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

2022-09-10

一、中庸思想

(一) 中庸之道的涵义

“中”作为中国古人所一直追求的美德, 大约于上古时期已经出现了, 于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大影响力。《尚书·盘庚》中记载了“各设中于乃心。”由上, 上古时期, “中”指的是一种状态。上古之后, “中”开始具有道德含义, 加入了伦理的味道。例如, 《书》中记载, “咸庶中正” (《吕刑》) , “作稽中德” (《酒诰》) 。至此, “中”被引申为一种状态, 即情感的最佳状态。

“中庸”一词最先由《论语·雍也》提出,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郑玄又说:“中庸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而平常之理, 乃天命所当然, 精微之极致也。” (1) 所以, 中庸观念强调的是分寸和平衡。具体说来, 孔子的中庸思想, 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允执其中

“允执其中”出自《论语·尧曰》。孔子弘扬中庸之道, 要“叩其两端” (《论语·子罕》) , 提出“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意思是对于任何事情必须要从两面去考虑, 不能只从一面去考虑, 只有两边兼顾, 才能做出完美选择。君子需要不断协调人与自然, 人与万物等多方面的关系, 才能达到中庸的状态。

在高等教育管理中, 教师和管理者都需要从各个方面去综合考虑, 努力平衡各方的价值和利益, 才能实现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最优状态。

2.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从字面意思来理解, 意思是要把握好尺度, 不能“杀鸡焉用牛刀”。无独有偶, 西方的行政法理论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比例原则, 即行政处分的力度应当和行政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不能对情节轻微的行为适用严苛的行政处分, 也不能对情节严重的行为适用轻微的行政处分。

高等教育管理作为行政行为的一种, 也经常产生一些行政处分, 比如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行政处分, 在进行处分的同时必须要把握好“过犹不及”这个基本原则, 针对行为的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切忌轻罪重罚、重罪轻罚。

3.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来自《论语·子路》。孔子讨厌那些“墙头草”, 他认为这些人说话做事没有原则, 不能称之为君子。但是, 孔子同时提倡君子要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 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意见完善自己, 要善于和异议者保持和睦。

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面对的是不同的利益主体, 工作的参与者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 而且包括其他的社会成员。因为利益不同, 这些参与者当然会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说是异议, 这就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努力去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异议, 不断地完善自己并要善于和异议者保持和睦。

4. 所贵者权

“所贵者权”最早由《礼记·中庸》提出。孔子认为,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没有一个定律, 因此, 君子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孔子提倡君子不断去权衡、去衡量, 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同样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高等教育招生量的逐步上升, 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固有观念、提升管理水平, 不断去衡量、去权衡, 所谓“贵在于权”。

5. 中正、中礼、中道

在强调了变化之后, 孔子依然强调礼制的作用, 孔子认为, 离开了礼制, 对于个人而言, 无以修身立德;对社会而言, 则会导致臣弑君、子弑父、八佾舞于庭的混乱局面。 (2)

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大学生, 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 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了, 大学生更多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因此, 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努力提升个人的文化修为, 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中庸之道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 一种方法论

中庸首先是一种方法论总则。实现中庸, 必须达到看问题、做事情应全面而不偏激, 讲求包容精神, 追求事物和谐。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种, 也同样需要遵守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即方法论原则。事实证明, 中庸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可以有效地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方法论水平和自身修为, 可以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工作的进步。

(二) 一种思想精神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之路在于不断地求诸己身、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提升。与西方哲学家所提倡的哲学家的自我修为相似, 我们儒家也同样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

孔子认为, 成为君子的道路是坎坷的。也许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修炼到君子的境界, 无法修炼到中庸的境界, 但是孔子推崇的是这种不断修炼的精神, 这一点与庄子是默契的“朝闻道, 夕死可矣”。恰恰在教育的领域中,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这种精神, 这种路漫漫其修远的探索精神, 精益求精, 不断修养。

总而言之, 中庸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 对于国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同时, 这一重要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可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

摘要: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制指导思想, 而高等教育领域同样需要参与者运用中庸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两者之间, 密不可分。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庸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庸思想,高等教育,指导

注释

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2 何小英.度:得当的哲学基础[J].船山学刊, 2009 (4) .

上一篇:浅谈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行业下一篇:浅谈离退休老人的心理变化及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