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语文课有效教学的手段与对策之探索

2022-09-10

中职卫校语文课有效教学的实现, 其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不外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老师的教学质量。

首先来谈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语文课上,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 听课漫不经心, 若有所思;语文课本下面是医学课本, 一边仿佛在听讲课, 其实在看专业课本;有的干脆在写医学作业。曾经有一个这样的学生, 语文课他从来不认真学习, 而且每一堂课都会见缝插针甚至肆无忌惮地抄写医学笔记和土单验方。问他为何如此, 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来学医的, 不是来学语文的!”有不少学生说, “我们毕业以后准备回家开个体门诊, 学语文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中职卫校学生中认为学习语文无用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 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 这自然导致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我们语文老师不可以视若无睹, 听之任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那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 首要的是让学生晓之以利弊, 明白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1.1 学好语文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与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高素质的。语言的表达、书写能力、外在素质、工作能力的表现, 这些对每个人可以说都是事关重大、利害攸关。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会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与被淘汰的可能, 适者生存。语文学得好不好, 对一生的工作和事业、生活与幸福非常之重要。

1.2 学好语文与做人关系密切

语文的学习说到底是做人的教育。知识使人聪明, 使人智慧明达。语文学得不好, 反映迟钝, 表达能力差, 语言不合逻辑, 与人交流困难, 势必影响其能力体现并延及形象与品位;知识使人美丽, “腹有诗书气自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因为可爱才美丽。”人的美绝不仅仅表现在长相上、外表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眼睛与气质的自然流露。如果腹有诗书, 其才华必会形于声、形于色, 那么他 (她) 的智慧与灵性在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之间, 都会不自觉地熠熠生辉, 使人心情愉悦, 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相反, 如若腹内草莽, 素质低下, 言语粗俗, 甚至污言秽语, 即使是金玉其外, 也会使让人反感, 使人敬而远之。

2 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能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于漪语)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需要多种教学手段, 要下大功夫。但首先“语文老师要做到有一笔好字,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一腔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热情, 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与学生共爱、共恨、共喜、同乐, 师生共同沉浸其中, 共同成长、进步。”[1]其次, 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 (不再赘述) 。总之, 要做到“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方。”“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 充满文化气息, 文而不野, 雅而不俗, 亦庄亦谐, 活而不乱, 情趣盎然。”[2]老师的情感必须是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能真正感染学生、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之中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万千气象、绚丽多姿、气吞山河和她的奥妙无穷、人性的光辉, 并且让这种感受潜移默化、渗入灵魂, 受益终生。

3 充分把握、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为学生建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所谓“主体性”, 是指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的, 教师必须充分估计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价值、信念等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要认真探讨学生主体活动的多种表现, 努力优化学生的主体活动, 为学生建构丰富的活动空间, 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使其日益丰富、细致、全面、有效, 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4]。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心理, 尽量给学生营造表现、展示和创造的机会, 使语文课上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譬如: (1) 针对课文内容有选择性地请学生上台为全班朗读课文; (2) 变换角色, 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课、分析问题; (3)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描述、想象和联想, 并且与同学们分享; (4) 把评判作业、作文的权利让权给学生, 让他们相互做老师, 互看互改作文, 写上批语, 再签上名字。

4 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努力作到: (1) 延缓判断或请学生判断。不急于评论学生提出的看法孰优孰劣, 更要严禁武断否定; (2) 对产生的标新立异、思维闪光点要尽可能给予鼓励和赞许; (3) 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思考, 对学生的失误持宽容态度; (4) 当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或偏差时,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我矫正, 将机会留给学生; (5) 热情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争论问题, 勇于发表不同意见, 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乃至愉悦感[5]。

5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赞赏学生

要做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鼓励学生, 首先要做到关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底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的肺腑之语。“教学艺术哪里来?教学艺术源于情, 情是艺术之本。”这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名言。而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其本质正是“爱”的教育, “情”的熏陶。这种“爱”的教育、“情”的熏陶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尊重、赞赏与鼓励之中。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爱与尊重:这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赞赏:因为“赞美如甘露, 能让久旱的禾苗获得生的希望;赞美又像烈焰, 能让浸湿的柴火迅速燃烧。”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鼓励:因为热情的鼓励就是温暖、动力与鞭策。老师的一个赞许的微笑, 一个欣赏的眼神, 都是一种动力, 一种激励。让我们对学生少一点批评, 少一点严厉, 少一点漠视;多一些宽容, 多一些微笑, 多一些鼓励, 多一些赞赏, 多一些温情, 多一些关爱。维护他们的自尊, 激励他们的自信。总之, 心中有了对学生真诚的爱, 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真诚地交流, 才能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了和谐、愉悦、激情、向上的驿站, 才能使教学艺术之花拥有坚实的根基, 开出灿烂的花朵。让我们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 唤起学生强烈的认知需求, 让学生在我们的讲解与熏陶中达到情感与灵魂的升华。

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为学生建构丰富的活动空间;尊重学生、赞赏学生、鼓励学生, 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了和谐、愉悦、激情、向上的驿站, 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 靳家彦语文教育感言[J].中国教育报, 2005.8, 15.

[2] 三问于漪[J].中国教育报.2005, 3, 28.

[3] 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5] 李守仁, 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盈亏同源赚个人能力范围内的收益下一篇:谈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