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自考助学班教育资源共享

2022-09-10

1 教育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目前教育界的热门词汇之一, 该词汇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被广泛提及的。信息社会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教育的开放性、学习的终身性。前者指的是教育要打破种种界限, 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学科要包容并蓄, 打破学科划分, 而且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要互相开放, 打破“围墙”, 共享资源;后者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知识处于不断地更新中, 因此人们也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终身性要求教育资源要共享, 因为如果教育资源没有开放, 没有让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那么学习、受教育就是一件成本很高昂的事情, 也就谈不上终身学习了。在这两个影响下, 教育资源共享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也就提上了社会议事日程。

所谓教育资源共享实质上就是将高度独立的学校系统与社会系统彼此融合, 使其有机的联系起来, 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最有效地相互利用教育资源, 做到“1+1>2”。让教育资源可以为不同的主体进行服务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效益。

2 高校自考助学班

最近几年兴起的自学考试助学班本身即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探索与尝试。根据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可分三种形式:以高考方式录取的普通高等教育、以成人高考方式录取的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92年我国允许自考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考试, 并允许参加省级统考的学生可参加主考院校举办的助学班学习。助学班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办学设备, 全日制授课, 规范化管理带动和引导学生全日制脱产学习。助学班跟其他自考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有一个浓厚的学习与交流的大学环境, 与其他学生共同拥有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助学班的教育形式可以看出, 就是与其他通过高考录取的大学生共享教育资源。那么教育资源共享包含哪些资源?资源共享对自考助学班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有何意义?

3 教育资源 (Educational Resources) 的具体内容

从广义上讲, 教育资源泛指与教育行为相关的一切事物和人, 既包括有形的资源, 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又包括其他的无形资源, 如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等。

3.1 有形的资源

教育资源中的有形资源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事务, 包括物和人, 前者指的是高校用地和建筑设施、教学和办公设备、教师和工作人员及学校教育辅助中心设备等。后者指的是教职工, 即人力资源。助学班有形资源的共享指的是通过助学班的方式将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 让未能以高考方式进入高校的社会人员也能方便的拥有图书馆、体育馆、教室等设施设备, 获得高校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帮助。

3.2 无形的资源

无形的资源指的是信息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信息社会中,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很必须同时也是实时在在更新的无形资源。而从人的认知能力来说, 它是有限的, 单纯依靠自身难以把握变幻莫测的知识更新, 因此需要借鉴他人的成果、经验。这种互相借鉴、信息互通有无的过程即是资源的共享过程。同时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也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保障。因此资源共享一开始就与网络、信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教育而言, 提及资源共享, 通常指的也是课程、教学的信息化。

2007年6月, 全世界已经有16个国家的超过150所大或机构发起约50个较大规模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 共享数千门课程资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件项目 (MITOCW) 在短短的几年内把近1800门课程放到互联网上供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免费使用, 是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比如网上精品课程、网络远程教育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BALIS) 就是教育资源共享的应用模式之一。据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介绍, 该项目建设目的是:用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 依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 实现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为首都的高等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共享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可以实现最大化的部分。因为有形的教育资源有固定的容纳率, 比如图书馆每天能服务的读者数量、操场能够容纳的人员数量、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相比而言, 信息资源能够服务的对象数量是巨大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将教学资源、课程内容信息化、网络化, 让更多的学生也能获得优质的课程。不必讳言的是, 目前而言, 高校自考助学班在师资配备上与非自考助学班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尽管也不乏优秀教师参与助学班, 但相对有限。然而, 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上, 所有的班级都是一视同仁的, 面对的都是标准化、统一化的课程资源。比如自考助学班的学生通过数字图书馆也能获得学校优质课程, 也能聆听名师的教诲。

无形的教育资源除了信息资源外, 还有学校的文化氛围与风气。一所高校的文化氛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 难以复制, 比如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批判、独立。这种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感染身在其中的每一位学子。自考助学班的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其中, 也会亲身体验到这所学校的文化内涵。

因此, 自考助学班中教育资源的共享包括让学生在高考之外能与其他大学生共享学校有形的教育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及无形的数字资源、文化氛围。那么这种资源共享有何意义呢?

4 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4.1 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角度而言, 任何的投入都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整合了教育资源, 在同一的平台上, 让尽可能多的人享用到教育资源, 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闲置及重复建设, 可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对于我国教育需求迫切, 同时教育投入有限的背景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教育共享中很重要的信息资源共享, 教学网络化从经济效益来说, 带有低投入, 高产出的特点。通过助学班与高校其他班级共享资源, 高考失利的落榜生有了进优秀高校深造的机会;有了听重点校名师讲课的机会。通过在线培训, 学习时间相对有限的在职人员有了业余时间自修深造的机会。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更多的人员和地区, 提高了教育的投资效益。

4.2 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知识在翻新,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也就要求教育与社会不断地进行“反馈”和“交互”, 教育也就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的, 并且根据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内容。资源共享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有无, 本身也是开放的。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 是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通过助学班的形式,

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 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4.3 教学思想与经验交流的重要途径

传统高校中, 院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共享资源的过程让各专业共建、重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各学科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资源, 促进各院校之间强势学科的相互学习和优秀教学经验的交流, 全面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此外, 网络资源的前提条件是规范化和标准化, 即普遍采用的标准有:通信标准 (TCP/IP) 、字符编码标准、检索语言标准、安全标准等等。在共同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这就让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课程、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对于助学班学生而言, 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即是网络学习。通过网络, 学生可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 更谈不上向老师请教或解答别人的问题了。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为别人解答问题了。

4.4 促进高校办学社会化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优质教学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这方面, 正好可以发挥我们制度上的优越性, 集中建设, 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多个学科, 不仅是教育系统内容的事情, 更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如计算机行业人员的参与对共享平台的建设就必不可少。教育共享引进了社会力量, 促进高校办学社会化, 与社会接轨。

高校自考助学班中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意义, 促进更多的社会人员获得高校教育资源。就目前而言, 我国教育资源共享处于探索阶段。水平参差不齐, 在有形资源的共享上实现效果较好, 但无形的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特别是优质的课程资源数量有限。作为一种新的探索, 如何跨越资源共享障碍, 开拓资源共享途径, 提高资源共享层次, 丰富资源共享成果,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摘要: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界热门议题之一, 高校通过助学班可以让更多的社会人员获得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有形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师的指导, 无形的信息资源和文化氛围。这种资源共享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 能够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推动办学社会化等, 对我国教育很有意义。

关键词:资源共享,信息,助学班

参考文献

[1] 祁志敏.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版) , 2009 (1) .

[2] 熊晓云, 吴谷丰, 左崇良.借资源共享之势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社会化[J].教育探索, 2009 (9) .

[3] 姚明业.浅析新型的学习模式——网络化学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 (9) .

[4] http://www2.ccw.com.cn/weekly/news/htm2007/20071209_354349_2.shtml.

上一篇:《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初探下一篇:产教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