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2023-03-12

第一篇: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听课证编号: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姓名:注册单位:身份证号:培训单位: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引 言

提起绿色,映入我们脑海中的是吴承恩笔下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还有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参天巨树、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和各种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奇幻花园的动植物„„

绿色在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漫步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耳边仿佛传递给自己的只是城市无尽的喧嚣和莫名的浮躁,此起彼伏的鸣笛和刹车的声音充斥着眼前的世界,远方还有数根参天的烟囱在肆无忌惮的吞吐着烟雾。蓝天白云对于我们就是一种奢侈,青山绿水更是要到人工雕琢过的景区才可以看到。自然在慢慢离我们远去。这难道就是我们孜孜追求的进步?这难道就是我们向往的工业文明?这难道就是我们花费几代人心血换来的高新世界?这一切好像是剥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带给我们的只是物质的初步满足,可我们似乎失去的更多。 历 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40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会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这一切标志了绿色建筑的兴起。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内涵。主要包含三点:

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它具有节能、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优点,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赖以调节室内环境的原始手段。自然通风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太阳能利用

现阶段的太阳能建筑设计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即现代生活中常见到的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不采用其他辅助能源、完全依靠太阳能采暖,是依靠建筑围护结构本身来完成吸热、蓄热、放热功能的采暖系统。此类太阳房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较大的热阻,室内要有足够的热重质材料,以保持房屋有足够的蓄热性能。在冬季,被动式太阳房日间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并存储太阳能,夜间围护结构放出存储的热量满足部分室内需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在冬季的采暖负荷,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 、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从形式上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径流收集后,根据用户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后供用户使用;雨水间接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强化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一般讲,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恰恰是在这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工作最难推动,最难取得成效。但是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绿色建筑作为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有个较为突出的案例。作为绿色建筑经典的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际机场的一座新办公楼比标准建筑节水43%。这座办公楼每年能够节水687000公升。大楼内部安装了数台节水装置和12座无水座便器。办公楼的三层都会安装这样的节水座便器。他们没有蓄水池,不用冲水。专门的下水管将排泄物吸走,防止气味散发。其他节水装置还包括自动出水的龙头、双水流的洗池和受到控制的淋浴喷头等。

对我们国家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任务迫切,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而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到2010年我国只有20种资源能够自给,而到2020年就只有6种资源能够自给,其余大量要依靠进口。也就是说,我国国土内的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后代的需求,甚至许多资源都满足不了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界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总之,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认识日益完善,绿色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较迅速,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做出了成绩。据报载,上海市崇明岛陈家镇的“生态示范楼”通过捕风、追光、集雨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这栋三层办公楼的综合建筑节能大于7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于50%,运行过程中基本上能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这说明,发展绿色建筑,增加建筑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通过较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可以明显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和绿色设计两方面发展。

一、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1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但是,伴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这些材料也将被广泛应用起来。

2、环保型建材要求节约资源。有些材料一旦制造出来,其生命周期几乎是无尽的,如以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黏土砖,只要其质量未被破坏,几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必然蚕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尽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固体垃圾,这样才符合绿

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二、绿色设计

1、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2、进行节能设计和使用清洁能源。概括起来,未来建筑的绿色设计将体现在以下几点:a.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

b.建筑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风向,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c.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

d.尽可能地使用自然采光。

e.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筑物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一是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前景十分广阔。然而,截至2010年11月底,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仅85个,在既有建筑中所占比重极低。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二是发展绿色建筑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比工业投入少。此外,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三是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几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实行分户供热计量,在温暖气候区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注重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以及改进发展中国家炊事炉灶等,均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设备、太阳能热水装置、节能型家用电器和能源管理体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推行绿色建筑。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巧妙利用通风、浅层地热能实现冬暖夏凉的特征。南方的一些园林建筑,更是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

生态建筑。中国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里,是共生的: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正厅外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所以,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结 语

目前,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及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绿色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手法。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建筑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切合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需求。

2014年4月17日

第二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论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1

摘要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ment of Green Building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ow-carbo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in China′s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 urgencyof theneed for, and from olicy and technical asects ofour develomentofgreen buildingmethods andmeans.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Building energy,Green building

2

目录

摘要 ......................................................................................................................................................................... 2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 2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 4 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 5 2.1低碳经济 ....................................................................................................................................................... 5 2.2全球气候变暖 ............................................................................................................................................... 5 3 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7 3.1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7 3.2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耗能是巨大的 ............................................................................................ 7 4 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 .............................................................................................................................. 9 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 9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 9 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9 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 ..................................................................................................................................... 10 5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 ........................................................................................................................................ 11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 11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 11 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 11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 12 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 12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 13 参考文献 ............................................................................................................................................................... 14

3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1]。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建筑体现在室内布局设计方面应十分合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亲近自然、和谐、舒适的良好生活感受。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4

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2.1低碳经济

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2全球气候变暖

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确定了各成员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的决议,并制订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 ~40%。

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我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着下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104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108m3 [3]。

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言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3]。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5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3]。为此,应该大力推进建设低碳城市,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其规模大、能耗高、相关产业链广、寿命周期长,因而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要求,并对我国总体节能战略实施影响深远。因此,在低碳经济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6

3 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3.1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 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国城乡到处大量新建房屋,近几年全国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约20×108m2,新建建筑规模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之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420×108m2并继续快速增加,且由于建筑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单位建筑能耗比西欧发达国家高出2~3倍,北方采暖燃煤排放物对空气污染高出国际标准2~5倍[4]。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楼、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有资料反映,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3.2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耗能是巨大的

另外,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伴随有CO2的产生。如电能来自煤的燃烧,建筑物材料的运输来自于电能或者汽、柴油的燃烧等,而且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全世界火力发一度电能排放约0. 5 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初步估算一度电约排放0. 7 kg的CO2,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4]。房屋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 89×108t标准煤,也意味着产生20×108t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地保护了其他资源。目前,建筑业已是国民经

7

济中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建筑钢材的消耗占世界总产量的50%,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的30%。这与上述全球正在大力提倡和我国政府努力推行的“低碳经济”、“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尖锐的矛盾。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首次将建筑节能条款写入了法律文件中。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由此,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提倡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8

4 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推广应本着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引起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广泛关注,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从小了解绿色建筑的有关知识,从小使学生培养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观念。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推进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把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成为大众化的经济、节能、环保、舒适、健康,并被全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高品质产品,而不仅是一种时尚的仅为少数人追求的奢侈品。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方面推广的内容如下。

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节能的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改善室内的温、湿环境。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布置形式及总体布局,减少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设计时应系统地考虑建筑在建造、使用、维护和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的功能使用特点,考虑尽可能考虑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和地冷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碳排放能源的使用和依赖。

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尽量选用当地生产或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如在规划设计时同时考虑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中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使水资源能合理循环利用。

9

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观设计要尽可能与建筑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形态、色彩、布局应与建筑所处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10

5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如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为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代表,它的造价并不高,可以将它进行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进行推广,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再如一些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水马桶等,用户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8年之内就可以把增加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如果将绿色节能建筑定位为高端化和贵族化就难以推广、普及,也不符合我国国情。事实证明,绿色建筑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能被普通老百姓接受、适用技术式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前的智能建筑就走了弯路,仅将智能建筑停留在安保和音响控制等方面,将线路设计得十分复杂,工程造价非常高,但建成后耗电量却居高不下,运行成本很高[5]。所以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绿色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节省能源,为工作、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比如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开关,冬天出门时把家里的暖气或空调关掉,回家之前半小时,用手机遥控启动家中的供热或空调开关,当到家里时,房间里就正好达到使人舒适的温度。据统计,如能做到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家中不供暖,就可节省1/3的供暖能源。夏季在南方,室内40%热量是来自太阳辐射[5]。可以设计一个很小的智能感应装置,当太阳辐射较强时,控制百叶窗或遮阳帘自动调节室内的辐射量,减少太阳辐射造成室内的热效应,从而达到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象这样的智能建筑才可称为绿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智能建筑。

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11

目前,由于绿色建筑标识的内涵不明确,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提高房价或推销其产品,常常就滥用“绿色建筑”的概念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建议应规范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这一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这些具体指标给出量化的标准值,让绿色建筑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定可测量的量化的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对达到标准的授予“绿色节能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建筑”就会原形毕露,没有市场。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只局限于新建筑。近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相对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然而,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却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老旧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仍有63×108m2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其建筑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6]。由于老旧建筑未采用分户计量的供热方式,有些人打开窗户开放暖气,能源浪费非常大。目前,我国平均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折合标准煤约为20 kg/m2·a,是北欧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 5倍。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仅在供热时不开窗户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主人不在家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打开,约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就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104t煤,或相当于减排1 000×104t的二氧化碳气体。仅这一项节能改造措施,就可以达到可观的减排效果。对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难的问题建议采用政府补助、企业资助、住户适当出资的形式推广。如东北有一家德国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资3 000元,住户出资2 000元,国外援助2 000元,共计一户投资7 000元。对建筑进行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门、窗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1年所减少的开支达3 000元以上,看到效益后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使用这些技术。

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民众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推广绿色建筑不应只是政府的职责,而应该让全体民众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新建住宅在设计和建造时对建筑节能大多作了充分的考虑,可部分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体的保温层拆除,或者换掉节能窗,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保温节能性能。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节能意识,对总体的节能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今家用电器设备保有量非常庞大,家电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

12

般为其开机状态的10%左右;使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可节约70%电能;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可节电20% ~30%[7]。这些节能意识和习惯看似细小,如长期坚持却能节省可观的能源。因此,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应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从思想和观念上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全社会和个人、对现在和长远都是惠及自己功及子孙的好事,而且效果显著。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要让绿色建筑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时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而应该让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让绿色节能建筑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让绿色和节能融入普通百信的日常生活。如果老百姓人人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自己使用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注意到使用绿色节能建筑对个人、社会及未来所带来的好处,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就有了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好的建筑节能政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措施,但仍需要政府去大力推动和实施,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参与和监督。

13

参考文献

[1] 《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2]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中国经济周刊, 2005, (9): 11. [3]彭 飞,安 妍.倡导绿色建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3): 268. [4]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6]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 (9): 1-4, 9. [7]梁保钢.浅议建筑节能[ J].山西建筑, 2006, 32(17): 210.

14

第三篇: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2009/1/1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网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人均GDP不足100美元,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国家产业政策向农业、日用轻工业倾斜。

1

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2008年12月12日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年会上的讲话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 教授级工程师 徐 朋

一、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崛起和发展

1.行业的总体规模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人均GDP不足100美元,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国家产业政策向农业、日用轻工业倾斜。随着经济特区的崛起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建设标准差异化,在我国开始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建筑装饰业。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增强,建筑物档次的普遍提高,给建筑装饰行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住宅商品化和货币化分房,使建筑装饰工程(尤其是住宅建筑装饰工程)以极为迅猛的态势发展起来。建筑装饰行业在“十五”期间,全行业已经形成年产值达到1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我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随着建筑业、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在“十五”时期,年均增加值为16.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主导产品不仅在总量上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均消费指数已接近或高于世界先进水平。

陶 瓷:中国建筑陶瓷产量目前占世界总产量一半,卫生洁具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3,均居世界首位。2007年建筑陶瓷35亿㎡,卫生陶瓷产量为1.1亿件。从2001年至2005年的5年间,中国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出口增长8倍,达到约45亿美元,产品在国际市场地位不断提高。 石 材:2007年我国石材产量为2.23亿㎡,出口石材超过3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18%,均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一。

木地板:2006年我国木地板产量达到3.3亿㎡,其中实木地板4500万㎡、强化木地板2亿㎡、实木复合地板6000万㎡、竹地板2500万㎡;出口量则超过9000多万㎡,进口量为700多万㎡。 人造板:2007年我国人造板产量为8838万m,成为世界第一大人造板生产国,第二大木材消耗国。

门 窗:我国门窗产量为2.8亿㎡,占世界的30%。在国内门窗市场上,铝门窗产品占55%、塑料门窗占35%、钢门窗占6%、其它材料产品占4%。木门已成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分支,我国木门生产开始步入旺盛的发展期。2004年至2006年3年来中国木门连续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突破400亿元大关。2004年至2007年木门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增长率均超过21%,出口额分别达到2.25亿美元、3.49亿美元、4.94亿美元和6亿美元。

玻 璃:浮法玻璃生产线已达145条,浮法玻璃比例达87%。2007年平板玻璃5.3亿重量箱,产量已连续17年位居世界第一。 石膏板:年产量已达到10亿㎡。

建筑涂料:1999年,全国涂料产量约为195万吨,建筑涂料产量约为130万吨,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建筑涂料生产国。2005年涂料产量达到382.56万吨,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

建筑幕墙:建筑幕墙生产约为41.5万㎡,占世界总产量的80%,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与工程应用大国。

2.企业品牌意识在增强

在国际知名建筑装饰材料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建筑装饰材料自主品牌迅猛发展起来。品牌意识的强化,实际上体现着企业之间的远见与眼光、胸襟与智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品牌已成为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此外,由于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直接导致了产品的同质性和日益加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使产品质量很难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要实现顾客满意化和获得差别化竞争优势,必须在核心产品之外提供更多的价值。赋予产品最深或最大限度的附加值。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李维特曾指出:“新的竞争不在于工厂里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在于除此之外能否给产品加上包装、服务、广告、咨询、融资、送货、保管或其他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事实证明,品牌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品牌的贡献远大于产品质量等主体价值。在建筑装饰材料行业的发展之路上,能够着力于品牌形象的塑造,使品牌形象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同时蕴含深刻的品牌文化,能反映企业的追求和精神境界,企业就会有了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的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建筑装饰材料产品中,在中国名牌、十环认证、国家部委推广节能技术等方面,知名品牌超过1000余家。包括卫生陶瓷、墙地砖、人造板及制品、石材及制品、玻璃及制品、建筑门窗幕墙、厨房卫浴设施、采暖散热器、照明电气、建筑涂料、管材管件、水暖器材、墙纸壁布、建筑五金、复合材料、太阳能等20余类,涵盖了整个建筑装饰材料行业。而对中国建筑装饰工程奖获奖工程使用主要材料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使用知名品牌产品的获奖工程越来

越多。同时,自主品牌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带动了中国建筑装饰材料业的发展和品质的提升。

3.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扶优扶大扶强”不仅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也是材料行业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具有主导产品和合理产品结构、有一定规模和配套能力的大型建筑装饰材料企业。大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头羊”作用越来越明显,他们在优化和创新产业结构、“以大引大、以大联小、强强联合”、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依托产品名牌效应,以产权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壮大了企业规模,提升了品牌效益;特别是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契机,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引进国外大企业,发展集加工、科研、承接工程的集团公司,大企业的生成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介绍两家企业:一个是北京金隅集团,一个是北新建材。

北京金隅集团总资产300亿,拥有子公司近100家,合资企业43家,20多种中国名牌等国内、外知名产品。北京金隅集团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房地产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绿色建材生产采购基地”和“中国绿色建筑装饰产业示范基地”称号。金隅集团以建筑装饰材料制造为主业,并延伸出房地产开发和不动产经营产业,是一个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结构的生产企业。金隅股份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逐步形成了以高标号水泥、家具、矿棉吸声板、加气混凝土和耐火材料为代表的制造业体系,发展和培育了一批如“金隅牌”水泥、“天坛牌”家具和“星牌”矿棉吸声板等为代表的中国和北京名牌产品;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通过资源整合和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金隅股份不断形成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态势。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已达50亿元,以“四节一环保”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为主营业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筑节能产业,核心产品石膏板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规模已达到3.6亿㎡,矿棉板达到1600万㎡,龙骨达到5.5万㎡,在中国市场遥遥领先,2007年领先亚洲,2010年将达到世界前列。早在1985年北新建材龙牌石膏板就获得了行业最高奖“国家质量银质奖章”,并连续多年在国家质量抽样检测中名列行业第一。2006年龙牌石膏板先后被评为中国石膏板第一品牌、中国建筑设计师最喜爱的品牌及“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2008年又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和司法机构认定为新型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北新建材凭借一贯的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实力规模、系统解决方案及优质服务等被评为行业“冠军品牌”,荣获“品牌中国金谱奖”;同时北新建材因击败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众多竞争对手,独家中标“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为奥运建设提供优质材料与服务,入选“2008中国品牌奥运光荣榜”,并荣获“北京奥运品牌贡献奖”。 4.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建筑装饰材料业的发展,促进和加速了建筑装饰材料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一些省、市、县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加大力度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地方特色的建筑装饰材料区域产业集群近50个。如陶瓷有广东佛山、潮州、福建晋江、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水暖阀门有浙江玉环、广东水头、福建南安;人造板及制品有河北文安、山东临沂;新型建材有广东高要;石材及制品有福建水头、广东云浮、河北曲阳、山东莱州;五金及制品有广东高要、小榄、浙江永康、温州、河北安平;照明电气有广东惠

州、古镇;涂料有广东顺德、江苏常州;家具有广东顺德、浙江玉环等。区域产业集群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建材装饰材料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品牌影响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广东省高要市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授予“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该市近年来涌现出了许多规模较大、品牌较响的优秀新型建材企业,并已具备一定规模,具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与新型建材产业相关联的还有建筑五金产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新型建材产业已经成为该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为扶持区域特色经济,构筑供需平台,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今年9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授予高要市“中国新型建材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金三角,是一个世界性的石材加工基地,有4000多家石材生产企业,石材产量和产值居全国首位。福建惠安是著名的雕艺之乡,全县有石材、木雕企业1300多家,年产值75亿元。浙江玉环县水暖阀门企业800多家,年产值200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水暖阀门生产和出口基地。广东佛山地区大型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有380多家,流通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已经成为世界的建筑陶瓷生产中心。此外,像南海铝型材生产基地、温州锁具之都、广东高要五金生产基地、水口镇水龙头生产基地、河北安平县丝网产销基地等都是规模较大的区域产业集群建材生产基地。

5.建筑装饰材料流通业快速发展

建筑装饰业与建筑装饰材料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装饰材料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全国经营面积在3000㎡以上的招商制市场有近3000家,营业额超过2000亿元。涌现了一批如北京的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集美、蓝景丽家、城外城、建材经贸大厦,以及天津环渤海、西安大明宫、闽南建材第一市场等大型流通企业。北京各类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已超过200家,营业额超过300亿元。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逐步放开了商品批发与零售对外资的限制,英国百安居、德国欧倍德、瑞典的宜家家居等著名商业品牌抢滩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规模化的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与技术,如建筑装饰材料超市、大卖场、仓储式购物中心等经营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建筑装饰材料的商业理念。

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国外大型企业的进入,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步入整合、连锁、多元、提升的发展期。以红星美凯龙为代表的大型加盟连锁、以天津环渤海为代表的市场联盟、以东方家园为代表的仓储式大卖场相继出现。陶瓷、石材、板材、五金、灯饰等专业市场发展迅猛。新型流通业态和新型营销方式遍布城乡大地,建筑装饰材料无论在流通体制、购销方式以及供应链管理模式上都已经发生了十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作为采购平台之一,有关建筑装饰材料展会快速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举办的建筑装饰材料及各类相关的专业展会近300个。建筑装饰材料展会,遵照国家产业政策,向着绿色、整合、专业化方向发展。一些规范、诚信、服务好的展会发展壮大。如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参与主办、协办和支持的“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装饰及材料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北京木工展”、“北京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中国红木古典家具展览会”和“香港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及五金展览会”

等,展会规模、展品档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知名度和信誉度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专业展的知名品牌盛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繁荣会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改革的推动下,国家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建筑装饰材料流通领域互联网等新技术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也开始显出成效。电子订单、网上超市、网上卖场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速度,促进了内需与出口的增长,为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科学发展的基础。

我国建筑装饰建材行业在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中发展、壮大、繁荣。建筑装饰建材行业的发展又促进和保证了建筑装饰行业的大发展、大提高。

二、主要问题和差距

1.缺少建筑装饰材料国际知名品牌

由于一部分建筑装饰材料企业缺乏全球化经营思想,忽视或不善于品牌国际化运作,致使我国建筑装饰材料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薄弱,竞争力不足,难与国外品牌抗衡。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建筑装饰材料企业产品质量很好,出口创汇也不少,但主要还是贴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目前涂料企业有8000多家,上万个品牌,涂料产量高,而知名品牌少,世界涂料销售额前十名企业中,没有一家是中国涂料企业。我国石材出口贸易虽已占到世界总量的60%,但其金额仍维持在全球石材贸易金额的13%左右,说明中国石材价格只是世界石材价格的1/4~1/5,仍在低端产品上徘徊。2003~2006年我国木门出口每吨单价水平为1350~1560美元,2006年我国从国外进口木门平均每吨单价为2864美元,人家用一吨木门等于我们2吨木门价钱。 2.缺少“航空母舰”式的大型企业

国外建筑装饰材料强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几个“航空母舰”式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支撑,竞争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劲。当前我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虽然有一批领军企业,但在规模和经济实力上与世界知名企业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小企业多,大型企业少。

建筑装饰材料企业,不但要在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要走出国门,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推动企业以各种形式进行联合,特别是同一产品类别的出口贴牌产品企业,更有条件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扬联合做大的优势,创立自主品牌;小型企业也可以成为大型企业的专业化产品生产企业,形成配套的产业链。 3.缺乏技术创新意识、装备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

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企业突出的差距是研发设计滞后,研发投资不足,研发人才不够,创新意识欠缺,抄袭模仿较多;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多数中小企业工艺水平落后,产品质量波动大。如目前石材生产企业,加工能力强,而技术能力薄弱;产业规模大,而附加值却很低;硬件规模大,而软件规模很小;单机能力较强,而系统能力很弱。

三、从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看 材料企业科技进步的几个问题

1.部品化发展方向

建设部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建立住宅部品体系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保证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提出了建立住宅部品体系的具体工作目标:“到2005年初步建立住宅及材料、部品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到2010年初步形成系列的住宅建筑体系,基本实现住宅部品通用化和生产、供应的社会化。”

住宅部品化的基本要素和理念通俗的讲,住宅(成品)是由住宅部品组合构建而成,而住宅部品(半成品)是由建筑装饰材料、制品、产品、零配件等原材料组合而成;部品是在工厂内生产的产品,是系统和技术配套整体的部件,通过现场组装,做到工期短、质量好。

住宅作为一个商品,它的生产制造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不是在工厂里直接生产加工制作而成,而是在流动的工厂(施工现场)搭建而成,因此住宅部品化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住宅建造的效率和质量。当前我国住宅的施工效率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住宅建造效率的1/6~1/5。由于部品化程度低,工程质量也受到工匠水平高低,以及现场工作条件的限制。

住宅部品化,促进了产品的系统配套与组合技术的系统集成。部品的工业化生产,使现场安装简单易行。住宅部品化,推动了产业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提高了住宅建造效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住宅的品质,更有利于保证质量。

部品化发展趋势已取得一定成绩,如家庭用楼梯,浴室中的淋浴房、带按摩功能的浴缸,厨房、卫生间的集成吊顶,整体厨房等等,都是部品化发展的具体体现。

以整体厨房为例,顾名思义是指将橱柜、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洗碗机、冰箱、微波炉、电烤箱等厨房电器及各式挂件、水盆、抽屉、拉篮等厨房用具进行系统搭配而成的一种新型厨房形式。整体厨房将橱柜、厨具和各种厨用家电按使用要求合理布局,巧妙搭配,实现厨房用具一体化,以及格调、布局、功能一体化。在这个水、电、气、家具、电器扎堆的“弹丸之地”,完成上魔窟的设计要求,以及解决好建筑业与制造业的脱节的问题,有关方面已经制订和正在制订一系列技术标准。新的行业标准对建筑空间、管道、布线做了规定,对橱柜也提出了模数的概念,还对厨房电器的接口与模数等做了要求,这将有力的加快部品化发展进度。

在住宅部品化发展趋势下,建筑装饰材料企业不能安于传统的原材料工业的属性定位。要加快发展各类深度加工和配套、延伸产业链并较多地占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成为原材料和制品工业。由单纯原材料供应商向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2.绿色、节能、环保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装饰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满足绿色建筑需要,且自身在制造、使用过程以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关于绿色材料:凡同时符合或具备下列要求和特征的建筑装饰材料产品称为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一是质量符合或优于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二是采用符合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原料、材料、燃料

或再生资源。三是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废气、废液、废渣、尘埃的数量和成份达到或少于国家规定允许的排放标准。四是在使用时达到国家规定的无毒、无害标准并在组合成建筑部品时,不会引发污染和安全隐患。五是在失效或废弃时,对人体、大气、水质和土壤的影响符合或低于国家环保标准允许的指标规定。

关于节材:建筑装饰材料生产是资源消耗性很高的行业,大量使用木材、石材,以及其它矿藏资源等天然材料,化工材料、金属材料。消耗这些原材料对生态环境和地球资源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节约原材料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如木材,要加强对木材废料、劣质树木、秸杆、沙生灌木的综合利用,如生产优质刨花板和密度纤维板,生产隔音板、阻燃板、防潮板,生产木塑型材块料及制品等。要开展对一般树种木材的改性研究,开发出具有中、高档材质的木材原料。又如石材,我们的资源有限,而开采时浪费很大。我国大多数矿山的荒料率低于50%,有的荒料率仅为30~35%,提高石材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提高荒料率的同时,要提高优质石材的使用价值,开发生产薄板复合型装饰板材。发展石雕艺术品、异型材、园林工艺石材等具有特色的石材制品。要研发利用采矿或加工的剩余废料制造美观的人工装饰石材,如高档水磨石板、合成人造石板及制品等。

关于节能:为了实现建筑的节能保温,必须发展隔热保温建材。传统的保温材料有珍珠岩保温板、聚苯乙烯材料、岩棉以及这些材料的复合夹芯板等,还有现在的低辐射玻璃、低辐射—热反射中空玻璃等。国家863项目室内保温材料的研究也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要研发带有外装饰层的保温墙体材料,提高外墙保温装饰工程的工厂化程度和施工质量。目前,应该发展以纳米技术、光电技术为主的新型保温、节能材料,如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电力墙和太阳能光电玻璃等,这些材料目前已经在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国得到应用。保温节能,除了具有能源上的节约,还具有很强的室内环境舒适特性。

建筑门窗在满足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的同时,要提高其热工性能,开发更加多样化的节能门窗。建筑遮阳产品对于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很广阔的市场需求。要改变市场以低档遮阳帘和窗帘布为主的状况,吸收国际的先进技术,快速发展性能优异、功能多样化的中、高档遮阳产品。尤其要研发适合玻璃幕墙用的遮阳产品。

要研发高性能的外墙外保温的专用涂料,既满足保护外墙外保温材料的耐久性,同时也要有多样化的装饰效果。

关于环保:环保型产品是对绿色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健康性能是建筑物使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有放射性物质的产品,含有甲醛、芳香烃等有机挥发性物质的产品是构成对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产品,已经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许多产品都纳入“3C”认证。

抗菌材料、空气净化材料是室内环境健康所必须的材料。如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光催化技术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关键技术。目前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涂料、地板、壁纸等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它们代表了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方向,不仅解决甲醛、VOC等空气污染,而且还解决人体自身的排泄和分泌物带来的室内环境问题。目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利用纳米微米复合技术开发的空气净化材料,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开辟了新的净化材料发展思路。此外,利用纳米微米复合技术制备的空气净化材料和无机矿物为主研制的粉体刮涂涂料,具有空气净化、抗菌、调节湿度等功能,实现真正无污染的健康功能。

国家对于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已经有了明确的限量与标准,生产企业要按照标准的要求改进生产工艺,市场上的达标产品增多,但低毒、无毒和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极少,应该成为材料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

3.多功能、复合型材料成为发展的亮点

当前,对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有精美的装饰性,良好的使用性,而且要求具有环保、安全、施工方便、易维护等功能。市场上许多产品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综合要求。因此,采用复合技术发展多功能复合建筑装饰材料已成定势。

复合建筑装饰材料就是由两种以上在物理和化学上不同的材料复合起来的一种多相建筑装饰材料。把两种单体材料的突出优点统一在复合材料上,具有多功能的作用。因此,复合材料是建筑装饰材料发展的方向,许多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复合材料的时代。如“大理石陶瓷复合板”是将厚度3~5mm的天然大理石薄板,通过高强抗渗粘结剂与厚5~8mm高强陶瓷基材板复合而成。其抗折强度大大高于大理石,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易安装等特点,且保持天然大理石典雅、高贵的装饰效果,能有效利用天然石材,减少石材开采,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等。

如石材蜂窝复合板是由3~5mm石材为面层,铝蜂窝或塑料蜂窝为基材,中间夹一层高强度纤维过渡层复合而成。其重量轻,为同厚度石材重量的1/5,强度高,抗冲击强度比厚度为3cm花岗石强度大10倍;弯曲强度达8.5MPa,拉伸剪切强度达0.48MPa。还具有隔音、隔热、安装方便等特点,且保持天然大理石自然,古朴的装饰效果。产品规格1200×2400mm,适用于室内墙面装饰及天花板吊顶等。

复合丽晶石产品是由高强度透明玻璃作面层,高分子材料作底层,经复合而成。目前有钻石、珍珠、金龙、银龙、富贵竹、水波纹、甲骨文、树皮、浮雕面等10个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丽晶石具有立体感强、装饰效果独特、不吸水、抗污、抑菌、易于清洁等特点,适用于室内墙面、地面装饰,也可用于建筑门窗及屏风。

复合型蜂窝铝板是一种夹层结构的新型复合材料,该产品的面板具有很好的耐候性与自洁性而得以广泛应用。由于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刚性好、吸音等特点,适用于幕墙、建筑隔板、吸音板等。

复合材料窗,诸如铝塑复合窗、铝木复合窗等,由于装饰性强,温馨典雅、高贵华丽,加上外层可做多种材料喷涂,维护了建筑物的整体美,目前,已受到市场欢迎。 4.智能化发展方向

将材料和产品的加工制造同以微电子技术为主体的高科技嫁接,从而实现对材料及产品的各种功能的可控与可调,有可能成为装饰装修材料及产品的新的发展方向。

“智能家居”从昨天的概念到今天的“智能家居”的产品问世,科技的飞速进步让一切都变得可能。“智能家居”可涉及到照明控制系统、家居安防系统、电器控制系统、互联网远程监控、电话远程控制、网络视频监控、室内无线遥控等多个方面,有了这些技术的帮忙,人们可以轻松地实现全自动化的家居生活。

在国外,智能网络家居的种种便利及好处足以诱惑得你目瞪口呆:如开窗外出,忽遇风雨,可以帮助关窗户;如果打开窗户,散热器便会自动停止给房间升温。走进房间,通风设备就自动开启。厨房里,家庭主妇触摸屏幕,便可看到清晰明了的菜单图示和加工方法。车库、房间不用的灯可以自动关闭。阳光明媚时,可自动开启窗帘,回家的路上可以提前启动空调。夜间入睡,看一下状态显示屏,便可知道房门、窗户、灯光是否关闭。如主人外出,可以通过事件模块配合时间控制器的设定,通过电话远程控制了解室内情况。

事实上,尽管关于智能生活的很多描述还只是个美丽的理想,但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了。如,目前市场上遥控窗帘机就是一例,就控制方式来讲,就有固定式开关控制,还有遥控、光控、声控等许多种,可以满足不同人们的喜爱。如把开关装在床头柜等电器综合控制系统中,睡在床上就能控制窗帘的开闭,而且利用触摸开关,实现全自动断电,既安全又节能。 又如:智能灯光已经具备了家庭应用的可能。智能灯光可以设定为就餐模式、影院模式、起夜模式、来客模式、浪漫模式等多种,人们可以根据当时情况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一般而言,柔和的光线能给人们一个好的心情,少而暗的光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多而亮的光能够使气氛更加热烈。有了多重选择,无论是在会客、看电视,还是在独自思考的时候,都可以选择不同模式,调节不同灯光的亮度,创造舒适、温馨的氛围,让人们更深入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四、对当前经济环境的认识和行业发展的思考

(一)对国内市场的分析 1.市场空间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下游产业发展,仍然会给建筑装饰材料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空间。 按照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房地产业、建筑装饰业将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带动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巨大发展。据测算,到2010年,如果按每住宅为100㎡计算,仅新增住宅需求就将达到8000万套;到2020年将达到2亿套。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建筑业年产值有可能达5.8~6.2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建筑产值有可能达11.5~12万亿元;从大约2040年开始,我国建筑市场进入动态平衡期。 建筑装饰行业2005年工程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到2010年再翻一番达到2.1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左右。其中,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实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以上;住宅装饰装修实现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以上。

建筑装饰材料需求也将从6000亿元左右增加到1.2万亿元左右。未来十年,建筑装饰材料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3~4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建筑装饰材料将有更大的需求潜力。

从党的十七大文件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到2020年,经济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即在2000年人均GDP1000美元的基础上,到2010年翻一番为2000美元,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水平。

从国内外建筑装饰材料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建筑装饰材料产品人均消耗未饱和之前,产品的数量增长速度基本是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步的。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在10%左右,预计2010~2020年1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也可维持在7%左右。2020年以后的经济会缓慢回落,建筑装饰材料产品的数量也会相应出现缓慢回落,但仍将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影响

建筑装饰材料行业总体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循环经济模式的有力推进,促进了它向节约型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从“两高”(高消耗、高污染)产业改变成为“双型”(节约型、环保型)产业是这个行业生存的基础。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其发展路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它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使不同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和谐型经济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的资源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突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瓶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要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做到“物尽所用,地尽其力”。 二是废弃物产生环节,要着力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三是再生资源利用环节,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废弃物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

四是消费环节,大力提倡绿色消费,鼓励使用绿色产品,使节能、节水、节材逐步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就以废纸的回收利用来说,l吨废纸可再造0.8吨好纸,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并可节约100吨水、300公斤化工原料、1.2吨煤、600千瓦时电。

现在,资源再生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20世纪末,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加到6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可达到1.8万亿美元。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例如石材生产是资源性、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科技含量低,面临节能减排繁重使命,资源瓶颈制约等问题。目前阶段我国石材生产既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同时还大量进口国外石材原料进行加工,对天然石材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切实做到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能源,以及保护好环境,不仅有潜力,而且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第二重压力是我们产品应用于工程后,是否能做到建筑物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节电和符合环保要求,不具备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技术性能优势,就要被市场淘汰,这些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企业产品将越来越会受到更为严厉的考验。 3.房地产的影响

2008年的新建商品房销售4~6月分别降3%、4%和6%;7~10月分别降10.8%、14.9%、15%和17%;较大城市成交量降22%以上;北京、上海分别降54.2%和43.5%;而楼市的供应面积增加,至8月份,同比增长8.7%。

原因:一是市场信心不足,房价下降后又导致人们长期的持币观望。二是银行对房地产商贷款谨慎,股市缩水影响了购买能力。三是房地产自身也进入调整期。 趋势:重视房地产业,11月10日温总理强调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政府更加重视廉租房、社会保障住房建设。重要的工作是将购房者自住性需要、改善性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

2009年将在中国召开世界不动产联盟论坛,也许大会之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出现点好兆头。

(二)关于世界金融危机

什么是次贷危机:次贷全称是次级贷款,是指向信用等级低、还款能力差的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贷款的利率高,银行收益好。贷款者希望通过房产的升值来偿还贷款,银行则认为,一旦客户无偿还能力,通过没收房产抵押拍卖而获收益。当房产价格下跌时,银行拍卖也难以收回本金,将成为坏账而破产。1994年美国次贷是350亿美元,2000年为1400亿美元,2007年为8000亿美元。2007年8月8日,美国的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次贷破产,引发次贷风暴。

——在次贷的冲击波下,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接管了房利美、房地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9月20日布什政府准备用7000亿美元购买不良抵押贷款的银行的资产;9月25日美国的最大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倒闭;10月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在美国之后因受美国次贷危机牵连,很多国家开始向本国金融机构注资。次贷危机已经变成为世界金融危机(风暴、海啸)。

——预计到2009年会有220万美国人因失去住房而无家可归;华尔街6位银行的首席执行官、8位总裁、18位部门高管被撤职。雷曼公司裁员18%,全国性企业裁员已成定局。且不说美国,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的巴斯夫近日宣布将关闭的80家工厂,2万名员工受影响。最近,美国政府已下决心救助三大汽车企业。金融危机已经转化为经济危机。

——二战以来的最深刻的一次世纪性危机,其根源是美国的次级房贷者透支了国家,而美国透支了全世界。(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在省吃俭用过日子的时候,美国家庭已经欠下了每户约16万美元的债务,他们同国家一样过着透支未来的生活)。(靠美元计价体系和军事强权透支全球经济成果的生存模式面临着历史性的清算)。

(三)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中国的海外资产缩水(美国国债还是有保证的)。

——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持续加深。如温州市11月规模以上企业国外订单减少了20.7%;以后会持续下降。

——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延伸。股市、汇市、期市、楼市的波动都同企业原材料购买、产品销售、资产价格、成本和预期利润相连。

——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扩展。如煤炭大省山西,10月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负增长。占全省10%的8000余家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甘肃省由于有色金属、钢材、石油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最近又有消息,内蒙电力剩余了。 ——从经济层面向社会层面传导。如就业困难,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截至11月18日受企业减员影响而提前返乡的农民达28万余人,1.3亿的农民工2009年怎么办?

——对建材企业影响的几个信号。好美家关闭北京两家门店(西三旗和四季青)。五金行业协会认为只有二成半至三成企业保持良好经营状态,约四成企业生存艰难,有些已经歇业。其中出口企业损伤突出。

一年内已有四成灯具企业退出市场。

把握住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综合评估:

1.在经济全球化下,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我们国家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

2.如此深刻的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很大,持续的时间也难以预料,要做充分的精神准备。它所带来的破坏性只会越来越明显,是在短时期内难以消失。

3.中国是政府主导型国家,保民生、保增长、保就业的中央经济政策,将会同办奥运一样,在应对危机中有办大事的能力,我们要有信心。同时要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四)当前经济环境下行业发展的思考 三点建议:

一是不能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临时性、随机性措施代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二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企业发展的底线是有能力过冬、有能力迎接春天的到来,要安全着陆。 三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有特色的发展思考。

1.把产品生产和企业发展坚定不移的定位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第一个环节是企业发展环节,它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适应国内消费需求的发展方针;坚持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上来。

第二个环节是生产过程的节约化。在坚持走技术创新方面,一定要实现节约原材料、能源和耕地上,以及产品的节能环保指标上的新突破。譬如说,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年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在内的我国材料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个环节是全面提高建筑装饰材料产品四节一环保的品质,积极发展新型建材,为下游行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譬如说,相当多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及部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减轻建筑自重,有效提高抗震能力,并且宜于机械化施工。此外,不仅有可观的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效益显著。成为社会进步的一部分。

2.更好地发挥大型企业的作用,加快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化

2008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发挥业内骨干企业作用的若干意见》,有没有一批社会、市场承认的大企业,是行业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行业竞争秩序的要求,也是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大企业的生成和发展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但它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包括更多的中介机构和媒体的推介,协会应不遗余力的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好地服务。

推动大企业发展,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做法,譬如“以大引大、以大联小、强强联合”,积极组建大型集团公司;又譬如,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依托产品的名牌效应,以产权为纽带,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小企业实施收购、兼并、联合,壮大企业规模,提升品牌效益;又譬如,通过国内外企业的优势互补,甚至是跨国的企业集团;特别是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契机,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引进国外大企业,发展集矿山开采、加工、科研、承接工程的跨国集团公司。

当前,在支持企业做大的过程中,要强调辩证地认识“大”和“强”的关系。大、强结合,大中求强。强要强在技术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上,要强在品牌建设和增加产品附加值上,这是中国由大国已成为强国的必然发展途径。

大企业在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和竞争,推进自己国际化发展水平。 3.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特色、提高在多元化市场上的生存发展能力

一是13亿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消费水平差异极大,对建筑装饰材料的价格选择差异极大,这就为企业创造了差异化选择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的空间,它为大、中、小企业都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

二是中国建筑工程档次已拉开了距离,标志性建筑和经济适用住房的装修材料需求形成了极大反差,无论是高端、中端、低端产品都是市场所需要的,企业可以在多元化市场需求中找到发展定位。更多关注二三线市场的农村市场。

三是有特色也有竞争力,才有发展前途。战略取向特色、发展方向方针特色、市场定位特色、经营模式特色、企业文化特色、宣传广告特色等等。金隅集团的特色、北新建材的特色,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介绍一下作为流通领域的北京建材经贸大厦的特色。 北京建材经贸大厦在经营管理中形成了四大特色:

一是产品定位有特色。大厦以经营国际顶级家居建材名品为定位,目前,在大厦经营的国际高端品牌包括:卫浴产品品牌有美国科勒、日本TOTO、西班牙乐家、德国唯宝、德国凯乐玛、瑞士劳芬、德国汉斯格雅、美国浩诗芭等;地板产品品牌有意大利质尊、瑞典柏丽、奥地利威兹帕克、印尼特佳等;瓷砖产品品牌有意大利马拉兹、意大利蜜蜂、意大利蜘蛛、意大利比萨萨、西班牙宝路莎等;壁纸产品品牌有瑞典德克玛森、日本山月、比利时雅帝、英国威尔曼、荷兰芬格等;门窗产品品牌有芬兰普罗芬、意大利3ELLE、德国家仕、美国史丹利、德国威鲁克斯等;橱柜产品品牌有德国柏丽、德国劳斯、德国爱米默等。

二是顾客高端有特色。大厦一直是京城社会名流贤达、国际友人、事业有成人士的主要消费场所。在这些高质量的顾客中,有国外驻中国大使、政府官员、演艺明星、体育明星、商界精英。他们很多人都是忠诚度较高的回头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圈子里的朋友口口相传来大厦购物的。

三是商品展陈有特色。大厦素有“京城高新家居建材第一家”的美称,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海内外名牌、优质、新型、特色精品迅速进入并占有市场的源头和起点,很多国外品牌与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的条件之一即为:“把中国旗舰店设立在建材经贸大厦”。大厦是专业设计师和高端消费者首选的标志性卖场,每年都有国内外专业考察团队来大厦参观、学习,还有许多装饰设计师经常带顾客来大厦找灵感、找素材,印证了大厦“看看就是一种享受”的商品氛围。

四是差异营销有特色。大厦始终坚持“差异化、个性化”的经营理念,加之在经营规模方面的局限性,大厦往往采取独特的、有深度的营销方式,瞄准和吸引目标消费者、扩大企业知名度、培养顾客忠诚度,积极为消费者服务。大厦深入调查研究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与偏好,有计划、有侧重的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在业界首开先河,专门组建了“大厦设计师俱乐部”,为行业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通过“设计高峰论坛”,“国际设计大师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不仅有助于设计师了解时尚、前沿的设计趋势和理念,拓宽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水准,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彼此的信息交流,为厂商产品的销售拓宽了渠道,实现了“以设计带动销售”的设想。 由于在行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厦被推选为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材料委主任单位等。 4.加强产业链的合作,提高综合竞争力

合作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筑装饰行业已从设计、施工、材料到最后居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建筑装饰工程产值50%以上是材料价格,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量。环保住宅取决于环保材料的应用。节能住宅也取决于节能材料的应用。在建筑装饰装修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发展上,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05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合作年”时,成立了“全国建筑装饰产业链联盟”。联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扶优、扶大、扶强”的发展战略,遵循“优优合作”的原则,由全国优势建筑装饰公司、重点房地产开发商、知名建筑设计院、名优品牌材料机具生产企业、建材市场流通企业、相关质量监督检测单位等,实行强强联合、优优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互动互惠、倡导诚信,共同发展。形成以建筑装饰、房地产为龙头,带动各链体品质全面提升的新格局。共同打造优质工程,改善居住环境,促进房地产业、建筑装饰业、建筑装饰材料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在倡导产业链合作中搭出三个平台,一是设计、施工、材料企业的产供销的平台。二是搭建“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国际大循环平台。三是搭建展览、交流、推广、研讨、培训的平台。搭建这三个平台的目的是形成建筑装饰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共同体。在应对金融危机时,人们把它称为抱团取暖。以工程为载体,以设计为龙头,以创新为动力,以材料为后盾,打造行业航空母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5.金融危机下的对策思考

——要用一个正确的心态对待金融危机,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正确心态的对待萧条所带来的影响,也要充分认识困难; 正确心态的对待洗牌;

正确地估计预期,形成积极的应对反应; 危机的历练是造就成熟企业家的过程。

土光敏夫讲:“没有沉不了的船,没有倒闭不了的企业,一切取决于人的努力”。 李嘉诚讲:“没有一件事情是无止境的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 美国人安德鲁著:《大灾难后的金融变局》核心思想是大灾难后最需要的是冷静。 ——坚持稳健经营,在三个大事中把住关口,保持过冬底线: 一是现金流不能断档(香港的百富勤);

二是不要出现重大失误,可少做,但不可错做(中建的经验); 三是警惕受失败的合作伙伴牵连(中建的经验);

保住过冬底线:压缩规模、降低成本、适当裁员、减少库存、订单交易等等,学会做减法、做瘦身。

德鲁克是美国大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当企业家对100可能发生的事都难以估计的话,他将没有必要去思考企业的长期目标了,因为很有可能五年内企业就已经不存在,企业要把近期工作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 ——在不利中找到有利的发展机遇

美国大陆航空总裁格雷·布鲁尼曼讲:“危机不仅带来麻烦,也带来无限商机”。

当灯具企业不断退市的时候,橱柜企业外销定单几个月一直在猛增(但要考虑支付风险、拖欠风险、币种风险)。

充分利用国家政府资源,高度重视二线、三线市场,把小市场聚合成大市场的长尾战略。世界并不缺少市场而缺少发现市场的眼睛。

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低成本规模扩张的有利时机;

开拓国际市场,收购海外企业,扩大中国材料品牌国际影响的好时机; ——练内功、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从历史经验看,衰退不是短期能结束的,企业要从长计议(1989年,美国经济学家讲锅底是平的);

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和创造能力建设,做好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 研究资源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洗牌中一定会诞生更有实力的企业; 企业既需要创新,更需要市场,现在要增加同金融酱的合作;

国内外市场需求是有的,只是暂时被搁置了,要做未来市场需求调研就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业务储备工作。

——在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中,需要企业更好的践行社会责任 学会承担与让渡

第四篇:绿色船舶技术发展趋势概要

1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副 标 题:

学 生 姓 名: 所在系、专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日 期: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趋势

朱冉 船舶工程系舾装

102班 刘文明 2013年4月

3 摘

摘 要

随着人类的发展,陆地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急需对海洋资源大量索取,以船为媒介的人类文明发展工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国际上,特别是国际海事组织 (IMO)对航运界防止船舶造成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发展趋向,探讨绿色 (环保 )船舶的概念和设计建造要求。

关键词:绿色船舶 有害材料 压载水有害水生物 油污染 空气污染

4 Abstrac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ppear serious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are in urgent need of the great many requests for oce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ship for medium of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tools, play the role of continuity. The paper simply introduces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to transport the prevention of water pollution and air pollu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gree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hipping and build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Keywords: green ship,harm fulm aterials,harm fulaquatic organism s in ballastwater,oilpollution,air pollution

5 前言

前言

自上世纪6O年代开始,海洋环境的保护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关注的问题 。随着国际航运的日益繁荣 ,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IMO近几年更是不断推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强制性公约、规则的形式来加强对海洋环境乃至大气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国际 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等也不断推出新的行业标准 ,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酝酿着更为严格的区域性标准,这些对环保要求的大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船舶的设计和建造理念,决定着船舶市场竞争力。因此船舶环保技术 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已成为占领航运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绿色船舶或 者环保船舶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将主要从IMO要求对绿色船舶技术影响的发展趋势 ,来探讨绿色船舶的建造材料 、结构布置和设备配备要求。船舶建造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员的保护,属于船舶的绿色制造工艺 ,是另外一个环保方面,本文暂不考虑。

7 目录

目 录

摘要………………………………………………………………………………I 前言………………………………………………………………………………II 1.绿色船舶概念…………………………………………………………………1 1.1绿色船舶的功能 1.2绿色船舶的先机 2.绿色船舶的防污染要求

2.1 IMO防污染要求现状 ……………………………………………………2 2.1.1 油类污染………………………………………………………………2

2.1.2 空气污染………………………………………………………………

3 2.1.3 压载水有害水生物污染………………………………………………3

2.1.4 船舶拆解污染…………………………………………………………3

3.IMO环保要求最新动态

3.1 .1油类污染…………………………………………………………………4 3.1.2 空气污染………………………………………………………………5 3.1.3压载水处理技术…………………………………………………………7 4.绿色船舶的设计思想

4.1为船舶及其设备选用绿色材料……………………………………………9 4.2船舶构造及系统布置的“绿色设计”……………………………………9 4.2.1燃油舱保护……………………………………………………………9 4.2.2船舶机舱底水系统的布置设计…………………………………………9 4.3防污染设备配置………………………………………………………………9 5.小结

致谢 …………………………………………………………………………………15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附 ……………………………………………………………………………………17

III 8

1.绿色船舶概念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将船舶及航运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船舶减排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业界对绿色船舶充满期待。那么,绿色船舶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绿色船舶能带给我们哪些变化?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绿色船舶是从设计、建造、营运到拆解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应用绿色技术最大程度上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安全健康的功能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体现在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利用等环节的绿色要素。”--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所所长杨忠民介绍。

何谓绿色船舶,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的定义 ,但根据对船舶的各个方面的环保要求,绿色船舶实际上是指船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从设计到报废拆解,从摇篮到坟墓 ),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防污染设备及无害建造材料, 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及设备的事故或损坏发生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率,提高建造材料回收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 迄今为止,IMO已经制定了三个关于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国际防污染公约:防止船舶造成污染 (MARPOL)公约 、压载水(BWM)公约和有害防污底 (AFS)公约,目前正在制定第四个防污染公约:拆船公约。从各个方面对船舶可能造成的油污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污染、压载水有害水生物污染、有害防污底污染以及船舶拆解过程所造成的各种污染进行控制。正是这些相关方面的强制性防污染要求,促进了绿色船舶设计、建造和操作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1.1绿色船舶的功能

“绿色船舶”的发展无疑会起到保护全球环境、推动船舶制造业和航运业良性发展的作用。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使得船舶及航运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以空气污染为例,国际海事组织专家组的研究报告认为,2007年全球航运业CO2排放量为11亿吨,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4亿吨。而这还仅仅是航运业污染环境所表现的一个方面。

针对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对MARPOL公约重新审视梳理,先后对防油污标准、空气污染NOX、SOX 排放标准等进行了修订,又陆续通过了压载水公约、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当前的重心又转移到控制CO2的排放上。IMO近年来工作重心的转变,也是它从环保标准向绿色标准转变的历程,从契合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出发,陆续完善以实现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要求为目标的标准,这些标准将是构成未来“绿色船舶”标准体系的基础。

9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趋势

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IMO相关标准的出台,引导着全球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船舶已是全球的选择。另外,从行业、企业进行能源管理的需求出发,绿色船舶也是其实施能源目标的重要手段。“绿色”标志作为船舶的绿色身份证,是造船和航运企业获得政府支持,公众认可,开展绿色营销的主要保证。

1.2绿色船舶的先机

节能环保的热潮席卷着航运业和造船业,绿色船舶标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新一轮国际标准权益竞争的焦点。“虽然目前尚没有完整明确的国际性‘绿色船舶’标准,但欧美、日本等国家已在国内立法方面有所行动,并可能提前单边实施,从以前防污染要求来看,海运界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并不乏先例,如美国的90油污法案。

如今,许多国家都以非常热衷而积极的态度发展绿色船舶。欧盟于2009年1月22日发布“2018年前欧盟海运政策目标及建议案”,以促进安全、保安、清洁、高效的航运业,欧洲航运及相关海上产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优势以及其整个海上运输系统如何面对21世纪挑战,成为此战略计划的核心部分;英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推出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方案,认为是航运业有效的减排方式;丹麦设立“未来绿色船舶”项目通过使用现有技术实现船舶减排,该项目旨在对NOx和SOx减排达到90%、CO2减排达到30%;日本确定的目标是,到2011年将把新造船CO2排放减少30%。

应环境保护需求而诞生的绿色船舶,因贴上了“绿色”的标签,必将更多地得到国际社会及公众的认可。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具有“绿色”标志的船舶,可优先通过“绿色通道”进入欧美等繁忙港口;港口国监控对具有“绿色”标志的船舶实施“信任”措施;保险机构对于“绿色”标志船舶实施低保费率;各国金融机构对于“绿色”标志船舶建造计划提供更加优惠的融资条件等等。

对于船舶、航运业及相关企业来说,谁先实施“绿色”标准,谁就能抢占先机。

绿色船舶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我国政府已意识到绿色船舶是未来世界造船业、航运业竞争的关键所在,目前正积极组织国内有关部门研究开发绿色船舶及相关技术。作为大系统产品的船舶来说,它涉及方方面面的技术,船舶不可能仅通过某一方面的新技术来达到环保或节能的效果,而需要通过不同的切入点采用“绿色技术”,这就意味着绿色船舶的认定标准可能千差万别,这也是我国绿色船舶系统标准相对于其他“绿色产品”(如绿色家电、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等)而言,出台较晚的原因。

如图(1)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7.6万吨散货

1 10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7.6万吨散货船“TigerEast”号离开码头,交付给香港船东。这艘船是山船重工应用大量环保技术建造的“绿色”散货船,也是我国制造的第一艘“绿色”散货船。

据了解,该船机舱选用新型电喷式主机,可有效降低油耗;采用螺旋桨消涡鳍、压载水处理装置等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和船舶携带压载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环保性能突出。船舶总长225米,型宽32.26米,型深19.6米,设计吃水12.2米,航速14.5节,载重7.6万吨。

2.绿色船舶的防污染要求

2.1 lMO防污染要求现状

根据IMO已经通过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国际防污染公约和其他防污染议题的讨论情况,可以将目前船舶的防污染热点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类:

2.1.1油类污染

早在1993年油船 的设计开始运用双壳保护直至今日,并加快对单壳油船的淘汰或改造。随着燃油作业及事故中导致的泄漏引发的污染程度越来越大,IMO新增对船舶燃油舱的保护要求,船舶燃油舱也应给予双壳双底保护。大型油船的货泵舱发生底部破损的几率虽然很小 ,但从环境友好和降低事故性溢油角度 ,亦提出双层底保护要求。

2.1.2空气污染

来自船舶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来自船舶柴油机、焚烧炉、锅炉等排出的废气、消防系统及制 冷 系统的消耗 臭氧介质 以及油船和化学品船释放 的液体货物蒸气。目前对船舶废气控制 目标为:氮氧化物 (NOx)、硫氧化物 (SOx)、消耗臭氧物质 (CFCs,Halon)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燃油质量和船上焚烧作业。虽然船舶废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比例很小,但空气污染问题却是当前海事界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对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控制措施的争执达到白热化程度。

2.1.3 压载水有害水生物污染

IMO对控制船舶压载水中有害水生物污染的方法,除了预防性措施外 ,主要有

11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趋势

两种管理措施 :压载水置换,该措施目前被定为过渡措施 ;压载水处理 ,该措施是最终目标 。为达到压载水处理标准 ,需要相应的压载水处理系统 。而处理船舶压载水的相关技术的可利用性仍然是目前压载水公约达到生效条件的技术瓶颈问题。

2.1.4 船舶拆解污染

对船舶拆解作业过程中对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各种液态、固体或气态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是船舶拆解作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为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各种安全和污染问题 ,要求新造船舶自初始设计、建造以及营运维护过程中,应禁 止使用有害材料 ,并避免 或减少使用潜在有害材料 ,设计应安全并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和处置 。

3 IMO环保要求最新动态

3.1.1 油类污染

油类污染一致是海事界最受关注的污染之一 ,对油类污染已经到了 “零容忍度”的程度。 目前在IMO内部对防止油类污染的审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 1)船舶海上过驳油类 :船舶在海上过驳油类作业中时常发生泄漏 ,控制海上油类过驳溢油正成为防止油污染的另一热点之一 ;

2)机舱舱底油污水排放 :船舶机舱舱底污油水排放是船舶在正常营运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油类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尽管滤油设备的性能标准已经很大程度 提高了 ,但传统 的机舱和舱底水系统布置仍难免导致船舶无法始终符合公约要求。因此,新的设计概念被提出,即 “综合舱底 水处理系统” (IBTS),从源头上控制含油污水的产生,将油类的残余物和清洁水的泄漏分开收集,避免油类和清洁水的混合,从而减少了含油污水的量。同时 ,为避免过多的含 油污水进入滤油设备 ,减轻滤油设备的工作负荷 ,机舱污水井 的含油污水首先被驳到预处理柜,部分油水在此得到分离,降低了驳到舱底水储存柜和滤油设备的含油污水的浓度。是否将这一概念成为强制性要求 ,IMO正在予以审议。

3.1.2 空气污染

IMO正在致力于对现行有效的MARPOL附则 VI进行全面修订,将极大提高 目前的相关标准, 并考虑增加对现有柴油机NOx排放 的控制 ,对颗粒 物质 (PM)进行控制。降低柴油机NOx排放量的技术有几种,目前认为最 有前景 的技术 是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技术,可将柴油机的排放从目前的水平再降低80%~ 90%。减少SOx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硫含量低的燃油,否则使用SOx废气后处理系统将燃油设备或系统产生的废气处理后再排放。IMO在船舶空气污染方面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受到全世界关注的C02等温室气体 (GHG)排放的控制措施的制定。目前认为减少C02温室气体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燃油消耗 ,或使用替代能源。

如图(2)新型环保柴油机

1 12 3.1.3压载水处理技术

尽管IMO没有限制处理压载水的技术方法 ,但 是对于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则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 ,其目的是逐渐限制和淘汰使用可能产生 “二次污染”的化学处理方法。

4 绿色船舶的设计思路

从 国际上 对船舶的各种防污染规定 ,可以将绿色船舶 的相关技术归纳为船舶建造材料包括设备材料 和使用介质的选用 、船舶结构布置以及防污染设备的配备三个方面。

4.1 为船舶及其设备选用绿色材料

材料的环保特性对船舶的绿色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对船舶安全和营运效率不构成影响的前提下 ,在船舶的设计 、建造和维护中应最少地使用有害材料 ,尽可能减少待拆船舶的环境和安全风险问题 。如图(3)绿色选材特质

13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趋势

选材主要遵守如下原则 :

1)最大程度减少新船及其设备在建造过程中 使用有害物质 : 尽可能使用 能安全环保 和可回收的材料 ,以及最大程度减少使用已知的对健康 和环境构成潜在危害的物质 ;禁止选用国际公约禁止或限制使用的物质 ,比如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物 (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 《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 》中规定的有害物质。 2)设计应便于拆解及清除有害物质: 在不影响船舶安全和运营效率的情况下,船 舶设计者和建造者应在船舶设计和建造 阶段考虑到船舶的最终处置,包括:

一 便于船舶拆解的结构设计;

一 便于拆船时有害物质清除的设备设计;

一 限制使用难以分解的材料;

一 提供一份简明扼要的建议的最佳拆船方法以及清除各类材料的建议措施的技术文件。

4.2 船舶构造及 系统布置的 “绿色设计” 4.2.1 燃油舱保护

为防止船舶 自用燃油所带来的污染,燃油舱 也应用双壳双底保护。对于大型油船的设计,燃油舱常规的布置一般位于机器处所和货油舱 (包括污油水舱 )之间,用于油船的货物区域与机器处所的分隔。燃油舱如果设计成双壳双底布置 , 则更多的被下图结构布置 如图(4)所代替。

1 14

有利于压载水更换和沉积物清除的设计

压载水更换方法是 目前船舶能够安全有效的 管理船上压载水的唯一有效途径,新建船舶应最 大限度地减少沉积物的积聚,并为沉积物的清除 和取样提供安全通道。设计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1)便于压载水更换的设计

一 尽可能使压载水更能在各种海况下进行 ;

一 在压载水更换作业的任一阶段 ,保持最小 船首吃水 以及驾驶室可视范围符合公约规定 ;

一 压载水更换系统的设计应利于将来符合公约D一2条的规定 ,最大限度减少安装设备殷备改装以及进行干坞/热工作业的需要。为将来能达到 D一2标准,应考虑可能需要补充的设备和管道,并留有足够的处所 ;

一 压载水系统的设计 ,还应考虑到港口国检查时所需的取样布置。 2)减少沉积物积聚的设计

压载水舱及其内部结构的设计应避免沉积物在压载水舱的积聚。在设计压载水舱时,应 :

一 尽可能避免水平表面 ;

一 纵骨如设有面板扶强材 ,应考虑将扶材设在水平表面之下 ,以利于泄水 ; 一 如要求设有水平纵桁或横桁 ,尤其是如将水平纵桁用作过道而设有挡趾边板时,泄水孔应 尽可能大,以在舱内水平下降时促使水从这些地方迅速流开 ; 一 如内部构件与舱壁对接,其安装应防止形成死水坑或沉积阱;

一 管路系统的设计应使舱内压载水在排放时扰动尽可能强烈,使沉积物重新悬浮。让水流使 沉积物重新悬浮的设计 ,应尽量不依靠人工干预。

4.2.2 船舶机舱舱底水系统布置设计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机舱舱底含油污水的产生,避免油类和清洁水的混合 ,并减轻滤油设备的工作负荷,船舶机器处所的布置应尽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 1)设置相互分隔的集油槽和集水槽 ,将泄漏 油类收集到油渣柜,干净的泄漏水收集到清洁水柜。

2)清洁水放残柜排放布置应和含油污水系统分开,清洁水柜里的水直接排到舷外;

3)设置预处理单元 ,将机舱污水阱中的含油舱底水先驳至预处理单元 ,通过重力预先进行油 /Tk分离 ,再将预处理过的舱底污油水驳至舱底水储存柜; 4)舱底水储存柜里的污水最好由专用的泵打到滤油设备 ,以避免和未经预处理的污水混合 ;

5)设置废油柜,专门接收废弃的油类。

15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趋势

4.3 防污染设备配备

为控制船舶在 日常作业过程中必须的各种排 放操作带来的污染 ,防污染设备发挥着很大的作 用 。用于机舱舱底 污油水处理 的滤油设备 、用于 生活污水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垃圾等废气 物处理的焚烧炉、控NVOC~放的船上VOC收集系统、压载水处理系统等的高性能标准,都体现了船舶在环保方面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绿色船舶不是配备的设备越多越好,而是从各方面能最经济有效和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 和 控制各种污染 。例如 ,减少船舶SOx排放量的最有 效途径是使用低硫含量的燃油或使用替代燃料 , 如果安装SOx废气清洁系统则会增加船舶的操作和 额外的设备维护 ,而且该系统本身产生的洗涤废 水也是另一种污染物,仍然需要控制。因此安装 SOx废气清洁系统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减少船舶柴 油机废气排放的另一个途径是船舶在靠岸时,使 用岸 电系统供 电。 船舶灰水如洗衣水、淋浴水、厨房水等,俗称 “灰 水” ,不属于IMO公约约束 的生活污水范畴 ,但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一些干货船的货舱洗舱水,也会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这些尚没有纳人IMO公约强制性要求的潜在污染物 ,也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绿色船舶是需要将船舶产 生 的所有有污染风险和潜在风险的污染物给予必要的控制和管理。船舶废弃物综合管理系统正在被更加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5 小结

绿色船舶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我国政府已意识到绿色船舶是未来世界造船业、航运业竞争的关键所在,目前正积极组织国内有关部门研究开发绿色船舶及相关技术。作为大系统产品的船舶来说,它涉及方方面面的技术,船舶不可能仅通过某一方面的新技术来达到环保或节能的效果,而需要通过不同的切入点采用“绿色技术”,从而达到技术科技领先的造船大国。

“绿色船舶” 的设计和建造在未来国际航运界将起着主导作用 ,也是我国在 “加强环境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倡导下的必然趋势。 IMO防污染公约的制定和修订态势是国际海事界对未来船舶环保标准的指示器 ,决定着绿色船舶技术发展方向。

1

16 致

致 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期间经历了许多。反复的修改,查资料有太多的感慨。接到写作论文的通知时,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中间又因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论文而感到十分彷徨。如今,伴随着论文的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感到还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朋友们。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文明老师,他为人随和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刘老师始终负责的给予我深刻的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老师的许多帮助和热忱鼓励,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谢谢。

1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明华,精益造船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0月 [2]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参考材料,2009年合订本,2011年1月 [3]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报,2010年第89期,2010年12月 [4]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报,2011年第65期,2011年9月 [5]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设备网,2011年9月 [6]中国船舶在线网,2013年4月 [7]新华网 传播类新闻,2013年4月

[8]国际海事组织(IMO)参考文献,2008年8月

[9]宋良友尤德武,我国造船工艺创新发展30年.,2009年 [10]汪国平,IMO涂层性能标准的要点说明与分析, 2007年 [11]船舶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国防 工业 出版社.1998,(12). [12]华乃导主编.船体修造与工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5). [13]陈可越主编.船舶设计实用手册[S].北京: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 [14]刘嵬辉,曾宝,程景彬,等.国内外铺管船概况[J].油气储运,2007,26(6):11-15. [15]马小平主编,江苏科技大学,现代船舶制造技术基础 2004年 [16]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造船生产设计

[17]顾敏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船舶设计原理,2007年

18 附

附 录

附录:

1)国际海事组织(IMO)参考文献及其环保标准。

2)新型环保机械设计图。(新型环保柴油机,新型绿色散货船) 3)东方海外新造船绿色环保选材特质。

第五篇:绿色物流发展趋势-以快递绿色包装为例

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以快递业绿色包装为例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课题。

发展绿色物流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更是将为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绿色物流的发展旨在降低环境污染,还人类一个清新干净的生活环境。同时,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中介,绿色物流的发展也势必会影响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发展。由此可见,绿色物流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物流业现在急需重视的一个方面。

绿色物流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快递业中的包装成本高昂,包装利用率低,包装浪费等问题。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12月12日全天,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2.43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8%。与井喷的包裹量同步增长的,是人们对快递包装带来的环境压力的担忧。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今年我国绿色快递进展明显加速。快递企业为了响应绿色物流的口号,加大力度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产量化。据统计,目前我国快递电子运单占比已达80%,与传统快递运单相比,电子运单用纸量减少70%以上,而胶带正在变薄变窄且用量减少,单个快件使用封装胶带量同比减少1/3。

产品的绿色设计是企业绿色物流的第一个步骤,因此,在这个阶

段就应该充分考虑产品在后续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回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用相关环保标准约束并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保绩效。产品包装的设计也应该遵循相关的环保标准,包装材料应该采用可降解,环保的材料,减少一次性包装,实现包装的重复使用。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件,共消耗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胶带。在电商的快速发展之下,“纸箱危机”也越来越明显,快递业若能减少纸箱的使用和过度包装,对环境的保护则是非常可观和非常明显的。而从环保和社会角度考虑,逆向物流作为绿色物流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保护环境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的必然要求。其中蕴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但在我国,很多企业认为逆向物流不但不能给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甚至会加重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对于回收包装废弃物,以及一些产品废弃物都采取臵之不理的态度。事实上,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物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包装和重复包装不仅对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包装废弃物该如何处理、利用也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说:“今年是绿色快递持续推进的一年”。快递企业也响应号召,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目前我国的龙头快递企业都在进行试行绿色包装,其中中通、韵达等企业推出了绿色可循环使用帆布袋。一条帆布袋可重复使用4-6个

月,平均下来一条帆布袋的使用率是以往单条编织袋的100倍;菜鸟网络联合物流伙伴和商家推出20个“绿仓”,从“绿仓”发出的包裹,将使用免胶带快递箱和100%可生物降解快递袋;京东则推出可循环抽绳包装袋;苏宁在13个城市试点投放5万个共享快递盒;蜜芽物流仓库今年“双11”首次采用拉链纸箱作为商品包装,不仅节省至少60%的包装材料,也使包装效率大大提高。

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循环物流系统的重要步骤,它不但保证了企业自身内部物质的循环,也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物质的循环成为可能,更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应重视并加大力度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并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原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回收性能,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这一点上,京东首创行业全新开放回收体系。京东物流最新使用的名为“青流箱”的循环快递箱,回收后经过清洗和消毒后,可以再次使用,这是京东物流“青流计划”的新动作,也是继冷链保温循环箱、循环包装袋后,新投入的又一可循环使用的物流包装。京东物流“绿盒子”与12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全国首批投放10万个。“绿盒子”单次使用成本相比纸箱来说节省30%以上,正常情况下可以循环使用20次以上,破损后还可以无限次“回炉重造”,对环境0压力,这一举措每年可减少使用纸箱1亿个以上;同时,更为“京尊达”投放了定制版的箱子,让大家正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不忘环保。此外,

京东物流在行业中首次尝试引入第三方专业回收循环机构,打造物流包装的全新回收体系,让绿色物流形成可持续的规模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绿盒子”青流箱的回收利用,首次采用了行业全新的回收体系,也为行业包装回收循环使用探索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苏宁在包装回收利用上也有进步,今年“4.18”苏宁正式上线10000个小型循环料箱,代替纸箱,称为“票流箱行动”,寻找电商物流新的末端配送解决方案,方案第一阶段票流箱主打“3C品类、自提、送货上门、开箱验机”,消费者拿走商品,第二阶段漂流箱会扩展到更多商品,并利用社区代收点进行回收。据苏宁2017年发布的CSR报告,截止2016年底,共回收循环利用了200万个快递纸箱。12月11日,苏宁物流和灰度科技联合发布共享快递盒2.0版本,首批在北京、杭州两地共投放5万个,2018年计划整体投放20万个。新版共享快递盒拥有密度小、轻便易用、表面刚度高、抗划痕、柔韧性好、不容易开裂的优点,可有效循环使用60次以上,成品单次使用价格比纸箱低30%以上。在循环回收系统设计上,新版共享快递盒实现了入仓、分拣、包装、配送、回收的全流程在线,每个箱体码就是唯一的身份证,可以实现动态的盘点和回收管理,此外它还是采用一体化生产制造体系,中间成本大幅降低,原材料价格稳定,而且可以100%回收无污染循环再造,再生过程中不生产任何废水废气。不仅如此,共享快递盒的封箱扣由麦秆纤维制作,可以实现自然降解,保障了共享快递盒对自然环境的零污染零破坏。

菜鸟主推路径优化算法,利用大数据规划车辆配送,代替人工决

策,菜鸟网络的这种算法推广一年可以帮助行业节省十多个亿个纸箱,少砍伐300多万棵树木,相比人工可至少节省5%以上的包装耗材。

目前或许只是电视的“领头羊”们在践行环保快递包装之路,但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峻,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电商包装管控的严格,在新技术新包装形式的冲击下,传统的且重复利用率低的纸箱包装形式终将会被替代。如何创新包装材料与形式、增强纸箱包装可回收性、不将多余费用转嫁给消费者更是纸箱厂和电商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太原学院 明小菊 2017年12月25日

上一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一篇: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