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2023-06-12

第一篇: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80年代小说

废墟上的雨后春笋——八十年代小说创作评述

2014021424 朱金娅

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建国初十七年文学的曲折发展,又遭受了十年文革文学的巨大创伤,虽然在粉碎“四人帮”后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和过渡,但从文学创作的总体上看,基本尚未挣脱左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潮。从80年代开始,文学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尤其是小说创作,在这片废墟上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新局面。

整个80年代,是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十年。这个时代文学现象波涛汹涌,五彩缤纷,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翻开了80年代小说发展的新篇章。相对于一个废墟时代的文学,这几个流派表达了对文学新的理解和阐释,展示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学内容和形式。

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七十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反映,其主要展现了文革十年灾难、揭露文革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给人们心灵造成创痛。这类文学小说起始于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小说通过塑造两个表面上好坏分明,实质上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示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勇敢地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意在唤醒人们必须从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小说的创作热潮。此后,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凯的《我该怎么办》、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郑义的《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一大批带有伤痕印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伤痕小说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对文革的整体否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上树立了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意识。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在艺术表现上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作品的情感表露也趋于肤浅;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伤痕文学浪潮出现不久,出现了反思文学浪潮,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发展。往往在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创伤后,痛定思痛,随后而来的往往是冷静、严肃和深沉的思考。80年代一系列的政治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学创作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暴露和批判,而是由表及里地追溯左的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脉络,并究其原因。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 《天云山传奇》、刘真的《黑旗》、李国文的《月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陆文夫的《美食家》、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河的子孙》等。这些作品反思的视角多样化,反思的视线也不断前移,以不同的题材、角度,通过不同的典型环境和人物,反映了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探究和认识。其小说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是继伤痕小说浪潮之后又一次思想更深刻、影响更巨大、意义更深远的一种创作潮流。 改革小说与反思小说几乎同时崛起,主要分为都市改革小说和乡土改革小说两大类,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影响逐渐缩小。中国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伴随农村和城市改革大潮的兴起,改革文学应运而生,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改革小说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的深刻影响。改革小说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顺应着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一方面汲取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长处,以更勇敢的气魄、更深刻的笔触,大胆地暴露十年浩劫对我国工业造成的严重创伤并揭示了造成这种满目疮痍、积弊如山现象的根源,同时还大胆暴露了新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四化大业开创初期社会现实的状况。此后其他优秀的作品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何世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相》等。改革小说与现实直接碰撞,热忱呼唤改革,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对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全程式的关注,理性地探索文学而不再是感性支配下的政治参与。

知青小说是8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反映的是知青生活、命运及精神追求的作品。知青小说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伤痕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知青小说带“伤痕”性质,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叶辛的《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等。第二个阶段是理想主义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的《黑骏马》、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等。第三个阶段是写实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作品有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的《血色黄昏》、李锐的《合坟》等。第四个阶段是纪实阶段,90年代至2000年代后,这代知青已进入中老年,时有冷峻回忆录,纪实作品,或伴有根据自己知青亲身经历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现,主要作品有刘海的《青春无主》等。知青小说在这四个阶段中都反映了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的人生历程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他们审视社会,叙述人生历程的角度与结论,具有来自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和价值评判标准,由此而滋生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程度与观念迥异于前人与后来者,因而作品呈现出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和特有的精神面貌。诸多作品在不同的层面广泛真实地再现了千百万知青的生活,细腻地叙述了一代人的精神遭遇和心理历程最能够代表一代人的情绪、愿望和人生感受。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小说,主要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为了当时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实践,而80年代中期的寻根小说创作,则是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切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文化讨论的热潮,焦点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在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标志性论文,以此拉开了寻根文学的帷幕。 寻根文学的民族文化形态是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选择地域文化成为寻根文学主流,正统文化选择居于次要地位。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寻根文学,而它们往往以地域文化为表现对象。汪曾祺的高邮风俗小说创作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源头,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等人的寻根小说具有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如以韩少功为代表的楚地文化、以贾平凹为代表的秦地文化和以李杭育为代表的葛川江流域的吴越文化等。寻根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的反省和批判,比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对民间的善良道德和生命力的认同,比如张承志的《黑骏马》、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冷静复杂的剖析,有批判也有认同,比如郑义的《老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最具典型性。从整体上来看,寻根小说开拓了广阔的文学天地,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了承前启后的、继往开来的地位。

80年代中期,正当寻根小说方兴未艾之时,一种更为激进的叙事实践就已经出现,一大批作家表现出了对小说形式的极端重视和追求,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实验性,这就是先锋小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是先锋小说的第一次浪潮,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是其第二次浪潮。1985年刘索拉发表的《你别无选择》,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之后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也产生影响,马原、残雪、余华等也相继产生影响。先锋小说作家们是以一种反叛和激进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关于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于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因此,真正的先锋是精神的先锋,是体现在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作家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个人操守,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

既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小说,又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新写实小说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1987年,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问世为标志,新写实小说诞生了。80代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他们既接受传统又拒绝传统。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但其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小说也展示了庸常人生,书写小人物的世俗生活,拒绝英雄的崇高精神,正如方方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的“在绘制这一隅风景时,我并不知道怀着怎样的意图,如果硬要说点什么,或许只是想跟人说说,在汉口有个河南棚子,在河南棚子里有着父亲一家人,他们曾那样活过,现在还这样活着”。它注重对琐碎生活的描摹,并使这个过程天然地展现出来,这要求需要消除激情,用冷静平实的心态感受。新写实小说极大地深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内涵,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对象,深化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从80年代小说总体发展来说,尽管文学自觉曾是激动人心的口号,但即使是最强调艺术至上的作家,也有着相当强烈的民族关切和历史责任的承担,面临着具体境遇中对历史的提问。这不仅是题材意义上的,而且是创作视域、精神意向上的。作家的意识和题材状况,影响了80年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和美感基调。在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沉重、紧张的基调。现实主义时代特征下,探索和创新成为了80年代文学界的普遍的强烈意识。虽然80年代的小说还存在着种种遗憾,但其在思想价值与艺术探索方面已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篇:80、90年代人的思想

90年初 的人,80后的思想。到底是为了什么?

和文化冲击有关。我是80后的,对这个感觉特别明显。我们这一辈出生的时候中国刚刚开始发展,所有的东西其实依然和之前的那辈人差不多,但是已经开始了文化冲击的征兆,最有名的就是牛仔裤和卡拉OK的进入中国,当时居然在国内形成了争论的风潮,现在我们看来是很日常的东西,居然会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而且那个时候,我刚刚懂事。当我上中学的时候,网络开始普及,电脑已经从X86迅猛发展到了视窗,而此间人们依然在为各种新生事物争论不休。可以说80后的一代是在争论中成长的,我们在观念上继承前辈们的传统思维,同时又不停的吸收着外来的新鲜事物。90后的诞生可以说是很幸运的,他们懂事开始这个社会就已经在高速运转了,所有的新文化新思想对他们而言只要接受就可以了。这个时代的人往往不满足于纯粹的接受,因为没有经历过争论的时代,他们就开始开创自己的风格,所以在思想上,这两个年代的人其实存在着一个断层,文化的断层。没有了前后传承的传统的贯穿,他们更快的接受着外界思想并不断发展着自我的个性。我们那个时代的时髦是跟随着外来文化模仿着他们来渐渐熟悉这个社会,而90后的人已经生活在充斥着外来文化的环境中,于是他们在接受同化的同时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但是这种亚文化缺乏传统的根基而更加显得苍白。其实每个年代的人之间都有着一定的断层,但是从来没有哪个年代如同现在这样,断裂的如此巨大。70后的那辈人可能还在回忆着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梳大飞头的时髦,我甚至还可以在记忆中能找到“燕舞”的广告(中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支广告,燕舞牌收录机,很大有两个大喇叭的录音机。那个时候相当于现在酷睿地位的电器啊)但是现在,当初追逐潮流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潮流了,而他们的后辈们又在潮流中开创者属于自己的亚文化。

其实一个年代一个文化断层是一种悲哀。现在文化部和宣传部又在阻止外来动画的冲击,但是没有优秀的本土文化,这种冲击真的能够挡住么?我是看着恐龙特急克赛号和奥特曼长大的,但是现在的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选择更多,只是再也看不到《大闹天宫》那样优秀的作品了。

正是因为在少儿文化传播上的不利,90后的人更倾向于成人化的流行元素,而属于孩子的文化早已被外来文化霸占的点滴不剩。

所以,80后的童年至少还丢过手绢,打过陀螺,跳过房子,或者父辈们玩过的滚铁圈,和小时候总也玩不厌的打弹子同拍彩纸。但是90后的童年,就是互联网和动漫游戏的天下了。 不同的童年文化,产生了两代不同思想的人。

第三篇:八十年代的小说

(二) 第一节:寻根文学

一、文学的寻根:

1、时间:1983年~1984年间 ,韩少功、李陀、郑义、阿城、李杭育、

李庆西、郑万隆

2、论文:韩少功:《文学的“根”》——被看着这一运动的宣言 。

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共同点:中国文学应 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作家作品: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小说”系列,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远村》、《老井》

4、目的:寻找民族文化精神,以获得民族精神自救的能力。

5、出现的原因:

⑴对文革的反思由单纯的政治层面转向探索历史失误与民族文化心理沉淀之间的关系。

⑵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成立场的生长。

⑶文学本身的动机:简单模仿西方不能使中国文学得到世界的认同。

二、“寻根”小说的艺术形态:

1、对风俗、地域文化的兴趣。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并有可能使个体命运与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表现融为一体。

2、作家对生活方式的现代变迁的重视。

作家细致考察某一地域的居住、饮食、衣着、语言、交际方式、婚丧节庆礼仪、宗教等,成为拓展创作视野的凭借。陆文夫的《美食家》邓友梅写北京生活的小说,冯骥才的津门系列。

3、 在思想倾向和价值估断上: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态度。分为 “规范”和“不规范” 。

4、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作家把对生活场景、细节的真实描写和象征、寓言的因素结合起来 。(叙述方式、小说语言)

三、代表作品分析:《棋王》: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认同

1、作家简介:

2、人物:王一生 :一个在历史的漩涡中具有独立 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

人物形象,他的整个人格中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 。 表现:对棋道的痴迷,吃饭。车轮大战。

目的:小说在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时,写出他的无为的人生态度和 有为的创造力时,力图表现古代道家文化思想生命力。贯穿在小说里的是有为与无为、阴柔与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所谓道理,并进而把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

四、乡土小说

一、主要作家:高晓声、汪曾祺、刘绍裳,古华,张一弓、路遥、 陈忠实、贾平凹、张炜等作家。

二、代表作:《人生》 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思考。(陈思和教程P238)

1、故事: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在一个爱情故事

的框架内,聚集着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社会变动的 诸多信息。

2、人物:高加林——是一个颇具新意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3、方式: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中多层次的展现了高加林的悲剧性格的形成过程 。

4、作家的态度:作家并没有回避高加林选择的合理性的因素 合理性:⑴倘若古老而淳朴的乡村文化不能产生更 高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

⑵ 倘若刘巧珍的爱情始终不能满足高加林个人愿望

中的合理部分,那么,传统的生活哲学又如何说服他、束缚他呢? 评价:超越了早期改革文学中对人与环境关系的

二元对立的处理方式,而是深入到社会变化所引起的道德和我心理的层面,矛盾和困 惑交给读者的同时,也把启示给与了读者。

八十年代的小说

(三) 第一节:市井小说

一、时代背景:

1、五四文学中的两种启蒙传统: 启蒙的文学:强调思想艺术的深刻性 ,并以文学 与历史的现代化进的同步性作为衡量的标准,追求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的启蒙:以文学如何建立现代汉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80年代:逐步恢复和发扬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和现实战斗精神。

2、市井小说的含义:小人小事,对市民生活的观察角度是俯视的。

3、代表作家作品

邓友梅:《烟壶》《那五》,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陆文夫《小巷人物志》,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二、代表作家分析:

(一)汪曾祺 :

1、简介:P107面。

2、小说的艺术特点:P108 ⑴在文体上,汪曾祺的小说大多选择短篇小说的形式 。

⑵在浓郁的乡土民俗画的描写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意识 。 ⑶他的小说同时兼具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 。

(二)邓友梅《烟壶.》市井文化的描绘和反思

1、艺术追求:自觉追求京味风情小说。 从描绘日常生活、日常习俗的角度来表现历史变迁的叙事策略 。

2、《烟壶》分析: (1)故事情节:

(2)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分析。

首先表现了市井文化中正直而有创造性的一面。

A:烟壶的制作技巧中所表现出的民间文化的吸引

力与普通人的活力。

B:普通人的正直和情义 。

其次,对市井文化中的劣根性也进行了批判。

主人与奴才的相互转化及其心理。专制体制下的等级秩序中主人与奴隶关系的转变。 (3)艺术特点: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与心理的白描出发,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4)评价:从总体上看,小说是一篇民俗学风味的小说。对老舍等人具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以后的文学脱离政治意识的干扰,自由自在的表现民俗世界提供了先例。

(三)冯骥才

1、简介:教材P115面。代表作:《神鞭》《三寸金莲》《雕花烟斗》

2、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中国民族

性格中的顽固惰性,从而冲出文化怪圈,再造民族性格。

表现:P115面。一是文化的劣根性。主要表现在正统意识和

祖宗至上。二是文化的自我束缚力。三是文化的封闭系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

第九章:先锋派作家及其创作

第一节:先锋小说

一、发展概述:

1、源流:当代先锋小说的精神的源头可以一直追寻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

2、开端: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分别代表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的创新。 马原: 《拉萨河女神》(1984年,创作的分界线)成名作:《冈底斯的诱惑》(1985)《马原文集》(四卷)

教材P192 贡献:“元叙事法”打破了小说的“似真幻觉

“元叙事法”——指的是作家在小说中直接出现并揭 露小说的虚构性。

“似真幻觉”——传统的现实主义观念认为,小说本身是对世界的真实反映。

“马原的叙事圈套”——“吴亮”提出,同名论文,见《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以这种方式消解了此前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手 法所造成的真实幻觉,成为以后作家的模仿对象和小说实验的起点。

1马原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他在小说中频频出现马原的形象并以此来拆除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P193 2马原索叙述的故事往往是缺乏逻辑联系的互不相关的片断,这种片断只是靠了马原的叙述强制性地拼合在一起。P194《 《冈底斯的诱惑》

3他所叙述的故事丧失了传统小说故事所具备的意义,他更关心他的故事形式,更关心如何处理这个故事,而不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人们得到故事以外的某种抽象观念。

3、 后期作家: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

⑴格非:叙事革命。(马原:八阵图→格非,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似的迷宫 。)

⑵孙甘露:语言实验。《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 《我是少年酒坛子》。这些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联系。

⑶余华:发展了残雪对人的存在的探索。 P302

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代表:《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 血记》。 特点:早期的小说用冷漠的态度致力于对灾难、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揭示人性的丑陋和阴暗。90后代表主要有,《在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主题:苦难:《活着》表现的是一个个亲人相 继死亡,温暖的感觉。当作家把富贵的故事抽象到人的生存意义上区渲染无常的主题,那一遍遍死亡的重复象征了人对终极命运一步步靠拢的艰难历程,展示出悲怆的魅力。这个故事的叙事含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它超越了具体时空把一个时代的反省上升到人类抽象命运的普遍意义上。P303

《许三观卖血记》——转型后的最终实现。

许三观: 在无数次的卖血中缓解生活中遇到的种 种苦难,表达了对亲人和

朋友的感情,同时也在 卖血中体会到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友的价值。 (1)“人”与“生活”的复原。

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P304

A 对许三观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的表现。

B 对许三观面对苦难的承受力和从容对付态度的表现.

C 对许三观伦理情感、生存思维的表现。

(2)民间的表现和重塑。

首先,小说重建了一个日常的民间社会。作家对民间温情、民间人性、民间的伦理道德,民间的生活细节和民间人生世态的展示,构成了小说艺术力量的重要根源。小说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情节线索,而是以民间的日常生活画面为主体,民间的混沌、朴素、粗糙乃至于狡猾呈现出其原始的生机和魅力。

其次,从作家主体立场角度来看,小说体现了先锋作家从贵族叙事向民间叙事的转变。 《许三观卖血记》中叙事的转变:

暴露叙事→隐藏叙事。

冷漠叙事→温情叙事。

叙述人主体性→人物主体性转变。

早期小说先锋性的表现。

1、冷漠叙述:偏执地迷恋于对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 。

2、对旧有文类的颠覆性戏仿,武侠小说:《鲜血梅花》 公案小说:《河边的错误》 抗战小说:《一个地主的死》 才子佳人小说:《古典爱情》

3、幻觉与现实的相互融入。《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往事与刑罚》,都取消了真实和幻觉之间的界限 。

4、人物符号化 。抽象的符号,为演绎某种观念服务,这些人物往往没有姓名 。

二、先锋小说的特点P 306

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评论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

2、 在文化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3、文本特征上表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 式。

第二节:代表作品分析

一、小说语言美学的实验:《我是少年酒坛子》。

特点:他使得诗情的舞蹈改变了小说语言严格的行军,语言不再有一个 指向意义的所指,而是从惯常的组合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自己,并做出一些颇具难度的姿态。

二、残酷与冷漠的人性的发掘:《现实一种》

1、故事——兄弟仇杀。

2、对连环报小说的革新 。

⑴情节设计上:传统:有起因。余华:无起因,盲目的冲动。

⑵ 视角上:冷漠的叙述者 。

八十年代的新诗

第一节:八十年代新诗概述

一、觉醒: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天安门诗抄》

二、诗人队伍:七月派诗人 ,九叶派诗人 、

右派诗人 。

三、特点: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对于 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和以感情的直接书写的诗歌 表达方式。

四、代表:

(一) 曾卓:《悬崖边的树》作品选(4册) P72 。 主题:一代人被扭曲的生活形态月仍意欲飞翔的人格精神,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执着的理想追求。

(二) 艾青:作品P141面

代表:长诗《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 特点:教材P142——143 ⑴基本主题是关注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 。 ⑵取材和抒情方式上:善于从具体生活现象中把握一种超越现实现象本身的体验在具象化描述中将其推移到象征层次从而获得更加深广的内涵。

——《鱼化石》

⑶艺术表现上: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具体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思想和观念,用富有启示性、暗示性的口语来传达内在情感,在朴素明晰的形式结构中浓缩深厚的体验。《镜子》

第二节:朦胧诗代表人物及其创作

一、舒婷:

1、 主要作品:《双桅船》。

2、 特点 :

⑴很少以理性的姿态正面介入外部现实世界,而是以自我情感为表现

对象,以女性独特的情绪体验辐射外部世界,呈现个人心灵对生活熔解的秘密,再现了整整一代人负载的心理情绪流程。

⑵ 诗歌的核心在于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 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

⑶ 诗歌蕴含丰富的情感层次。教材P14

3、代表作:《致橡树》(新的爱情观及对人格独立与尊严的肯定)《神女峰》 (1981)

二、青年诗人

1、朦胧诗:它主要是指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北岛等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思想核心: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寻,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价: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 新 鲜的审美经验,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 意味

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争论: 支持——“三个崛起”: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反对——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

2、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 (1)

集体亮相:1986年《深圳青年报》《诗歌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位诗人的代表作。

(2)特点:

A在诗歌创作上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

B 在语言试验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诗到语言止,让诗回 到

语言本身。

⑶代表诗人:于坚、韩东、 伊沙

4、

作品分析:《有关大雁塔》教材P141面。伊沙:《车过黄河》(1988)。

伊沙 ,原名吴文健,中国当代诗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持“民间立场”,以“口语写作”。代表诗作:《车过黄河》、《唐》。

二、顾城:童话诗人。

1、简介:北京人,自幼喜欢诗歌,80年代初期走向诗坛,其父是著名诗人顾工,主要作品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五人诗选》、《黑眼睛》、《墓床》。 2 、成名作:《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人对漫长的历史黑夜的反思,并在反思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3、诗歌观念:“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

4、艺术特点:教材P145面。

⑴善于敏感地把捉细小的感觉,从个人感触中表达对于生命的体验。 ⑵注重诗歌意象的营造,采用的意象常常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那些意象,而是选取与他的生命感受相呼应的新奇意象,表达新鲜的感受和体验 。 悲剧:艺术与生活的茅盾。

二、杨炼、江河:追求诗歌的史诗意识。

特点:诗歌表现出一种史诗意识。具体内容见教材P 145_146 代表作:江河:《太阳和它的反光》、《祖国啊,祖国》杨炼:《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大雁塔》

四、北岛: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有争议性的人物。 主题:怀疑和否定的精神。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展现了当代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 。

新写实小说

第一节:新写实小说概述

一、背景及主要作家:

八十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大写的“人’的解体,文学中终极理想的消失、政治热情的降温个体生存的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现实和小说的双重反映。

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刘恒

二、新写实小说的两种类型:

1、注重对生存欲望和生命本能的表现。刘恒《狗日的粮食》《伏 羲伏羲》,方方《风景》

2、注重对生活状态和生活本相的还原。池莉人生三部曲和刘震云的《单位》和《一地鸡毛》为代表。 代表作品池莉:《烦恼人生》:记述一个普通工人的一天之中的生活细节和生活感受。 《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分别写恋爱结婚和婴儿出世,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人生经历。

刘震云: 《单位》《一地鸡毛》

人物总是因为不堪这种生活的负担而显得身心劳顿,因为无法摆脱这种无形的 桎梏 而显得尴尬无奈 。。

三、对现实主义的发展: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真实 :传统:文学创作中所反映的现实,除了细节的真实

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新写实:还原生活的本相,或者说在作品中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革新意义:首先在于使生活现象成为写作的对象,作品不再去刻意追问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而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以及生存中的感性和生理层次上更为基本的人性内容,其中强烈体现出一种中国文学过去少有的生存意识。

四、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1、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取消了作家情感的介入,以一种“零度情感”来反映现实 。

3、不具备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五、新写实小说的不足:

对平庸无奈的现实生存状况批判力的丧失,最后留下的潜在态度就是迁就、认同这种本来就需要改变的现状。

第二节:经典文本分析:《风景》

1、作者简介: 方方

2、内容:《风景》

揭示了人的生存环境对于生存的意义的人性的状态以及人的命运的决定作用,描写人为着改变自身的命运和生存状况,追求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所作的挣扎和苦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和欲望的挣扎。

⑴故事情节 :描写武汉底层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几十年的遭遇。

⑵情节的主线:父母与七哥的故事其中又依次串起其他八个孩子的经历 。

叙述者:死者,那个夭折的小儿子。

“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波特莱尔。

⑶主要人物:

七哥:他的理想是生存中恶的根芽中,他的生存哲学 是:“干那些能够改变你的命运的事情,不要选择手段和方式” 。

⑷评价:民间生存价值的凸现。

小说以纯客观的态度来实录凡俗人生中的种种生存本相,以及揭示出生存本身的意义所在,这里显然摒弃了过去的那种观念性的道德标准与认同,不动声色地使一种生存的观念,或者说是一种民间的价值取向非常突出的显示出来,改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 。

第四篇:写给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们,80年代!

写给我们这一代“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夏天到了,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碰巧我都去过,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嘿嘿,这么说吧,他们的楼都盖得很壮。

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那个样子。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 Pinker)在《白板》(The Blank 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一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是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里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Nurtur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就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 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 joy and no fun)的差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五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视广告词

1、燕舞收录机

广告内容:一个戴眼睛的小男生从屏幕中间冒出,喊出一句“哇~~燕舞收录机!”然后便载歌载舞起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那叫一个寒啊……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旋律

2、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夫零,正义的来夫零,杀死,杀死!

我小时候和小朋友玩,常在一起唱的歌就有这一首~~

3、一个干渴的人走在沙漠里,忽然远方出现了幻觉,是海市蜃楼?不,是一部冰箱,男人跑到冰箱那里,拿出一瓶冰水浇在头上~~(没有医学常识,一般这样做的话一定会血管爆裂的),镜头一转,男人走出了沙漠。广告词:每当我看到天边的绿洲,就会想起东方--齐洛瓦……

4、去污强!1:4!用量省!1:4!时间短!1:4!~~1:4``活力28,沙市日化。——此为活力28全版!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合资失败,活力28可能要比雕牌还要强!

5、印象最深的是:什么XXX 省优,部优,国优。然后是奖状开始飞…………威力牌洗衣机,够威够力……省优,部优,国优!

6、多西吧(Toshiba),多西吧,新时代的东芝

然后一个美女在电视里边跳边唱~~

7、还有天美洗发水呢,一个看上去20来岁的妈妈梳掉了很多头发,然后老公给了她一瓶天美洗发水,然后很小的女儿也在喊“妈妈,我也要天美”!

8、小男孩在海这边喊:美菱......小女孩那边答:阿里斯顿......好像是个冰箱广告!

9、为了你想要去冒险----------酒井法子唱的

10、今年20,明年18-----白丽香皂

那到后年16?返老还童???

11、--东宝儿,想什么呢?

--想葛玲。

--甭想了 我给你推荐一新朋友 双汇火腿肠

--…………

--还想葛玲么?

-- 葛玲是谁?

12、香港的汪明荃喊了一句: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的冰箱广告,当时我家的就是这个牌子,自此发奋读书,立誓:等有了钱,换掉他!

13、偶这台拖拉机,不到半年,本就回来啦。

问:哪儿产的?

答:山东维坊,人家还得过全国最高奖呢。

14、痔疮宁栓,痔疮宁栓,专治内痔外痔混合痔……

15、两片(应该是史克的肠虫清吧)是个经典的广告——其制作水平按当时的标准也属极烂——但是定位准确(方便),获得了极佳的市场效果。

16、陈真一个跟头翻出来,陆大安在旁边问,师兄怎么保持体力。 ──好象是爱德牌电饭煲

17、有一个酒广告:

月儿明,月儿亮,月光照在酒瓶上,遂州酒好没法说,不喝硬是睡不着。酒香飘进月宫里,嫦娥闻到好欢喜,嫦娥姑娘下凡来,硬要和我喝一台。你一杯,我一杯,喝的脸上红霞飞,啊,亲爱的遂州酒,嫦娥逮倒不松手,宁舍月宫不舍酒,为了永远喝此酒,干脆结婚不要走(干脆下凡不要走)。

18、著名影星潘虹, 为什么魅力永存青春常驻?--我用的是霞飞金牌特白蜜。

19、李默然—干我们这一行,经常...(不按时吃饭的意思)..有了胃病...三九胃泰

20、还有个猪饲料的广告 什么刘显合,饲宝920,催猪不吹牛

21、四月肥!四月肥!四月不出肥!厂家保证赔!!!

22、飞亚达表:一旦拥有,别无所求

23、动画片花仙子前面必出来的广告: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下一篇:八年级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