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政调查报告

2022-06-29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服务行政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服务行政调查报告

乡行政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我乡的行政服务工作,本人于近日到部门和群众中,以乡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与中心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查看了有关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等工作台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我乡行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政府的服

务理念逐步树立。乡政府在政府院内设立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其中办证大厅15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2007年6月,乡政府启动职能归并改革工程,制定了职能归并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统一集中到乡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逐步实现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初步形成了一个办事公开、廉洁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自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各类申请件2800件,日均办结50件,承诺件在承诺期限内办结率为100%。

(二)部门的大局观念明显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投入到职能归并工作中。一是大多数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并对外承诺和公告“中心的窗口是本部门唯一的审批事项受理点”。二是多数单位授权较为充分,给窗口工作负责人以充分的事项审批权,由其独立审批并承担责任。这种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模式,为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办理各项手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行政服务工作机制日趋规范。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不断得以深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突出窗口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考勤、请假、作息等制度,建立窗口办事首问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积极开展争创“红旗窗口”、争当“服务明星”等活动。公开中心监督电话和投诉电话,加强对中心效能行为的检查监督,积极开展群众评议工作。

(四)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以创“人民满意机关”为抓手,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完善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传真服务和绿卡服务等运作机制,大大提高了审批办理的效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行政服务工作在为民便民、改善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能归并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个别单位领导观念还未彻底转变,对职能归并工作不够重视,把行政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行政审批上,科室之间的职能还未理顺,存在着交叉现象。有的单位不能保证派驻中心人员的正常上班,今年上半年,有极个别人员从未到中心进行考勤。个别单位还把表现不好、业务或身体素质差的人员派入中心工作,雇用临时工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二)职能归并工作还不够彻底。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职能归并工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有的项目授权不够彻底,把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当作“收发室”,所有的项目都要送到原单位进行核定审批。

(三)服务态度与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乡直有关单位设在乡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科人员缺岗比较多;少数人员在窗口工作不安心,“临时”观念较重,业务学习缺乏,素质提高不快,对于不能一次性办结的事项告知不清,造成办事群众来回跑的现象,引起群众不满,遭到投诉。

(四)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我乡行政服务中心办证场所是借用工商、房管部门的办公用房,办证大楼的建设还未列入乡委、乡政府的规划之中。启动职能归并后,每个窗口设立审批办公室,新增工作人员45人,现加上招投标中心的设立,使办证场所显得更加紧张;办证中心周边停车场地有限,致使办事群众停车困难,发生投诉等情况。建设电子监控系统正处在准备阶段,但经费问题尚未得到落实解决。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上述困难和问题,虽然受到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政府”。乡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统抓统管,统筹协调。要把改革审批制度,加强窗口建设,实行充分授权,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纳入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增强部门职能归并和授权的意识。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职能归并的重要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从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出发,理顺科室之间的职能 。

(三)进一步强化内部的教育管理和机制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来自政府各部门,其工作职责、人员素质、思想状况各不相同,为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和问题,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加强教育和管理,制定切实可

第二篇:行政服务中心党建调查报告

行政服务中心原名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集信息与咨询、审批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它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为宗旨,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的宗旨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实践证明,行政服务中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生产物,一定程度地解决了政府部门管理的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已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破口,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廉洁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奎年来,随着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行政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壮大。中心作为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在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给中心党的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如何与时俱进理顺中心管理体制、创新中心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心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年8月

,**市直机关党工委、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组成调研组,对全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基本情况

全市有市、县(市)行政服务中心7个,并在全市**4个乡镇(街道)设便民服务点。进驻单位298个,工作人员757人。均已成立党组织,其中党委1个、总支1个、支部5个,党员259名,占窗口工作人员的34.2%。

**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3月,是市、区(**区)合一的政府审批服务平台。目前进驻部门62个,工作人员251人,审批服务事项1177个。中心机关党委成立于2019年,下设4个支部、10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9人,占窗口工作人员的37%。**县行政服务中心2019年5月挂牌成立,是除**区外较早组建行政服务中心的县,目前进驻部门44个,工作人员115人,审批服务事项522个。中心党总支成立于2019年1月,下设3个支部,党员30人,占窗口工作人员的26%。**、**、**、**、**等县从2019年7月开始均相继组建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分别是37、41、34、37、43个,办理审批服务事项分别有469、711、556、346、570个,工作人员在70-100人不等,已同步成立中心党支部。党员数最多的**县,有29名党员,占窗口工作人员的32.6%,党员数最少的**县,有17名党员,占窗口工作人员的23%。

奎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派出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打造“**先锋”党建品牌,探索建立“1+2+N”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努力培育特色窗口文化,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良性互动,中心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省径文明单位、省标准贡献奖等荣誉,20**年8月,以**和****为主起草的行政服务国标报质检总局、国标委审批。**市行政服务中心被列为全省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县行政服务中心被省直机关工委列入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示范点。

二、**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总体上看,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积极开展工作。但是,由于各县(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20**年6月才在机构改革中予以明确,有的管理人员还未配备到位,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在协调、监督、指导工作方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且中心工作的特殊性,中心自身对党的建设积极研究、探索实践还不够,存在思路不新、方法不活、理念滞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行政监管责权不统一。

一是监督管理难覆盖。由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出台,是针对有审批事权的行政职能部门而定,作为行政服务中心,它的运作却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而且中心不是行政执法主体,无权决定窗口的审批业务,这就难免造成监管上的真空地带。同时,按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办理要涉及多个部门或同一部门内几个科室,有的要经过省、市、县多层审批,办事者多头跑、重复跑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中心对在中心以外办理的环节难以实行有效监管。二是中心功能不完备。一些审批部门没有向中心窗口人员充分授权,审批事项不能在一个场所内全部办结,还需拿回原部门审批,中心成为行政审批“中转站”;一些需要现场勘验调查的审批项目,窗口人员受理后,要有专人负责传递申请,专人负责勘验调查,离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的期望仍有相当距离。三是中心投入不足。多数县级中心办公场所还属临时租用,面积有大有小,有的办公场所过于拥挤,根本无法落实“应进则进”要求,联办齐办的审批链条建立运行受到严重制约。有的没有停车场地,给办事群众带来不便。

(二)中心党员管理体制难落实。

一些窗口的党员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转入中心管理。根据省《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的意见》(**办发[20**]12号)和**市委《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实施办法》(**办发[20**]7号)要求,凡派驻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入中心党组织管理。但这一规定执行起来较难。除**市行政服务中心100%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外,其余各地均未能落实,占比不到50%。市级行政服务中心(与**区合署)党员109人,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党委的仅36人,占33%;其余县(市)中心,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中心比例最高的是**县,占47.8%,最低的是**县,17名党员仅4人将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占23.5%。党员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中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到窗口工作流动性大,最短的才在中心3个月,组织关系转来转去嫌麻烦;有的因原单位党员数不多,转走后担心会影响原单位党的活动开展,有的还在原单位党组织担任职务,不少窗口人员还是单位业务骨干,担心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后会减少与原单位的联系,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因此不愿将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另外,由于窗口人员队伍不稳定,管理难度增大。窗口工作人员均由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部门指派进驻,其人事、工资关系仍然保留在原单位,由于中心对工作人员的纪律要求比较严格,部门工作人员大多不愿意到中心工作,所以有的部门就采取轮岗甚至指派表现不好的人员进驻中心,造成党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由于工作人员业务调整、人员编制不足等方面原因,造成进驻中心人员更换较频繁,中心对这部分人员和党员的管理比较薄弱。

(三)窗口人员激励保障机制乏力。

在精神激励方面,按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心”难有所作为。窗口党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不能经常回原单位,这样与原单位领导和一般干部保持密切联系、加强联络的机会相对减少,相互了解、熟悉程度也随之降低,有被原单位遗忘和边缘化的趋势,在民主评测、学习交流、后备干部推荐等方面处于劣势。虽然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制定的《**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干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评先评优、考核、后备干部推荐等方面进驻人员施行单列管理,但由于中心自身机制体制所限,与后方单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党员干部培养成长保障激励机制,因此,窗口党员特别又是行政审批骨干的党员内心深处有失落感,缺乏归属感。在物质激励方面,缺乏吸引力。窗口岗位性质特殊,管理严格,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大,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属于特殊岗位。但目前没有出台统一规范的针对窗口人员的岗位津贴或绩效奖励,客观上也使一些人不愿意到中心工作。

(四)中心党的活动难开展。

一是活动时间难保证。由于窗口工作政策性、服务性强,无法离岗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和开展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学习和其它党的活动在时间保证上碰到很大困难;二是活动形式单一化。党员希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由于窗口岗位特殊,适合窗口党员特点的活动方式本身较少,中心党组织自身又缺乏创新探索,安排党的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过于单一,方法不够灵活,缺乏新鲜感。三是活动经费难保障。每年的财政预算没有党团活动的专项经费,开展党的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

三、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做好新形势下行政服务中心的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针对行政服务中心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中心职能作用。

一是明确中心职能地位。目前在中心的职能定位上,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为行政服务中心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阻力。建议人大、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中心职能进行明确,为中心开展工作、履行职能、加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二是提供体制保障。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明确中心的机构性质、职能设置、人员编制和管理模式,赋予中心一定的权力,明确中心与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中心在组织、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等各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健全中心与部门的良性互动机制,落实进驻部门领导到中心带班办公制度,适当增加中心业务办理在部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三是整合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按“多个部门、一个政府”的理念,逐步弱化部门界限,以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把各个部门行政程序作为中心的工作程序,探索集中实施行政审批权的实现形式;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各级政府将中心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财政部门充分保证中心的预算,完善硬件设施,改善服务场所,将行政服务中心纳入地方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中心电子政务建设资金。

(二)理顺中心管理体制。

一是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对中心入驻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过双重组织生活。由原单位出具党员管理委托书,在不变更入驻党员关系的基础上,既让入驻党员可以参加中心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又可参加原单位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解决入驻党员担心被原单位遗忘和边缘化的问题。二是理顺干部管理体制。落实《**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干部管理办法》,要求进驻人员在中心的时间原则上要达到二年以上,同时大力推广“1+2+N”党建工作机制,完善党员实施一岗“双责”、“双培双荐”、“双向”培训等管理体制,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三是健全完善组织机构。结合“三定”配齐配强中心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专职党务干部含纪委干部,健全工青妇组织。认真落实党建带“三建”,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评先评优向窗口人员倾斜。进驻干部考核优秀等次名额按进驻干部总数的20%以上实行单列管理,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先进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窗口人员。二是重视优秀窗口人员的培养选拔。中心要加强与派驻单位党组的联系,主动争取派驻单位特别是部门一把手的支持,每年以推荐函的形式积极向派驻单位推荐窗口优秀干部。派驻单位对中心推荐的干部应予以重点关注和优先使用。组织部门在推荐后备干部时给予中心一定的单列指标,采取选派新提拔干部到中心挂职的做法,增强进驻人员光荣感和归属感,营造关心支持中心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改善窗口人员的待遇。建议相关部门统一规定窗口人员特殊岗位津补贴标准,对进驻人员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助。

(四)发挥中心党组织的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党的组织机构,把支部建在窗口,按部门或按办公场所归类,在窗口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选好配强支部领导班子,发挥党支部的宣传、组织作用。平时以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党的活动,让党的组织系统扎根中心每个岗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搭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平台,实施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即一个党员帮助带动二个非党员工作人员,使党员在各方面走在前头,成为岗位工作的标杆。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的方法手段。教育载体上,开展“红旗窗口”、

“党员先锋岗”、“**先锋岗”等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中心特点开展灵活多样、小型分散的教育活动,增强党的活动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短信等新平台开展学习教育,既解决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的矛盾,又调动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

第三篇:对大田县行政服务中心关于行政管理效率的调查报告

大田电大07秋行政管理077020934 吴丽琳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运用行政权对国家政务、社会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良好的行政管理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要达到行政管理的目标,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在科技进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为了切实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大田县于2003年7月1日创建了大田县行政服务中心。至今,整整六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如何?是否有效地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带着这一系列疑问,笔者于2009年7月1日至7月20日对大田县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探明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对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意义,并能发现一些问题给决策者一些建议,同时自己也能从中得到锻炼。在调查期间,对行政服务中心的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到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人员主要采用访谈法进行社会调查。

一、大田县行政服务中心的一般情况

大田县行政服务中心创建于2003年7月1日,2007年11月,整合“六办一中心”合署办公,成立大田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单位内设综合科、业务科、督查科、网络技术科等四个科室。行政服务中心是县政府负责统筹、协调、管理、监督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的议事协调机构,是县直职能部门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的统一平台。行政服务中心内有23个县直部门单位、285项审批项目进驻中心窗口办公,大厅内还附设有摄像、文印窗口,以方便群众办事。县纪委监察局向中心派驻纠风办、效能办,负责对各个窗口工作的督查指导。

行政服务中心围绕“效率”这个核心,坚持高效便民。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个平台收费”的运行模式,遵循一事一地原则、充分授权原则、高效便民原则、规范公开原则和创新改革原则。从高效便捷体现服务,通过优化流程、减少材料、压缩时限、充分授权来提高进驻单位窗口审批效率和质量;从公开透明体现服务,通过政务公开栏、中心网站、交互式智能触摸屏查询系统、LED显示系统、短信平台、告知单等媒介,使办事状态阳光透明;从便民利企体现服务,通过完善和整合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企业注册登记、房产地产交易登记、广告审批等四条龙,化解项目办理和群众办事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规范运作体现服务,通过体制、机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引进电子监察系统,使行政审批办事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2008年11月开通“行政服务总机”——7260808,为群众提供办件预约、办件委托和服务咨询,开展延时服务、节假日或业余时间办件预约服务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后取得的主要成绩

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服务大厅高效运行,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初步达到了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目标,群众较为满意。

1、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及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访群众普遍认为:县政府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把县23个有审批权力的单位集中起来,

群众办事方便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比过去好了。过去群众找单位办事,别人爱理不爱理没有办法,遇到不平事还得忍。现在就不同了,各窗口工作人员是服务人员,处于大家监督之下,过去机关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的现象在行政服务大厅看不见了,在服务大厅基本上不存在遇事推诿、拖拉的现象,转变了工作作风,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探索和创举。据统计,2008年,中心各窗口共受理办件38,360件,办结38,114件,办结率99.36%;即办件28,547件;承诺件6,644件,办结6,491件,其中提前办结6,350件,提前办结率97.83%,平均承诺时限为11.1个工作日,平均提前7.62个工作日;联办件457件;上报件2,590件,办结2,551件。2009年1至6月份,服务中心平均每月受理办件两千余件,平均办结率超过97%,没有出现超时限办结的现象,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2、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总体上能遵守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从单位到行政服务中心,从原来的“主人”到如今的“仆人”,从原来的管理者到现在的服务者,从原来工作较为松懈到进入行政服务大厅每天准时上下班等纪律约束,都需要每一位进入行政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上迅速转变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目前行政中心掌握的基本情况看,整体上完成了从各单位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转变;适应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能按时上下班,自觉遵守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制度,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工作效率都有了较大提高。

3、行政服务大厅工作环境和秩序较好。从十几天的现场调查情况看,进入大厅的工作人员和办事的群众都能较好遵守大厅的规章制度。如大厅内基本无人吸烟,服务者和服务对象之间言谈举止文明,在大厅内没有发生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吵闹现象,也没有出现影响大厅正常工作秩序的现象,就连过去在民政局办离婚手续的双方大吵大闹的情况也从未在大厅内发生过。

三、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群众对服务中心认识不够。由于自上而下对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滞后,群众还不能很好了解服务事项。

2、一些单位存在种种顾虑,如:权力会削弱;收入少;麻烦增多;位置被取代。因此,行动上表现为配合不力,消极应付,个别单位甚至人为的设置一些障碍。

3、存在的具体问题。少数单位存在“两头受理,双轨运行”的现象;一些部门以种种理由不愿将其服务项目纳入服务大厅;有的单位把窗口作为咨询处和收发室;人为的把即办件变为承诺件;少数单位频繁更换窗口人员;单位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不充分;中心与各单位网络仍未实现互联,影响办事效率;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待加强。

四、一些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心工作的局面。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办好政务服务中心重大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支持政务服务的中心工作。

2、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各项工作制度,使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网络化。

3、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形成合力。

4、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相关设施,建立政府电子网络,让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办理一些日常事务,不用来回奔跑和等候,做到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又能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总之,通过本次社会调查,发现建立行政服务大厅,是一件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拉近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发挥政府各项职能等多方面都有好处的事情,也是在各级政府以及各政府部门实施过程中检验过的较为成功的做法,只要能从细微处多为人民群众着想,进一步完善办公设施,改善办公环境,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就可以合政府、企业、群众之力,为建设现代化大田、和谐大田做出贡献。

第四篇:行政服务中心人员自查报告

一、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情况

1、本人学习兴趣浓厚,学以致用,业务熟悉。

2、主动、热情、规范、文明服务。

3、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制定了方便群众办事的具体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窗口作风好,办事效率高。

4、没有违反作风效能建设有关规定。

二、履行职责情况

1、工作中积极履行行政服务中心的各项职责和规定。

2、依法行政、高效施政、没有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现象。

3、工作中有开拓、创新精神,及时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依法行政情况

1、具体行政行为做到合法、依据正确、证据确凿、处理适当、手续完备。

2、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做到以人为本,规范办事,文明执法。

3、不存在滥用职权、多头执法、重复处罚、趋利执法等问题。

4、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和管理使用符合规定,不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现象。

四、执行制度情况

1、遵守和执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和销号整改制度认真全面。

2、对本单位窗口的服务承诺落实到位,无违反承诺现象。

3、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服务承诺以及监督投诉办法进行了公开。

第五篇:行政服务中心党建情况调查

行政服务中心党建情况调查

行政服务中心原名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集信息与咨询、审批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它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为宗旨,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的宗旨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实践证明,行政服务中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生产物,一定程度地解决了政府部门管理的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已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破口,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廉洁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行政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壮大。中心作为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在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给中心党的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如何与时俱进理顺中心管理体制、创新中心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心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年8月 ,**市直机关党工委、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组成调研组,对全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基本情况

全市有市、县(市)行政服务中心7个,并在全市**4个乡镇(街道)设便民服务点。进驻单位298个,工作人员757人。均已成立党组织,其中党委1个、总支1个、支部5个,党员259名,占窗口工作人员的34.2%。

**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是市、区(**区)合一的政府审批服务平台。目前进驻部门62个,工作人员251人,审批服务事项1177个。中心机关党委成立于2006年,下设4个支部、10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9人,占窗口工作人员的37%。**县行政服务中心2004年5月挂牌成立,是除**区外较早组建行政服务中心的县,目前进驻部门44个,工作人员115人,审批服务事项522个。中心党总支成立于2012年1月,下设3个支部,党员30人,占窗口工作人员的26%。**、**、**、**、**等县从2007年7月开始均相继组建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分别是

37、

41、

34、

37、43个,办理审批服务事项分别有46

9、7

11、5

56、3

46、570个,工作人员在70-100人不等,已同步成立中心党支部。党员数最多的**县,有29名党员,占窗口工作人员的32.6%,党员数最少的**县,有17名党员,占窗口工作人员的23%。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派出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打造“**先锋”党建品牌,探索建立“1+2+N”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努力培育特色窗口文化,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良性互动,中心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标准贡献奖等荣誉,20**年8月,以**和****为主起草的行政服务国标报质检总局、国标委审批。**市行政服务中心被列为全省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县行政服务中心被省直机关工委列入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示范点。

二、**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总体上看,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积极开展工作。但是,由于各县(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20**年6月才在机构改革中予以明确,有的管理人员还未配备到位,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在协调、监督、指导工作方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且中心工作的特殊性,中心自身对党的建设积极研究、探索实践还不够,存在思路不新、方法不活、理念滞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行政监管责权不统一。一是监督管理难覆盖。由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出台,是针对有审批事权的行政职能部门而定,作为行政服务中心,它的运作却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而且中心不是行政执法主体,无权决定窗口的审批业务,这就难免造成监管上的真空地带。同时,按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办理要涉及多个部门或同一部门内几个科室,有的要经过省、市、县多层审批,办事者多头跑、重复跑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中心对在中心以外办理的环节难以实行有效监管。二是中心功能不完备。一些审批部门没有向中心窗口人员充分授权,审批事项不能在一个场所内全部办结,还需拿回原部门审批,中心成为行政审批“中转站”;一些需要现场勘验调查的审批项目,窗口人员受理后,要有专人负责传递申请,专人负责勘验调查,离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的期望仍有相当距离。三是中心投入不足。多数县级中心办公场所还属临时租用,面积有大有小,有的办公场所过于拥挤,根本无法落实“应进则进”要求,联办齐办的审批链条建立运行受到严重制约。有的没有停车场地,给办事群众带来不便。

(二)中心党员管理体制难落实。一些窗口的党员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转入中心管理。根据省《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的意见》(**办发[20**]12号)和**市委《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实施办法》(**办发[20**]7号)要求,凡派驻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入中心党组织管理。但这一规定执行起来较难。除**市行政服务中心100%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外,其余各地均未能落实,占比不到50%。市级行政服务中心(与**区合署)党员109人,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党委的仅36人,占33%;其余县(市)中心,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中心比例最高的是**县,占47.8%,最低的是**县,17名党员仅4人将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占23.5%。党员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中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到窗口工作流动性大,最短的才在中心3个月,组织关系转来转去嫌麻烦;有的因原单位党员数不多,转走后担心会影响原单位党的活动开展,有的还在原单位党组织担任职务,不少窗口人员还是单位业务骨干,担心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后会减少与原单位的联系,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因此不愿将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另外,由于窗口人员队伍不稳定,管理难度增大。窗口工作人员均由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部门指派进驻,其人事、工资关系仍然保留在原单位,由于中心对工作人员的纪律要求比较严格,部门工作人员大多不愿意到中心工作,所以有的部门就采取轮岗甚至指派表现不好的人员进驻中心,造成党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由于工作人员业务调整、人员编制不足等方面原因,造成进驻中心人员更换较频繁,中心对这部分人员和党员的管理比较薄弱。

(三)窗口人员激励保障机制乏力。在精神激励方面,按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心”难有所作为。窗口党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不能经常回原单位,这样与原单位领导和一般干部保持密切联系、加强联络的机会相对减少,相互了解、熟悉程度也随之降低,有被原单位遗忘和边缘化的趋势,在民主评测、学习交流、后备干部推荐等方面处于劣势。虽然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制定的《**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干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评先评优、考核、后备干部推荐等方面进驻人员施行单列管理,但由于中心自身机制体制所限,与后方单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党员干部培养成长保障激励机制,因此,窗口党员特别又是行政审批骨干的党员内心深处有失落感,缺乏归属感。在物质激励方面,缺乏吸引力。窗口岗位性质特殊,管理严格,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大,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属于特殊岗位。但目前没有出台统一规范的针对窗口人员的岗位津贴或绩效奖励,客观上也使一些人不愿意到中心工作。

(四)中心党的活动难开展。一是活动时间难保证。由于窗口工作政策性、服务性强,无法离岗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和开展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学习和其它党的活动在时间保证上碰到很大困难;二是活动形式单一化。党员希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由于窗口岗位特殊,适合窗口党员特点的活动方式本身较少,中心党组织自身又缺乏创新探索,安排党的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过于单一,方法不够灵活,缺乏新鲜感。三是活动经费难保障。每年的财政预算没有党团活动的专项经费,开展党的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

三、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做好新形势下行政服务中心的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针对行政服务中心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中心职能作用。一是明确中心职能地位。目前在中心的职能定位上,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为行政服务中心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阻力。建议人大、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中心职能进行明确,为中心开展工作、履行职能、加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二是提供体制保障。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明确中心的机构性质、职能设置、人员编制和管理模式,赋予中心一定的权力,明确中心与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中心在组织、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等各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健全中心与部门的良性互动机制,落实进驻部门领导到中心带班办公制度,适当增加中心业务办理在部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三是整合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按“多个部门、一个政府”的理念,逐步弱化部门界限,以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把各个部门行政程序作为中心的工作程序,探索集中实施行政审批权的实现形式;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各级政府将中心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财政部门充分保证中心的预算,完善硬件设施,改善服务场所,将行政服务中心纳入地方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中心电子政务建设资金。

(二)理顺中心管理体制。一是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对中心入驻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过双重组织生活。由原单位出具党员管理委托书,在不变更入驻党员关系的基础上,既让入驻党员可以参加中心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又可参加原单位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解决入驻党员担心被原单位遗忘和边缘化的问题。二是理顺干部管理体制。落实《**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干部管理办法》,要求进驻人员在中心的时间原则上要达到二年以上,同时大力推广“1+2+N”党建工作机制,完善党员实施一岗“双责”、“双培双荐”、“双向”培训等管理体制,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三是健全完善组织机构。结合“三定”配齐配强中心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专职党务干部含纪委干部,健全工青妇组织。认真落实党建带“三建”,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评先评优向窗口人员倾斜。进驻干部考核优秀等次名额按进驻干部总数的20%以上实行单列管理,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先进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窗口人员。二是重视优秀窗口人员的培养选拔。中心要加强与派驻单位党组的联系,主动争取派驻单位特别是部门一把手的支持,每年以推荐函的形式积极向派驻单位推荐窗口优秀干部。派驻单位对中心推荐的干部应予以重点关注和优先使用。组织部门在推荐后备干部时给予中心一定的单列指标,采取选派新提拔干部到中心挂职的做法,增强进驻人员光荣感和归属感,营造关心支持中心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改善窗口人员的待遇。建议相关部门统一规定窗口人员特殊岗位津补贴标准,对进驻人员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助。

(四)发挥中心党组织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党的组织机构,把支部建在窗口,按部门或按办公场所归类,在窗口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选好配强支部领导班子,发挥党支部的宣传、组织作用。平时以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党的活动,让党的组织系统扎根中心每个岗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搭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平台,实施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即一个党员帮助带动二个非党员工作人员,使党员在各方面走在前头,成为岗位工作的标杆。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的方法手段。教育载体上,开展“红旗窗口”、 “党员先锋岗”、“**先锋岗”等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中心特点开展灵活多样、小型分散的教育活动,增强党的活动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短信等新平台开展学习教育,既解决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的矛盾,又调动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

上一篇:防汛抗旱自查报告下一篇:福享安康两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