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分析

2023-01-21

三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是比较严重的类型,对于治疗方式的探讨一直在延续,手术入路、手术时机、复位固定的选择观点不一,没有标准的实施模式[1]。由于复位固定的顺序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且外踝的长度和对位在关节整复中最重要,因此笔者认为顺序为外内后,最后是下胫腓联合[2]。为了进一步探究三踝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该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三踝骨折合并糖尿 病患者35例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16例 ;年龄在24~65岁之间 ,平均年龄 (47.2±3.5)岁 ;开放性骨折8例 , 闭合性骨折2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高处坠落5例,重物挤压6例,其它3例。糖尿病病程5个月~9年,平均(2.6±0.5)年;I型糖尿病11例,II型糖尿病24例。

1.2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且经过X线和CT检查后确诊为踝关节三踝骨折。

1.3治疗方法

1.3.1三踝骨折踝关节脱位患者入院后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方案,抬高患肢给予冷敷处理。手术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使用气囊止血带,手术操作顺序依次为外踝、内踝、后踝。首先在外踝切口,解剖复位后使用解剖钢板进行固定,如果骨折方向为额状面,就要前后使用螺钉固定。然后在内踝切弧形切口,将前关节面暴露出来,清理骨折断端的软组织,解剖复位后使用空心钉固定。最后在C型臂的辅助下,对后踝复位,从后面钻入克氏针并向下推压,复位满意后钻入导针,拧入空心拉力钉,将导针和克氏针拔出。术后抬高患肢,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周后对踝关节内进行功能锻炼,6周后下地负重活动。

1.3.2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同时合理选用胰岛素。另一方面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饮食规划和运动疗法, 从而起到全面控制血糖值的目标。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2评定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X线显示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正常;良:X线显示骨折愈合,但存在踝关节疼痛、不适,背伸和跖屈受限;可:X线显示踝关节轻度畸形 ,伴有关节酸 痛 ;差:X线显示明显 畸形 ,踝关节负 重疼痛。3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

2结果

2.1血糖控制情况

35例患者中有33例血糖控制情况良好 ,均达到预期目标 ,占比94.3%。空腹血糖值(7.8±0.4)mmol/L,餐后2 h血糖值(10.2±0.3)mmol/L。

2.2踝关节功能

术后随访1年时间,35例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优22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共计优良率为91.4%。

2.3远期疗效

35例患者住院时间在16~45 d不等 ,平均 (28.6±3.9)d。术后随访1年时间,心、脑血管突发事件2例,骨折不愈合1例,共计8.6%。

3讨论

三踝骨折指的是患者内踝、外踝、后踝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折或骨裂,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使用X线、CT即可完成,但在治疗上却存在争议。另外,三踝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由于血糖值升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利于治疗和恢复[4]。本次研究中 ,对患者进行手术复位固定和降低血糖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效果,94.3%的患者血糖值达标,91.4%的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另外,发生心、脑血管突发事件2例,骨折不愈合1例 ,占比8.6%。

综上,三踝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方案能够保证关节面的平整,从而最大程度上恢复关节功能。胰岛素和饮食运动疗法能够控制血糖值,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三踝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进行分析,对骨折采用手术复位固定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进行药物和饮食运动治疗。观察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35例患者中有33例血糖控制情况良好,均达到预期目标,占比94.3%。空腹血糖值(7.8±0.4)mmol/L,餐后2h血糖值(10.2±0.3)mmol/L。患者住院时间平均(28.6±3.9)d,术后随访1年时间,踝关节功能优22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共计优良率为91.4%;发生心、脑血管突发事件2例,骨折不愈合1例,共计8.6%。结论 三踝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能够保证关节面的平整,从而最大程度上恢复关节功能。胰岛素和饮食运动疗法能够控制血糖值,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

关键词:三踝骨折,糖尿病,关节功能,血糖值

上一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氯化铵制备的改进下一篇:新课改条件下的政治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