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环境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环境行为学下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知识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我国新兴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全球“知识经济”使高等教育大量普及。现代大学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而传递教育的介质也从课堂逐渐延伸到校园空间的各个角落。公共空间作为大学校园中最有活力的空间部分,在校园空间构成中承担着多重空间职能,同时公共空间设计也成为建筑设计与研究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本文以现代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研究基础,通过环境行为学概念分析校园公共空间各项职能,并对影响校园公共空间因素进行探讨,总结大学校园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第一部分首先对中西方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梳理,提炼校园空间各时期特点,总结典型时期大学公共空间类型,得出其空间演变过程。并将中西方校园公共空间特点进行对比,得出异同点。第二部分则对环境行为学和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以定义进行界定,明确环境行为学各项属性,并梳理环境行为学相关著作理论,总结最为贴合校园公共空间的理论论述。第三部分总结校园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对当代大学生行为特点以及习惯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校园公共空间当中的生活需求以及其中问题。并结合师生校园行为引入环境行为学进行研究。第四部分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将校园公共空间分类,引入中西方环境行为学理论设计原则与不同属性的公共空间进行对应研究,逐一得出大学校园各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关键词: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行为;行为需求

学科专业:建筑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现状

1.1.1 社会背景

1.1.2 认知背景

1.1.3 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校园特质探讨及发展需求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大学公共空间的环境行为学概念引入

2.1 公共空间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2.1.1 公共空间定义

2.1.2 国内大学建筑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1.3 类似概念区分

2.2 环境行为学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2.2.1 环境行为学定义

2.2.2 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关系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著作概述

2.3 环境行为学相关概念解析

2.3.1 格式塔心理学

2.3.2 《交往与空间》——扬·盖尔

2.3.3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2.3.4 风水形势理论与环境行为学的联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发展进程与现状

3.1 国外大学公共空间发展

3.1.1 第一阶段——文明式教育诞生

3.1.1.1 两河流域遗址——世界教育萌芽探微

3.1.1.2 古希腊古罗马——欧洲教育雏形摘述

3.1.2 第二阶段——封闭式大学兴起

3.1.2.1 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校园初探

3.1.2.2 牛津大学空间形制

3.1.3 第三阶段——分散型校园过渡

3.1.4 第四阶段——多元化布局崛起

3.1.4.1 美国大学兴起——各类校园布局并举

3.1.4.2 美国大学空间形态分类

3.2 国内大学公共空间发展

3.2.1 第一阶段——国学乡学私学萌生

3.2.1.1 夏、商、西周时期

3.2.1.2 春秋战国时期

3.2.1.3 秦——南北朝时期

3.2.2 第二阶段——书院式布局渐成熟

3.2.2.1 隋——清时期

3.2.2.2 书院公共空间体系

3.2.3 第三阶段——轴线式布局成主导

3.2.3.1 近代——建国初期

3.2.3.2 建国初期—60年代

3.2.4 第四阶段——现代校园多种布局

3.2.4.1 改革开放至今

3.2.4.2 校园空间发展总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公共空间要素及人群行为分析

4.1 大学公共空间内涵及作用

4.1.1 环境内涵

4.1.2 历史内涵

4.1.3 文化活动内涵

4.2 大学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4.2.1 尺度

4.2.2 密度

4.2.3 边界

4.2.4 连接

4.2.5 设施

4.3 当前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4.3.1 公共空间面积不足过多依附教学模式

4.3.2 公共空间层次不够尺度跟随集体行为

4.3.3 公共空间灵活性不够空间趣味性缺失

4.4 大学生校园行为需求

4.4.1 物质需求

4.4.2 精神需求

4.4.3 情感需求

4.4.4 认同需求

4.4.5 空间需求

4.4.6 大学生需求调查

4.5 大学生的行为类型

4.5.1 必要性活动行为

4.5.2 自发性活动行为

4.5.3 社会性活动行为

4.6 大学生的校园行为惯性

4.6.1 驻停独处

4.6.2 路径选择

4.6.3 边界效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1 校前区——交通型公共空间

5.1.1 校前区设计分类

5.1.2 设计要点

5.2 校园中心广场——室外集聚型公共空间

5.3 前广场与前院——室外滞留型公共空间

5.3.1 院系建筑前广场设计

5.3.2 纪念性建筑前广场设计

5.4 后院——室外私密型公共空间

5.4.1 位置选择

5.4.2 设计要点

5.4.2.1 色彩与材质

5.4.2.2 小品设置

5.5 建筑入口——建筑附属公共空间

5.5.1 台阶

5.5.2 休憩设施

5.6 建筑交通公共空间

5.6.1 楼梯

5.6.2 走廊

5.7 建筑复合空间

5.7.1 中庭

5.7.2 屋顶平台

5.8 建筑半室外空间——底层架空与挑空

5.8.1 行为分析

5.8.2 设计要点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会计信息失真策略论文提纲下一篇:客运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