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德育课

2022-09-10

如何凸显德育的生命力, 是当今德育乃至教育的关键问题。“生成德育”就是要突出德育的生活性与生成性, 让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丰富、具体的德育活动, 在直接的德育过程中发掘生命的意义。这一认识在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中, 需要我们找到着力点, 与教育教学、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德育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我认识, 上好以下“五课”是探索“生成德育”的有效途径。写出来以求教同行。

1“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上好德育复习课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教育的实践显示, 在各种教育教学的活动中, 遗忘是正常的, 而不遗忘才是不正常的。

德育工作要“学”, 从细节、环节学起;要“习”, 要温习、复习, 要按时、定时复习。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德育的课时是最少的, 按照国家的课时标准一周只有一节德育班会课;但也可以说是最多的, 因为每个学科、每节课都有情感、态度、价格观的教育。实际的情况是, 我们的很多老师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中都能注意复习, 可德育的新授课与复习课却都做得不尽如人意, 常常忽视了一些必须的环节过渡与细节讲解, 效果自然不太好, 学生中文明礼仪做得不够好、撒谎、进游戏室、早恋等属于“德育错别字”之类的问题常常出现。我们如果能上好德育的新课与复习课, 解决好“德育错别字”, 用好“德育错题集”, 自然也就能写“德育大文章”。

2“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上好德育合作课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是一种快乐。上好德育合作课, 要从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合作开始, 从帮别人指路、为人送一杯茶、主动捡起一片纸屑、帮家长做家务事、帮老师管理班级、和同学合作解决一些困难等小事开始培养。让学生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做到心中有他人, 学会关注、关心、帮助、赏识身边的人, 慢慢做到自爱而不自私, 自主而不自负, 自信而不自卑, 进而学会感谢、学会感激、学会感恩, 最终在合作中成就自己、在合作中服务社会。

3“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上好德育耐挫课

困惑、矛盾、挫折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学生都缺乏解决困难的信心与方法。

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有的因为与同学、家长、老师的关系问题而烦恼。而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 学生是允许犯错的人, 很多的时候错误与挫折是人成长与进步的营养品。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便是告诫学生要正确看待挫折与矛盾, 学会科学地处理挫折与矛盾, 进而认识到, 挫折与矛盾很多时候反而会成就我们的人生。

4“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上好德育长跑课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古人认为一个人成长不仅要读万卷书, 更要行万里路。今天, 教育工作者更要提倡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门。

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走向农村、工厂、祖国的大好河山,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走近名人, 走进名著, 建书香校园, 养书卷之气, 让他们的心灵应和生活的节拍, 在遨游宝贵的文化宝库的过程中“视通万里、思接千载”。通过校园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与感恩周、发明周、踏青周、军训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引领同学进行情感长跑、理想长跑、道德长跑, 通过每周赠言、我的名言、心语悄悄诉等活动可以引导同学正向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5“植树者必培其根, 育人者必养其心”——上好全员德育“课”

我曾经调看过一个学校两千多份的学生调查问卷, 这里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希望老师能和自己多谈心、多交流、多沟通, 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一般的科任老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重知识传授而轻德育。

学校里有非教学人员, 但没有非教育人员。真正上好全员德育课, 一方面要制度引路, 要求全体老师既教书而又育人, 让全体老师认识到思想品质是一个人的最高学位, 使全体老师在德育工作中有位、有为、有威, 做到有岗位意识、到位意志、补位意识, 做到肯为、敢为、善为, 工作的开展有威力、有威严、有威信, 推行学校时空教育教学管理责任制, 使每一个老师都能够承担自己的全部责任, 形成良性的管理链;另一方面要靠实际引导, 让老师们认识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进行心理疏导的效果远大于加班加点、题海战术, 帮助老师们对考试的分数进行定性的分析, 让老师们明白考试的分数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 还包括注意的品质、意志的品质、心理愉悦程度等, 让老师们明白做学生的德育工作更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在人的所有素质的完善与提高的过程中, 思想品质是一个人的最高学位, 德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学科, 点化和滋润学生的灵魂永远是教育的核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视, 而班会课是真正属于班主任的一节德育课。如何利用好这一堂课, 如何上好这一堂课, 让学生寓教于乐, 达到教育、启发学生而又不失培养学生个性的目的, 而这已经成为我们非常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本篇论文就如何上好一堂班会课提供了一些做法及想法, 希望能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关键词:德育,课堂

上一篇: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探讨下一篇: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