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环境保护论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大学教育环境概念分析(一)课程环境的概念课程环境是环绕在“课程”主体周围,对课程主体产生影响的客体因素。即环绕在课程周围并对课程“育人方案”制定、“育人方案”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

第一篇:大学环境保护论文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摘 要: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相关通识课教育在我国高校普遍开展。本文结合一般工科院校实际a情况,设计调查问卷,从环境问题一般认知、环境问题原因认知、解决问题途径认知等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总体认知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包括通识课课程设置相关建议和改善方案。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教育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面临较为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到201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已深入人心,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是所有公民的觉醒和一致行动,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念,都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目前,环境通识课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得到普遍开展,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社会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3]。特别在理工科院校,各专业领域和环境保护相关性较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本科生为对象,对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强化相关课程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一、安徽理工大学环境保护通识课教育开展情况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医、管、文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采矿、能源、安全、地质及相关专业是其特色专业,同时和环境保护关联性较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5年均设置成全校公选课,主要针对非环境科学及未设置相关基础课的相关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选修课人数800人,占在校本科生生人数的1/30。

二、问卷调查方法

本问卷于2016年3月在安徽理工大学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86份。问卷共设置4个部分,分别为:(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家庭职业背景等方面;(2)对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包括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公众环保意识、主要环境热点及了解途径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3)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判别认知,涉及政府、公众及企业三个主要层面;(4)解决问题途径的认知及相关预期。

调查学生中理学、工学及其他学科(经管人文等)学科学生人数所占总人数比率分别为14.84%、75.27%和9.89%,男女生比率分别为84.07%和15.93%,体现了工科学校的主要学科特点,四个年级的学生百分比率分别为15.38%、32.97%、23.08%和28.57%,分布比较均衡。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总体认知情况。

(一)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在对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部分,大部分学生对环境问题十分关心,其中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率为65.38%,关心的占35.16%,而不关心的只为1.10%,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及自身生活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认为我国环境质量很好或逐渐改善的比率为24.18%,而认为一般或较为稳定的占53.85%,不好或恶化的占到30%以上,表明我国环境质量离较理想状态还有不少差距。

在对不同环境问题感知中,大气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及固体废物(垃圾等)被认为存在主要问题,认为大气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占51.10%,而认为水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占24.47%,其次分别为土壤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生态环境问题,各占10%左右,即学生对日常生活、个人健康的相关的环境问题关注度最高。

在了解环境信息和认知途径方面,新闻媒体所占比率最高,为78.57%,其次是政府宣传,占11.54%,其他途径如相互交流、实际调研等方式所占比率极少。尽管我国政府机构在环保宣传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关注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使人感同身受且表现方式单一,这两个原因得到了71.43%的调查学生的认同。

问卷还考察了学生对我国一般环境政策及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对世界环境日的判断中,只有36.81%的学生能够作出正确选择。而对热点环境词汇“生态文明建设”、“新型能源”等,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听说过但了解较少,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6.59%和73.63%。相对比较专业的政策如“水污染防治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占了58.24%和65.38%,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学生比率分别为26.92%和25.82%。而认为和环境问题最相关的专业中,65.93%的学生选择了“化工”,23.08%的学生选择了农牧渔业,其次是制造业,为17.03%。由此可见,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及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缺乏了解。

(二)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认知。关于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认知方面,主要设置了人们环保意识、政府责任及法律制度、企业利益、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模式、环保技术及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选项,79.67%学生将环境问题原因归结于“人们环保意识差“,其次认为“企业主要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环保”的学生占63.19%,而认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及“法律制度不完善或执法不严”两项的选择比率分别为48.21%、48.90%,涉及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产业结构与环保技术的相关原因只占到20%左右。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将问题归结于管理和意识层面,而对我国实际情况认识不够深入。

认为政府对当前污染的监管力度一般或不够的占42.86%和52.20%,有趣的是,在最主要责任认定方面,政府、企业和公众意识分别占12.09%、12.64%和73.63%,即大部分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保护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切身责任问题。关于经济发展济和环境的关系认知中,选择“环保优先”、“经济优先”、“二者并行”和“二者矛盾、不可调和”的人数分别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0.88%、10.44%、64.29%和7.14%,可见大部分人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可协调发展或实现环境友好是认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认知与预期

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配合、社会的监督、公民的参与、完善的管理均被认为同等重要。在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措施方面(多选),81.32%选项是政府加大宣传和监管、治理力度,78.57%是工厂排污治理,其他的措施分别为环保意识提高、媒体宣传,这两个选项的选择比率为64.84%和60.99%。在投资机制方面,77.47%的认为应当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

问卷同时设计了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问题,42.86%的人选择了“经常”,42.86%选择了“偶尔”。对于“如果生活必需品因为提高环保要求而价格上涨您是否愿意,如果愿意,您能接受价格上涨的范围是多少”的问题,愿意接受5%上涨幅度的人占40.11%,5%~10%的占34.62%,在超过了10%的幅度后,90%以上的人不愿意接受。同时,如果学校组织开展有关环保活动和参加的兴趣活动发生时间冲突,37.36%的学生选择参加环保活动,其他的人则选择参加兴趣活动或下次有兴趣再参加。

在日常生活环保意愿中,63.74%的人愿用环保袋替代塑料袋,87.91%愿意使用节能灯,82.97%愿意节约用水,做到循环使用,76.37%的愿意将带到教室的早餐或用完的废纸随时带走,但只有44.51%的人能拒绝一次性的生活用品,76.37%的可以做到约束自身行为,注意保护环境。

在实际行动方面,当受到周边生活环境困扰时,45.05%的人选择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去改变现状,其他则选择适应和离开环境。而对于“如果所有其他条件允许,您是否会考虑移民到环境更好的国家”这样的问题,33.52%选择“会”,其余则不确定。关于环境预期,设置了“您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还需多少年能达到一个您期待的状态”这样一个问题,选择5年的学生仅仅占1.65%,10年、20年内的分别占17.58%和35.16%,50年及以上占26.92%和18.68%,表明一般院校的工科学生中,尽管大部分学生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信心充分,但认为需要较长的时间。

四、结论

针对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问题认知情况,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结论: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环境问题十分关心,最为关心的是和实际生活环境及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中对大气环境问题最为关注。学生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相关环境知识,但总体上对国家的重要环保政策、环境热点问题了解较少,部分仅限于听说。

(二)在对我国环境环境问题原因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府、企业、公众意识等方面同等重要,但对涉及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产业结构与环保技术方面认知较为缺乏。即大部分学生将能将问题归结于管理和意识层面,而对我国实际情况认识不够深入。

(三)对问题解决办法与预期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配合、社会的监督、公民的参与、完善的管理同等重要,认同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在个人行为方面,大部分人愿意选择较为环保的生活方式,但在环保活动和个人兴趣活动、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仅有1/3左右的人会选择以环保利益为重,即大部分人以生活的便利为优先考虑。在环境质量预期方面,大部分学生学生有信心,但认为需要时间较长,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一般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关注和关心我国的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认识也较为深刻,但总体上相关环保知识缺乏,对国家重要的环保政策及相关战略认知不足。因此,工科高校结合专业或行业特点,积极开展环保意识和素质教育有良好的基础,但在促使教育切实转化为学生理念并付诸实践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对相关课程在教学方向、内容设置和教学效果方面应予以重点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彭赵旭,闫怡新,李金荣.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兼议强化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5(12).

[2]王洁.高校环境教育公选课建设研究——以三峡大学《环境保护》公选课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2015(S2).

[3]赵本良,章家恩,秦钟.高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及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作者:易齐涛

第二篇:大学教育环境分析

一、大学教育环境概念分析

(一)课程环境的概念

课程环境是环绕在“课程”主体周围,对课程主体产生影响的客体因素。即环绕在课程周围并对课程“育人方案”制定、“育人方案”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课程环境客观存在课程周围,对课程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同时课程如果与环境相适应,环境又会推动课程的发展。

(二)大学教育环境的概念

大学教育是在学校目标的指引下,以思维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生的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为具体目标所赋予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的活动方式,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及“育人方案”的实施过程。那么,大学教育环境就是以大学教育为主体,围绕大学教育周围并对大学教育“育人方案”的制定和“育人方案”实施产生影响的客体因素。这些客体因素是相对大学教育而客观存在的,对大学教育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二、大学教育环境系统结构分析

大学教育系统作为课程系统的特殊个体,除具有课程系统共性的属性外,还具有大学教育自身的特性,大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按照逻辑原理,大学教育的内涵比课程系统的更具体,而外延小于课程系统的外延。所以,在大学教育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影响课程的因素,一定影响大学教育,而影响大学教育的因素,不一定影响其他学科课程。同样,大学教育环境系统包括大学教育外环境系统与大学教育内环境系统,大学教育环境系统要素包括大学教育系统的主体性要素、客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制约大学教育产生、发展的社会、学生、知识要素和影响课程实施的不同学校类型、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学校关于教学和教学管理、教学、教学管理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大学教育外环境要素对大学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大学教育内环境系统而起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主体性要要素而影响课改。

依据环境因素对大学教育不同领域层次的影响,分为大学教育宏观环境、大学教育中观环境、大学教育微观环境。大学教育宏观环境是指,社会这个大的领域,从国家教育计划、政策的层面考虑,对大学教育影响的环境因素。

大学教育微观环境是指:在课堂这个领域,从教学的层面考虑,对大学教育教学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教师因素。即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方法手段等因素;学生因素。即学生的个体差异、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运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等因素;课程内容因素。即教材、活动项目、活动方式等因素;以及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空间、条件、设备等要素。

三、三重环境理论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一)大学教育宏观环境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文化更新的不断加速,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各国都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课程改革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

新的大学教育以“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新的大学教育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新的大学教育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突破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新的大学教育标准的目标体系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体验四个方面;新一轮的大学教育改革,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是对健康功能重新认识,是从完整的健康促进的视角,推动“积极生活:为健康”的运动观点。

(二)大学教育微观环境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大学教育微观环境包括人员要素、信息要素、条件要素。人员要素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信息要素主要指课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条件要素主要指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空间、器材设备等因素。

从大学教育运行过程分析,主、客体在课堂这个空间内,部门负责人和教师根据学年和学期计划,制定教学计划,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身心状况、学校教学条件,精心组织教学,同时接受督导机构的监督,尽力达成对学生的期望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大学教育是一种“育人方案”及“育人方案”的实施过程,大学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只有通过大学教育实施的执行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大学教育的微观环境是大学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四、优化大学教育环境的对策思考

大学教育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环境又推动大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建立大学教育与课程环境和谐运行的系统,实现大学教育价值和功能的最大化,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要优化大学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大学教育要适应环境。

从大学教育的运行看,建立大学教育与课程环境和谐运行的系统,需要解决两个矛盾:其一是主体认识要与客观对象保持一致。具体表现为:l、课程人员的认识要与社会要求、学生需求、知识发展要求保持一致,那么,要求课程决策人员、课程设计人员重视来自社会的经济、文化影响与阻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2、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要与课程的要求保持一致,那么,教学工作的运行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与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保持一致。其二是主观的意图和目的与客观现实一致。具体表现为:l、制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要与课程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即要看到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传统影响,从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理念、教育评价指标到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的操作,与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符。2、学校教育的规划、培养目标,不仅要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还需要学校的执行机构、管理机构、监督评价机构协调配合。3、对学生发展的期望水平与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尽量保持一致。

(刘玉海,1957年生,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综合性大学的宏观教育、党员教育与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刘玉海

第三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

摘 要: 随着我国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的学术实现了发展,但是随着大学生扩招现象普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受到挑战,大学生浮躁的风气见长,这些不良现象不利于高校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可以结合一些新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诚信教育 大学生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是当代大学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支撑力量,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我国不同领域广泛应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网民达到4.2亿人,其中大学生占主要部分。新媒体技术结合了一些网络客户端的使用,如微信、微博、QQ等技术,为人们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数量非常庞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可以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诚信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特征,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他们遵守诚信的意识,使大学生坚定信念,不能为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有损道德的事情。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让他们在社会上立足。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一)新媒体的内涵。

媒体指的是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媒介,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途径,也是一类新的工具。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哥伦比亚广播电台提出的,最初意思是电子录像的意思,经过长期演变后,成为一个新的词汇,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可以实现广为传播的媒介,可以针对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为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媒介,实现不同交流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技术范畴提出的,是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形成的一类新的技术,必须以技术为依托,代替传统媒体,如搜索引擎、网络、博客等都可以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而且新媒体是一个时间上的范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多样化,实现了数字化的传递方式,而且实现了立体化的信息传播。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1.实时性

新媒体技术在信息传递方式上,更具有时效性,让人们可以更及时地获取信息,人们可以将身边刚刚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然后传播到网络上,新媒体的反馈机制是及时的,借助新媒体技术,信息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边的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传递。

2.交互性

在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信息传播具有单向性特征,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中,传播形式更多元化,而且实现互动,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实现双向互动,大众可以借助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心声,人们的言论自由权得到充分发挥。

3.共享性

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实现了共享性,不论是任何年龄、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实现交流,信息的传递具有开放性,人们可以通过下载和分享的方式,传播各类信息,信息传递更便利。

二、新媒体环境对学术诚信的冲击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进入信息化时代,他们在学术分析中常常借助网络查找各类资料,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各类资源,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导致大学生治学方式转变。大学生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研究课题后,缺乏学术的诚信教育,导致过多地引用他人的文献,甚至出现剽窃的问题。新媒体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学术失信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为培养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采用新媒体技术,借助各类有效的传播途径,使大学生实现良性发展。大学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学术性特点非常突出,诚信建设是推进学术教育的重点。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措施

(一)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媒体素养。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中,应该树立有为的理念,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是高校的责任,面对网络技术时,高校和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对诚信环境教育的优势和挑战。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核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发展的支撑,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支柱,所以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祖国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老师和学校都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实现以德树人。高校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主要实施机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优点,积极参与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力量和技术理念,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各类需求,建设以新媒体为阵营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新媒体运用产生的影响是多面的,网络上也有一些不良信息传递,对大学生身心造成侵蚀,因此,学校组织领导应该实现主动有为,结合新媒体进行正向能量传递。

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特征,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些平台,如QQ、微信等,达到良好的网络交互效果。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道德素养是通过不断学习构建的,所以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合作为方式,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的互动学习环节,借助智能化的网络互动手段,实现实时交流,在相互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新媒体交互性的理念和特征,掌握新媒体环境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会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节中,新媒体环境的交互性可以充分发挥其辐射性作用,让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接受诚信教育,可以受到感染。而且新媒体环境的改善需要诚信教育实现,在诚信教育的实效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

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应该充分分析多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通过声音、影像等元素,使诚信教育更生动形象,改变原有单一说教的气氛。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其宣传的时效性比较差,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且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是单向的,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是比较被动的。借助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可以畅所欲言,对诚信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形成良性的沟通机制。

(二)践行诚信规范,提高诚信自律能力。

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时应该结合社会、政府等层面进行系统建设。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诚实守信的原则,在良好氛围和机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才更具有凝聚力。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诚信教育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很大的改变,随着这些改变的发生,一方面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带来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诚信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我国市场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合理市场机制的形成有待发展,这就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形成产生削弱作用,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冲击,社会上带有功利化的倾向,很多人由于利益驱使出现道德观念扭曲的问题,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诚信风气,投机取巧行为时有发生。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展,各项制度在建立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这就导致诚信机制的建设存在局限性,在很多不良道德观念下,大学生会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还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辐射的作用,对绿色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还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功利化,甚至具有享乐主义思想,过于追求安逸和财富。面对一些负面的社会情绪,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诱惑,推动绿色教育机制的传导,政府和社会等应该不断制定规范,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

(三)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建设。

新媒体作为一些社会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是一类新型的技术,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迎合大学生崇尚平等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生活一直被新媒体技术包围。在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中,可以将共青团作为牵引,完善正能量的辐射功能,增长新媒体的引导力和影响力。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到主要作用,所以高校领导应该分析学生的心态,对他们使用新媒体的趋势进行分析,广泛运用信息平台宣传诚信教育的内容,定期为学生发送手机报的形式,在实名认证的人人网、QQ群等平台上进行积极引导,通过互动方式,让大学生处在诚信大环境中,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共青团系统的方式,在共青团系统中,实现对新媒体的宣传工作,请专业人员对新媒体环境中的诚信环境建设进行评估,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环境构建进行整体指导,然后领导全校进行诚信环境建设、信息化建设尽管效率比较高,但还是需要人管理,如果高校领导可以准确把握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的心态,可以及时收集有效的信息,并且及时反馈这些信息,对于涉及诚信问题的时事加以总结,作为案例引导大学生。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应该实现共青团与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诚信教育的深层次传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努力学习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强化新媒体的互动效果和服务的多样化,完善诚信教育理念,并且将这些理念深入实际行动中,大学生如果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认识到新媒体的便捷性,便会增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认同感,自觉采用新媒体技术接受诚信教育。在对高校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中,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各类网络资源分散,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节约大学生在新媒体上搜索各类内容的时间。

(四)强化高校诚信制度的建设。

考场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大学生考试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对学校校风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考试作弊最基本地反映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差,因此,高校应该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标准化考场建设,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高校应该建立相关诚信机制,积极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各类考场建设的标准,将其作为标准,然后在校园中实现校园一卡通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信息化服务方案,防止徇私舞弊现象发生。高校在考场标准化监控应该采用实名制刷卡的方式,完善考试信息一体化制度建设。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应该完善诚信评价的体系,使诚信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常态。

(五)强化社会诚信环境建设。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完善大学生的自我形象。高校应该通过各类政策,促进新媒体具体运用,积极创造和谐的环境,为大学生提高自我形象提供良好的软件、硬件和文化的烘托,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应该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让学生明确网络文明规范。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冲击下,多数大学生是可以明辨是非、公正分析社会热点的,但是还存在少数大学生迷失方向的现象。高校应该让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让他们通过解读案例的方式,了解在网络上宣传虚假信息的严重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具有时效性,而且受众可以互动,避免单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传递更有效。与此同时,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特征,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这就导致很多虚假信息,或者很多不良风气的传播,对大学生产生侵蚀作用。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应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卫国,梅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03:110-115.

[2]杨敏.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2:182.

[3]刘洁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路径探究——基于佛科院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的调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203-204.

作者:王丹

上一篇:刑法案例分析论文下一篇:管理会计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