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的阶段性小结

2023-03-13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课应用的阶段性小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微课应用的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

阶段性小结

南丰实验小学 朱玲聪

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要拓展对基础性的理解,基础性不应仅仅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还应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意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次全教会提出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于2010年10月申报了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的立项,并列为“江西省重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立项启动以来,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和实验。目前,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第一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1 (1)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服务意识。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有有效手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生活意识。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2)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书捕促、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二、深入学习,理解本课题实验所依据的现代教育理论的内涵

2 1.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2.认识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意识、倾向、动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而学习者的这些心理成分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

3.实践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为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服务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学习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科学文化知识应用与生活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学习的欲望与冲动,稳定而持久的参与学习活动。

4、弗赖登塔尔(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的数学教育理论。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5、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 明确目标,突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研究的目标

3 ⑴、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学生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

⑵、使学生从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⑶、初步建立数学生活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的内容: (1)教材内容生活化:

①导入生活化。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②例题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吸引学生参与研讨,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练习生活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生活化:

4 ①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社区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养成学生生活自主性学习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四、 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1、倾心投入,初见成效

从准备申报课题之日起,课题组成员就以极大的热情倾心投入,认真做好调查:当前的小学生,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或数学应用能力薄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真实反映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组织讲座、理念学习,课题组组长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讲座,为课题组全体成员注入活力。同时课题组成员通过公开教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撰写论文、教学反思、教学实录等,提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策略好方法。

2、有序推进,持续发展

5 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题组成员在与不同学校的老师互动、交流、对话,吸取宝贵建议,不断调整,不断反思。正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新理念,为学生精心创设生活情境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和经历的兴趣,引发数学思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让原本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原本被动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内在的渴望与需求而学习,学习有趣的、有用的数学。整体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唤发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我们坚信,只要做课题研究的长跑者,一定会找到更适合数学学习的好途径,从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持续性不够,时有时无。实验中的过程性记录和材料收集不太及时。

2、课题研究的力度也不够,部分老师认为实用性不强,研究积极性不高。

3、课题的辐射面不广,部分课题组成员只管好自己的课堂,没有起到示范作用。

4、客观原因:

课题成员基本上是所在学校的教学骨干,承担的任务多,负担重。再加上日常的教学工作,工作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用在课题研究上。记录、 6 反思、总结,集料的收集等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影响了课题的开展。这也是课题活动少的主要原因。

五、下阶段的工作。

1、要求课题组的老师把“课题”实施到底。持之以恒,实践课题成果,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同时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培养创造性人才。

2、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首先要给课题组的老师减压,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时间来做课题研究。其次,再烧一把“火”,加大课题的推广力度。建议可以开展如下活动:①实验教师开展课堂观摩与经验讲座相结合;②结对子帮带,实验教师指导某位非实验班;③以年段为单位,开展课题研讨活动;④实验班教师和非实验班教师开展同课同构,或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回顾几个月的课题研究,不难发现有很多的闪光点,总之在课题研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课题组将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念,今后的课题工作我们会进行得更加扎实有效。

7

第二篇:论微课的应用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班级:历史1401]

[学号:20142502033] [姓名:王永]

论微课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方式遭受到冲击,新兴的,现代化的教育形式正在兴起,而最引人关注的便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常客,微课。

虽说微课在学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究其内涵不外乎这样几点: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反思、拓展练习、教学反馈等。这种可视化动态化的知识呈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习的关注度;第二,小型化,微课持续时长较短,一般为十分钟左右,记录教师围绕某个重点或难点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主题突出内容精练;第三,便利化,学习者可以结合自己需求,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便利的、个性化的反复学习,教师也可借此进行教学观摩和教学反思。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Mini course、Micro lesson开始在国外萌芽,早期是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与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了推动学校资源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与学生的兴趣,分别推出的微型课程;进入90年代,美国阿衣华大学发表文章“有机化学中一种60秒课程(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提出了60秒课程设计;90年代后期新加坡教育部实施微课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构建微型课程;2004年,英国启动教师电视网,资源积累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每个视频时长约15分钟,该网站得到教师普遍认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 首创“微型讲座”(Micro lecture)概念,主要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进行实际教学;以可汗学院为代表的基于大量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进一步触发了教师学者将微视频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讨。以上可以看出,国外对微课在教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也涌现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微型课程,有的课程针对老师,有的面向学生,也有的兼而有之。

而国内的微课研究起步较晚,起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研究方向是对微课的概念,微课教学组织和设计的关注,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微课研究开始聚焦于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学科应用和教学模式构建上。近几年也建设了诸如“广东名师网络课堂”、“微课网”、“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对教师教学设计研讨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也满足了部分学习者的求知需求,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客观存在的问题,即目前国内出现的微课潮主要源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很多微课开发的初衷就是参赛获奖,为职称评审加分,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大赛落幕之后微课的应用几乎陷入停滞。胡铁生、周晓清在《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调查指出:“面对全国高校微课参赛作品,参赛教师普遍比较认可的是以下几点:有利于同行交流借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6.34%);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79.32%);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展现教师风采(65.46%);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综合应用能力(63.38%);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与研究水平(53.51%)。可以看出,以上几点均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对于微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只有26.19%的教师表示赞同。”由此看来,微课资源主要还是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水平方面发挥作用,而对微课的应用模式,以及怎样通过微课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关注远远不够。

虽然微课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其存在的缺点,或者说缺陷也同样不能忽略。

目前制作微课的工具较多,比如录屏软件、PPT自带功能录制、使用ipad中的educreations、showme或是explaineverything等APP录制,甚至使用手机也能够轻松录制微课,但从全国高校微课比赛的作品展示来看,这些微课都存在一个客观问题,即微课视频的展示属于单向线性播放,教与学行为缺乏交互性。教师在视频中无法感知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导致教学双方同步互动特质的丢失,即使为了配合教学设计,视频中安排了教师和学生的问答,但这些均带有明显的预设性和人造痕迹,并不能代表面对视频的学习者他们的真实学习效果。或者有些微课平台设有“问答”板块,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异步互动,但是缺乏对学习行为的跟踪记录与诊断分析。因此,微课交互性不足制约了其应用效果。

好的微课不仅仅是教师将知识点讲授得好,而是要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在微课视频中融合各种表达方式,比如PPT、flash、音频、字幕、画中画、现场教学插入、消噪等。但是目前能够掌握这些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一线教师比较缺乏,这会影响到微课系列化制作的规模和速度。

我们可以合理地预见未来微课的应用并不仅是将其直接搬至课堂,更多的是将这种资源共享于社会学习者,作为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重要资源,这就对网络环境的可用性提出了要求。但是经济发展区域性不均衡导致网络环境的发展也显现出区域性不均衡,比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我国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水平来讲,东西部差别、城乡差别都十分明显。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封闭的农村学习者来说,网络资源的缺乏,从客观上直接制约了微课在这些地区的应用。

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师资源,都似乎还没有充沛到能够全面实现微课的教学方式,这也反映了我国的当前教育,虽然成绩显赫,但与国际其他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教学方式也与当今的信息时代也有些格格不入,我们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要走,微课的发展只不过是我国当代教育的一个缩影。

第三篇: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在传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一节课40分钟,其实真正精华、重难点的内容的重要环节都只是10分钟左右,若时间太长,学生就会出现精神不集中,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出现课堂纪律越来越不好管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讨论的时间短,讨论的深度更是不够,学生的小动作多了,矛盾与冲突增加了等等,这样很大程度上影了教学质量与进度,2012年开始,随着颠倒课堂的引入、可汗学院有关微课新概念的推广,就像在教学方法中注入了一个新血液,微课的引入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多样化,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那么究竟如何让微课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一、在制作微课时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教师在所选题材上下大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

其次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搭配,字号搭配,颜色搭配,错落有致,使用的文字尽量少等,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

再次讲解时候心中要有学生,语言要用普通话,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易懂,声音响亮,节奏感强。

最后就是对时间的把握,引入和结题要简洁明了。整个视频要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二、微课在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1、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4)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5)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说明:以上环节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微课。

2、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3、微课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1)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2)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3)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提高教学效果。

(4)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虽然微课引入在电实训教学中起着催化剂、新元素、新概念、翻转课堂等作用,但是在一个学年的教学改革实施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反思。比如,由于教师制作微课的水平不高,而造成不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由于网络自主学习只有一部分优生主动完成,而造成培培优扶差不如实质教堂效果好。假如我们老师能够不断提升技能、表达能力和制作微课的水平,还有不断给学生灌输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相信,微课极大地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技术与方向。

第四篇:“微课”在“机械基础”教学方面的应用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正处在进一步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当中,人们对中职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机械基础的课程中为实现对良好学习效果的获取需要针对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不断提升。教师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可借助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统一实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同时这也是促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学生也可在此种背景之下高效的掌握有关于机械的一系列基础知识。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活动;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TP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025-01

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较为迅猛,国家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实现对一定技术的掌握。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借助必要的措施与手段帮助学生实现对必要技能的掌握。

1 概述

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机械专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该课程发展空间较为广阔。机械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主要是学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对全面性的满足。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是机械基础课堂的效果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中主要包括基础教学环境较差以及教学设备不完善等。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实现对微课的科学应用是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同?r也可促使相关课程实现顺利开展的目标。通过对现阶段的中职教育教学状况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图像资料以及文本资料较为缺乏是机械基础课程教育的现状,不同的学校在资源共享与交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目标的实现造成较大阻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课件的有效制作可从根本上实现对上述现象的改善,这种做法的优点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直观体现。首先是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促使自身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也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直观体现。其次是在使用不同教材的过程中一定会带来各种问题,在借助微课的过程中这种现象可得到该是改善,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2 微课教学实现以学生为学习活动主体的有效教学

教师可借助建构主义原理的作用实现对微课是教学理论作用的不断充实,学生可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作为主体存在于教学活动中。在实际针对教学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核心与主体,做到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为学生发展的目标。微课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引领很重要,起到主导作用。我们的学生不应当是知识的接受者,应当成为获取知识的参与者。教师作为学生的服务者,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师生共同探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及当前教学条件是教师设计微课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进而促使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得到保障,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

3 微课教学在中职教育领域中推行的必要性

通过相关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85%的比例为知识视觉,听觉在这一过程中所占比例为10%。因此在对人类视觉刺激进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可实现对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取。所以,刺激学生的知识视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欲望,增强教学内容可视化,可实现对微课教学优势方面的体现。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这一原理的有效应用教师可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增加视觉内容,促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形成微课优势和特点,创造出科学的教学环境供学生学习,学生的正确知识体系也可在此种推动之下逐步形成,微课的诞生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满足了随时学习、高效理解的学习需求。通过微课,学生探索、领会、掌握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形式多样、自主选择性强、针对性强,符合中职学生个性,提供给学生个性化服务,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魅力,体验学会的喜悦。这使得微课教学走入中职教育课堂,成为必然。

4 微课教学的应用

(1)提升学生能力。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不断增加是情景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学生的任务实施能力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将微课科学的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促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实现对问题的解决,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先进高效的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已经逐步实现在教育教学和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充分运用,教师也可借助学校的教学资源针对微课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工作,这对微课教学多样化目标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2)真实性。学生需要在形成主观认识的基础之上实现对新知识点的接触,只有全面而透彻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地转变为相对抽象的认识。这要求我们在创建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监督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各方面能力。

(3)可行性。机械基础教学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因为大量的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困难而大大削减。微课教学的设计恰恰解决了这一困扰,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前,以提前制作好的微课交由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上课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平面连杆机构这一任务时,以任务演示的形式制作微课,举例雨刷器、汽车车门、电风扇等实例,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这一知识点,让同学们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将生活实际和学习内容相结合,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分类,认识了常见的平面连杆机构,初步理解了四杆机构的特性,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理实结合,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内容丰富的课前准备才是课堂高效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微课可以很好地在中职教育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应用。

(4)开放性。机械基础教学中,微课设计可以从新课导入、重难点突破、任务实施、知识拓展等教学环节进行精心创作,虽然资源容量不大,但精致的教学设计、经典的师范案例,让机械基础教学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不断完善与微课相配套相关的课堂训练和学习巩固材料与评价,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打破传统讲授一片死寂的课堂僵局,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5)情景化。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综合实践里拆装减速器、CA6140车床、自行车等任务,耗时较长,可以通过微课形式,让课堂教学时间变得充裕,教学资源针对性变强,课堂和车间、机房融为一体,知识经过碎片化、视听化处理,更为便捷的、简短的、立体化的显现,学生获得全新的自主学习体验。微课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情景化,从一个情景的创设到一个重、难点的突破,抽象的原理转变为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结语

中职教育中机械基础这门课程要想收到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效果,可以借助微课教学的应用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切实提高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在微课教学应用过程中,需要引起教师关注的是,无论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都要把学生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与启发即可。所以,教师在机械基础教学还可以应用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技术,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林娟.浅议微课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278-278.

第五篇: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所谓的“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在教学中使用起来也灵活方便,因此越来越受到各位教师的青睐和重视。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能够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等要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备好一节课,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巧妙的运用微课,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笔者的不断总结与实践,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好微课的作用,就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微课使用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出教学的重难点,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这节课到底需要不需要使用微课,如果要使用,怎样才能以最优的方式来设计这个微课,怎样才能把重要的知识点或者重难点以微课的方式或者方法传授给学生,怎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接受和掌握这些知识,这才是我们制作这个微课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微课与其它的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的不同之处,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教师才知道我们使用它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达到的目的与预期的目标,才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二 、微课在课堂中的几点应用

1、利用微课复习导入

数学知识环环相扣,已学过的知识往往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在数学的学习中往往温故才能知新。微课以其短小精炼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很快的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或很快的就能使得学生融入到创设的情景之中,对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和兴趣的激发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有助于通过学生学习的效率。

2、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的关键还要看重难点是否能够突破,这是教师进行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课堂中利用微课时,分清主次,要重要知识与问题,重点讲解,把握好关键点,注重知识的形成与能力的培养,把知识的突破口、重点内容、应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清楚明了的呈现出来,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而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模块。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与效果。

3、利用微课进行再提升

微课除了复习导入,重难点讲解,经典例题讲解之外,还可以用于对于知识与能力进行再提升。这主要是利用微课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扩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这样以来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习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三使用微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微课与传统视频课堂的区别

微课虽然属于视频的一部分,但是它与传统的视频可他区别主要在于它具有教学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少、使用方便等特点。使用起来更为灵活方便,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传统的视频课堂和微课比起来就显得有很多的不足。

2、微课的使用不能只注重形式

在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课都要使用微课,对于没有必要使用微课的教师上课时完全没必要用它。对于需要利用微课的我们才加以利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失去使用微课的本质目的。倘若那样做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注意。

3微课的使用要适度、适时、适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微课,做到适度、适时、适量。课堂的效果才会更好。

总之,通过笔者的实践,笔者认为微课对于数学课堂的作用是巨大的,利用的好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和应用。

上一篇:网络改变我的生活作文下一篇:万科前期物业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