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

2022-10-19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 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在近几年的植物生理学教学中, 我们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需求, 确定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和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课程的整体设计

王忠主编的植物生理学教材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引进了分子生物学的有关内容, 内容多, 信息量大。再加上在本科教育“宽口径, 厚基础”思想的影响下, 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学时几经压缩, 目前仅为56学时。因此, 如何在学时逐渐减少, 学科不断发展, 教材内容逐渐增多的趋势下, 让学生学好本门课程, 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实际上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课程的整体设计。

1.1 了解学生, 处理好与先修课程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因此, 在开课前, 可以通过先修课程的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了解班级的学风如何、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如何、学生学习态度如何、学生的学习风格如何等情况。并可通过与学生座谈、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从学生方面了解上述情况, 从而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有的放矢”。

植物生理学的先修课程有化学、植物学等。学生学好先修课程, 能为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我们在讲水势概念时,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自由能、化学势等化学知识推导出水势概念, 这对学生掌握水势的概念起到了死记硬背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 我们与有关学科的教师明确课程间的关系。如植物生理学中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一章与植物学重复, 我们在植物生理学中就不再讲授。

1.2 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设计各章之间的“桥梁”

《植物生理学》教材内容丰富, 篇幅有1 1章之多, 表面上各章内容彼此不同, 但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 除《绪论》以外, 其余内容可分为细胞生理篇、代谢生理篇、发育生理篇、逆境生理篇, 各篇章之间的主要关系见下图1。

了解植物生理各篇章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能于系统中把握住重点, 就能在教学中设计各章之间的“桥梁”, 从而达到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的效果。如在讲了《水势生理》一章之后, 让学生展开讨论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与吸收水分的关系的问题。经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学生最终明白这两个过程既相关关联, 又相互独立, 而不是吸收矿质离子与吸收水分成正比。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矿质与氮素营养一章。

2 精心设计第一次课,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设计好第一次课尤为重要。第一次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研究什么, 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1 设题激励

在讲《绪论》之前, 首先布置1个课程论文题目, 提问4个问题。课程论文题目为《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研究进展》, 让学生在开学初就带着题目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学习写作文献综述。或者由学生申请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并写出论文。并要求学生将论文制成幻灯片进行演讲, 由教师和学生提问。这极大地激发了很多学生的求知欲望。4个问题分别是: (1) 高中生物课上大家都学过普里斯特利的玻璃钟罩实验, 结果有绿色植物的钟罩内老鼠存活, 无绿色植物的钟罩内老鼠死亡。后来, 另外一名学者也做了该实验, 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 这是为什么? (2) 能不能用一片绿色森林来发电? (3) 牡丹能不能在冬天开花?如果能开花, 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4) 植物体内蕴藏着生命起源的缩影吗?第1个问题在第二次课解答, 第2、3题在学习有关章节后解答, 第4个问题于当堂课学生思考讨论后解答。这样既有解答又有悬念, 既启发学生思考, 又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下面章节。

2.2 名师效应

针对我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兴趣不浓多的情况, 在第一次课的教学中穿插一些植物生理学界前辈、名师的典型事例, 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和敬业精神, 激发学生从事植物生理或农业工作的热情。如在讲解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史时, 告知学生, 我国已故的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汤佩松都曾出国留学, 但都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毅然回到了贫穷落后的祖国, 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又如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许智宏, 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 担任了国际植物生理学会副主席, 而且还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等科教界的职务, 为培养大批包括植物生理人才在内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自已的贡献。

2.3 学习评价的设计

在第一次课上向学生宣布课程成绩的考核方法,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引导和鞭笞激励的作用。以前学生成绩由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期中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现在改为期中和小测验成绩占15%, 平时作业与形成性练习成绩占10%, 课程论文与课堂讨论表现占15%, 期末成绩占60%。第一次课上就让学生明白不再二次考试定成绩, 而是注重平时的全面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而且教考分离, 考试卷是从试卷库中随机抽取的。

3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各种教学媒体都有自己的特征、优点和缺陷, 选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体, 如何将多种教学要素有机组合, 形成最优化结构,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 要把该次课的教学设计放在该章乃至整个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中进行系统分析, 明确重点和难点, 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方法很多, 常见的有表格式、记叙式、流程图式等[1]。可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 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也可综合使用。不管采用哪一种或几种设计方法, 其步骤主要有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与讲解、教学媒体的应用、问题及解答方式、测试及回馈原则、师生间及同学间互动等。我们在实践中注意运用“快乐”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体验主动参与教学、获取知识的快乐, 在快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学设计的评价与改进

植物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评价与改进主要是以服务于培养合格的农业人才为指导思想, 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 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后, 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 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与个别学生面谈, 与学生小组座谈, 班级提合理化建议, 观察学生 (学生对所提问题反应是否热烈, 思维是否活跃, 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等) , 及时记载分析学生成绩 (包括形成性练习成绩, 平时作业成绩, 小测验成绩, 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 , 开展问卷调查等。

摘要:分析植物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需求, 提出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包括对课程的整体设计、对第一次课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以及对教学设计的评价与改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设计,植物生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杰, 冯锐.教育技术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304~305.

上一篇:超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法下一篇:红星闪闪放光彩——放飞学生梦想的忠县忠州镇第四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