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

2022-05-1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学术型硕士需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当前我国金融学硕士教学模式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导致学生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采用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法,强化综合科研创新素质,以及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等具体改革方案,以提高我国金融学硕士的综合科研素质与竞争能力。

第一篇: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增长,许多学校专硕的报名超过学硕。不同的学校的人才培养呈现出一定的差别,本文对两类高校——在评估中排名前20%的高校和地方高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差异,并找出在人才培养方面二者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关键词】金融硕士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一、评估排名前20%的学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分析

评估排名靠前的学校往往是实力较强的综合高校或财经院校。我们调研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上海财大、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评估排名前20%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些高校多为综合实力强,学科分布全、师资力量雄厚、校友资源丰富。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完成的总学分在37~47之间。

(一)人才培养侧重于金融工程、量化投资、金融数理等高精尖的人才培养

大多高校全日制金融硕士学位的学制为2~3年,部分高校设置不同的方向,如清华大学设置了四个方向:金融国际方向、金融工程方向、创业与公司金融方向、保险与大数据金融方向;有的高校以课程模块的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将专业课程细化为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金融中介三个方向,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也同样划分为上述三个方向,专业必修课程要求三个方向至少选各一门课。对外经贸大的金融硕士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和金融学院两个学院分别培养,培养方案也有所不同,其中金融学院将其选修课程分3个模块:银行管理模块、资本市场模块、金融工程模块,此外还设置了量化投资方向。在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和专业选修课程中以金融产品定价、风险管理、量化投资、金融数理分析、公司金融等为主,目的是培养上述领域的高精尖金融人才。

(二)通过深入的国际化合作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

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方式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拓展了海外的教学资源。评估排名靠前的高校几乎都通过深入的国际化合作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其合作对象也多为海外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与普林斯顿大学、香港大学合作、并设置香港大学双周交换课程、纽约访学开设海外学习。上海财经大学开设了丰富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对象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金融硕士学位)、新加坡管理大学、北卡莱罗纳大学夏洛特分校(金融数学)、辛辛那提大学(分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方向)等。除此以外,不定期的海外交流和短期项目也都被用于金融硕士人才培养。

(三)良好的学术资源为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金融硕士学位属于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但这些能力无不建立在良好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个高校同样重视理论教学,如金融产品定价、量化投资、风险管理都需要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上述高校多为综合实力较强的综合大学或财经院校,学科实力和学术资源也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金融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如北大讲堂和上海财大毓秀讲堂。

(四)丰富的校友资源为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便利

校友资源是高学特有的、不可替代的、最具包容性的办学资源。上述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活跃于金融行业及其相关各个行业领域。校友不仅为在校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示范,并且通过担任校外导师、提供实习机会、回校讲座、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为金融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二、地方高校金融碩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分析

这里我们选择了浙江财经、上海外国语学院、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地方高校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上述地方高校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最低要求总学分在35~42之间。

(一)人才培养方向呈现多元化

部分高校通过设置的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进行培养,部分高校并未细分方向。如广东金融学院设置了金融资产管理方向、金融机构运营管理方向、金融营销与客户服务方向、国际金融管理方向;浙江财经大学设置了资本市场运营与证券投资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方向、金融规划方向。湘潭大学设置了现代金融理论实证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方向;湖南农业大学设置了农村金融、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与实务、农业保险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置了跨国公司金融、国际投融资管理和区域金融三个方向,并且把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等全球顶尖资质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入到专业选修课程中,参照“双证”(硕士证书+资格证书)教学模式。西南民族大学也开展CFA 应试课程讲座。

(二)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凸显办学特色

这些地方高校的专业方向与评估排名前20%的高校相比,在根据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来进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也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尽量凸显办学特色,更加专注于传统的金融管理和区域金融、小微企业金融和农村金融。如湖南农业大学关注农村金融领域、北京联合大学虽然没有划分专业方向,但也在课程设置方面着重培养小微金融专门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也积极利用语言方面的优势,突出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三)逐步启动国际化合作来进行人才培养

为了培养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拓展办学渠道,很多地方高校进行了国际化办学尝试。尤其是上海外国语学院开展了“专业理论导师+外语辅导导师+专业实践导师+职业规划导师”四位一体的多元导师体系。一些地方高校也同知名高校合作培养金融硕士。但在国际化的合作对象方面还是与评估排名前20%的高校存在很大差距。

(四)学术活动纳入必修环节

与评估排名前20%的高校相似,很多地方高校也将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活动纳入必修环节,部分学校根据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活动等给一定学分,部分学校将参加各种比赛也纳入必修环节,如浙江工商大学规定金融硕士参加学校“希望杯”或浙江省“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或其他校级及以上科技竞赛活动不少于1次。

三、地方高校与评估排名前20%的学校的差距分析

(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评估排名前20%的高校大多也是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综合大学或财经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在遵循“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原则基础上,朝着国际化、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不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系统地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应用、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数量方法的掌握。地方院校人才目标则多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立足地方,面向全国,面向基层,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上也体现差异化、分层化。

(二)师资力量存在差距

两类高校除了地域差别、学校类型差别外,师资力量也是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评估排名前20%的高校往往师资力量雄厚,多数教师在海外知名高校留学获取博士学位,为金融产品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投资等课程提供师资储备,并且其海外留学背景也為国际化办学提供资源。

(三)办学资源存在差距

两类高校在经费、师资队伍、实践环境、办学资源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两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有所差别的。评估靠前的高校的优质资源包括自身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实力、校友资源等;地方高校的优质资源包括错位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建设密切关注地区经济发展等。尤其地方高校的学科方面与地方经济结合,在农村金融、小微企业金融等方面形成系列成果,学科成果又转化为教学成果,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高校在量化投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现代金融方面仍然存在师资、学科的不足。

四、当前金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共同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均衡,理论课程远多于实践课程

通过比较,各个学校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由于学校的差别而存在差别,但这种课程设计都要遵循国家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金融专硕的课程体系大致分为五部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等。总的来说大多高校的总学分要求在35-47之间,但的从课程结构来看,理论课程一般占27~41学分,实践课程只占 5~8学分,实践课程明显偏少,与金融硕士学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实践性难以匹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金融专硕的培养目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目前这种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定位不相匹配。当然,除了金融行业实践操作的特殊性外,相应的实践师资队伍缺乏也是重要的原因。在此方面,可以与实践基地合作,共同开发实践课程,甚至将授课地点放在实践基地。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难以体现与金融学硕的差异

从人才培养目标看,金融学硕和金融专硕有较大区别,金融专硕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金融学硕培养理论人才,二者应该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有所差异。但除了各个高校设置了最低3个月的实践环节外,专硕与学硕的课程体系区别不大,在毕业论文环节专业硕士可以采用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形式;虽然专硕在教学方式更强调案例教学,但学硕也同样应用案例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二者没有显著区别。

(三)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有待提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突出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目前的实践课程和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还难不足以从目前实际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并未实现有机联系,实践课程仍然是远远不能满足金融专硕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慧峰,丁志杰,余俊洋.国外知名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特色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2]罗春婵.“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J].金融管理研究,2016年01期.

[3]李国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06期.

[4]李治国.基于能力框架的金融专业硕士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年04期.

[5]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1期.

基金项目:本项目是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YJB016)、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12246591108 -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傅巧灵(1977-),女,汉族,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副教授,曾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2部,研究方向:银行管理、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赵睿(1976-),女,汉族,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教授,曾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2部,研究方向:中小微企业融资、科技金融。

作者:傅巧灵 赵睿

第二篇:《中级实证公司金融》课程教学与金融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学术型硕士需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当前我国金融学硕士教学模式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导致学生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采用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法,强化综合科研创新素质,以及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等具体改革方案,以提高我国金融学硕士的综合科研素质与竞争能力。

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自2009年起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扩招政策,国家培养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教育部要求学术型硕士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然而,由于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金融学学术型硕士的科研成果与金融学科前沿的差距明显,科研成果原创性较低,多数毕业生并不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继续读博深造的比例也较低。在此背景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对《中级实证公司金融》课程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以解决当前研究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为金融学学硕开设《中级实证公司金融》课程的背景

教师主导型的本科式课堂不适合研究生教学模式

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存在较大区别:第一,研究生大多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上更要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第二,本科生基础相同,可选择统一教材按教案授课。但研究生背景各异,单一的教材难以兼顾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选择基础教材导致本专业研究生产生学习倦怠,学习兴趣与获得感较低;选择前沿教材导致跨专业研究生望而却步,学习压力过大并失去学习信心。第三,研究生更强调学术前沿知识的传授,这对教师个人科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研究生与本科生需求的差异,“固定教材、大班制、教师主导型”的本科课堂难以满足研究生教学的要求。

部分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习诉求

科学研究需要具备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术型硕士的培养需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纯理论的课程资源与现实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未及时更新的知识体系难以兼顾学术前沿问题,容易误导研究生对现实的理解;聚焦知识传授的课堂忽略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基于此,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对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忽略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与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

学术型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能够有创造性地提出研究问题与解决方案;需要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动手解决提出的科研问题;需要拥有较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在国内外会议上与同行学者进行思维碰撞。然而,金融专业学术型硕士的综合科研能力难以达到以上要求,同时,研究生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也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导师与学校声誉。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研究生教学模式忽略了对综合科研素质的培养,将科研能力与学术道德的培养统统交给导师。随着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全面训练其综合科研素质并严格监管学术道德规范问题。

《中级公司金融》课程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与方案

兼顾跨专业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

《中级实证公司金融》是我院学术型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32学时,2学分,开设在研究生一年级的下半学期,旨在尽早向学生介绍本领域最前沿的实证研究方法与重要研究话题。该课程的实证研究方法以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为基础,授课从线性回归的基本逻辑出发,依次介绍实证研究中处理内生性的前沿方法,包括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断点回归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等。课程设置兼顾本专业与跨专业研究生:对本科階段系统修读过《计量经济学》的本专业研究生,基于参考教材《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着指南》,重点掌握处理内生性的前沿实证方法;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基于参考教材《计量经济学》,重点掌握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多元化的教材选择与兼顾不同背景学生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与知识获得感。

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式教学方案

本课程每周4课时,以专题形式介绍实证公司金融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与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五个具体专题:

专题一:有效市场理论与事件研究法。有效市场理论是理解金融体系的基石,基于该理论,事件研究法在研究公司盈余宣告、股票分红、并购等公司行为以及监管政策的经济后果中具有广泛应用,是分析各类公司金融问题的基础工具。

专题二: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与线性回归法。突破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基于有限套利假说和社会人假说的行为金融学为解释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专题一的有效补充,可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并选取行为公司金融论文回顾线性回归这一基础计量工具。

专题三:兼并收购理论与双重差分法。并购一直是国际资本市场进行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公司治理的完善,并购市场不断升温。本专题针对现实并购案例,抽象出并购相关理论,并选取经典论文讨论实证研究中控制内生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双重差分法。

专题四:公司董事会与工具变量法。本专题针对董事会这种典型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讨论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以及董事会各类特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选取代表性论文讨论实证研究中控制内生性的重要方法之二,工具变量法。

专题五:机构投资者与断点回归法。本专题针对机构投资者这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讨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正面与负面影响,选取代表性论文讨论实证研究中控制内生性的重要方法之三,断点回归法。

上述专题涵盖了实证公司金融的重要研究话题与实证分析工具,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更能够调动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专题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在相对集中的授课时间内,传递核心理论与前沿方法,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各个领域的前沿问题;并辅助以大量论文等自学资料,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领域自发进行深度研究。

强化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采用以下措施培养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学术写作能力与学术交流能力。① 分专题选择该领域最新的工作论文,要求学生以审稿人身份对改论文进行点评。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论文,还必须主动思考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② 针对各个专题讲解的实证方法,要求学生利用统计软件Stata完成一个小论文,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动手能力。③ 在日常教学中强化逻辑思维的训练,且期末考核以提交原创性工作论文为主要考核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④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论文汇报,在课堂模拟国内外学术会议场景,以训练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完善研究生考核体系,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开设专门的科研诚信与科研规范课程,一年级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有限,学生大多缺乏对科研规范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不清楚“合理引用”与“剽窃抄袭”之间的界限,对“一稿多投”、“篡改数据”、“虚假署名”、“不当评价”等违反学术道德的不端行为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利用国内外典型案例强化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使研究生能够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并建立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需要长时间的潜心研究,而研究过程本身才是学者终生追求的目标。

[本文系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20022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722020JCG025)研究成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王亚男

第三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 要: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应更多面向金融市场的实际需求,并着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在当前国内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培养的趋同现象严重,这反映于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培养方案的体系性、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外部资源的整合等方方面面,这些问题使得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基于应用导向,探索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如下: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导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要求其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培养方案需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而展开;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培养过程需要立足于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金融專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實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專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動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口交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变化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导向的实践需求,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显著区分;二是让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三是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拓宽外部导师选聘的范围,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外部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围绕上述思路及要求,建议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重点推进以下改革和相关工作:首先,由培养单位组织对金融机构研究部门进行多层面的实地调研和交流,广泛搜集金融市场和产品的最新变化信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电话、微信、座谈会等方式对外部导师资源就调查提纲进行沟通和交流,探讨强化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方式方法以及外部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其次,可以基于上述对金融机构研究部门的成果收集和梳理,完成对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性课程教案的完善和更新,并将其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阅读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和课程相关的案例,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并保障教案与现实金融市场变化的同步更新。再次,对实地调研和沟通交流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在培养单位内部组织相关讨论,达成思想共识,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相关的课程补充、教案更新、教学互动等方面得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保障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合上述工作,最终构建起更加契合于金融市场的实际要求并且能够真正和学术型硕士培养进行明显区分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和模式,包括:使用更加适应现实市场变化的金融专题系列课件,丰富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并提升其与现实的拟合度;形成围绕金融市场最新变化、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不同类别金融产品的介绍与分析等一系列满足学生需求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教学和培养方法,补充核心课程的实际案例,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过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针对性地优化配置外部导师资源,并保证其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实际参与度,积极提升外部资源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1]罗刚,李华.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啟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73-76.

[2]罗春婵.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J].金融管理研究,2015(1) .

[3]陈红,杨鑫瑶.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金融教育研究,2011(6):68-71.

[4]封思贤,范存斌,肖泽磊.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较及优化[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11):51-53.

[5]贺强,李俊峰.金融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探究[J].时代经贸,2012(32):31-32.

[6]黃晓勇,张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11-15.

[7]周艳荣.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2):121-123.

[8]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健.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26-28.

作者:王韧

上一篇: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