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问政参政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探究

2022-09-11

1 引言

理论联系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形式, 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加强青年学生问政参政能力培养, 是强化青年学生政治素养, 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的重要渠道。通过实践课教学, 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 可以使青年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 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青年学生观察问题、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还可以在实践课中培养青年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科学和理性选择取向等问政参政的政治法律素养。通过对青年学生问政参政能力的培养, 让他们认识到, 人们在享有参与政府进行自我管理以便保障其权利并促进共同利益的同时, 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个体如果没有参与公共领域的意愿, 他也就没有一定要去这样做的义务。”承担这些责任, 需要掌握正确的参与知识和技能以及促进全体人民自由与正义的意志。培养学生问政参政能力, 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能、奉献社会, 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2 构建青年学生问政参政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问政参政实践教学, 可以结合大学生廉洁教育、“认识公共生活, 遵守公共规范”、“领会法律精神, 树立法治理念”、“学习宪法制度, 理解法律体系”等专题内容, 厘定大学生问政参政的实践途径和形式, 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方案, 开展实践活动, 并在教学中展示、交流、讨论及评析。为保证问政参政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指导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地进行实践教学, 并对学生的实践课活动进行考核。实践活动最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 实践小组的负责人要组织小组成员研讨并做好活动方案, 任课教师要对实践方案进行审定。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收录实践活动过程照片、录像等资料,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交流总结。实践教学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所有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师生都要遵循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 做到认认真真做事, 踏踏实实做人, 不弄虚作假, 不敷衍了事。实践教学还要坚持学生全面受益的原则, 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实践课的教学活动并得到评价, 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有能力参加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实践教学中受益。

对大学生进行问政参政实践训练需要以传授问政参政的理论知识为先导。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问政参政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把与青年学生问政参政相关的一系列实体上和程序上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知识加入到教学内容里, 增加他们的政治知识和提高理论素养。要让青年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 了解和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实践教学中涉及问政参政有关的政治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关于政治制度的知识, 比如政府有哪些主要部门, 这些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它们之间如何分工, 如何协作。第二, 关于政治过程的知识, 也就是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 才能够有效地影响政策的制定。有效参政的前提是熟悉各级国家机构的工作制度、办事规则和程序。第三, 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 并能在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时知道如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有了这方面的知识, 公民才有可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更充分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第四, 有关问政参政的社会、政治背景知识。公民在哪些方面具有参与的欲望, 就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参加选举, 需要了解选举知识、候选人具备的条件和资格;企图影响政府的外交政策, 就要具备相应的国际知识。大学生明确这些现实政治制度, 具备了这样的背景知识, 才能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政治行为, 达到有效的政治参与。

青年学生缺乏问政参政的实践和经验, 因此, 在引导他们在做实践活动之前需要了解问政参政的实施流程以及各环节需要掌握的参与技能。有学者指出, 观政是理性参政的前提, 通过观摩学习、了解政治行为的过程, 掌握政治活动的规律, 可以为以后理性参政实践奠定基础。大学生问政参政存在着主观上具有强烈愿望和客观上参与能力不够之间的矛盾。因此,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和熟悉问政参政的流程和技能直接影响参与质量和效果。学生问政参政可以沿着“识别问题—收集信息—审查选择性措施—建议公共政策—制定行动计划”的技术路线进行。首先, 需要识别要研究的问题。从识别社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出发, 确定该问题由哪一级政府或职能部门直接负责处理该问题。决定好要研究的问题之后, 就要从多渠道收集评估这个问题的相关信息。然后, 审视可选择的政策, 包括审视政府执行的现行公众政策, 同时还需审视其他人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拟定实践小组自己认为相关政府针对该问题应当采取的公共政策。最后, 实践小组将订立一个行动计划, 表明你如何影响相应的一级政府或者政府机关采纳你提出的公共政策。

3 拓宽问政参政实践教学的途径及方式

当前, 制约青年学生问政参政的影响因素很多, 其中, 参与渠道不畅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从狭义的角度讲, 问政就是咨询或讨论为政之道, 参政就是参与政治活动和参加政治机构。对大学生问政参政含义的理解不能狭义地界定为政治活动或政府部门, 应做扩大理解, 凡与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有关的公共事务, 都应该属于大学生问政参政的范畴。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 青年学生问政参政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校园范围内的问政参政。这种渠道相对比较多, 也比较畅通, 实施起来也相对比较便捷。青年同学可以通过参与各级党团组织活动, 参与班级、学生会和社团管理, 担任学生干部, 学习管理公共事务, 从而得到政治与管理能力的锻炼。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管理, 了解或监督学校事务, 比如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的讨论, 参与宿舍、食堂、校园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 就当前面临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与校长或职能部门展开对话, 或与当地政府对话。例如, 由于我校地处郊区, 为方便交通出行, 有同学尝试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展开对话, 希望能把附近公交线路延伸到学校。虽然诉求最终没有得到满足, 但从与政府的对话中, 他们学会了如何参与公共事务, 从失败中获得了直接对话政府职能机关的宝贵经验。

二是通过网络等新媒介问政参政。当前, 由于种种原因, 虽然青年学生对投票等传统政治参与方式兴趣不高, 但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青年学生问政参政热情空前高涨。“网络问政”具有便捷、成本低等特点, 极大程度地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渠道, 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了公民的问政参政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网民同学可以通过“问政四川”“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络理政平台”“四川日报网-网络问政”等专门的互联网平台向政府机构、窗口部门以及省市区领导咨询了解政策、建言献策和提问, 用留言、发帖等网络方式与政府网络发言人进行沟通。

三是通过“校区共建”、“校企合作”等途径问政参政。建立高校与企业、社区等多方联动的社会服务培养人才模式, 大学生通过平台共建, 了解民生社情, 从而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高校与校园城区附近的街道、社区、企业合作, 建立固定的工作平台, 指导教师可以带领实践小组进入街道、社区、企业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 街道办、企业、居民小区等基层组织也可指派专职干部协调共建事务, 并明确当前的工作目标与责任。当然, 采取这种模式, 需要学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以搭建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

四是组织学生直接问政参政。采取这种形式, 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嗅觉和参政素养。指导教师要积极介入到学生问政参政的事务中去, 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可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 为政府的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甚至直接在提案上发挥其作用。大学生也可以直接参与社区建设, 积极投身社区的管理和服务, 在社区网络建设、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纠纷调解中发挥作用。

4 健全和完善问政参政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目前, 从总体上看, 青年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问政参政愿望和热情, 但仍存在问政参政渠道缺乏、参政议政的范围较小、缺乏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参与程度不深等现实问题, 再加上部分教师能力不够等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为确保青年学生问政参政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真正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和制度化, 还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首先, 学生课外实践需获得学校经费支持、安全保障和政策鼓励。学校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接触社会, 提高个人参政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问政参政做出实质贡献的学生, 可从学分、奖学金上进行激励。学校应出台政策, 鼓励教师引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在指导教师尽到必要的提醒和注意义务的前提下, 学校应敢于承担实践活动中因偶发意外事故而产生的责任, 解除任课教师的后顾之忧。

其次, 为提高教师实践指导教学艺术和业务水平, 学校可组织教师定期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教学交流与学习。学校和政府有必要创建教师问政参政技能培训制度, 以弥补自身从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不足。

最后, 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不够, 既有学校和政府不放心其参与政治方面的原因, 又与政府不拓宽其参与渠道有关, 从而致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制度保障青年学生参与的机会, 建立健全问政参政的民意征集制度和政府回应机制, 拓宽问政参政渠道, 建立政府官员与青年学生间的软性对话关系, 以打造一个既畅所欲言又不失理性的有序的青年学生问政参政的公共平台, 建构全新的政府与青年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 让青年学生能真正参与各级各类公共事务的决策, 并提出个人意见。

摘要:问政参政素养是青年学生作为合格公民应当具备的综合素养,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问政参政实践教学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问政参政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进行问政参政实践训练需要以传授问政参政的理论知识为先导, 重点培养青年学生的问政参政技能, 可以通过校园活动、网络新媒体、校区共建以及直接参政等渠道进行, 而且还需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青年学生,问政参政,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

[2] 聂洪辉, 卓腮娇.现实与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政治参与[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 .

[3] 韦如梅.从政治社会化看公民政治素质的培育[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6) .

[4] 龙婷.“校区共建”平台下大学生参政议政路径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

上一篇:浅议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下一篇:关于新时期下做好林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