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习论文范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生物学习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是一种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网络平台,它是在学习型校园网及Internet环境下,以生物学科专题知识为导向,由专题知识、专题资源、学习工具、学生作品和学习评价等部分组成,并具备网站的技术性能的学习系统。

第一篇:生物学习论文范文

高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中采用最多的组织形式。但是,现在生物课堂中合作学习很多流于形式,没有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没有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好,变成了优等生表演的舞台。本文在笔者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就教师角色的定位、合作学习的时机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取得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定位

部分生物课堂的合作学习教师就是放手不管,放权给学生,期望合作学习能够解决所有的课堂问题,期待优等生给出所有问题的结论,教师没有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认真的组织。在这些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听听学生的汇报而已。

另一部分课堂,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合作学习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花架子”,是新课程要求下迫不得已给学生活动的形式而已;合作学习仅仅是教师赏赐给学生的一个机会,所有的结论应该自己给出。

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真正的合作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起的作用是:班级学生还没有形成合作精神时,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需要经过一个由“扶持”到“放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應该将班级学生分组,分组可以是静态固定的,如5-7人为一组;也可以是动态的编排,比如让男生固定在小组的位置上,让班级女生流动,或者是第一组可以派成员到第二小组去旁听,或者是互换成员。开始时可以采用固定小组的方式,到学生愿意尝试合作学习后,可以采用动态流动小组的形式。这样的好处就是学生有新鲜感,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点,打破固定小组中部分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而少部分优等生控制小组内活动的局面。

其次,教师要合理安排小组的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将问题答案抢先说出,给组中其他成员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所以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先每个人独立思考问题的答案,然后每个人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最后每个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既保证了每个成员的思考时间,也保证了每个成员思考的空间。

最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局部,又顾及全班;既把握问题的讨论进度,又把握讨论题的中心。对讨论有困难或讨论无序、偏离主题的小组,教师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课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小组中的合作活动,发现小组合作中出现教师期待的好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并向全班说明他们受到认可的原因,无形中使他们成为其他小组模仿的对象。此外,教师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二、把握生物课堂合作学习的时机

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仅仅是掌握简单的生物基础知识(如动植物分类、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等),而到了高中阶段,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高中知识点与初中知识点相似的地方时,教师应该做好复习和铺垫工作。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有差异,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做好正迁移,而少部分学生出现困难。这个时候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组合作学习,使部分学生能够及时回忆起初中的知识,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

2.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生物学科的学习重点主要是新陈代谢(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和遗传。但是每一节课都有重难点,我们在学生学习这些重难点时,不能完全由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度。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成员讨论来共同探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协作精神。

3.在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生物学科的实验操作比较多,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观察有丝分裂、比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物质鉴定等。这些需要学生动手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的结果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挖掘集体潜能,共同解决学习的问题。

总之,在合作学习时,我们教师要认真组织,合理安排,取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责任编辑 杜 华)

作者:赵春梅

第二篇:基于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有效学习策略

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是一种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网络平台,它是在学习型校园网及Internet环境下,以生物学科专题知识为导向,由专题知识、专题资源、学习工具、学生作品和学习评价等部分组成,并具备网站的技术性能的学习系统。在提倡均衡教育、协作发展的当前,有必要在建立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基础上,转变观念,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所谓有效学习是指善于优化学习环境,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基于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有效学习则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根据学习内容与任务,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有效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 网络环境下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

1.1 网络的诱惑性

第一次通知初一学生到网络教室上生物课,许多学生欣喜若狂。一位大胆的学生居然在教室里大声说:老师,我爱你!学生喜欢到网络教室上生物课,由此可见一斑。但细细分析其中原因,可以发现,尽管学生普遍认为“网络资源丰富,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自己去查阅生物方面的知识”,但也有一些学生还认为,“可以趁机QQ聊天”、“可以趁机打一会游戏”。可见网络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教师如果不能组织好网络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1.2 学习的自控力

学习的自控力,就是学生通过调控自己的行为,使注意力专注于当前的学习活动上。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反馈来看,可发现:在影响有效学习活动的各种因素(多选)中,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是首要因素,占75%,其次是学习氛围,占62.5%。学习难度,占51.25%,学习方法不佳,占47.5%。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能否制定合理的学习策略并一步步地执行?能否按时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能否进行网上合作学习?这些都是必须引起教师注意的问题。

1.3 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运用网络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在线测试”时,需要输入文字进行答题,却不料学生输入文字的速度很慢,那么,很可能影响测试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如输入文字,下载和上传图片、视频,利用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快速搜集资料等。如果是利用专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Blog或Modle等制作专题学习网站,那么,学生还必须会使用这些软件。

除此之外,网络环境下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学生是否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评价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贴近学生?专题学习网站的资源是否丰富又恰当?这些还有待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2 有效学习策略

2.1 任务驱动策略

任务驱动学习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基于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任务驱动”学习法,要求学生在教师及同伴的帮助下,紧紧围绕共同的核心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提升。

核心任务的确定要注意与教材相结合,如“探究鸟类飞行的秘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关注酵母菌与我们的生活”,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如“关注食品安全”。通常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激起学生产生困惑,提出问题,从中提练出核心任务。有时,学生也会自发地提出各种问题,那么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行提练,形成核心任务。核心任务一旦确定下来,就必须进行合理的分解,形成二级任务,甚至三级任务,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可以操作完成的相应任务。

以“关注酵母菌与我们的生活”为例,酵母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很多食品中可以见到它的影子,怎样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这些,为此将核心任务进行分解,形成了“学做面包”、“学做酒酿”、“学做馒头”、“学做酸奶”、“学做葡萄酒”五个二级任务。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及家人的情况从中自选一项来完成。如选择了“学做馒头”,那么,由于二级任务得延伸到课外去完成,那么,小组成员之间又要进行三级任务的分解,“网络搜索,描述制作馒头的技巧”、“购买原材料”、“加工制作馒头”、“拍摄工作”、“记录、总结与撰写文章”、“上传作品”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但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自信。有些学生主动献艺,在专题学习网站中提供了自己的一些制作小技巧让大家分享。

通过“任务驱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网络的诱惑,提高自控力,将网络看成学习的伙伴。

2.2 及时反馈策略

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将这种反馈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可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双向控制过程,并由此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基于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活动,同样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那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与传统反馈方式相比,基于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上的反馈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数字化教学平台上本身具有“在线测试”模块,“在线调查”模块,“课堂交流”模块,“作品展示”模块。巧妙地运用这些模块,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于反馈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注意,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及学习内容与要求。

以“毒品不是儿戏”为例,教师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设计了专题学习网站的框架。

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就利用“在线调查”模块,对学生进行“你对毒品知多少”的调查,从中了解学生对于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了解学生对禁毒的态度,以便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调控。如“你认为吸毒者能够完全戒毒吗?”100%的学生认为可以。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课堂交流”模块中的两个探究实验“摇头丸对小白鼠的影响”和“冰毒对小白兔的影响”,让学生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使之了解一旦吸毒,毒品会伤害人体健康,而其让人成瘾的严重性不容轻视,从而自觉地拒绝毒品。在学习之后,则利用“在线测试”模块组织学生进行“青少年网上禁毒预防知识竞赛”。

及时反馈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管理,有效地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2.3 协作发展策略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协作发展非常重要。正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把“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列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之内容。基于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有效学习同样需要以合作学习为基础。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有系统地综合利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因素,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组织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合理分组,如必须考虑智能结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互补互容。如果要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合作学习,还必须考虑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若需在家完成网上学习任务,则还得考虑家里是否有电脑,电脑是否上网等因素。

以《生物——做中学》专题学习网站为例,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了一些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在“对某种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内容,自定方式,分工合作,开展调查。在不同小组之间,则又体现出不同的调查方式,网络、实地观察、取样分析、探究实验等,最终形成了“水污染情况调查”、“空气污染情况调查”、“噪声污染情况调查”等调查报告。在“评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指数”亲情活动中,先以家为单位,学生为家人量身高、称体重,计算出他们的体重指数,有的还利用血压计为家人测血压,有的对家人的体检报告进行分析,并根据家人的生活状态、性格特征、处事方式等,形成对家人的健康指数的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不同家庭的健康指数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交流,最终形成共识。类似这样的亲情活动,进一步关注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使得进入青春期有点叛逆的孩子能够通过活动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

协作发展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发挥主体作用,提高社会适应性。

3 小结

基于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有效学习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

作者:周 俊

第三篇: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初探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进行更高层次或自主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的确定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环节。确定了好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将会令整个过程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选定方向。对于刚刚涉足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往往对几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具有研究意向和兴趣,这个时候要反复权衡之后选定一个方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这个方向开展活动。第二步是提出问题。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出问题的主要途径有(1)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日常的生活、学习蕴藏和不断产生着无数的问题。(2)从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或者自己阅读的书籍中发现问题。要想研究有所创新突破,就必须先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以及书籍。第三步是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会提出很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其中必然有一部分是依据目前的知识基础条件和现实情况不可行,所以必须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可行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第四步则是确定课题。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

二、组建课题组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获得现成的结论,而更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的研究和直接体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对于信息的分析、合成、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与交往能力。这些能力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而不能把研究性学习只当作少数学生的要求。所以在组建课题组时,要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个课题,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同一课题的同学为一课题组,教师稍作调整,一般每组为4—6人,民主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以后的研究活动。万万不可为了方便活动中的管理和最后的评价而搞一刀切。我们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

三、制订研究计划和方案

研究计划是一份具体的实施计划书,就好像是一张施工蓝图,包括具体的工期、用料,施工要求都有,是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图纸,看着它就能把楼盖起来。

课题研究计划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方法、手段、活动计划、预期成果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有的小组还要设计调查表、访问卷等。设计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同时为学生后续的研究活动做好了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惜时间帮助学生起好头,很有必要。

四、实施计划和方案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发挥自身的潜能。另一方而,教师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他们的需要以及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每个课题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和困难,集中到老师那里肯定是各种各样,题多量大。所以,老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适时适度地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按计划完成任务。

五、完成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通过研究报告的攒写,小组内同学之间进行广泛交流,培养自己归纳、总结、论述和推理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完成研究报告才意味着一个研究课题基本结束。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很容易出现有始无终的现象,即实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研究报告却懒得动笔或草草了事,使整个课题研究“虎头蛇尾”,质量不高。同时,还养成做事流于形式、浮躁、不务实的习惯。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要求并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报告。把前后材料装订成册,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交流和评价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归纳整理好的成果材料采用一定的表达方式向大家汇报,可以是小论文,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学会敢于和善于申辩。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研究性学习开展和实施的重要环节。选题的自主性,决定了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研究的内容也可能超出教师的已知范围,加之研究行为持续时间较长,如果仅由老师进行评估,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对学生成果的评价,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形式,并多作优点提示评价,这样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团队及其团队合作精神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胆维护。同时,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汤水琴

上一篇:设备安装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学学年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