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中的公共艺术设计

2022-09-10

一、公共艺术设计对于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公共艺术设计是改善大学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伴随城市化进程和环境意识的觉醒,现代公共艺术在20世纪中期迅速的产生和发展开来。现代公共艺术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艺术在当代背景下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拓展。城市是公共艺术发展的载体,但相对于公共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它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停的增长和细化。校园公共艺术是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与文化背景下新型增长的艺术传播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出其特定的审美性,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的有效传播途径,更能体现校园这一特定场所的“公共性”特质和普及教育。大学校园是一个典型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公共场所,公共艺术在完善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景观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校园环境中对公共艺术的普遍认识

大学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设计现在还处于一个初步探索阶段。公共艺术的发展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不断发展的,对于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来说,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首先,现代公共艺术的概念源自于定义国家价值的纪念塔(碑)、壁画、建筑等传统的艺术形式,其基本形式以雕塑、壁画、景观等为主。现阶段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出现了较多乱象:(1)题材、形式单一,在校园入口、草坪或广场中设置一个抽象、简单的雕塑就成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几根大钢管拼接几个大圆球,代表着“积极向上”、“奋斗”等含义,既不能体现校园这个特定环境的艺术氛围也毫无代表性。(2)与环境联系较少,公共艺术作品大多相对独立的存在,与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联系不足,往往缺乏和校园某一特定区域或背景相联系,出现了体量不均,放哪都一样的不合理现象。(3)作品缺乏审美性、缺乏人文关怀,千篇一律,形式内容效仿太多,失去了公共艺术作品的独特个性,内容空洞。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设计的方向与使命

1、文化诉求与品牌提升

大学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现代文化的播散者、是科技文化的制造者。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黑格尔曾说:“没有大学文化的大学如同没有神的庙宇”。每所大学都秉持属于自身文化特色,从学校历史沿革、特色专业建设、特色领域及代表人物等,都是自身发展的特殊表现。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应更好的体现出大学文化特性,汲取优良文化传统,运用现代前沿科技产物,注重设计作品与人与环境的交流与互动,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这样不仅能打破校园公共艺术设计题材、形式的单一,而且能够充分激活校园公共空间的属性,使之成为公共的、开放的、互动的、交流的活跃空间,提升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2、多样性与特色需求

现代公共艺术的概念并无统一的定论,其内涵和外延也随着人们对其定义而改变,它不仅包含着公共环境中的雕塑、壁画、景观、建筑等视觉艺术,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它涵盖着公共文化活动、策划、展演等动态演示,主张“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等,所以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就不单单只是局部某一个雕塑方案或壁画方案设计那样单一,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形式、类型的多样呈现,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区域划分中应该找到适合的载体去体现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教学区,分属不同的教学楼或学院系部,可以充分考虑学院的特色表达,以雕塑、壁画、海报、装置等静态长期保留的样式存在;在文娱区,可以设置一些活泼的景观小品,活化空间,甚至可以考虑到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文化墙,可以设置一个主题,以壁画、涂鸦、装置、浮雕等形式短期内存在,这样更能激发学校的主体,学生、教师参与其艺术活动中,激发大家对美的认知及陶冶情操。

3、共融性与环境需求

大学校园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包括绿植、水流、土壤、岩石,这四种因素构成了校园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的基础,它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共艺术作品设计的是否成功看其置入环境之中是否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是否能保持与四种因素的均衡并存。人文环境主要包含学生和教师所形成特殊的教与学的文化氛围,以及校园文化历史沿革。每所大学校园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对师生产生影响,而这些人文特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沉淀,变得愈发深邃。这种人文背景环境是潜移默化的,设计者是否能找寻到这种文化特质对于设计作品的文化深度和品质体现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所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只有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环境为载体,融入环境、美化环境、提升环境的品格,才能体现出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品质。

4、公共性与场域性

校园中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公共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媒介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为主体服务。“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主张公众参与,并非单指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表达。从艺术品的接受来看公共艺术作品,包含“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主体”、“接受者”三者。只有当一件艺术作品被欣赏者所接受,这才能算一件作品的完结。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的接受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只有当艺术作品能被校园这个场所中的主体接受,且发挥了审美价值才能体现作品存在的意义。“公共性”还表现在公众广泛参与,在互动与交流中形成作品本身,这也是公共精神的体现。在校园这个环境中调动师生的广泛参与,产生互动与交流,不仅能开拓设计者的思路,更是一种以接受者的审美认知为中心的创作活动,能够更好的体现审美对象的价值。

三、结语

如今,大学校园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是形式单一的雕塑、壁画,并不能拿来做“应景”,应充分的考虑到大学校园深层次的人文背景以及所处的独特环境,充分考虑到校园中的文化诉求和特色,充分考虑到师生的需求,做到设计与本地域文化相结合,与接受者紧密结合,发挥公共艺术特有的“公共性”、“开放性”等特质,整体规划和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艺术作品。使校园成为能够得到师生喜爱并能从其中得到艺术熏陶和艺术教育的良好场所。

上一篇:谈谈怎样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气氛下一篇:信息化背景下沥青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