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法

2022-09-1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我尝试渗透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 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方法, 将美术学科知识、学习内容及其他形式的内容相互整合, 引导学生综合探索。让学生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发展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结合体验理念, 让“造型·表现”更有趣

在美术“造型·表现”领域里, 强调自由表现, 大胆创造, 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要求通过对各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我觉得, 这块内容正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验性理念来指导的好时机。如低年级的蔬果写生, 我先让孩子仔细观察蔬果, 让他们摸、闻、掰、尝等方式充分了解其内外结构;建议他们亲自掰下菜叶, 了解菜叶的茎脉走向和外形特征;甚至让孩子切开菜心, 了解菜的内部结构。这样, 学生们看清了写生的对象, 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 我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蔬果, 其不同的味道, 引导孩子想像, 让他们画出“香味”来。又如到了高段, 在教学风景写生内容时, 我就让孩子先在生活中观察自己喜欢的花草的大小、形状、颜色、结构等等, 做好记录表, 可以配上插图, 也可以实物收集, 然后, 在写生课上带孩子到校园写生。这样, 孩子有了平时生活中的积累体验, 对花草树木有了一定的了解, 掌握了一些事物的特征。所以, 课堂上教师不用做具体示范, 学生对构图的方式已有了基本的了解, 也提高了鉴赏的水平。再则, 通过分享观察日记, 交流收集过程中的故事, 这样的美术课就不是单纯的美术内容知识了, 综合提高孩子们的探究能力、美术创作能力, 使其对学习美术更有兴趣!

二、利用开放理念, 让“设计·应用”更实用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一特性, 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 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其关注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而美术“设计·应用”领域, 则要求学生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如, 在学校举办“六一汇演”时, 大队部向全体学生征集徽标与舞台布置计划。于是, 我改变教学计划, 把原先的图案设计教学内容改为徽标设计与舞台设计两个内容, 并由二课时改为三课时, 用一周的时间完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 分别设计为第一课时选题课, 引导孩子选择徽标设计还是舞台设计, 并自由组建团队, 准备相应资料。第二课时课题探索 (活动指导课) ,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 课外咨询家长、老师, 自主画样稿, 不断修改方案。第三课时为成果展示, 夸夸自己的作品, 并进行说明, 让别人对自己团队的设计予以认可。经过这样的环节, 改变传统美术课的方法, 不尽对徽标设计与舞台设计有更深刻的思考, 还锻炼了孩子们交流实际的能力, 初步形成课题与团队的意识。

三、发扬自主理念, 让“欣赏·评述”更主动

综实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转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美术课堂往往忽略孩子的自主性, 特别是在教学“欣赏·评述”相关内容时, 教师往往自己查找好资料, 讲讲作品色彩变化、时代特点、画家风格、作品价值等。然后,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需欣赏的作品, 让其体会作品的与众不同。这样的教学, 学生自主参与率几乎为零, 很难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能发扬自主性理念,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发现、探究、研究等环节来进行, 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如, 三年级《中国传统艺术欣赏》, 我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成课题, 如:1、中国传统艺术的探究;2、欣赏传统作品的基本技能研究。3、作品欣赏的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主通过不同渠道 (如: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书店、走访有关专家和老师等) , 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影视资料, 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整理。整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就是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组合, 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 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性。欣赏的目的在于有所启发, 有所感悟, 并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一件作品。通过这样的转化, 学生更喜欢欣赏课, 综合能力大为提高。

四、坚持综合理念, 让“综合·探索”更活力

传统的美术学科课程过多强调本学科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 有相对固定的教材资源, 活动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强调间接经验的获得,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与直接经验, 学习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因此, 如果用综合的理念指导美术课程的活动, 对二者有机整合, 必将激活学生活力、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如我在教学《画脸谱》这一内容时, 就组织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我先让学生收集有关脸谱的资料, 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再拓展, 获得了新的知识。然后, 我让孩子汇报, 要求说出与众不同的发现。然后, 提出问题, 如果要你画一个脸谱, 你觉得需要哪些知识, 该怎么设计?学生在画完各自不同的, 富有特色的脸谱后, 展示、相互评价。最后, 大家提出, 这样漂亮的脸谱还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于是, 孩子提出了各种方案:挂在墙上、画在石头上、制成风筝、做面具等等, 于是又生成了下一个活动——脸谱大展台。这次活动, 既可以说是美术课, 更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集人文、科学、技能于一体, 在美术与生活、情感、文化、学科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消除了美术学科原有知识体系的界限。既有美术学科知识, 又有学生获得的主体经验。美术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综合、延伸, 综合实践在美术元素中得以开展。

摘要:笔者以在美术学科中的指导为例, 总结了几点指导方法, 旨在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识, 渗透到美术学科教学活动中, 将美术学科知识、学习内容及其他形式的内容相互整合, 引导学生综合探索, 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意识,美术教学,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 课程研究的方法[J].课程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4期.

[2] 李玲英.我是班级小主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

[3] 邓素梅.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小学美术大纲[Z]2010.11.

上一篇:探析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肛瘘术后创面的有效性下一篇:精细化管理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