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教学中的少讲多悟

2022-10-11

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尽量少讲, 要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听课的最佳时机。这样, 不仅为学生留下了思考的悬念, 也让学生真正有了展现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空间和时间, 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教师少讲

(一) 深钻教材, 把握重难点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教师要花功夫钻研教材、走进教材, 走进知识,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弄清所教知识与以往所学的联系, 把握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精心编写导学案, 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 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只有自己做好十足的准备才能给学生全面的引导, 才能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最大的收获。

(二) 做到“三讲三不讲”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惜时如金, 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 讲难点, 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 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把握这一原则后, 老师讲得时间少了, 给学生支配的时间多了, 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 加强双边活动, 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受益者。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的第二段是写景的优美段落, 用词颇为讲究;有序的写景使本段脉络清楚;静景与动景的结合使文章摇曳多姿;还有“不必说……也不必说……更不必说……”的句式, 层层推进写景的层次, 让景物描写有了深度和广度。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摹本。所以说, 这一段要精讲、细讲, 而且讲完还可以让学生去练。练遣词造句, 练有序地写景, 练文章结构层次, 练文章层层推进的方法。而三味书屋的生活由于离学生远, 也是学生不熟悉的内容, 所以, 可以少讲或不讲。

(三) 熟练使用多媒体

在上课中使用多媒体, 可以节省讲课的时间。讲课的时候只需要把已经备好的内容投放到大屏幕上即可, 无须再把内容又一次的写在黑板上, 可以节省许多时间让老师和学生的互动, 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充裕, 这样形成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有吸引力。讲“分子热运动”时, 液体扩散实验中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水之间的扩散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现象。而用多媒体后, 这个现象大约30秒就呈现出来了, 为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四) 引导要把握时机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们教学生时,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 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因此教师要讲在学生合作学习后仍然有困惑时, 讲在学生体验肤浅时, 讲在学生探究遇卡壳时, 讲在学生走不出误区时, 讲在学生背景材料匮乏时, 讲在学生认识模糊时。老师只有抓准了讲的时机才能让学生有醍醐灌顶的顿悟。

二、学生多悟

(一) 留足质疑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问后切不可急于求取答案或是告知因果, 而应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可能会一时答不上来, 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自读教材, 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再适时点拨。这样, 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咀嚼、品味, 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 发挥了内在的创造力。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思考:巴迪在八岁时写的一首诗, 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 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然后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自读课文, 让其解答问题。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有了足够的读书时间, 自然能找出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二) 加强小组合作交流

合作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形式, 它既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又能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广益, 学习别人的长处, 自我解惑、自我提高。目前,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 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前后四人为一组, 小组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进行搭配。这样, 优生可以得到发展, 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 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多进行交流展示

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和其他同学的听讲、补充, 实现对知识的再一次认知。通过展示, 尽可能的将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以求得更正完善。例如在数学解题过程中, 学生边讨论、边评定、边补充、边更正、边总结, 进而弄懂哪一种是通法通解, 那种做法比较巧妙, 此类题目如何寻找突破口, 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是如何想到这样做的。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作为一位协调员、服务员, 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与学生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

摘要:在新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最主要的就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 以现代教育理念, 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学生观,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要做到少教多学, 教师必须要“少讲”, 并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 引导学生“多悟”, 这是教学智慧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少讲,多学

参考文献

[1] 周成平,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宋璞玉,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从中观尺度谈盘溪河生态修复下一篇:语言测试模型下的普通话教学探究——以藏语母语使用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