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2-09-11

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农村中职学校是培养农村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但从目前来看,其人才培养现状并不如人意,突出表现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不能规范地填写凭证、报表、账簿,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较弱,对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不够熟悉等。因此,如何解决现有问题,更好地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农村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问题。

1 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两重两轻”现象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从目前来看,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多倾向于毕业后参加对口升学。为了应对对口升学的需要,实际教学当中过于重视会计核算方法、财经法规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而轻视了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过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了实践实训环节;过于重视课本理论的传授,轻视了会计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课程比例来看,有的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全部教学内容当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40%,根本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

1.2 实验实训设备落后,难以满足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会计改革步伐逐渐加快,而会计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相关法规、制度和准则的变化,仍在使用一些陈旧的凭证、账簿和报表,难以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有些原始凭证、银行票据等因为仿真度过低而难以再现经济业务原貌。此个,由于硬件设施不足,多数农村中职学校并没有按实际教学需要配备电算化模拟实训室和ERP沙盘实训室,所有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只能通过公用机房来完成,课时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至于专门的财务软件的采购更是难以完成。这些因素就便利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受到了严重影响,致命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需求。

1.3 校内实践教学落后,校外实践严重不足

实践教学是中职会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环节的严谨性和细致性要求较高。但是由于基础实训设施的不足,农村中职学校连正常的校内实践都难以开展,更谈不上有严密的实训指导方案和详细的实训指导计划了,实训组织过程与规范要求相去甚远。进行模拟实践时,学生根本不知道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规范操作。由于校内实践教学落后,当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实习时,只能给企业“忙上添乱”。加之财务资料是企业保密性较高的档案材料,学生的顶岗实习自然会遭到冷遇,学生只能通过观察来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的流程,不可能亲自参与操作,这样的顶岗实习如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4 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实践教学必然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但农村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寥寥无几,即使是仅有的所谓双师型教师也多是理论型的,实践能力较差。对于多数会计教师来说,他们的工作空间被局限于学校之内,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参与实践,其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想象,缺乏权威性。

2 改进农村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工作的对策

2.1 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课程调整,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该围绕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秉承“理论够用,侧重实践”的理论,构建“教、学、做、评”“四合一”的教学体系,使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实现紧密衔接。

2.2 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空间,增强教学效果

校内实践方面,要不断丰富仿真实训环境,建立与企业工作流程高度贴合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引入ERP系统环境,使学生不出本部门就能体验企业账务管理的全部流程,不断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持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应该根据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变化,及时更新相关教材、参考资料和实训材料,以适应学生未来的岗位需要。校外实践方面,可联系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企业,组织学生间断性地接触企业实际业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完成专业技能训练;当学生的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联系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2.3 强化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优化师资结构

会计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必须依赖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要解决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通过联办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等形式,周期性地组织教师到企业参与顶岗锻炼;二是聘请企业内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任务。

摘要: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实验实训设备落后、校内实践教学落后、校外实践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该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课程调整,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空间,增强教学效果;强化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优化师资结构。

关键词:农村中职,两重两轻,四合一

上一篇:深盆气藏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下一篇:关于彩礼返还若干问题研究——评《<姻法>解释(二)》第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