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电大法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实践教学是制约电大远程开放法学教育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本文立足于法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法律学科性质和特点,通过探讨讨论式案例教学、实战性模拟法庭、法庭旁听三种教学形式,构建教学要素间多维交互下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推动开放法学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关键词]开放法学,多维交互,实践教学,案例教学。

第一篇:电大法学论文范文

电大系统法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内容摘要】电大系统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自创办以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等专业人才。法学教育是电大教育的重要专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电大法学教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为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必须加强教学改革,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反思。加大投入力度,创建法学校内外实践基地,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完善支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毕业生实操技能,是当前电大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大;法学;教育教学;改革

中央电大是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其所属省级电大44所,地市级及县级电大近3000所,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围墙的远程教育系统,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宗旨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自1978年成立以来,为基层和社会各行业培养专科以上学历的各类应用型人才超过1千万人次,其中法学专业人才所占比例不在少数。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育教学模式、理念与其他学科不尽相同,但,目前电大法学专业的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法学实际应用技能较差,与中央电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大系统法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探索。

一、电大系统法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造成电大法学毕业生职业技能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素质原因,有的学生底子过分薄弱,学习能力太差,但,从教育教学共性上来说,本人认为至少存在四方面原因。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电大法学教育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课程的设置不尽科学,在设置课程过程中对非法律专业课程设置偏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另外,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重视理论法学学科和法学理论的教育,过多地重视理论制度而轻视方法和司法,过多地重视学术问题而轻视经验的积累,过多地重视专业基础而轻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样的课程设置,其结果是致使教师不能充分地发挥教学上的主动性,学生也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来选择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型方向培养变成了空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懂得法律的条文和内容,也要懂得法律文书和司法等实践性工作,现行的课程设置很难使培养的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

2、部分教材陈旧落后。近十多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发展很快,在有关立法机关的努力下,已基本建成法治国家。但,电大法学专业使用的一部分教材显得陈旧落后。教科书是电大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对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应用能力的提升、工作的借鉴参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理学》教材,1999年4月份第一版发行,至今已重复印刷二十七次,在印刷的这十余年时间内,我国的法理学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本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自然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电大的法学专业学生将无法与我国和世界最新的观点和原理接轨。法学方面其他的教材也有部分显得相当陈旧,其中的观点已经受到了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和新的实际的冲击。因此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材内容势在必行。

3、教学模式呆板守旧。当前电大系统法学教育的另一缺陷,是现行的法学教学模式还主要是传统的传承性教育模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未能在教学中得到足够重视。纯理论教学,实践性不够。有的教师甚至用机械和僵死的眼光看待法律,把她作为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自我封闭的规范体系来认识。

法学专业学生绝大部分会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而法律工作对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这就需要电大教师在法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法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电大当前的教学方法陈旧,抽象理论过多、案例分析极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差,如此教学方法的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却难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由于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设施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多数基层电大法学资源获取困难,很多地市级及县级电大基本缺乏模拟法庭、多媒体教室、实习基地等基本设施,图书馆的法学资料数量少、内容陈旧,几乎没有最新出版的法律图书。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的片面性、单一性以及观点上对权威的盲目认同性。很多学生只注重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视野狭窄,文化底蕴薄,对诸如法学家、法学期刊等法学信息十分陌生。对法律实践能力包括处理实际个案的能力、法律文书的写作、法庭辩论的技巧,法律关系的分析等也十分陌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形形色色的各类社会问题。

二、电大系统法学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电大系统法学教育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学生的结构情况也很复杂,水平参差不齐,但以下四个方面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1、对电大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足。电大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一旦确定,就标致着电大的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电大的教学是让学生养成职业的法律思维,掌握法律职业的各种能力和知识,从而顺利通过统一司法考试并进入法律职业队伍。

那么,电大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就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前提,即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力的培养应当提到与知识的传授同等甚至比它更高的地位。但,现行的电大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以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目的,很少考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显然,这跟课程设置者对培养目标的认识偏颇密不可分,是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不足。

2、师资力量薄弱。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尤其是电大法学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电大系统要吸引一批在法学理论上、实践上具有专长的实践型师资队伍,特别要求教师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起码要能为学生做出示范。但,现行电大系统的法学教育教学体制不仅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师资力量薄弱,除师资水平和能力都有所欠缺外,数量上也相当欠缺。很多基层电大特别是县级电大基本以中学中专公共学科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学为主,电大本身不仅人员编制缺乏,并且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也很难吸引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法学教师。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达标,严重影响了电大法学教育教学的质量。

3、法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缺乏。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普通高校都建设有专门的法学专业模拟实践基地,如汕头大学法学院就开出了调解理论与实践、谈判理论与实践、仲裁理论与实践、法律诊所教育、法律援助实务指导、选举制度与实践模拟、法庭辩诉技巧模拟、国际法院与国际争端解决模拟、WTO上诉机构与争端解决模拟等课程,并建成了相应的模拟实践基地。但,电大系统从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到基层电大该类专门实践基地都鲜为人知。条件的缺乏,造成相关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最终造成了电大法学毕业生实操技能十分欠缺。

三、进一步完善电大系统法学教育教学的对策浅析

电大系统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瞄准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等各方面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既办出电大远程教育的特色,也要因地制宜,挖掘各教学点的潜力。

1、完善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上,要改变以往以法学部门法学科的理论学习为主的状况,增加应用型部门法课程的开设,编写专门的法学实务教材,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涉及市场经济的课程比重,充实相关教材内容,增加案例分析教材内容,并增加与法学相关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设置,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使课程设置真正做到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研究。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要加强指导,并率先垂范,建设一支能适应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各基层电大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大投入,加强自身师资力量建设。加强教研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面授辅导课。例如,在课堂上加入讨论和辩论教学环节,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典型案例,然后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提出若干个问题和同学们共同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场景分角色进行辩论,教师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缺点和不足,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

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证人等,按照人民法院开庭的完整程序进行模拟操练。模拟法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及操作法律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测试。

3、加强法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基层电大由于条件所限,建立相应的模拟基地存在困难,应加强与当地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的沟通和联系,建成校外法律实践基地。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法庭旁听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诉讼程序,观察法官庭审的办案技能及驾驭庭审程序的法律综合能力。还可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请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法官、检察官、行业管理者来学校举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司法实践活动。

总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加强实操技能的训练,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备法律职业能力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焦冶,凌萍萍.法学教育模式之困惑与解惑[J].青海社会科学,2008,(5)

[2]王爱民,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1期

[3]薛刚凌,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A],第5页

[4]李剑萍,教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5]郭成伟,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作者:廖伟凡

第二篇: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实践教学是制约电大远程开放法学教育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本文立足于法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法律学科性质和特点,通过探讨讨论式案例教学、实战性模拟法庭、法庭旁听三种教学形式,构建教学要素间多维交互下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推动开放法学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开放法学,多维交互,实践教学,案例教学。

法律实践是对学生法律人格、法学素养的综合训练,是实现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不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锻炼。然而,由于教学观念、办学条件、环境、教学对象、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又成为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至为重要。本文以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依据,结合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法学专业特点的“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

1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确立及其内涵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为目标,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此目标为引导,充分考虑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环境,符合法学专业、学生以及教学的特点,保证开放法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1理论基础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针对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大力呼吁教育改革,并把心理咨询中“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推广、应用到现代教育改革实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自主学习理论。它是在学习者内在动机的作用下,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选定学习的内容、策略、方式、时间和地点,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物质设备条件;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修正,以致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

美国心理学教授齐莫曼(Zimmeman)认为“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全自主的学习和完全不自主的学习都是较少的,多数学习是介于这两者之间。”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自主学习,不是学习者完全的自主学习,而是通过教育机构提供的学习资源、设备、场所等条件,在教师指导和支持服务下的自主学习;

3)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理论。该理论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针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各种媒体的适应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将传统的学习媒体方式与现代的学习媒体和方式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2内涵表述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实践环节教学为特色、以教育者导学为前提、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服务助学为基础,通过课堂内或课堂外的案例分析、模拟审判、法院旁听等活动,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该模式既体现了远程教育的特殊规律,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突出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又遵循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教育者导学、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助学、多元立体教学评价设计等教学要素间的交互关系。同时,该模式体现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等法学专业人才。

2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或理论的具体化、过程化。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法律操作、解决实际案件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法学职业不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熟练、完善的法律业务技能、善于思辩、善于表达。

2.1讨论式案例教学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年期后人的感知能力,如听力、视力、味觉力、肤觉力等较成年期前有所下降,机械记忆力也有所下降,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则有所提高,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实践教学要充分发挥成年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案例教学又称判例教学,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夫兰德尔所创立。案例教学通常采用说明式和讨论式两种方式。开放法学教学倡导的是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案例教学在开放法学中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有一系列教学措施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与之相配合。首先,选择典型案例,建立平台教学案例库。案例教学本意即为典型事例的教学。选取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疑难性、针对性、综合性强的案例上传教学平台,供学员下载学习。为了帮助学员学习,还应在网上给学员提供案例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参考资料,以及难点提示等;其次,分组讨论,撰写发言提纲。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网上BBS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这样,形成并营造一定的前期讨论效应。由于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在讨论时可能会有多种观点,将观点相同或相近者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分析讨论,力争每个人都能在小组发表意见,小组做好记录,形成本组意见;再次,集中发言、教师点评。面授辅导时由教师主持,依次由推荐的学生有选择地对每个案例进行集中发言、自由讨论,之后由面授教师点评。只要教师精心组织,学生认真准备,课堂发言通常都比较踊跃;如果教师的点评针对性强,师生通过纵横的课堂交流,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织,学生既开阔了专业眼界,又学会了分析、评价案例的方法;最后,课后网上延伸讨论。由于课堂讨论的时间相对有限,不少学生意犹未尽,课程主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上BBS讨论区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进一步看法;甚至还有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与讨论案例有关的信息在网上转贴,从而引起“案中案”式的连环讨论。

2.2实战性模拟法庭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当成年人在负有一定责任的角色中学习时,他学习动力就更大,也就更为主动。模拟法庭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精选的典型案情,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通过精心准备,共同参与案件的模拟审理,以将习得的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应当指出的是,当前许多学校的模拟法庭更多的带有表演性质,不仅法官、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角色事先已经定位,而且各方将在法庭上做出的言论、乃至动作、情感表达都是事先反复演练的。针对这种表演型模拟法庭的不足,笔者认为, 现在的模拟法庭应当由表演型模拟法庭向实战性模拟法庭转变,以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

“模拟法庭”教学要求组织者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专业素养。为避免某一教师知识的单一和局限,专门设立法律实践活动指导小组,部署工作计划,落实模拟法庭方案。模拟法庭的运作一般分为如下步骤:案例的选择;人员的确定;材料的准备;法庭实战辩论;总结。首先,对案例的选取一般考虑时效性、专业性、疑难性、综合性的要素;其次,人员的确定采取自愿报名,自选角色,适当调整;再次,案件资料人手一份,大家分头各自熟悉案情、体会角色,各自查找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案情涉及的其他知识资料,备写案件审理所需法律文书;最后,实战抗辩,分析总结。在模拟法庭的“实战”中,学生不仅要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根据诉讼过程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做出反应。庭审结束后,马上请老师和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总结成败得失,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后,再结合庭审录像,将庭审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疏漏进行讲评。由于学生自己主导整个实践过程,参与者、旁听者均对这种生动、直观、仿真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学生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

2.3法庭旁听法

一位前苏联教育家曾经说道,“如果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参与的活动,能与学生的认知兴趣相吻合,就能产生积极的作用。”组织开放学员参加法庭旁听活动,既是学员亲身参加法庭审理,感受控辩双方的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的庭审程序的过程,也是学员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判断是非曲直,加深法律条文、法律解释的理解领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旁听案例的选择应遵行一定原则:首先,法庭审理程序较完整。完整的法庭审理程序,既可以为学员进行一个简单的案情回放,也可以使学员熟悉法庭审理程序;其次,要求选择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并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例。在旁听过程中,要求学员做旁听记录,尤其是把双方争执内容、争执焦点记清。旁听结束后,由教师专门针对旁听内容进行案情分析、讲解,共同讨论案情焦点,分析法庭审判程序上有那些缺失,在审判方式上应有那些改进,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旁听体会的写作。组织学员参加法庭旁听的这一实践形式,在整体组织程序上比较简便,可以使学员近距离接触到法庭,接触到法制的前沿,感受法学在社会上维护正义与公平的神圣地位及法学理论在法律践行中的指导作用。

3 实施“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保证

3.1明确培养目标,健全管理机制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健全管理机制。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真正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保障法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注重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系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做到既有学校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3.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是“双师型”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被多元化,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同时,肩负帮助学生消化相关知识、学会案件分析方法、训练实际操作能力等职责。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学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指导或帮助。因此,从事开放教育的教师,要求一专多能:既要懂实体法、程序法、庭审规则,又要懂教学管理,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有自我训练、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和迫切性,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需求。

3.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开放学习崇尚学习者主体的自主学习,但在开放学习中,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实时监控或权威辐射,学习变得没有监控。学校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自我监控——包括激发动机、端正态度、调动情绪、调适心态、改善方法等,往往比帮助学生解决几个具体困难或问题更具有本质的、长远的意义。教师要从以课堂教学为重心转移到更多地注意跟踪、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非智力因素的信息,促使学生自觉参加面授辅导,自主地进行个体学习,自觉地完成作业和练习,有效地开展学习小组活动。

3.4建立和培育相对稳定、规范的教学实践基地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放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不缺乏学习能力也不缺乏参与热情,但缺乏锻炼的机会和场所。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保证法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建立相对稳定、规范的教学实践基地十分必要。关键是教学部门能否愿意投入财力、物力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或其他平台,满足实践需要;能否有效地督促、检查课程教师进入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教学。笔者建议:①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技术力量在网上建立虚拟法庭,以适应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②在学校,争取建立相对固定的“模拟法庭”并购置相应道具;③在校外确定法院或律师事务所等2~3个固定基地;④将教师投入实践所需时间,纳入计划课时,课程责任教师提前提出实践方案,由教务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并施以必要的奖惩办法,使平时实践切实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李劲.论法学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2).

2范莹炎.远程开放教育法学实践环节模式探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3王志远.远程开放法学教育案例教学初探[J].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1).

4 王秀玲.开放教育法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评析与思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作者:谢 慧

第三篇:对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网上实践教学的探讨

摘要:本文对远程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网上实践教学的地位作用、网上模拟法庭的构成、组织实施及评价作了介绍和分析,阐述了构成网上模拟法庭的三大模块以及组织实施过程。

关键词:开放教育 法学专业 网上模拟法庭 构建 实施 评价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教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面临着急需解决的‘转型’问题。开放性、创新性、生动性、个性化业已成为新时代教学的特征,这一趋势必然要求教学在思想观念及实践活动两方面进行切实的变革,”本文结合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的特点。就网上模拟法庭进行分析,对构建法学专业网上实践教学新模式加以探讨。

一、网上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依托的是最现代化的网络传输形式,许多专业均可采用这种形式来设计和组织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可根据其专业的特点利用internet网络、直播课堂等技术手段设计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来进行教学。这种实践教学已取得了众多成功范例。广泛开展网上实践教学将为远程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更完善、更适宜的支持服务,可满足学习者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及不同学习进度的需要。学生能够通过网上实践教学手段,学会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这种网上实践教学模式将对培养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高等法学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一般是通过社会调查、司法实践、法院旁听、义务宣传和组织模拟法庭5种形式来实现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有教师(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地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并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教育,它打破了传统教育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创造了虚拟的课堂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时空分离的、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但也因此使学生感觉距离教师太远,有些学习中的疑问得不到及时解答。学习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渴望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网上实践教学环节,将弥补这一不足。这种网上实践教学环节以网上提供案例的方式,融入在线讨论的功能,通过角色扮演,把握诉讼中的每个环节,实现众多学生之间的深入研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网上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网上虚拟法庭的构成。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现状,诉讼程序的启动主要有3种,这3种程序参与的主体、依据的实体法和遵循的程序规则都有很大差异。据此,我们在网上分别构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3个模块。

网上虚拟法庭作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实践教学系统,应具备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功能,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实现“在线讨论”。

(一)信息服务功能

网上虚拟法庭的开展,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但基于网络的某些限制同样存在。虚拟实践缺乏真实实践环节中教师、前辈或同学的有益指导和交流,网上虚拟主体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并决定虚拟实践质量的好坏。因此,网上虚拟法庭必须具备为虚拟主体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服务功能。这种信息支持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并具有权威性。具体来讲应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章,法律文书样本,常见合同范本,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经典判例等。

(二)信息处理功能

网上虚拟法庭还应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参与网上实践的情况按不同模块、不同案件、不同程序、不同身份进行归类,并依时间顺序排列;另一方面为保证网上虚拟法庭的正常、有序进行,还应对管理员进行特别授权。一级管理员由省级电大教师担任,其在网上的职权与职责主要有四:一是统一安排网上讨论的典型案例素材:二是负责将发表在网上的不健康内容清理出去;三是对学生参与虚拟实践情况进行网上抽查:四是在一个周期的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对学生发表的精彩内容进行推荐和点评。

二级管理员由试点分校教师担任,其在网上的职权与职责主要有:首先对所在试点分校的网上实践环节进行情况予以跟踪和指导,其次在网上虚拟实践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整理、讨论,形成书面材料:再次,根据学生在网上的表现客观、公正地评定分数。

法律、法规信息服务库的建立是一项严谨、庞杂的工作,而且数据内容更新快,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规定出台。而且网上虚拟法庭需要实现的信息处理功能也需要有专门的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现在市场上已经开发出的“大法官”、“包青天”等等法律事务工具软件,均能通过升级来不断更新和完善数据库的内容。基于此,建议由省级电大统一与正规的软件开发公司签订合同,由其提供开展网上虚拟法庭的教学软件平台,使网上实践教学由构想成为现实。

三、组织实施过程

(一)准备工作

省级电大教师应当在模拟法庭开庭前三周精心选择有助于学生切实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典型案例,并向学生介绍案情以及模拟审判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模拟审判的目的,同时将有关资料下发到参与模拟法庭的试点分校。

试点分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学习资料,熟悉案情,从自己在模拟法庭中担任的角色出发展开积极讨论,如有问题或建议应及时上报省级电大。具体角色由上级电大责任教师在下发资料的同时指定或在对案情有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由试点分校向上级电大上报自己愿意担任的角色,并由上级电大责任教师在开庭前二周予以最终确认。

在开庭审理前,试点分校及其学员应当根据自己担任角色的具体分工,完成开庭审判(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计算机教学系统加以认真调试,熟悉该系统的使用方法。(1)在进入网上实践教学模块前,学生应先完成网上注册手续(需要填写学号、学生姓名、密码、所在试点分校名称等),然后结合自己前期准备情况选择不同诉讼模块,参与网上虚拟法庭实践。(2)模拟法庭应在市电大教师的主持下,各分校教师积极协助并组织学生参加。在虚拟实践中应保持整个教学过程的严肃、有序,使学生能通过这一方式真正掌握有关法律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成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如多所分校担任同一角色,可利用计算机网络相互沟通形成统一意见发布,也可各自发表意见由主持教师最后采纳,一经上级电大决定即为最终意见,各方必须遵守,如仍有不同意见可自行与上级电大探讨但不得干扰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4,教学过程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上级电大和试点分校教师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加以解决。

(二)具体实施程序

考虑到模拟法庭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这里主要从第一审程序入手介绍模拟法庭的实施。

1、开庭

开庭前由书记员(省级电大教师或者指定的分校教师担任)

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等是否在线,并宣布网上法庭纪律。情况查清以后,审判长(由裁判方进行内部分工)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名单和案由,核对当事人身份,核对完毕后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交待申请回避事宜。

2、法庭调查

(1)刑事类: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然后由被告人陈述;再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讯问被告人;最后是法庭举证和质证。

(2)民事类:按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顺序对自己的主张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加以陈述。当事人陈述后,审判长应归纳法庭调查重点并征求当事人意见,然后进行法庭举证和质证。

(3)行政类:类似于(2)。

3、法庭辩论

(1)刑事类:法庭调查结束后,由审判长主持,首先由公诉人发言,其次由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再由被告人自行辩护,辩护人为被告人辩护,最后由控辩双方进行辩论。刚带民事诉讼的辩论应在刑事诉讼部分的辩论结束后进行。辩论先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人和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2)民事类。法庭调查结束后,由审判长主持,首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最后进行相互辩论。辩论终结后,审判长应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见。

(3)行政类。与(2)相同。

4、被告人最后陈述

这是刑事诉讼特有的阶段,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作最后陈述的机会。被告人若提出新的犯罪事实、证据或辩护理由,合议庭认为有必要的,应恢复法庭调查或法庭辩论。

5、评议和宣判

由合议庭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基础上认定案件事实,确立适用的法律,宣告案件的审理结果。

(三)评价

(1)第一审模拟法庭结束后,主持教师结合审判进行情况对角色扮演各方作出简要评论,并由各方进行整理、讨论,形成书面材料(不少于5000字)。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比照第一审程序进行。

(2)形成的书面材料由试点分校教师审核。审核时应结合学生参与网上模拟法庭实践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书面材料的内容与文字表达等评定成绩。网上模拟法庭实践的成绩评定标准为合格、不合格。

(3)参与网上模拟法庭实践的试点分校教师应签署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时的基本情况及表现的意见。

(4)学生参与网上模拟法庭实践的书面材料、成绩和试点分校教师签署的关于学生参加模拟法庭实践时的基本情况及意见统一上报上级电大进行抽查、备案。

(5)参与网上模拟法庭实践成绩合格的学生取得相应学分。在网上模拟法庭进行过程中,省级电大教师和分校教师应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关于模拟法庭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网上模拟法庭的进行方式,为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推进作一定探索。

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网上实践教学环节,是其整个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内容丰富,操作简便易行,不但可运用于整个专业实践,还可根据课程内容随时组织实施,为开放教育本科法学专业学生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

作者:郭德华

上一篇:生物科研论文范文下一篇:生物概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