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计研究

2022-09-13

一、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及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指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 是建筑物之间的、公众可以任意达到的、外部空间环境形式的总和①。城市公共空间为大众提供生活、休闲场所, 它也是城市开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主要包括广场空间、绿化空间、街道空间、滨水空间等。广场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有活力、吸引力和最精华的地方, 一个塑造了浓郁人文精神和特色地域风味的城市广场会产生环境认同感、亲切感、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城市空间以硬质铺装为主, 兼有软质景观;从类型可以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憩广场等;按平面形式组合形式主要分为单形态和复合形态两种。绿化空间是以植被为主的空间结构, 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或绿地率, 主要为公众提供休憩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街道空间是建筑实体外轮廓构成线性的、连续的公共领域, 主要用于人和车辆交通流线;街道构成公共空间环境, 它由建筑立面、路面、绿化、各种街道设施、人、交通流等静态和动态因素组成。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陆域、水际线、水域三部分相连接的空间环境, 除人工性外, 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二、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在长期的发展

中, 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精神形态,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所特有的文化, 因此, 城市的构建应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明形象。如今快速城市化和城镇建设中, 缺乏对地域文化的研究, 一味的模仿其他城市, 使得很多城市公共空间单一、似曾相识、没有个性, 商业化千篇一律。“欧陆风”逐渐兴起, 许多地方争请“洋”设计师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如同生活在水泥筑成的孤岛上。漠视场所的地域文化对城市进行建设, 使得原有传统文化的失落, 传统景观结构难以延续。当今泊来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强烈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趋同化的今天, 人们逐渐认识到地域文化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加以重视, 注重城市营造对市民的行为起着深远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1、注重特色建设

突出区域民族特色。一个地域的民族特色代表了这个地域的习俗、生态等文化特色, 它是这一地域人的祖先经过千百年来不断融合、创造、更新演变过来的, 它的地域特色是无可取代的, 是唯一的, 同时它又是在不断重构与继承变化着。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 对城市景观的设计, 可以将该地区民族文化进行具像化、视觉化、从而建立该地域的民族特色和城市景观。如少数民族的热情奔放, 西北高原的古朴粗犷, 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素净淡雅, 北方的敦实厚重, 东南的华丽多姿, 同一地区的民居因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不同, 形成独具一格特点。比如, 我国岭南地区, 多雨潮湿, 和北方寒冷干旱的地区就大不一样, 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 着重于通畅, 遮阳, 防潮, 景观处理偏重于淡雅明快、朴实自然是的风格。

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民俗是指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民间传承的风尚、习俗与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不但丰富人们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远古民俗萌芽于原始社会, 主要以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等民间信仰。例如, 民居室外装饰的石雕、木雕、砖雕, 可以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每种图案都各有寓意:喜鹊站在梅花树上的图案, 意为“喜上眉梢”。一儿童执戟, 上挂有鱼, 边缘纹饰有葫芦笙 (磬) 的花纹, 意为“吉庆有余”。

突出人文特色。在封建社会后期文人文化的艺术观、审美观, 以及他们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渗入到民居中来, 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民居环境的建造方式与美学特征。文人的自身个性与独特的审美观与和谐的心境融为一体, 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如黟县民居, 结构精妙、装修精湛、组合灵活, 庭院草木房屋瓦石之间处处投射出用心构筑的园林意向。黟县民居多有小庭院, 一方狭小空间里的精巧布置常令人叹为观止。院内地面或铺青石条板, 或嵌卵石图案, 但凡有一点可利用的空间必辟出一片假山, 凿一景窗, 置几个盆景, 栽上仙奇灵异、令人莫名的四时花木, 暗香浮动, 疏影横斜, 墙体错成的角落里一楔鱼池粼光漾漾, 耄耋老翁安然独坐, 伶俐顽童墙外笑耍, 总体氛围反映了栖居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与创造, 虽由人作, 宛若天开的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

2、具体设计手法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 首先, 要充分保护旧城旧貌和遗址, 结合该区域内的元素及特色, 创造与现代生活相协调, 与城市整体和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公共空间。其次, 将该城市具有独特标志的景观作为城市的识别图景,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这个城市, 对不同性质的公共空间应具有相应设计手段。再次, 根据地区历史发展背景挖掘传统空间价值, 提取传统纹案和元素应用到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中, 努力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外整体的空间环境。

其次, 遵循环境生态法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与历史文化环境和谐, 满足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 保障该地区的系统性与生态性的环境质量, 协调好城市整体与自然环境关系, 加强环境绿化,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清洁环保的自然资源, 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 群众参与。邀请本市群众 (居民) 参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有知情权、参与决策权、监督权。群众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参与到公共环境设计和建设中。提出议题进行公共决策, 行使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并参与城市管理的义务;最后要评估、监督, 行使公众的监督权。群众参与才能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参与受阻, 知情后才能避免参与流于形式。相关政府积极地宣传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建设的责任, 强化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责任。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开放空间, 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体现不仅展现城市的特色和风貌, 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精神上的乐趣, 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神文化需要由地域特色来构筑, 本文主要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中地域文化逐渐消失, 地域文化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来体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 孙彤宇, 地域性主导下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建筑, 2009年08期.

[2] 吴小波等, 探析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5年10期.

[3] 耿云杉等, 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表达研究[J].城市建筑, 2013年18期.

[4] 赵凌宇, 中国民俗文化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J].天中学刊, 2015年04期.

上一篇:浅析桥梁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下一篇:重庆市潼南区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绿色菜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