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变化谈大学生适应教育

2022-09-12

一、新旧《基础》课教材对大学生适应教育的不同处理

(一) 旧版《基础》课教材在大学生适应教育上的现状

无论是2013年版还是2015年版的《基础》课教材, 绪论均专设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从大学新阶段与中学阶段的比较衔接视角出发, 介绍大学新阶段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变化, 明确自立自强自信自律、明辨是非善恶、虚心求教, 细心体察、大胆实践, 积累生活经验、更新学习理念等多方面的适应要求, 虽有的放矢, 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对象窄化:仅仅针对告别家庭与中学校园熟人社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没有顾及大学每一阶段包括大二、大三在内的侧重不同, 均需要不同的适应教育;

针对性缺失:简单陈列新环境特点, 直接铺陈要求与任务, 忽略了大学生个体差异, 灌输、说教痕迹明显, 把大学新生假想为纯洁白纸, 灌输不言而喻、不证自明之结论观念, 说服力和感染力均显不够, 难以让大学生真正认同接受;

感染力不足:适应教育的素材多是引用名人事例、领袖论断、精英经历等进行教育, 并未直面大学生的不同诉求, 忽视读书无用论等社会不良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冲击, 忽略大学生对周遭人物及亲历事件的体会感悟, 无法从内心真正激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趋近;各种教育力量、渠道协同不够:《基础》课教师与其它适应教育力量、渠道如班主任、辅导员、生活老师、军训教官、心理老师、同辈群体等之间缺乏各方的分工协作, 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 新版教材对大学生适应教育的处理及特色

2018版《基础》课教材绪论易名为“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虽无专门的适应教育内容, 但整个教材内容处处渗透并不露痕迹地实施着适应教育:阐明大学生适应教育的现实基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复兴中国梦实践;明确大学生适应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即人生适应、理想信念适应、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适应、道德品行适应、价值取向适应、遵纪守法适应等, 从新生适应拓展到大学整个阶段各有侧重的适应, 从学业适应、主流适应延伸到了大学生活各个方面层次的适应, 纵深结合, 点线面衔接, 由于减少了说教抽象成分, 融大学生适应教育与如何增进大学生活幸福感、成就感相结合, 操作性较强且主旨明确地把理论阐释与落实践行有机结合, 师生反应良好, 适应教育效果显著。

二、大学生适应教育理论厘清

(一) 大学生适应教育实质是树立并增强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主体意识

强化大学生的“主角”意识, 摒弃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看客、过客意识, 使他们从自身意愿、特点出发, 重塑大学生活, 充分享受、利用大学生活以完成自我表达、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中学学习结束后的虚空, 加上大学、专业选择上的被动和模糊, 他们难以与大学环境及时对接融入, 甚至会产生适应障碍, 一度流行的“被大学上了”的自嘲, 正是表现了部分大学生未能适应大学生活, 虚度时光, 加深走上社会和未来人生的困惑与失落。

(二) 大学生适应教育是一个融适应与超越为一体, 综合全面的系统工程

大学生适应教育中, 实然与应然是一对固有矛盾, 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 因此大学生适应不能是逃避屈服、随波逐流甚至沉沦堕落的适应, 而应该是勇敢面对, 斗志昂扬, 恒久弥新的适应, 实现“适应”与“超越”的有机统一。

大学生适应内含心理情绪、情感性格、知识观念、态度价值、理想信仰、行为举止等多层次适应, 融基本生存、学习学业、人际关系、主流主旋律、职场择业、恋爱婚姻家庭、遵纪守法等多方面内容为一体, 关涉大学生学习、生活各领域与全过程, 切忌畸轻畸重。

(三) 大学生适应教育是个体自我与国家社会不断同一化的动态平衡过程

大学生适应教育中, 大学生个人重塑自我与再造周遭环境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 国家、社会、学校针对大学生群体实际需求和现实困难做出的关怀保障也应同步, 最终实现大学生群体对国家社会现状及主流、主旋律的心理接受认同和行为整合, 完成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大学精神、大学功能价值的自我意识体悟, 从而清醒自觉地珍惜、规划大学生涯, 努力奋斗, 达到自身价值与国家社会要求的完美协调。

三、大学生适应教育举措探寻

(一) 以问题为导向, 加强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分析解决

当今正值信息海量时代, 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多彩。因此大学生适应教育必须增强现实针对性, 切忌刻意筛选屏蔽, 报喜不报忧, 应坚持问题中心和问题导向, 认真梳理大学生活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遭遇的各种问题, 厘清各种问题的表征、症结实质和应对办法, 加强一般适应问题、特定适应问题、突出适应问题的分析解决, 重点解决大学生对人伦道德失范、国家社会现状分析判断、学业人际困惑、择业婚恋迷茫等方面的盲点、难点, 切入大学生内心思想观念冲突和情感态度纠结案, 指导、化解大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和不同事例的适应障碍, 同时建立各类适应问题的反馈会商机制建立, 力求达到准确及时分析应对处理。

(二) 尊重、发挥大学生在大学适应教育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大学生适应教育, 必须摈弃外部嵌入, 铺陈语录标语, 杜绝强迫灌输, 必须切实面对具有不同心理诉求、性格特点、思维模式、知识背景, 多样人生阅历、不同家庭社会环境的丰富个体, 避免过多使用“应当”、“必须”、“应该”等语词, 注重教育教学话语的亲切平等, 注重争鸣讨论、情理疏导和建构生成。

同时加强个案分析研究, 纳入差异化教学实施, 只有这样, 才能强化大学生的情感趋近和心理认同, 激发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适应教育, 探索适合自身的适应技巧与手段, 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三) 加强大学生适应教育的情景教学, 融艺术趣味性与反思批判性于一体

大学生适应教育必须包括价值澄清与价值判断选择, 应该充分吸纳各种领域场合的有利信息素材, 创设真实逼真情景, 再现还原在血缘、学缘、业缘、地缘等场合的公私、义利、苦乐、利弊、优劣、生死、进退、善恶等各种两难矛盾冲突, 启发反思批判、对比鉴别, 切忌疲于应付和事后调节, 力求在身临其境中, 让他们感同身受, 触类旁通, 以防患于未然, 增强大学生适应教育的真实性与生动性, 提升哲理性与涵盖力。

(四) 整合大学生适应教育的力量渠道, 实现多管齐下, 多方联动

大学生适应教育中, 各种力量、渠道、平台应做到既各司其职。守土有责, 又沟通协调, 优势互补:《基础》课教师在知识讲解、主流宣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能增强适应教育的理论厚度和论证底蕴;心理咨询教师能利用专业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调适能力, “改变对事件本身的看法”, 使学生做到心态平和, 从容淡定;辅导员班主任依托班级管理发展, 能创造适应教育的坚实平台, 真正指导学生在学业上的竞争合作, 帮助学生增强荣誉感与归属感;专业课教师能借助专业教学, 渗透适应教育, 增强适应教育的感染力与信服度;学生工作部能通过丰富多彩、盎然有趣的学生活动, 培养指导大学生各种兴趣爱好, 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 熔铸大学生良好适应能力;其它同辈群体如同学会、同乡会等也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和非正式活动, 在共同的话语背景和价值范式、有效沟通理解中消除适应障碍隔阂, 达到理解尊重、共同成长。校园环境也可以精心布置橱窗长廊、板报漫画、名言警句等形式营造良好的适应教育氛围, 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陶冶感染。

摘要:与2013、2015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 相比较, 没有设置专门章节论及大学生适应教育, 但处处渗透了大学生适应教育。大学生适应既是实然与应然, 适应与超越相统一, 综合全面的系统工程, 又是一个个体自我与国家社会不断同一化的动态平衡过程, 必须以问题为导向, 充分尊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积极性, 在模拟创设真实适应情景, 实施情景化教学的同时, 整合大学生适应教育的力量渠道, 实现多方联动, 切实增强《基础》课大学生适应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基础》课教材,大学生,适应教育,问题导向,多方联动

上一篇:地方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以安顺学院为例下一篇: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探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