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模式

2023-02-13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话语权的掌握者, 而学生仅仅扮演着听众的角色。长此以往, 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积重难返, 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 课堂气氛沉闷、缺乏互动, 英语课成了变相的语法课、词汇课和阅读课。由于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途径单一, 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锻炼。久而久之, 由“没有机会开口”变为“懒于开口”, 由积极、主动思维退化为思维滞后, 学习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为改变这种现象, 笔者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模式。

1 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指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 以学生的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一种目标为导向, 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应用的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1]。其基本方法是把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 然后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 以小组为核心, 结合组间交流、全班讲授、指导等方式, 使每个学生既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又能利用利用共同资源, 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学习课题, 在此基础上又参照小组共同学习成果对学生予以激励和评价, 促进进一步的合作[2]。合作学习的条件是既要有积极的相互依赖, 即要完成该项任务, 组员间必须通力合作;也要规定个人和小组所应承担的责任, 即每位组员均对最后完成的结果负有责任。这种教学理论和策略能够给学生提供课堂内外智力活跃、人际间相互影响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性, 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现已成为西方最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2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

2.1 情境角色扮演

情境角色扮演是要求若干学生, 按照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分别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 以便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 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主题的要求。以大学英语 (修订版) 第四册第七课Luncheon为例, 原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一篇短篇小说, 语调辛辣, 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由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剖析人物特点, 介绍作者的写作风格无疑十分枯燥, 不如让学生自己细细体会。因此, 笔者请学生根据课文叙述的故事, 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 演出一幕短剧。学生不必拘泥于原作, 可以发挥想象, 进行改编创作。在准备和排练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反复背诵台词, 加深了对词汇、语句的理解, 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 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此外, 对于课文内容的不断揣摩, 也使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等语言表层, 更注重作者的言外之意, 从而进一步把握原作的主题。这种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 可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课堂讨论

在进行课堂讨论活动时, 教师作为整个合作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者, 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 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题。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第一册第四课《Turning off TV:a quiet hour》 (关上电视机:清静一小时) 为例, 笔者围绕课文内容, 给出讨论题目: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V (电视的利与弊) 。这个题目紧扣文章内容, 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讨论时大家有话可说, 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了起来。讨论中学生的发言涵盖了课文中的部分观点, 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便点到为止, 不再花费大量时间精讲细析。对于课文未曾涉及的内容, 教师循循善诱, 引导大家拓展思维, 充分发挥联想,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 不苛求流畅无误的语言表达, 允许学生犯语法错误, 这样一来, 人人都有话语权, 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自然地获取语言知识, 完成学习任务。

2.3 小组协作活动

为了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 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成员推选代表陈述完成任务的方法、过程, 或是汇报学习结果。在此过程中,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 发言者可单独或在组员的配合下回答提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上文为例, 在情景剧演出的小组活动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质将其分成若干小组, 由擅长写作的学生负责撰写台词, 口语流利的学生担任表演, 具有设计特长的学生提供道具,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发挥一技之长, 力求给观众带来完美的演出。每位小组成员的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小组的成绩, 因此人人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活动, 希望自己的表现能为团体成绩加分。

2.4 竞争

竞争指两个或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 进行竞争性学习, 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3]。由于这种竞争关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会很自然地产生求胜本能, 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全神贯注, 易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运用这种学习策略时, 必须注意恰当选择竞争对象, 巧妙设计竞争主题, 一方面要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 另一方面又能巧妙利用学生不愿服输的心理刺激进一步地学习。竞争中某成员的成功作为外界刺激, 会在其他成员身上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而形成整个协作小组内的成功正反馈。比如在课堂上根据某一主题进行即兴演讲, 并推选若干学生作为评委, 保证竞赛结果的客观公证性。每位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 最终推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3 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3.1 课堂信息传递模式趋于多样化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为单向传递, 即教师-学生。教与学双方缺乏积极的交流, 教师也无法从学生那里得到有效的反馈。学生对授课内容和语言技能是否掌握, 掌握了多少, 这些教师都无法全面了解。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信息的传递则是多途径的, 有教师-学生-教师, 也有学生-学生。根据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教师可以判断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 也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长处与不足。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计算机网络成了学生全新的信息源, 使学生可接受知识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 学生和学生之间, 学生和教师之间都可以发生信息传递。合作学习无疑成为信息传递的新渠道, 学生之间可以互通有无, 使各自的知识结构都更加完备。在课堂活动中, 学生能在聆听其他小组发言时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 并向发言者提出质疑, 同时发言者也在本组组员的配合下, 回答听众的提问。这种多对一、一对多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课堂上形成了积极有效的互动。

3.2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者。”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或设定学习目标后, 由学生根据既定的任务或目标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会在小组内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 根据各自的特长或兴趣分配子任务, 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 根据自己的经验, 或尝试新的方法、途径。因此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积极探究的自主学习过程。

3.3 学习氛围轻松活泼, 学生的焦虑感大大降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 学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 这种情绪的积累会对大大影响学习效果。这在课堂提问环节体现得尤为明显, 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合作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 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个体完成学习任务的压力与紧张感, 学生的焦虑感显著降低, 作为一个团队而非个体接受学习任务时, 学生显得更有自信。这便打破了教师“一言堂”时沉寂的课堂气氛。

3.4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

形式活泼、新颖多样的课堂活动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 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以兴趣为牵引, 学生在主动参与小组活动的同时, 也在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角色扮演活动为例, 笔者一直鼓励学生“添枝加叶”, 大胆想象。在撰写剧本和表演的过程中, 学生对角色和台词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尽情创作和发挥。他们采撷生活的片段, 短剧中有些台词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 有些则呈现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在课堂活动中, 这种凝聚了集体智慧的再创作尤其值得鼓励。它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 灵活、有创造性地运用已掌握的语言技能。

4 结语

将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 不仅突破了教师“一言堂”的窠臼, 也对传统课堂教学形成了有益的补充。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最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 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 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的应用, 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而真正提高英语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合作学习,小组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宇堃.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 2005 (1) .

[2]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

[3] 何克抗, 郑永柏, 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蔡慧萍, 蔡明德, 罗毅.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 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6] 陶卫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原则[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4) .

上一篇:医疗卫生财务管理的问题和措施下一篇:论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