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少儿体育课

2024-05-05

如何上好少儿体育课(共8篇)

篇1:如何上好少儿体育课

如何上好体育课

单凯

摘要:要上好体育课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情感品质,协调好师生关系,改善课堂气氛,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关键词:树立形象良好品质协调关系改善氛围教学方法

作为一位从教多年的体育教师,我个人认为要上好体育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

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 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四、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裴顺安平时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从不鄙视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体育差的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用科学的手段训练他们。他所培养的学生赵学恩获得残疾人奥运会跳高冠军,并保持世界纪录。只有象裴老师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够建立起信任,师生之间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在一种感情融洽、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形成和谐环境,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五、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现代学生个个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精力旺盛,他们大都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对于体育明星、体育健将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喜欢模仿体育明星的形象,渴望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时,不能仅拘泥于教材,应适当引进一些鲜活的资料,传递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加体育教学的“磁性”以吸引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吸

取本学科的新鲜血液,多积累一些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推出新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位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正直公道,平易近人,言行举止文明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敬佩,是效仿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一思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谆谆善诱,晓之以理,使学生真心佩服。这样就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并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六、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协调师生关系。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且还要练,若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堂的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进体育课堂,就会象出笼的鸟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如果学生前一堂是理解性较强的课,那么接下来的体育课就应在准备活动部分适当地安排些游戏活动,轻松一下学生神经。如果学生前一堂课是音乐课或实验课,体育教师就应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首先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此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体育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淡薄,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七、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是一个有生命、有好恶、有主观意识的人,在教学中如果时时处于被动、压抑状态,谈何主动性和能动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健康、美好、愉快的气氛与情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下学习锻炼,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审美意向和创造性,进行形成性和激励性评价,加以鼓励赞扬,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八、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 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游戏化是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 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

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可多组织比赛教学,增加激烈性和趣味性,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差异,采用“让

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刺激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

按学生兴趣选择进行分组教学。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诸因素中作用极明显的心理因素。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往往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产生不同兴趣,其教学结果也截然不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个性,教师可按学生兴趣选择分组教学。由于小群体学生都是喜爱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与学习的,学习动机肯定积极。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使学生会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也能使学生尽情运动、享受,心境会格外开朗。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在此仅供大家借鉴。

篇2:如何上好少儿体育课

在新课程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对体育教师、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节好体育课必须体现《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要有明确目标,要凸显科学的教学方法,应创造一个热烈、轻松而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

步骤/方法

1、一节好体育课必须体现《标准》中的基本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新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解决。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重视体育教材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对象意识不强,教学始终是在演“独角戏”。《标准》要求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意识,将教学的重点应从重传授转向重发展。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自主体育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自己、认识自己,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一节好体育课要有明确目标

目前比较认同的学校体育目标是多元化的阶段性目标,小学是以学会基本动作为目标的运动教育,更多的注重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初中以掌握各种运动项目为特征,注重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高中及以上学校以终身体育为目标,注重体育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具体每个学段的学校体育目标,都是围绕着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神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每个目标又划分出不同的水平目标。采取的是目标管理,这和以往又有很大的改变和不同。

一节好体育课的内容要围绕目标来选择。《标准》进一步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方面发展,对教学内容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选择,各地各校教师可选择多种多样的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3、一节好体育课要凸显科学的教学方法

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哪些教学方法又能有机地的结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具体的实践问题。旧的体育教学方法长时期处于近乎僵化状态,例如:分解、完整、重复练习的练习法的应用已达十几年,尽管其方法的实际操作在发展,但其变化却缺少逻辑性。在一节体育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给与重新认识与研究。

4、一节好体育课要求任课教师要做到“四四三”

“四”即“四熟、四活”。四熟即熟《标准》、熟教材、熟动作、熟学生。熟《标准》是因为《标准》是教学的依据;熟教材是因为要把握一堂课中重点、难点,是重点突出;熟动作是因为要给学生做示范,对培养学生的整体运动印象起直观作用;熟学生是因为学生的程度不一样,教学中的要求要因人定量。“四活”是指课堂气氛活、授课方法活、学生思维活、处理手段活。课堂气氛活是要求教师教态自然,精神要饱满,要以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仪表、姿态要得体,声音洪亮、清晰,不然就不能得心应手。授课方法活是因为一节课中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联系时间有限,要想有好的效果,就必须仔细思考反复推敲,不能抱住一种方法,一成不变。把学生的思维搞活是因为动作之间的衔接、难以转化,以及学生预测期待与能力强弱有矛盾,如果对学生不诱导不启发不及时的给学生提供思维线索,学生就会感到盲目,无所适从。处理手段要活是因为体育课堂多以室外活动为主,教学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注意力易分散,有时会遇到预料不到的情况,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三”即“三精”:课的内容任务设计精、主干课程设计精、教学语言讲解精。如果宣讲课的内容任务设计精,就能够包括全貌、勾勒轮廓、开门见山、故事开路、寥寥数语、恰到好处,就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和感想,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主干课程设计精,是因为主干教材是课堂的核心,只有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分散或转移难点;教学讲解精,是以语言的概括性与科学性为主要特征的,一堂好的体育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师生语言上的交流,所以体育任课教师应从“精炼”入手,播种求精,才能够达到课堂互动。

5、一节好体育课呼唤综合性、科研型体育教师

体育课堂对体育教师文化水平、知识面、学历、科研水平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会喊“立正”、“稍息”的体育教师时代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体育课堂。《标准》下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品格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行成。要完成肩负的重任,就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博览群书,丰富文化知识,以及熟练的示范动作技能等,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体育教师。

6、一节好体育课应创造热烈、轻松而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概括为“心情舒畅、和谐统一、乐观主动、自觉向上”。心情舒畅,指老师学生都有一个好心情,精神抖擞应对课堂;和谐统一,指师生之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友好相处,达成互动;乐观主动,指课的内容、练习形式、教法组织能够引发兴趣;自觉向上,指教师把课上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増力情绪,増力情绪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朝气蓬勃的面貌、民主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友好的语言都是创造良好气氛的重要条件。

篇3:如何上好室内体育课

现在, 有不少学校为了追求本校的文化成绩, 许多体育室内课被语数外等学科占用。不被占用的体育室内课, 体育教师不是让学生上自习课, 就是讲述一些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体育运动常识和生理卫生知识及放映一些比赛实况。但这样, 学生的身体得不到锻炼。因此, 教师在上室内体育课时, 还可以充分利用室内的条件进行许多项目的体育活动。为了更好地上好室内体育课,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本文将对此问题, 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并同大家商讨。

一、徒手操

在上室内体育课时, 可根据具体条件, 从实际情况出发, 创编一些动作幅度不太大的室内徒手操进行教学, 如颈部运动、屈肘绕环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提膝运动、提踵运动、下蹲运动等。这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是青少年学生都喜欢的一项体育项目。过去体育教师由于考虑到教室活动范围小, 怕学生活动不开, 因而往往局限于组织一些智力游戏。其实, 只要经过周密考虑和认真组织, 有一些活动性游戏也是可以在教室里开展的。例如, “跟我学”小游戏。教师可以这样组织, 让一名学生在讲台前或站或坐, 做一些幅度不是太大的动作, 其他学生跟着他进行模仿。这样, 既锻炼了领做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也锻炼了跟做学生的模仿能力及反应速度。

三、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对学生的身体正常发育、改善生理机能、提高运动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上室内体育课时, 可以利用室内的条件, 选择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例如, 把一条腿放在课桌上进行各种姿势的压腿练习, 来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仰卧在课桌上做收腹举腿、仰卧起坐、仰卧后屈体等练习, 来发展学生的腰、腹肌力量。还可以用双手支撑在相邻的两张课桌上做俯卧撑、收腹举腿等力量练习, 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及腰、腹肌力量。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 要注意只有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 通过一定数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但是, 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有些动作必须有人在一旁做保护与帮助。同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练习的次数和难度, 因人而异, 男女有别。

四、组合素质练习

教师还可以巧妙地把几个简单动作组合起来让学生做分组循环进行练习, 这时教师应根据课上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情况, 来决定是否降低动作幅度、频率、规格以及所要完成的次数, 合理掌握和控制课上学生练习的时间、密度和强度。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依据室内课教学内容的特点, 适当地安排一些音乐及放映体育赛况来协助进行教学, 并以此来调节上课的节奏。

五、学习新的动作技能

在教室里除了可以利用运动技能图片、模型、投影仪等手段来讲授运动技能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部分运动项目技术的练习。例如, 在进行跳远教学时,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腿部力量较差, 腾空高度不够, 因而做不出空中动作。为此, 可以利用教室的课桌来练习空中动作:让学生支撑在相邻的两张课桌上, 两条腿悬空成腾空步, 然后模仿跳远的空中动作 (蹲踞式或挺身式) 。这样反复地练习, 加强肌肉感觉, 逐步形成动作定型, 从而有助于掌握跳远技术。

六、在室内上体育课注意事项

在组织室内体育课时要注意活动项目和练习方法, 动作的幅度不宜太大, 不要有过分猛烈的动作, 以免相互碰撞, 如全班学生集体练习时过于拥挤, 则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多组进行。另外, 不要让学生大声喧嚷和产生过大的嘈杂声, 以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尽可能不要搬动课桌、椅子。如需要借助桌椅做练习, 或小范围内搬动桌椅时, 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同时要求学生要爱护公物。

以上是在教室内进行的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如果有些学校有较大的会堂、宽敞的走廊过道, 那么阴雨天上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 就更加便利了。

篇4:如何上好体育课

关键词:体育课 教学 因素

一、体育课要进行思想教育

1、 教学内容中,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接力跑、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韵律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美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游戏教学更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2、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保护,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骨干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课堂最后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3、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又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二、体育教学的知识性

1、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实验经验证明,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建立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种方法,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2、 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掷铁饼,不仅要求会掷,而且要求掷好;不仅要求懂得掷铁饼的一般技术要领,而且要懂得摆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掷铁饼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定型,已经形成和巩固。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而是将不断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训练水平以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

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的动作,仍然是要注意反复练习和经常运用,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的能力。因为练习长期中断会使自动化的动作逐渐消退。在运动训练中创造各种条件(如利用电化及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教学)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某些细节问题,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的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着的,也是相对而言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这个规律,以加速掌握和提高技能、技术。

篇5: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

面对体育与健康新的课程理念,该如何上好体育课,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好教学工作,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绝对控制和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种奇怪的现象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实施有效教学,才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当前教育面临着新的体制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第一线的改革实施者,更应走在前列,真正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认为体育应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为此,我在教学中不仅边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我在体育课教学上做了一些想法,愿与大家共同探究,一起交流。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可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反之,师生关系僵化、抵触、紧张、对立,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学生不买你的账,不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一切都是枉然。教师只有和蔼可亲、宽容豁达,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起来。

二、深入研究教材的魅力所在。

一般来说,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材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因为教材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投准的命中率等。抓住了教材的魅力,备课就可以围绕教材的魅力做文章。新兴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可大力开发引进课堂。

三、根据学生体能和健康状况制定目标,区别对待。

每个人的体能和健康状况不同,个体的差异也比较大,对运动技术掌握有较大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目标,使不同体能的学生经过努力都基本达到学习目标;或者根据不同身体情况,练习不同内容,避免统一标准下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表扬学生用“喇叭”,批评学生使用悄悄话。总之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四、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中学生多争强好胜,一听说进行比赛就跃跃欲试,所以可以运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努力克服“教师示范、讲解”的单一模式。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光盘等音像资料,加强直观感觉,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练习中,提倡好帮差活动,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进步将会很快,可以多请学生作示范或表演,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和展示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内容的竞技化、教学方法的成人化以及教学组织的程序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五、教学形式游戏化。

游戏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为此,可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做下肢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搞多人都能参加的立定跳远接力和用单双脚跳前进的划龙舟等。

六、采用“激励”教学方式。

激励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要避免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的动作非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张三同学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同时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七、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

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备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要给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年龄、体能、技能、心理特征的场地和器材设备,对那些正规的竞技项目的器材设备、场地的大小与硬度、器材的大小与重量、设备的规格等进行教学改造,或创造一些新的器材设备,并通过改变规则、动作要求与组合等,增加学生完成动作的可能性、参与运动的乐趣。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师生共同自制一些体育器材,满足学生的要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

篇6: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宋文龙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

初三(188)班有位姓李的同学,初一刚来时候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学生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鼓励、表扬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一.课的构思: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每节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

准备:在课的开始部分,多选用“集体性”游戏,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的方法,并在合理运用情景导入的基础上,更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基本内容:在技巧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多中教学手段,采用直观的图片示范、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甚至多媒体的观看;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即使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自主活动,自主创造,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组讨论练习的方案,通过比赛,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结束:让学生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自我评定。这样整堂课在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结束。

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体育课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初二年级的实心球投掷的教学,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让学生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感觉,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合格标准。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篇7: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杨晓英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选择一定教学组织形式,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然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都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定。那么,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呢?

一、课堂常规要严格

体育课常常会受到场地、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干扰,严格规范的体育课堂常规能激发学生的意志毅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排除各类干扰,进而积极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训练,要让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明确体育课的特点和存在的某些危险因素,把常规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努力形成纪律严明、精神振奋、练习积极、团结合作、荣誉感强等的学习风气。

二、课的环节要灵活

体育课一般由准备(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环节组成的,由于各环节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地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准备就是要求教师从新颖、实用的角度出发,备足配齐上课的活动器具,精心布置好场地器材,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前后过渡方法,以及场地转换的行进路线等,确保整个教学过程能顺利完成。

2、准备部分要新颖。从教室到操场,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学习情绪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课的开始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改变过去“整整队,报报数,慢跑几圈做做操”的传统教学方法,可采用趣味练习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练习”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或采用“斗鸡”“抓尾巴”“踩影子”等对抗性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基本部分要活泼。基本部分教学中应力求精讲多练,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分解动作的重难点,多提供给

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反复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新授知识。教学形式要活泼,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不断改变练习方法,通过举行比赛、组织游戏等形式,提高学习质量。

4、结束部分要轻松。结束部分宜组织一些轻松的活动,如舞蹈、放松操等,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同时放松活动又要不失趣味性,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让学生保持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下一次教学的成功留下伏笔。

三、教材处理要恰当

1、挖掘教材趣味性。趣味性、娱乐性是体育课的一大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如把垒球投准练习比喻成解放军打靶,把障碍跑练习比喻成红军长征,或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情景,故事内容环环相扣相连,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

2、同一教材不同组织。作为巩固提高的需要,不同课次中常有一些相同的复习内容,但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进行适当处理,比如同样是掷准练习,今天练习“打靶”,明天改练为“打野鸭”;今天用的掷准物体是“箩筐”,明天改换成“汽球”,这样,在更换游戏名称、更换练习器具、更换练习情境中,可以不断剌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3、不同教材合理搭配。小学体育课的学习内容相当丰富,但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学习价值。一堂课上教材内容不可过多亦不能过于单一,要从学生能力形成的特点、促进健康生长发育等角度考虑,教材的搭配一般要做到动静结合,上下肢协调锻炼兼顾,柔韧与力量同步发展,体质与能力共同提高等要求。

四、学生特征要掌握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教学中宜将新授知识或技术性强的复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利用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机提高学习效率;耐力性、对抗性练习内容宜安排在课的中后部,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课的后半部分则可安排一些竞争性强的练习,既能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和行为特点,因此体育课中教学手段要多样,教学形式要“新、奇、活”,教学方法要创新,要敢于打破旧有教学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如课堂中进行队伍调动,如果传统的方法过于机械、死板,教师可以在调动队伍时配以节奏感强的摇滚乐,或者把调动过程编成游戏或舞蹈等,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提高教学效果。

篇8:夏季如何上好体育课

1. 加强夏季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安全教育。

夏季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 但是如果运动强度太大、运动量太大、运动时间太长、使学生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 就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结果。比如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就是因为人体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中, 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体内热量散发和排汗机能发生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等原因综合影响所导致的。因此很多学生因为害怕中暑而对室外体育课产生畏惧情绪, 所以要加强夏季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安全教育, 让学生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及预防中暑的卫生知识, 消除他们的顾虑;其次如发现有学生中暑, 迅速让其脱离炎热环境, 并采取静卧、降温、少量饮水、冷敷、服人丹等措施, 情况严重者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简单处理后, 立即送医院诊治, 总之, 既要确保夏季体育课质量不打折扣, 又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1 加强保健、安全教育, 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夏季天热, 学生行为上难于组织和管理, 烦躁的心理更是难于克服。首先, 教师要利用室内课, 让学生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应急救护措施及预防中暑的卫生知识, 消除他们的顾虑,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安全第一。夏季气温高, 闷热难忍, 一些学生贪图舒服, 着装随意, 因此, 体育课上的着装问题尤为重要, 必须严格要求, 禁止学生脚穿凉鞋, 女生穿裙子等不适合体育课着装现象的出现, 提倡学生穿运动短裤, 这样既方便活动又加快热量的散发, 同时还能避免因着装导致运动不便所带来的跌伤、摔伤等意外事故。其次教师要积极克服高温困难, 以饱满的情绪满绪感染学生, 使学生尽快克服散漫、懒惰心理, 以轻松愉悦的状态进行学习。再次, 要加强课堂常规与纪律教育, 做到练习、活动讲秩序, 杜绝自由散漫。

1.2 引导学生体育课后合理饮水, 防止肠胃痉挛。

炎热的天气加上体育课运动, 会使人的体温升高, 人体会由于出汗而丧失大量的水分、盐分, 从而感到口干舌燥。下课后很多学生会涌向自来水管和商店, 大量喝生水、喝冰镇水、吃雪糕以达到快速解渴、快速降体温的目的, 但这样做肯定会损害其身体健康, 因为运动后胃肠的温度较平时有所升高, 如果立即吃冷饮或喝冷水, 胃肠会因受到强烈的冷刺激会而导致痉挛, 从而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另外, 一次性大量饮水还会增加胃肠、心脏的负担。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动后少量多次合理补充水分, 提倡体育课前准备淡盐水或温开水, 以便更有效地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盐分, 维持身体的水盐代谢平衡。

1.3 通过体育课形成合理限度的热适应,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 在高温天气下上30~40分钟的体育课,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因为在一定时间高温环境的反复作用下, 人体在一定限度内可产生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也就是热适应, 使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心血管机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并且热适应的形成可以有效防止中暑。一方面, 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 引领学生在夏季体育课中适量运动, 形成合理限度的热适应,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 教师要利用课前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师生互动, 调动学生在高温下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做好身心准备, 迎接高温天气的考验, 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2.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夏季体育课的内容安排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体现季节性。夏季学生容易疲劳, 因此, 我们要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运动量及强度的宏观调控上多花心思:或让学生轮流运动, 轮流休息, 或安排一些练习节奏比较慢的活动, 或多上一些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 排球、篮球、仰卧起坐、跳皮筋、技巧等;或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情节游戏, 或在完成单元教学后, 延伸拓展教材, 设计综合类的趣味素质练习, 总之, 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短时间的高温挑战, 合理适量运动, 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1 延伸拓展教材, 设计综合类的趣味素质练习。

如在完成单双杠单元教学内容后, 我们可以设计综合类的趣味练习, 既延伸拓展教材内容, 又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教材联系起来, 有效激发、维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动力, 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使学生在情绪高涨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尝试、积极创新, 不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如在双杠单元教学后, 可以设计以“双杠、跳绳、爬竿与软梯、肋木”为练习点, 以“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为主题的身体素质活动课 (只规定活动路线, 活动练习图略。) 。教学目标为展示自我, 超越自我, 合作与共享。课中, 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 通过每个练习点的方式不断创新、超越, 如通过双杠练习点的方法有:跳上支撑摆动+分腿骑坐前进、双臂撑“走”双杠、走双杠、单人走单杠, 助跑滑杠, 金猴倒挂式、二人携手走单杠, 同伴推运式等, 如学生跳绳的花样也是很多的, 如单人蝴蝶式翻转跳、三人八字跳, 多人齐上齐下, 多人依次上依次下、跳快绳, 跳超慢绳……天仍然很热, 学生却激情不减。

2.2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安排一些练习节奏较慢及学生喜爱的内容。

安排学生轮流休息轮流参与的活动, 如柔韧练习、乒乓球, 排球、篮球、仰卧起坐、跳皮筋、技巧;或组织能够多组循环参与的体育游戏游戏, 如能促进男女生互动的游戏、能提高学生灵敏反应的游戏、能消除人际隔膜, 促进学生集体健康成长的游戏、能促进师生关系协调发展的游戏等。

2.3 加强课堂调控, 确保安全。

夏季体育课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运动强度, 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 随时调整运动强度及运动量。一旦发现学生过热或出现乏力等异常现象, 就立即停止运动, 稍加休息。教师一定要有爱心, 不让学生太长时间地在阳光下停留, 否则会灼伤学生的皮肤, 使学生气喘、胸闷、头晕、动作不协调, 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中暑, 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双重伤害。

综上所述, 夏季烈日炎炎, 学生往往内心比较浮躁, 行为举止比较随意、散漫, 教学活动难以组织, 教师要加强夏季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体育课后合理饮水, 防止肠胃痉挛,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加强课堂调控, 采取各种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接受短时间的高温挑战, 通过夏季体育课, 形成学生合理限度的热适应,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既确保夏季体育课质量不打折扣, 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上一篇:预备党员一年预备期满思想汇报下一篇:半年工作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