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2024-05-01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总结(通用9篇)

篇1: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公民意识教育月活动总结

沈阳市第五十七中学

2015年6月

公民意识教育月活动总结

为了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进一步强化中学生的诚信意识,我校通过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帮助了学生明了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中学生成才的关系,使中学生懂得讲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自觉地做一个讲诚信的中学生;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唤醒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具有诚信美德,主动为建设诚信校园、诚信社会做贡献的高素质的优秀中学生。

在活动中,通过诚信教育动员大会,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了解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各班召开的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撰写诚信格言,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思想观念。把学生的诚信格言精挑细选,优秀的诚信格言装裱挂在我校教学楼到内的墙壁上,让学生自己的言语来鼓励和激励自我,受到非常好的效果。

利用期中考试的机会,让各年级申报“无人监考诚信班集体”,通过考前的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学生撰写诚信誓言,学生家长签字留言,诚信宣誓等一系列的前期教育和各项工作的准备,此项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班级考场的黑板上写着:“诚信人生,诚信考试”、“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等格言,1 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诚信信念,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

诚实守信,是古老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一切道德之基石。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诚”是对人的态度,忠诚、诚实;“信”是做人的态度,守信、信誉。诚信是对每位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

在当今的中学校园,学生的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那些不诚信现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它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了正常的校园秩序,而且扭曲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灵,引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因此,我校开展以诚实信用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培养诚信品格,塑造诚信人生,自觉地做一个讲诚信的中学生。

诚信教育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活动范围也将继续拓展,年级申报的无人监考班的数量也希望能进一步的扩大,让诚信充满我们的校园,洒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篇2: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活动主题:做一个现代文明的小公民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2日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主持人:班主任李萍 参加人:六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们领悟“环保创模”的意义所在,参加“环保创模”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并且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步树立绿色环保,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二、“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1)升国旗时,你能肃立,行注目礼吗?

A.能 B.有时 C.不能(2)你平时说脏话吗?

A.不说 B.很少说 C.常说

(3)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上前问好吗?

A.是 B.有时 C.不(4)你有过破坏公物、乱扔粉笔的行为吗? A.没有 B.有过 C.经常(5)你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互相帮助吗?

A.是的 B.很少 C.没有

三、做一个文明人

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

四、课件出示不文明的现象

生活的细节多如牛毛,你经历过、看到或听到什么不文明的行为吗?你的看法是什么?

五、习惯成就未来

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 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 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今天争当文明小公民,明天成就美好大未来

六、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一、学校礼仪

二、家庭礼仪

三、称谓礼仪

四、问候礼仪

五、餐桌礼仪

六、待客礼仪

七、做客礼仪

八、穿着礼仪

九、行走礼仪

十、乘车礼仪

十一、社会礼仪

十二、购物礼仪

十三、赛场礼仪

十四、网络礼仪

十五、假日旅游礼仪

七、全体学生宣誓

请举起右手,让我们一起宣誓:

向不文明现象宣战,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八、结束语

篇3: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历史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但爱国这个意识能否深入学生的心灵, 则取决于学生对这个国家的认知, 取决于学生对国家与自己的关系的认识。学生对国家这个概念的认知, 是从家庭到社会, 进而才延伸到国家。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自己家庭的人会对他所处的社会有什么感情。一个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没有感情的人, 也很难将自己的关爱之情推及整个国家。当日本的军队侵入河南时, 河南人民不仅不帮当地国民党军打击日本人, 反而是帮日本军打击国民党军队。当时河南有民谣:河南四害, 水、旱、蝗、汤。汤是什么?国民党军汤恩伯的部队, 在驻扎河南期间, 扰民无数, 当地农民无不深恶痛绝。爱护自己的父母长辈是人之常情, 是人的一种基础情感。俗话说血浓于水, 骨肉之情坚不可摧!但这种感情不能直接转移到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 因为人在幼年期, 对外界是好奇与恐惧并存的, 人会因对外界的恐惧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逃避行动。对国家、民族的认识是要通过对亲人、邻居、乡民等的观察而逐步产生。幼儿会因亲人对他的无私关爱而产生亲密感。这种亲密感, 一旦建立, 就很难破坏, 很多亲情的形成都和血缘关系有联系。

一、公民概念并非完全是舶来品

臣民对国家愚忠的观念并非从来就有。诸侯不完全受制于天子, 个人可以抛弃国家, 古代中国人从来也没有把自己放在完全从属于所谓“国”的地位。

由于近来西方思想的影响, 普世价值等意识开始在中国国内传播。因为宣扬这些泊来思想的原因, 有人将公民、公民社会等概念视为完全的输入概念。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公民等概念在中国古代就有萌芽的基础, 只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才清楚地认识到而已。它们既不是产生自古代中国, 也不是来自西方国家, 是历史的发展必然结果。

按照现行说法, 中国的夏、商、周三朝属于奴隶社会, 自秦始中国便进入了封建社会, 至清封建社会终结。对前三朝代, 属于典型的奴隶制度, 奴隶主拥有对奴隶的生杀大权。这也只是一种松散的奴隶制度。西周时期, 居于都城的平民称为国人, 城外的属于在野之人, 属于诸侯土地的人则是奴隶, 也有不属于指定奴隶主的农民。那时奴隶因为对奴隶主的不满也还是能产生“誓将去汝, 适彼乐土”观念。商鞅在秦国开始的变法行动, 开始让奴隶成为真正的“国人”。这些成为真正国人的人, 能够通过军功等途径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 与他们原来所处的奴隶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鞅变法让秦人知道了自己与秦国的关系。秦国底层民众从此知道, 秦国是由千千万万的秦国民众组成的。秦国的统治者也终于认识到, 没有普通民众支持的秦国要想立于世上是不可能的。商鞅的新国人概念可以说是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萌芽。

二、树立公民意识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基础

参与政治, 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尚书·洪范》曾记载:王有大疑……谋及乃心, 谋及卿士, 谋及庶人, 谋及卜筮。”《左传》名篇《曹刿论战》, 不但说明在野之人可以参政, 而且其政见可以高过那些“肉食者”。国君要想在国民中有号召力, 处事必须公平。国君要取信于民, 与民众建立良好关系不是用一两块肉作为赏赐就能完成的, 必须是“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如此才能换来民众之“忠”, 否则便有亡国的危险。政府取信于民, 同样需要如此。商鞅变法的开端, 不是颁布法令, 而是先上演了一出诚信大戏《徙木立信》。群众相信政府, 政府坚守法律, 上下一心, 国家才能实现大发展。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前也有一些国家进行了多次改革实验, 最后都失败了。原因是以前的变法, 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变法, 而秦国商鞅变法是发动平民百姓参与的变法。也正是让国人参与了变法, 国人在变法中体会到了确实的收益, 国人才坚决地支持变法, 并且坚决地维护变法。虽然商鞅被反对者处死, 但商鞅制定的法令却得以延续。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失败了, 就是当时的民众根本不知道维新是何物。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胜利, 就是发动了中国老百姓, 获得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的支持。毛泽东说: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正所谓:得民心者, 得天下!

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就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重要表现就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与参与。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要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国民的主人, 而不是这个国家或其中某个人或机构的奴隶, 他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 并且享有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或许是一个最成功的改革政策。这一政策让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获得安身立命之处, 自然获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支持。

公民对国家的态度, 对政治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态。萨特有句名言:不参与政治就是参与政治。放弃自己的政治权利, 就是将有关政治的选择权、决定权授予那些积极参政议政的人, 并且让他们轻松获得政治利益。2002年法国总统大选, 由于普通民众对政治活动的冷漠, 让极右翼候选人勒庞淘汰了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 让法国多数民众虚惊一场。因此,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 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体会到肩上所负的责任, 把权利、义务融为一体。

三、历史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最佳载体

历史教育为什么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最佳载体, 因为能将人文意识与政治意识二者完美结合的就是历史学科。中学阶段虽有思想政治课, 但集中对当前政治环境的认识, 历史对比性不足, 不会让学生产生对公民身份的深刻认识。历史学科的思考与研究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公民资格的深刻认识, 从而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比如对法制社会建设与道德社会建设的认识, 历史学科可以通过中国历史上法制观念的发展史向学生介绍在国家层面法制的重要性, 而在社会层面如果不重视道德建设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凡国民对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 (小到一个地方上对本地的文化与心理认同) 都会促进社会的大发展, 否则国家与社会则会陷入危险的边缘。

篇4: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公民意识 教育 优化环境 开展活动 开发阵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41-02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方式,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是公民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权力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公民的法治意识,公民的道德意识等。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小学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最优开发学生潜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实践领域中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全面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一、优化环境,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保障

(一)建设校园特色文化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沃土和摇篮,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校以“民主、科学、创新”为办学理念,主张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师生的权利、人格,充分调动师生、家长、社会的办学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校园里创设一种文明和谐、自主向上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操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通过环境的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指路人和引路人是教师,教师自身的言行、教师本人具备的公民意识,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最真实和最生动的课程。我校通过组织读书会、报告会、教师论坛等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通过组织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宣传本校教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无私奉献的真实事迹,培养和提高全校师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在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主题活动中,专门组织教工运动会、教工才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教师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通过公开组织和公示“教师一日捐”活动、党员爱心助学活动以及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如阳光地下铁志愿者团队、敬老院志愿者服务团队,让教师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提高现代公民意识。

二、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素养

现代公民意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实践去获得。这里必须强调知行并重,通过实践活动来显现和巩固。学校的系列德育活动,重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提高现代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

(一)抓好德育常规活动,培育基本素养

我校的德育常规活动主要利用校会课、班会课、德育主题教育课等课程,开设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讲座,召开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主题班会,通过“魅力教室”评比,增设学生管理岗位,加深学生对现代公民意识知识的感悟和体验,侧重于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1.系列专题活动

学校班队会开设了现代公民意识知识系列讲座,提高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深化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学校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如升旗仪式、入队仪式、节日庆典、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来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2.“魅力教室”建设

围绕“让仁爱滋润心田,让人文陪伴前行”这一主题,学校开展了深化“魅力教室”建设活动。学校“魅力教室”建设以“构建民主、温馨、和谐的班级育人环境”为目标,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在“魅力教室”建设活动中,学校开展了“班级环境布置”评比活动,每个班级精心设计了布置方案,发动学生对班级进行美化、装饰,并添置了绿化角、图书角、爱心驿站等各具班级特色的区域,把班级建设成舒适、和谐、文明的家园。在此基础上,学校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使学校洋溢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氛围,让校园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人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为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开展社团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而应该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组织和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解决认知冲突。

我校依托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红领巾小事业”建设起源于少先队的体验教育。我校的“红领巾小事业”通过设立学生社团,成为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有“五小”社团:小警察、小银行、小篮球、小记者、小卫士社团。“小警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夏令营、“一日警(军)营体验”“一日小交警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做人。“小银行社团”积极开展理财知识讲座、识别假币讲座、小工作人员上岗培训、点钞大赛、跳蚤市场等活动,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互助友爱的习惯。“小篮球社团”活动精彩纷呈,有每周篮球技能课、球徽设计大赛、花样球歌会、篮球拉拉操赛、CBA班级篮球联赛、小篮球裁判考级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记者社团”开展固定活动,如每天的“校园新鲜事”、每周的“我身边的小名人报道”、每月的“节日活动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敢说、敢想、敢做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小卫士社团”通过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环保设备厂、农园、社区居委会等建立“手拉手活动基地”,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体验活动,如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三个一”活动,开展“废品回收”“创意大赛”(主要对废旧物品进行设计再次利用)活动,定期评比“我是节约小标兵”“我是创意小能手”等,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三)组织各类校外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校外活动是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充分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扩大实践基地,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校外活动制度,做实综合实践课堂。每年三月,学校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爱心募捐义卖”活动。通过募集各类物品,组织学生上街开展“爱心义卖”,将募集到的资金捐助给身边需要帮助的小伙伴,以此扭转社会上淡漠责任等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培养现代社会公民所应有的道德文明素养。学校通过组织“夕阳红”学生爱心服务小队,在全校定期招募队员到敬老院服务,以此加强学生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增强学生服务国家、社会、他人的意识。

三、开发阵地,拓宽培养公民意识的渠道

(一)国旗下讲话

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好途径。每次讲话,我校均安排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校外辅导员进行宣讲。讲话内容丰富多彩,有国内外大事、身边名人事迹、社会典型案例、校园新闻等,每逢节日,还会结合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清明节讲周水平的故事,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为小公民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二)《蓓晓》传媒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传媒成了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我校《蓓晓》传媒主要由《蓓晓》校报、红领巾广播、银铃电视台和学校网站组成。我们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小学生公民意识、素养培育的专题节目和网页专栏,其中主要有榜样示范班风采介绍、小名人大揭秘、常规对对碰等。通过《蓓晓》传媒的宣传,使公民意识深入学生内心,巩固教育效果。

(三)校本课程

我校除了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公民意识培养内容,还开设了校本课程,组织编写了特色校本教材——《警钟》《球韵》《绿缘》。《警钟》根据各年段学生特点,系统开展包括自护自救、交通法规在内的安全法制教育,每周三的晨会课,班主任、班干部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学习。《球韵》分为低、中、高三册,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会唱球歌,了解篮球运动的知识和培养对篮球的兴趣,主要开展各类篮球游戏;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篮球的一些基本技术(传接球、投篮),知道基本的篮球比赛规则;高年级学生主要组织班级篮球赛,在比赛中学习与提高战术。《绿缘》编写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是我校学生自读和学校晨夕会教育的内容,低年级的主题是“爱护学校”,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做起,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保习惯。中年级的主题是“保护环境”,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大自然,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高年级的主题是“绿色行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养成“绿色习惯”,倡导低碳生活,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感恩自然,做“绿色小卫士”。通过校本课程,有效渗透公民意识教育。

(四)“家校社”合作

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我校建立了学校和班级的QQ群,深入小学生公民意识的行动研究,促进了“家校社”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到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活动中。在群中,每周有激励孩子的正能量美文,每月有专家的公民意识培养视频或专题讲座,使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工作向校外延伸。此外,家长学校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专题辅导讲座,引导家长参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帮助家长掌握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知识,营造民主、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总之,积极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按照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全体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学校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5:浪网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学科教学渗透、学生实践活动、学校文化建设”为主要途径,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校、家庭、社区、政府四方协作教育为依托,调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起有效的公民教育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二、公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铨标 副组长:何镜南、吴炳华

成员:杨帮科、周云容、全体班主任

三、活动要求

(一)以公民教育目标为主线,整合各科教育资源,构建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

公民教育的课程化,是公民教育实施的必由之路。通过常规的公民教育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民知识,明确公民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在争议性问题的案例分析中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展民主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技能。

统合各科教育资源,研究每门学科开展公民教育的突破口,采用综合渗透的方式,系统、全面地推行公民教育。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文化活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学校和社区合作,开展“服务性学习”,真正将公民教育的目标明确地包含在基础教育的目标中,将公民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相关的课程之中。

(二)以活动为中心,探索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为解决生活实际而开展的学习最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公民教育没有体验不行。体验在家庭,在主体参与中内化公民意识;体验在校园,在互动交流中内化公民意识;体验在社会,在实践感悟中内化公民意识;体验在大自然,在自主探究中内化公民意识。要以活动为中心,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内化公民知识,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提升公民道德修养。

1、实施学校文化行动

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民主管理之中,在自主活动中,提升公民素养。

2、开展“服务学习”活动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活动或公益劳动,每学期每个学生要体验1个社会服务者的角色,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同感等

3、开展主题教育

开展“确立积极人生”主题教育,立足“树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康心态”,结合重大节日,进行感恩和励志教育,培育公民意识;开展“共建健康家庭”主题教育,围绕家庭生活中公民意识和职责承担的培养,开展做一天“家长”等活动,共育合格公民;开展“履行公民责任”主题教育,提升公民知识、技能;开展“致力贡献社会”主题教育,培育现代“社会人”。

4、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企业、政府机构、环保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与感悟中,拓展公民知识,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

5、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活动。可以对大气、水资源、白色污染、生活垃圾问题、城市“牛皮癣”问题、废旧电池回收问题、节能问题、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生活问题、“菜篮子”问题、公共设施使用与维护问题、青少年上网问题等进行调研,既贴近学生和家乡的实际,内容又丰富。

四、目标任务

根据学生年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公民教育以“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等)、权威(认识政府、法律、法治)、公正(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公平、和谐、正义、均衡发展的追求)、隐私(对守法公民的隐私的保护)”四大主题为主要内容,其中,责任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最核心的因素。

公民教育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和公民道德等几个层面。

1、公民知识方面

(1)我是一个公民;(2)我在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国际中的角色;(3)公民的基本社会与政治权力有哪些;(4)公民的社会责任与法定义务有哪些;(5)国家机构的组成、职能与运行方式,民主选举的职能与程序;(6)国际组织及一些重要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及其运作形式;(7)新闻媒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8)全球化带来了哪些问题,我们如何应对。

2、公民意识方面

(1)我是社会的一分子,我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2)我要积极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3)我要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城市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4)尊重不同观点,求同尤须存异;(5)合作、对话、协商解决矛盾冲突,共赢才能共存;(6)尊重、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认同、欣赏本民族的文化。

3、公民技能方面

(1)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为自己的观点与主张辩护;(2)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追踪、讨论热点问题和事件;(3)综合各种信息与意见,作出自己的选择与决断;(4)参与学校社团、学校管理、社区活动的决策;(5)监督、影响学校社团、学校管理、社区活动的运行;(6)调查研究解决学校和社区已存在的涉及公共政策问题,为学校管理、社区发展与城市建设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4、公民道德方面

(1)爱国;(2)尊重;(3)责任感;(4)关怀;(5)诚信;(6)正义。

篇6: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好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日活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我校严格按照活动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安排,开展了以“打造品质仁和,共创共享文明”的主题宣传教育的活动。使学生从各方面得到了公民道德教育,受到了良好的精神文明熏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现宣传日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总校主要领导对此项活动非常重视,制定活动方案,亲自召开中小学校校长会议,安排部署工作。要求各校要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根据总校的活动要求,结合各校的实际,认真制定方案,精心安排部署活动,确保公民道德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公民道德宣传活动在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和少先队的组织下开展教育活动。中学党支部在职工大会,向全校教职工进行了一次公民道德教育宣传;中学德育处、各小学少先队在全校学生集会上宣传公民道德、宣传学校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公民道德宣传活动在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和少先队的组织下开展教育活动。中学党支部在职工大会,向全校教职工进行了一次公民道德教育宣传;中学德育处、各小学少先队在全校学生集会上宣传公民道德、宣传学校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1、9月18日中学德育处、小学少先队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向全校师生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和鞍山市市民公约,让学生熟知公民道德规范,形成自觉遵守的道德意识。

2、在校园内悬挂横幅标语:“除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的横幅,以此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四、以活动为载体,深化宣传效果。

1、各校开学初,各种小学校都制定了以“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教育计划,并在开学第一天实施。围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日”活动,并提出了“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活动,狠抓学生的文明习惯。

2、各校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公民道德宣传日的活动安排,提出活动开展计划和要求。

3、中小学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由优秀学生代表和值周教师作以“遵守公民道德、传承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4、9月19日,各校各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小公民”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要成为一名好公民、好市民。

5、结合校园文化,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教育学生要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

6、总校开展小学四——六年级学生、中学1——3年级学生写一篇题目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竞赛作文,每班写得好的优秀作文在本校宣传栏和校园网上发表。同时每校至少选出5篇作品参加镇级竞赛。最后,评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6人,颁发了奖品。

7、开展诚信教育活动。9月20日,各校各年级、各班开展了以“共建诚信乡镇,争做诚信市民”为主题的班队会。班队会上,学生们就做一个诚信守信的好孩子进行了交流。

篇7:五好小公民文明诚信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工委[2006]6号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奎屯市教育局组织的“我与诚信握手、文明与我结伴走”活动,促进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以及“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精神理念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使学生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我校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点,开展了争做“五好小公民”的教育活动。现特总结如下:

一、立足德育,细化《公民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我是中学生,文明记心中;我是小公民,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文明德育系列活动。

1、“文明在校园”——开展“我是中学生,文明记心中”活动。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以“我做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校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教育,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相对照,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2)唱响《行为习惯三字经》,文明从小事做起。全校师生参与编写出“行为习惯三字经,并一直作为学生的基本文明素质进行考评,通过“行为习惯三字经”使“文明”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章可循,有矩可依。由音乐组老师集中教唱,由班主任狠抓落实,并与学校的德育考核管理紧密结合,通过五级德育管理网络,严把“四项评比”制度关,把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做为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

(3)在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由校学生会发出倡议:远离口香糖,建我文明校园。许多班级组织学生清理校园里的口香糖污渍,清理卫生死角,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明意识。为学生作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讲座,许多学生深受鼓舞,表示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他人。针对当时伊拉克战争,由校团委提出倡议,全校同学举行了“一个地球,一次生命,永久和平”的和平倡议活动。学生在巨型横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达了对和平渴望和向往。(4)加强学生互助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形成团结友善,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组织学生进行“一帮一”活动,学习优秀的学生结对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品德优秀的学生结对帮助问题学生,文明、友爱、互助的风气在学校蔚然成风。每年学校都要组织“爱心捐助活动,学生节省下自己的零花钱,集中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培养了学生的文明意识。我校组织为赵元培同学捐款活动,募集善款3万多元为赵元培同学治疗白血病献出微薄之力。(5)加强文明校园的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意识的渗透。本学期还计划由团委牵头组织各类活动兴趣小组,特别是发挥问题学生的爱好特长,组织各类活动,如:计算机小组、绘画小组、书法小组、周末体育沙龙等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发挥。读书、演讲的教育形式要更加规范和注重实效性。

2、“文明在社会”——开展“我是小公民,争做文明人”活动。主要以家庭和社会为阵地,实践道德规范,宣传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争做五好小公民(1)家庭社会的细胞,学生是家庭的核心成员之一。充分发挥学生在家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组织学生利用“母亲节”、“老人节”等节日,进行尊老敬老活动,组织学生撰写相关心得体会的文章。

(2)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和军警民共建单位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们在受教育和熏陶的同时成为文明的宣传者、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力军。学校与街道办事处经常组织学生打扫公共卫生、清除街头小广告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深入社会尽己所能奉献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深入社区,深入生活,在活动中感受文明,在奉献中学习文明。

二、唱响主旋律,诚信伴青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主旋律教育,将争创“五好小公民”活动推向深入。

围绕“诚信”,学校逐级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分为“塑造新自我,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再求新发展”(即“诚”“程”“骋”“成”)四个阶段,开展了大量的“诚信”教育活动。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为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性较强的发展平台,为学生思想境界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月下旬,各班分别召开了以诚信为主题班会。

我校“争创五好小公民诚信教育活动”将会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具体安排与时俱进,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的引导功能和作用,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为目标,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取得学生“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更大成绩。

篇8: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自觉认识, 是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公民意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主人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的热爱祖国、遵守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合格公民。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它规定了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内涵。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2年) 》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也在各个主题模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了具体的公民意识培养目标。但是, 我国的中小学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 公民意识教育的知识、理论也没有形成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 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 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公民意识生成的肥沃土壤。

1. 研读课程标准, 挖掘教材, 合理整合公民意识教育资源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明确了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深刻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致梳理公民意识教育目标, 宏观建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 但这些教育资源相对零散, 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从中挖掘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基础, 寻求课程资源和学生实际的结合点, 合理构建符合实际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实例呈现一】在教学八年级《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 首先,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明确本节课的教育目标是“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其次, 深入挖掘教材, 深刻领会本节课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认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九项权利;作为消费活动的参与者, 应自觉遵守市场秩序, 依法公平交易, 对违法经营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为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学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 课前先对学生的维权意识和维权状况做调查, 了解到他们合法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 多数学生自认倒霉, 7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消费权利, 更不知道去哪里维权、怎样维权。针对学生权利意识淡薄的状况, 我把近年来出现的“假2B铅笔坑害考生”的实例整合进教材, 设置探究话题:如果你在中考时买到假2B铅笔, 你会怎么做?

看似简单的资源整合, 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公民意识教育。

2. 立足课堂, 精心设计, 巧妙渗透公民意识教育资源

西方教育学者加涅和布里格斯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 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可见,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而精心安排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行为方式, 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资源等因素的优化组合。因此, 我们要精心打造好每一节课, 把公民意识教育资源与教材包含的相关内容巧妙结合, 借助图片、漫画、音乐、视频、新闻、故事等载体, 使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实例呈现二】在教学九年级《我们向往公平》时, 育才中学的张华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导入新课:先播放呼吁关注农村教育的视频《在路上》, 再展示育才中学美丽的校园风貌及先进的教学设施图片。通过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的对比, 激发学生的公平意识。

新知探究:设置了“众说纷纭话公平”等五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众说纷纭话公平。利用教材第3~4页的案例, 就“李明参与部分科技制作, 但获奖证书没有他的名字, 对他是否公平?”的话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进而唤起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规则意识、公平意识。

活动二:走进生活识公平。利用教材第4~5页“王某和刘某合作开店”的材料, 引导学生认识公平与合作的关系, 加深对公平含义的理解。巧妙地进行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公平意识教育。

活动三:观察社会辨公平。A.公平面面观:联系生活, 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公平现象。B.反思不公平:课件展示甘肃中学生“杨英芳因贫失学而自杀”的实例。设置3个探究话题: (1) 看过材料后, 你有何感受? (2) 列举社会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 (3) 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国家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设计此活动的意图是, 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公平问题进行辩证思考, 促进学生公平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国家意识的提高。

活动四:亲民总理促公平。结合教材第8页《温总理帮助农民工讨薪》的故事, 设置话题:温总理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增强了主体意识、公平意识、国家意识。

活动五:观点明辨维公平。展示辨题:看了温总理追薪的材料后, 有的同学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责任, 与我们青少年无关。引导学生辨析。学生在智慧碰撞中明晰了观点, 同时也感悟到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公平意识。

这样的课堂设计, 环节合理、主体突出、教育无痕。这体现了张老师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用心, 也彰显了他的育人艺术。

3. 拓宽渠道, 重视体验,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公民意识

课堂不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唯一渠道。社会实践能够强化学生对公民身份的亲身体验, 能够使学生对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实现知行统一。我们应当坚持“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 通过搭建实践平台, 创设教育情境, 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中主动寻找自己的公民角色, 通过亲身实践和情感体验接受公民意识教育。如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环境保护、演讲辩论、爱心捐助、民族文化宣传等活动, 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 增强公民意识, 塑造良好的公民形象。

【实例呈现三】在教学九年级《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 可结合本地实际设置探究实践活动:位于滕州东北部的荆泉是170万滕州人民的饮用水源地, 被称为滕州人的“甜源”。不久前, “甜源”出现水质严重恶化现象。为此, 红旗中学九年级 (1) 班开展以“甜源的治理和保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开展诸如上述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亲自“查资料找原因”“做调查寻对策”, 既能引导学生感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生态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 又能鞭策学生自觉地把公民意识内化为思想品德, 也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9:传统重德思想与公民意识教育

关键词:重德思想;公民意识;权利;平等;公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3-0009-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充分表明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党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礼义之邦”,批判继承传统重德思想的优秀内容,实现传统重德思想的现代转型,是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重要课题。

重德思想是指把道德作为主要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利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一种思想。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丰富多彩、厚重精深、影响深远的传统重德思想渗透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政治和教育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第一,政治上施行德治。

德治起源于西周。《礼记·表记》说“周人尊礼尚德”。孔子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篇》)。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 《孟子·公孙丑下》)。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要旨在于“以德治国”“任德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后,汉朝确定并实行了“务德教而省刑罚”( 《汉书·礼乐志》)的方针。《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代表性法典,它在开篇中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德主刑辅”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相沿成袭的治国方略。

传统德治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以礼入法”。[1] “礼”是中国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的总和。它渊源于远古社会的祭祀,初步形成于西周,再经儒家的整编最终确定。因其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而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道德要求。“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使得“礼”成为“法”的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以礼入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必然。

“以礼入法”的主要表现:其一,将“德”的抽象准则具体落实到现实政治中。西周形成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秦律》规定“父盗子,不为盗”;汉朝正式把“亲亲得相首匿”作为刑法原则确定下来。此原则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或作证。[2]《唐律》进一步扩大罪犯亲属相互“藏匿”的范围;直至近代,中华民国的法律也还有类似的规定。上述内容来源于孔子“仁孝之礼”。有人问孔子:“父攘羊而子证之”,是不是“直躬”?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其二,儒家经义成为决狱和法律解释的依据。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供廷尉决狱之根据。东汉学者马融、郑玄、应劭等人亦著书以《春秋》决狱,东汉王朝进一步确认他们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上述情况表明,从汉代开始,中国法律已走上了“以礼为体,以法为用”的法律儒家化道路,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增补和充实,进一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法律体系,再经隋唐二朝的司法实践,终于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法律的正统。唐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准乎礼”。所谓“一准乎礼”,就是完全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法律的指导思想。[2]

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孔子继承商周的“敬天保民”思想,创立“仁学”。他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大学》)。这一思想被后代学者概括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孟子最光辉的思想不在于提出“贵民论”,而在于创立“放伐论”。他认为民众有权将那些“残贼仁义”的独夫民贼杀死、流放。荀子提出“民可载舟覆舟”之说,承认人民具有推翻统治者的力量。秦汉以后,“民惟邦本”的思想获得更加广泛的推崇,成为历代明君贤臣“治国安邦”之圭臬。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常以此警诫自己,常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位期间,他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开明政策,从而在战争的废墟上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奇迹,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全面繁荣的坚实基础。

第二,教育以德育为首。

原始人类通过祭祀祖先的仪式和颂歌的形式,向氏族或部落成员传授有关先民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英雄业绩,这是德育的萌芽;西周形成了以“六艺”为主要内容的贵族教育制度。作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礼”作为道德规范的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从汉代开始,历代公私学校都把德育放在首位,一直传承至今,只不过德育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更而已。

传统德育思想的核心是“明人伦”。“明人伦”就是使人们懂得当时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并自觉遵守,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儒家认为“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 新书·本行》)。 “为政”者首先应该“为善”,然后才能“有知”。如若“不仁而多材(则)国之患也”(《 汉书·翼奉传》)。 “以德为重”体现了传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明人伦”就成为办学的宗旨和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人伦”的内容是什么呢?孟子认为,所谓人伦就是“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懂得“五伦”。孟子认为:“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灌输“亲”“义”“别”“序”“信”的人伦准则。通过“明人伦”实现“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的教育目的。《礼记·学记》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是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传统德育的途径广泛而深入。首先,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使得社会成员养成符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从汉代中期开始,中国古代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皆来自儒学。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蒙学具有鲜明的承载和传播道德的社会功能,其核心内容被确定为“明人伦”。被奉为经典的《三字经》《千文字》《弟子规》等蒙学读本从教学目标、内容到方法都充满了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理念。“六艺群书所载略同” (此处“六艺”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出自《汉书·艺文志》)。《淮南子·泰族训》也说:“六艺异科而皆同道”,这个“道”就是道德教育,即所谓“《书》著德,《诗》志德,《礼》体德,《易》占德,《春秋》纪德,《乐》和神(歌德)”( 贾谊:《新书·道德说》)。这说明了学校不仅以道德教育为首,而且道德教育已经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是知识分子必修科目,汉代国立大学的专业设置是五经,朱熹编写的《四书集注》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教育的正统教材,成为官方科举取士的标准教科书,迨至明清两代。其次,“以德为重”的人才选拔标准是德育的推动力。汉朝是通过察举制选拔官员,地方长官举荐的标准道德化,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兴“举孝廉”,察举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做官。汉武帝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吏多为孝廉出身,被视为仕宦之正途。举孝廉者往往被任为“郎”,在东汉尤为求取官职的必由之路。开始于隋唐,结束于晚清的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虽然各朝代科举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四书五经因为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而成为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再次,社会风尚的倡导是德育的肥沃土壤。“礼”大到国家政制法度,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细节,涉及的内容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对社会风尚影响至深。清帝顺治、康熙、雍正先后颁布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圣谕六条》《圣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通过贯穿整个清朝的宣读圣谕制度,使得统治阶级所倡导的德育深入到民间,成为人们思想评判和行动规范的标准。

此外,重德思想还表现在伦理功能上,如文学的“劝善惩恶”、哲学的“伦理化”、历史学的“别善恶,寓褒贬”,以及中医学的“扶正祛邪”。这些表明传统重德思想渗透于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文教意识、历史情结、医学理论,乃至思维方式、宇宙观和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

公民意识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所秉持的看法。它由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而组成。这四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传统重德思想对公民意识教育具有二重作用。

第一,传统重德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执政理念和伦理修养等,为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其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德治思想,为公民认识自己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早在夏初,就有人提出“元后(指夏王)非众,何以守邦”(《国语·周语上》)之议,认为民众是守卫邦国的强大力量。孔子把人民、粮食和军队视为国家存在的三大要素,迫不得已时,可以“去兵、去食”,而“取信于民”是万万丢不得的。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的提出,更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民众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决定国家的存亡。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放伐论”,认为民众有权惩罚那些“残贼仁义”的独夫民贼。荀子说的“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孟子的“放伐论”一脉相承。秦汉以后的学者进一步提出“民者万世之本”“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 新书·大政上》)。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原君》)的著名思想。借鉴上述思想,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的主体,国家主权理应属于人民,人民应当享有参政、议政和决策的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翁。惟其如是,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才有希望建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所设计的“自由人的联合体”[3]的共产主义理想,才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其二,“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执政理念,为现代执政党提供了执政为民的思想资源。商周时期已经产生了“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的思想,孔子也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礼记·祭义》)。管子把这种“人为贵”“人为灵”“人为大”的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提出“以人为本”的主张。他认为执政者应该“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孟子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执政理念。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儒家学者主张“天下为公,选贤举能”,“有德者在高位”,“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各级官员应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己任,为建立“谋闭而不兴,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而努力奋斗。借鉴上述执政理念,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在“人民主权”原则指导下,“还权于民”,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其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伦理思想,是对全体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尚书·禹贡》说:“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说明早在夏初,“四海”之内,包括北方和南疆,皆已实行“威声文教”,其中蕴含有道德教化的内容。孔子强调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人异于禽兽”的标准。据此,后代学者创造了“四维”“五常”和“八德”等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仁、义两项,“仁之德在爱仁,义之德在正己”。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即“内治反理以正身,外治推恩以广施”,那么就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自我完善,从而使社会在和谐中获得进步,使国家在安定中得到发展。

第二,传统重德思想中的否定个人权利、强调等级观念、夸大道德作用、贬低法治功能等思想,为公民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提供了负面材料。

其一,传统重德思想强调的“义务本位”不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养成、维护和捍卫。传统重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所谓“爱人”,指的是“爱他人”而不包含“爱我”,即每个人有义务爱他人而无权利爱自己。这就是董仲舒所说的“仁之德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德在正己,不在正人”,“内治反理以正身,外治推恩以广施”。王阳明甚至完全否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认为每个人的心里一旦出现“物欲”,就要像猫捉老鼠一样,将其“荡涤干净”(《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这种主张与其说是否定个人“食、色”等一切欲望的表现,倒不如说扼杀人类本性。这些否定个人权利的思想自然与公民对自身的生存、幸福和发展的权利诉求相对立,公民意识也就从无谈起。

其二,传统重德思想强调的等级制和等级观念不利于公民主体意识养成、维护和捍卫。传统德治思想强调等级制和等级观念。《中庸》一书概括了臣民社会的政治关系和亲缘关系,提出“五伦”之说:“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在上述不同人等的主从关系中,君臣关系最为重要,其内容一是“臣事君以忠”“君为臣纲”和“屈民伸君”,二是臣民对国君的忠诚必须专一不二,即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稳定不变,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实践“礼”的规定。“礼”是封建王朝“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纲纪,其作用在于固定社会不同人等的职分、权利和地位,以达到维系既定等级关系的目的,所以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各有称也。”在等级观念约束之下,人们无条件服从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从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到思想意志,无一不被等级格式化。这种等级观念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公民独立、自由、追求和创新等主人翁精神相对立,公民意识得不到体现。

其三,传统德治思想夸大道德的政治作用不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维护和捍卫。传统重德思想宣传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有德者宜在高位”“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只是一种政治理想,并没有制度保障。“我无尔诈,尔无虞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大都出于仁人志士的善良愿望,不可能付诸实践,甚至成为当权者争权夺利的遮羞布。他们“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口头上标榜“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实际上却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史记·游侠列传》)。就连彪炳史册的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幸免,他虽然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他违背仁义道德,发动玄武门之变,通过杀戮兄弟逼宫获得皇帝的宝位也永远载入史册。传统道德提倡“以德报怨”“以和为贵”,但在古代,劳苦大众毫无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甚至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在这种条件下,要求他们以牺牲自我利益和生存权利为代价,去换取社会的和谐和安宁,实在是天大的不公平。特别是古代思想家普遍主张愚民,即所谓“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民愚则易治”(《商君书·定分》), “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德经》)。这种思想是麻醉人民,解除人民抗争意识的精神鸦片。这种夸大道德政治作用的观念与现代社会强调的法制原则相对立,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枷锁,也是我们培养公民意识的绊脚石。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相适应,并为之服务。当前,我们应当立足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背景,实现对传统重德思想的扬弃和超越,兴其利,除其弊,使之与现代政治文明相接轨,促进中华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转型,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一,用现代公民社会的权利意识,取代传统社会的奴仆观念。

传统社会民众的权利意识薄弱,奴仆观念盛行。究其原因:其一,国家政治生活实行“官本位”制度。传统重德思想强调政府“公权”高于一切,民众的“私权”无足轻重。社会成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甚至丧失独立人格和尊严。其二,国家法制生活倡导“息讼”观念。传统重德思想强调社会整体的和谐,而忽视民众的个人权利,提倡礼让解决纠纷,由此形成了中国法律文化的“息讼”观念。这种观念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司法实践上的“息讼”和民众心理上的“耻讼”“惧讼”。以上原因导致了民众的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忍气吞声、麻木不仁。

现代公民社会强调权利本位。权利本位是指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中,公民权利是根本。权利本位意味着公民为权利主体。没有人因为性别、种族、语言、思想、宗教信仰等特殊情况而被剥夺权利主体的资格,或在基本权利的分配上受歧视。换言之,每个公民不仅具有人身、财产、社保、教育、言论、出版、新闻等各种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权利,而且享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权利,即选举和罢免各级政府官员的权利。

因此,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使公民认识到,公民不仅要努力维护自身的权利,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公权力运行。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逐渐形成理性的权利意识。

第二,用现代公民社会的平等意识,取代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传统社会民众的平等意识薄弱,等级观念盛行。究其原因在于传统重德思想的重礼、隆礼和崇礼。“礼”的基本特征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即按照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性别的差异、社会角色的差别,来定位各自在社会生活中的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礼仪制度和规范,不同等级的人都能够各正其位,各安其分,各循其礼,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因此,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等级划分的臣民社会。先秦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位,秦汉有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位,魏晋时期有“九品中正”制,元代还出现了所谓“九儒十丐”之说,儒以上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农)”(清·赵翼《陔余丛考》)。这说明了在臣民社会不仅阶级划分表现为等级的对立,而且同一个等级的不同人群,甚至不同职业也形成了各种独特的等第。在各种不同等级中,王侯贵族等上层统治者有各种特权,他们不仅占有土地、人口和财产,而且可以出将入相,担任大官,甚至法律还规定“刑不上大夫”。

现代公民社会强调平等原则,它被认为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所谓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公民享有天然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因出身、境遇、个人能力和具体特征的差异而丧失,更不能被任何人或权力部门所剥夺。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细胞,只有靠平等原则的保障才能各尽所能,适得其所,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使公民认识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社会不允许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彻底废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等级制度的残余。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要努力捍卫自己的人格平等,促进社会的平等。

第三,用现代公民社会的公德意识,取代传统社会的私德意识。

传统道德本质上是私德。从字面上理解,私德是指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该社会成员之间是以血亲为幅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因此,每一个宗族就是一个放大的私人关系网。传统重德思想强调“亲亲为大”的血亲原则和“亲亲得相首匿”的刑法原则,不仅明确规定了血亲至上的终极地位,而且肯定了私德凌驾于公德之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公德在传统社会始终只能处于从属的依附状态,必须让位于私德。

现代公民社会提倡公德意识。所谓公德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公德意识意味着公民有一种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为公意识,是无须旁人监视的自觉自愿。它是公民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其强弱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使公民认识到,公德不仅是指公民遵纪守法、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公民要有一种公共关怀,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务,共同为公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03.

[2]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5.16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94.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政部

广东广州510303)

上一篇:中心学校工作总结开头下一篇:核辐射防范知识普及,核辐射能够引起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