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023-03-12

第一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编辑:admin 时间:2012-12-23 12:53:00

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是明显的,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和快速发展的欠发达区域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要按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精神,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

要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域差距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各个区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在全覆盖、标准化、可持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进而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是积极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和施政方向。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吸取发达国家均等化的经验和教训,一是扭转机会分配结构失衡的格局,提供均匀公正的制度供给和财政供给,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二是地方政府在中央指导下根据本地特色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促进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的继续完善和共同提升,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提高特定区域的优质、战略性公共物品供给力度,培育自我发展潜力;四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凸显人性化服务。

要缩小各地社会管理水平的区域差距,创建经济协调发展的软环境。政府提供的社会管理服务及其质量,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与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息息相关。过去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在经济领域,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的逐步完善,协调的重心应该转向区域社会管理和服务,为本地区社会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各区域的社会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各区域生产要素和资本的力量整合,因此,各区域社会管理水平差距的缩小可以为协调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为了大致同步推进区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主动地建设和变革,一是要科学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性别结构和社会结构,充分激励各区域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加强区域协同能力建设;二是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跨区域联动,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提高联点区域的社会综合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区域社会复合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确保各区域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四是坚持维护区域协调发展基础秩序的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区域社会生态。

要加强各层级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协同合作,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区域互动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有组织的团体;既可以是各级政府,也可以是地方企业。区域的协同发展离不开与横向和纵向的互动,在合作中才能使区域协同发展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早期,由于注意到了区域的功能互补和发展的异质性,特别强调中央与地方及地区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使国家的区域政策与地区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地区专业分工合作,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的推进阶段,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政府转移更多的责任,强调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这时应重视调动地方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促进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中有更大的作为。充分发挥区域多元主体的作用,加强各层级政府与企业、社会的立体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同合作,鼓励各次区域的横向联合。这样既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既使地方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又有助于推进区域的交流合作与趋同发展。

要关注“三农”问题的地区差异,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统筹“三农”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破解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加快农业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合理引导农民工收入的投资倾向。“三农”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措施将农村地区与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的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改善信息相对闭塞的状况,使其纳入相关经济圈的活动,广泛参与全国资金、劳动力和资源流通市场,让广大农村都有平等参与全国资金、劳动力和资源流通市场的机会。“三农”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制度设计将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策略,完善农村地区发展政策体系。“三农”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鼓励和引导农村产业的科技化、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经营,产生更多的以农村为背景的民营企业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布格局,提供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动力和加速器。“三农”协调发展的推进措施是加强农村的项目建设,通过激励政策以协调区域空间分布。“三农”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道德建设,促进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共道德意识的提高,让农民真正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作者:张静 穆增珍

来源:《光明日报》

第二篇: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某某大学《形势与政策》 2013 学年——2014 学年第 1 学期

题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成绩:

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

**学院

某某大学《形势与政策》

(字数要求:不少于2500字) 201 3 ——201 4 学年第 1 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成绩: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基于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世纪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论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主要有利因素

(一)宏观经济平稳、结构调整政策营造较好外贸环境

我国外贸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速”的新发展阶段,十八大后新届政府将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作为外贸工作重点。在2012年《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对外贸易发展 “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开拓新兴市场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基础上,2013年外贸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持延续稳定性。与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速以及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指标相对平稳,经济运行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这些因素都为我国外贸的整体环境奠定了较好的基调。

(二)国内产业基础坚实,外贸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尽管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国际产业分工逐渐呈现向东盟、孟加拉国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但整体来看,受益于长期加工贸易的技术、管理和基础设施引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产业生产集群,综合竞争优势仍旧明显。在全球产业布局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我国承接的产业分工将更加复杂、也更具附加值。从上半年我国出口情况看,完全依赖成本优势的产业(来料加工)出口表现欠佳,而服装鞋帽等集群产业以及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中等创新产业出口增势显著。在外需持续萎靡、国内成本不断上涨的“内忧外患”压力下,我国外贸结构调整也初见成

效。

(三)外围环境仍有改善空间

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尽管经济表现缺乏亮点,新兴市场增速放缓也成常态,但美国经济复苏、日本数据走高仍将是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上半年,我国与瑞士、哈萨克斯坦、新西兰的贸易增速分别达116.3%、23.1%和57.5%,显著高于同期外贸整体和上年同期水平,互补的产业格局、便利的自贸合作成为我国外贸“开疆辟土”的重要方式。7月,我国与美国将举行中美第五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双边就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开放投资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金融、气候合作等多领域进行磋商和对话,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更加深入、更具建设性的国际合作将使得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二、主要不利因素

(一)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问题,外需持续低迷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长波调整期,后危机时代各经济体面临不同形式的内生增长动力问题。发达经济体中欧盟经济虽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内难有起色;美国经济在美元的强势推动下呈低速复苏态势,但财政紧缩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其经济走势仍构成一定冲击;日本的“安倍经济学”虽有力推高其数据表现,但过激的政策效应能持续多久,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强势经济能否维持都对日本形成考验。发达经济体虽暂时依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但仍存下行风险。新兴经济体方面,一方面面临如何强化缓冲机制以应对来自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风险,另一方面在资源市场低迷、经济普遍放缓的情况下需要将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内生潜力上。

(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经营成本高企削弱产品出口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多个省市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相比,我国用工成本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削弱。同时,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汇改以来的新高。上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5.6%,其中兑美元升值1.7%,兑欧元升值3.3%,兑日元大幅升值了16.7%。虽然上半年尤其是

5、6月份我国外贸增速的回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但相对高位的汇率已然拉高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外贸环境日趋复杂

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在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动机大大增强,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环境日趋复杂[14]。如今年4月,美国农业部宣布修订联邦政府采购指定生物产品指南,要求联邦政府采购更多美国生产的生物产品。这一措施可以看作是“购买美国货”的延续,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涉及15个国家,包括中国。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一些国家利用限制性手段控制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型产品出口,对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产生不利影响。

(四)国内工业生产放缓,抑制了原材料的进口需求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同比放缓了1.3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2%,同比回落了2个百分点。此外,国内过剩的钢铁、水泥、造船、光伏等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进一步抑制了对上游原材料的进口需求。

三、2013年进出口走势研判

2012年底,世界经济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复苏迹象,业内普遍看多经济走向。然而,今年上半年除个别国家经济表现转好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遭受冲击成为常态,可见全球经济仍相当脆弱,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6月份,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4%下调到2.2%,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速由1.3%降至1.2%,发展中国家的增速由5.5%降低到5.1%。发达国家政策的自利性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延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当前经济增速的放缓一定程度上是对此前超前涨势的回调。

国内方面,产能过剩和PPI通缩抑制了经济增速,整体需求相对疲软,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转向改革与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决定了今年全年GDP增速的“微下行”趋势。但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存在增速回升的基础,全年经济走势预计将呈“前弱后稳”的走势。从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对比来看,1-5月,美国进出口贸易下降0.7%,日本下降10.8%,韩国下降0.9%,俄罗斯下降24.7%,巴西小幅增长了1.3%;截至到4月,南非进出口贸易下降2.4%[15]。相比之下,我国外贸虽跌至“个位数增长”时代,但在全球贸易中仍表现突出。

在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下,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利空因素大于利好,但受1-

4月“一日游”贸易对整体数据的拉动,以及外贸结构调整的加速,预计全年实现8%的外贸增速仍可期。

四、新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建议

(一)建议国家财政政策在调结构、促增长、减税收方面更加积极;同时加大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在投资减速的情况下通过改善民生和居民有效消费能力有效刺激内需。

(二)继续实施商品结构升级、贸易伙伴多元化等外贸发展策略,延续出口的稳定增长。同时应注重开发新兴市场,增强多边贸易体系,通过市场多元化和自贸区合作有效降低贸易保护主义争端。

(三)进一步推动外贸结构调整,提高机电商品和高新技术商品的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降低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高度依赖。关注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外迁状况,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转变区域分工模式,打造我国出口新亮点。

(四)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更加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调整进口税项政策,鼓励关键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增加能源、资源类商品的战略储备;在确保粮农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改善民生的产品进口。

(五)加大力度引导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对中部和西部进一步挖潜,在国际产业重新布局的背景下占据有利地位,维持我国外贸市场份额的稳定。

第三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GDP增长速度为1相比较,1998年东西部比为1.43:1,2002年扩大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约600美元,东部则为1700美元,东部约为西部的3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5、落后经济区域发挥本地优势,突出特色。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普遍现象是:

生活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人口增长快,失业率高,严重依赖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依附性强,生产力脆弱,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差。根据当代发展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综合考虑中西部的实际困难,当前应当重点抓好的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落后经济区域的内部积极因素,发挥本地优势,加快自身发展。

6、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商品贸易为主,投资与企业并购仅占15%,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情况有所变化。近年,东部地区一批优强企业,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猫集团、春兰集团等采取多种方式进入西部,除必要的资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转移技术、提供商标使用与营销网络等等。这样,既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扩大了市场空间与原材料来源,又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中受到的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第四篇:经济普查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苗壮 左强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03日

07 版)

经济普查是指通过调查了解国家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并据此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和数据库系统的过程。经济普查被喻为“大国体检”,它不仅是了解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我国进行五年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七条规定,经济普查工作每5年进行一次。历经5年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只有获取最新的、准确的数据,才能完成这些系统的升级与更新,进而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开始于2013年12月31日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其重点即在于了解2008年12月31日第二次经济普查以来我国第

二、三产业的规模、结构及效益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各个产业在省、市、县的经济区域内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笔者认为,进行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三个摸清”“三个准备”。

“三个摸清”即摸清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摸清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摸清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摸清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意在获取与我国第

二、三产业发展相关的重要数据信息,如产业规模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要素组成等,尤其是近几年增速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摸清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政府部门加强和完善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完善。

摸清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次经济普查要摸清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摸清打破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只有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探索出最佳解决方法。例如,通过经济普查,我们能够发现,当前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生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工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问题严重,资源匮乏成为摆在工业生产面前最严峻的问题之一。5年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引人关注的房地产行业存在生产盲目、产能过剩等问题,等等。

摸清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当前,就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存在两种极端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果第

二、三产业的企业持这种观点,会导致部分企业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最终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遥不可及,超过欧美经济发展水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持这种观点的企业会表现出消极被动、锐气不足的倾向。通过第三次经济普查,人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我国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距离,进而促进国内与国外在相关领域的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成功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促使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个准备”是指为“十三五规划”做准备,为第三产业的高速、持续、稳定发展做准备,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做准备。

为“十三五规划”做准备。通过第三次经济普查,发现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左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4%左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6%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第

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需要巩固农业基础,提升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支撑力度,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服务产业。因此,在农业方面需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坚持普惠制农业补贴政策,鼓励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在农地征用时以保障农民利益为前提。在工业和制造业方面需加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鼓励运用产业与技术紧密结合的方式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比重。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对“十二五规划”前半个时期进行的总结,更是为“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防止政策制定的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

为第三产业的高速、持续、稳定发展做准备。第

一、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由于受经济指标与统计方法的局限,无法获取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准确信息,妨碍了国家调控政策的制定与产业发展的指导。第三次经济普查对第三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了解,加强了对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金融保险业、高新科技产业、信息产业、业务咨询产业等行业的信息收集,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解决我国第三产业产能低、效益低、市场化程度低的“三低”现状,提升第三产业服务水平,创新第三产业经营模式,改进第三产业生产方式。

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做准备。经济普查工作根植于民,为民服务,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普查虽然是对信息的汇总,但其目的却是要通过对汇总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第三次经济普查对国内生产水平进行的准确核算,可以推测出当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的目标提供努力的方向。

定期开展经济普查,是认识国情、摸清家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任务繁重艰巨。我们必须进一步摸清底数、搞准情况,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信息依据。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五篇: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不仅体现在国民经济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而且体现在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重大转变。研究分析这些重大转变,有利于明确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经济增长模式不断优化——从要素投入型增长逐渐转向效率改进型增长。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要素投入驱动

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效率迅速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之前,初步显现出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带来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是二元结构转换,即劳动力从低效率农业部门向高效率工业部门转移。1990年之后,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形成,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带来效率改进的因素除了二元结构转换和体制改革激励,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技术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和净效率提高。未来,应当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和吸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确保劳动力顺畅转移到高效率部门。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初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4年,改革的中心在农村,属于农业蓬勃发展时期,特征为农业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农业部门;第二阶段是从1985年至1991年,改革的中心转移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体制改革等改革措施出台,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同时农村乡镇企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1999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出现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加快;第四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我国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阶段,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能源产业、基础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从传统农业大国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大国,完成了发达国家花费200年所走完的历程。未来,应当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

区域经济趋于协调发展——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向中西部梯度推进。从南方到北方的发展看,上世纪80年代,以建设**等经济特区为标志,**三角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增长极;进入90年代,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代表的**三角洲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增长极;2000年以后,环**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其中天津滨海新区被定位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这三个地区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在带动全国经济平衡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辐射作用。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发展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到90年代后期,中央及时启动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世纪,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相继实施,东部也在迎来新跨越,我国正在步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应当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南方发达地区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从普遍贫困上升到总体小康。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致经过两个阶段:从1978年至1991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并于1990年前后基本达到温饱或有余;从1992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出现“爆炸式”增长,到2002年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现在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换言之,虽然城乡都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但总体上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普遍贫穷、90年代的温饱有余,发展到现在的整体小康并迈向全面小康阶段。当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是同步的,而是在提高中体现了差别。总体上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使我们摆脱了平均主义的束缚,形成了正向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规范等问题。未来,在收入分配方面应在继续激励效率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

上一篇: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下一篇: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