中率先实行了科研项目经理责任制和全员岗位目标年薪制,允许项目经理自由组织研发团队,自主谈判协商团队成员的薪酬,自主管理各类研究项目,有效地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奠定了基础。

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研发体系。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承担了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缓控释制剂研究技术平台”项目的主要研发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历史上形成的制剂研发优势,集中优秀人才,组建了北京创新制剂研发中心。

北京创新制剂研发中心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制剂工程技术研究实验室、辅料应用研究实验室3个开放实验室,同时完成口腔速崩片研发技术平台、口服缓控释制剂研发技术平台、微乳注射剂研发技术平台、微球/微囊缓释注射剂研发技术平台、生物技术药物口服药研发5个技术平台的建设,每个技术平台都有一批创新品种的支持,目前已有一批科研成果进入国家药监局的新药审批阶段。

北京创新制剂研发中心为有效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成立了专门的市场部,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资源;另一方面不断增强自身的研发实力。目前北京创新制剂研发中心已申请专利15项, 7项已获授权,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1项。○

云电英纳: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

企业简介: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简称:云电英纳)于2001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作为一家致力于超导电力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云电英纳将前沿科技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主要从事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等超导电力产品的研究开发。

创新经验:云电英纳成立之初,即聚集了一批超导行业的领军人物。发起人之一韩征和教授2000年主持创办了清华大学应用超导研究中心,掌握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超导线材产业化技术。云电英纳总经理信赢博士曾留学美国,在高温超导领域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

2001年云电英纳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了超导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云电英纳承担了863计划和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30米、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研发及产业化示范”,从立项开始就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这种高起点、高定位,极大地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并提高了创新水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相结合。在超导电缆终端的研制中,云电英纳与最终用户反复沟通,在研究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并采用了通用化、积木式结构,这一设计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超导电缆终端的通用化、模块化,可适用于不同电压和电流等级的热绝缘超导电缆,提高了其实用化水平,更适用于产业化、系列化生产需要。

组成“产、学、研”优化组合,实现强强联合。云电英纳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招标形式进行合作单位的筛选,组成了一个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缆厂等组成的“产、学、研”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一流。

坚持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云电英纳在成立的4年时间里完成了中国第一组、世界第三组超导电缆的研制,并于2004年4月19日在普吉变电站挂网试运行。云电英纳成为以企业为主导,联合国内多家一流科研院校和企业,进行跨地区的资源整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典范。在项目研发中,云电英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此外,通过大量的系统试验,在国内首次制订了超导电缆并网运行的相应规范。期间申请专利12项(1项美国专利),其中7项已获授权。○

自测所:产研联合 互利双赢

企业简介:北京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自测所)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所属单位,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测试理论与测试方法研究、测试系统研究、销售及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的科技研发机构。

创新经验:2000年底自测所在科技改革的大潮中从一个靠吃“皇粮”的事业型单位转制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型研究所。经过6年来的艰辛努力,自测所从一个“等靠要”的事业单位,完全变成了一个适应集成电路市场发展需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自测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广泛研究集成电路相关测试技术、测试方法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研发出大规模高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SOC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及适合国情的智能卡专用测试系统等一系列“泰思特”品牌的产品,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系列测试应用程序及CAD-CAT转换软件。使“泰思特”品牌在业内小有名气。确立了自测所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作用与地位,提高了研究所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并牢牢地把自己嵌在微电子产业的发展链中。

联合同行业企业,形成产业联盟。近年来,自测所凭借着多年来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中的地位、所积累的雄厚测试技术实力、优秀的技术团体以及自主创新研发的各类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及研发场地的资源优势,寻求共同发展的产业型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共同为完善北京地区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配套,为首都经济发展做贡献。

自测所于2005年初与北京华大泰思特半导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共同搭建北京地区的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平台。通过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密切联合,形成共享资源的产研联盟。该测试服务平台是一个中立的测试机构,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验证测试,有利于企业不断修改其设计方案,降低研发成本,并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知识产权,同时又可为各类集成电路应用、制造等企业提供产业化测试服务。○

正大绿洲:自主创新立足所需

企业简介: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正大绿洲)是正大制药集团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组建的新药研发中心,专业从事各类新药、保健品、医疗用品、制药机械的研究开发工作。

创新经验:正大绿洲紧紧把握“自主创新立足所需”,充分发挥在滴丸制剂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全国领先水平的滴丸剂型核心技术平台。

强化知识产权创新意识。正大绿洲从科研之初就确定了申报专利的计划和要求,首先从人员管理着手,制定了科研工作与专利申报挂钩的管理模式;其次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鼓励申报知识产权;同时公司加强专利产品的保护意识。

充分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条。正大绿洲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尽可能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作用,以及商业企业的功能。正大绿洲充分认识到形成产业链条是实现创新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建设了新产品和机械设备的产业链以及整合研发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的产业链,正大绿洲先后与3所高校、2家医院建立以研究生培养、技术协作为先导的联盟模式,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推广研究密切结合,利用高校的人员优势、技术优势,先后合作开发多项新产品,并均申报了国家专利。

正大绿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自主创新:第一,实现制药企业发挥研究开发投入主体作用。第二,积极创造机会,促使制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一旦与制药企业确定了产品合作意向,正大绿洲就积极协助企业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新项目的申报。成立4年来,正大绿洲已经与10余家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到30余项。

正大绿洲以开发专利产品为主旨,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270余项有关药品及机械设备的专利,2005年授权发明专利3项,2006年授权专利11项,其中1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且已有多项专利转让给生产企业。○

(责任编辑 陈治光)

上一篇:用药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大法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