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2-09-28

1 引言

“教学是美学经验的源头, 是要依赖于对特质的感觉和控制, 是启发式或偶发式的行为, 是对生成结果的追寻。” (1) 纵观国内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发展, 设计基础的教学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三大构成为主体到现今以二维设计基础和三维设计基础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体系, 各大本科院校, 在教学内容上趋向模式化, 多以课程名称的改变寻求突破, 如设计基础一、二、三,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二维设计基础和三维设计基础以及构成设计基础等课程讲述的都是三大构成。笔者以互动游戏拉开帷幕, 通过游戏实验、观察和体验来带动学生的思考和认知, 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促进思考, 在不同感官间感受贯通, 以学生自身参与演绎来验证形式的可靠, 通过寻找收集材料, 发现生活中的美, 逐步掌握形式美, 实践学习设计的方式与方法, 从而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有意思的课题, 通过形式表现, 思维训练, 和学生共同完成设计初步, 希望为设计基础教学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2 个体演绎形式

课程始于学生参与互动游戏, 笔者在游戏开始前安排指定拍摄人员1名、记录组织人员循环出演 (记录组织人员根据词汇起始逐一替换) , 以一个班级为单位进行游戏。

笔者随机给出一些词汇, 学生们可以发散性的思维联想, 以个体组合完成对该词汇的描述, 并拍摄记录。就这样, 游戏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开始了, 笔者依次说出词汇, 分别为“美术楼”、“台阶”、“对称”、“韵律”……参与人员在进行词汇演绎的时候, 起初有些茫然, 行动过于生硬, 随着游戏深入, 学生们将个体当作儿时的积木模块“玩耍”其中, 兴趣得到很大提升。个体行为在运动与静止、静态与动态、抽象与具象中呈现的状态也越发复杂, 笔者要求学生从具体词汇描述到想象词汇背后的意象, 以空间、介质、载体的变化, 声音、形态、色彩的运用演绎词汇, 以集体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成为整体中的一个元素,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表达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随着游戏设置的灵活多变, 个体组合的方式增多, 学生发挥空间增大。

游戏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加大, 在形式思维训练中, 学生会以一种主动思考的思维方式完成, 观察和整合能力得到培养, 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游戏结束, 总结关于设计美的形式法则, 交流感受的同时拓宽视野, 将设计基础课程从单一性训练往多元化发展。笔者通过启发让学生亲身体验形式美感, 审视自然和生活。

3 生活中的美

不论我们人类自身还是到生活中的万物, 景色、建筑、产品等都可以归纳为以点、线、面完成的设计构成, 寻找生活中的形式美是以手中的相机为主题, 以摄影的形式展开、完成思维的训练。通过发现生活, 感受生活, 来寻找生活的形式美。以此为命题可以帮助学生形式思维的开拓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以不同的命题, 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 在形象思维开发训练中提高学生对于美的素养。通过收集新的、旧的, 自然的、人工的, 有用的、没用的所有材料……都是来源于自然或生活角落, 笔者需要结合收集的材料讲授材料的特性及运用, 让学生通过多感官体验、研究材料的潜在能力完成课题训练, 生活中的废弃物被学生带进课堂, 这样的一些基础元素经过组合, 也可以美奂绝伦。

4 实践完成设计初步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完成设计初步。进一步刺激大家的创意思维, 以生活中美的事物来完善作品。将个性作品拿来分析比较, 通过了解材料属性, 拓展学生创作思路, 最终完成自命题式的主题性创作。由于课题自拟, 材料不限, 学生以一种流动的、发展的眼光去感受自然和生活, 当情感、意念和认知能力达到饱和, 创作空间无限, 艺术的思维方式可以“无中生有”, 形式呼之欲出。被学生冠以主题内容的创作, 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随意拆除摆放完成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作品。这是设计基础教学阶段中学生感性思维的提升,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尝试来开拓学生具有个性表现力、充满想象力的创新思路。

5 结语

正如法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塞尔日·达内说:“所有的形式都是看着我们的面孔。”形式在变动, 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和法则行事;当我们仔细推敲和实验以后, 通过个体、材料和工具之间的互动, 就可以推动形式的“变形”。在三维设计基础课程中, 通过游戏演绎、材料变换、不同命题到主题实践, 形式的表现经历一个又一个阶段, 延展了三维设计基础课程形式的生命。课程结束, 设计中形式方法的学习, 为学生推开了直接思维的窗, 创新思维将随着课程的结束延绵不绝。

俗话说设计源于生活, 三维设计基础课程是设计基础教学的基础课程, 因此实践课题训练的设置尤为重要。审视设计教育的本质, 创造性思维的勃发是中国创造的首要因素。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拓宽视野,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发现生活, 从而改变生活。如果忽视基础教学初步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就会使学生失去创造能力。在这样的一种设计初步课程的培养中, 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大胆尝试、以形式的生命延展教学, 多元化、多角度思考, 从而激发每个学生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潜能。

摘要:培养创造性设计人才是作为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工作者的教育目的。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突破传统, 具有创新思维习惯,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完成创造性思维训练, 为设计基础教学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尝试中, 笔者秉持创造性思维训练这一教学理念, 让学生通过个体演绎形式、寻找生活中的美, 感受生活, 了解设计, 继而掌握艺术设计的形式美。

关键词:教学,形式,思维,材料,体验

注释

1 [美]艾斯纳.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李雁冰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农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下一篇:精心研读课题,优化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