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2024-04-11

“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精选8篇)

篇1:“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专题讲座

“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

李宁宁(北京市第八中学、中教一级)

张 军(北京八中、特级教师)

一、“技术与设计1”开设背景

“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导入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建议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内容设置:技术及其本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二、“技术及其本质”部分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3.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4.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5.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6.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案例一:技术的产生、内涵和属性

1.通过都江堰工程引入教学,提出都江堰主体工程三部分“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在战国时期使用了哪些技术,引出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并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列举满足人们需求和愿望的技术。

2.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

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技术的自然属性

荷兰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濒临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风车成为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强有力的武器,大小风车日夜转动,起到了排出海水、灌溉田地的巨大作用。风车还广泛用于榨油、脱谷等生产劳动中,为荷兰历史上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②技术的社会属性

1996年,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被成功克隆诞生,这只雌性绵羊一直存活了6年。它是世界上第一只被克隆的哺乳动物,是人类克隆研究领域上最大的成功。如果克隆技术是安全的话,你有兴趣克隆你自己吗?

克隆羊多利的制造者伊恩回答:不止一次地有人问我,我的孩子能否进入这种研究领域,这是人们一种下意识的期待。但要说到克隆人,压力要大得多,人们总是希望克隆能跟原来的一样,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一些期待和限制,这是我不愿意使用这种技术的原因。我想,人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制约或支持,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三)案例二:技术的两面性

1.展示不沾水的纳米伞图片,提出设问纳米技术会不会危害人类?

纳米微粒十分微小,可以钻进人的大脑、血管及各种器官。如果工业化生产产生大规模的小于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微粒,并广泛排放于大气环境中,完全有可能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2.展示决定胎儿性别的B超技术图片

3.《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科技发展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艾柯尔·马克2003年出版:(1)百年难解的白色恐慌:塑料

(2)城市生活中的流动杀手:汽车

(3)臭氧层空洞的幕后元凶:氟里昂

(4)诺贝尔奖的无穷尴尬:滴滴涕(5)地球污染的超级公害:电池

(6)咀嚼而出的肮脏世界:口香糖(7)身心麻醉的罪魁祸首:香烟

(8)祸福未卜的午夜凶铃:手机(9)口腹之欲下的冷枪暗箭:味精

(10)网络世界的海洛因:电子游戏(11)正邪莫辨的虚拟空间:互联网

(12)伦理底线的终结者:克隆(13)魔鬼签订的未来契约:转基因

(14)人类家园的地狱使者:毒品(15)运动场上的癫狂恶魔:兴奋剂

(16)回天乏力的万用灵药:抗生(17)不夜神背后的无尽隐患:不眠药

(18)引爆人类的恐怖炸弹:核武器(19)流氓国家的恶魔之舞:生化武器

(20)绽然开启的潘多拉魔盒:炸药 4.提出应该发展新科技,造福全人类

①天然彩棉:彩棉织物不需要漂染,节省用水、用电、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排污。

②可食用餐盘:意大利帕帕米公司发明的可食用餐盘在第3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展出。该餐盘用面粉制作,用餐时作为餐盘,同时可当硬饼食用。

③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创造性地使用植物作为构成建筑的“材料”,成功地构筑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垂直花园”。植物墙不仅为城市环境增添了勃勃生机,而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减缓噪声,降低建筑物吸收的太阳辐射,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④利用太阳能蓄电,将汽车改成太阳能车。

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说人类是怎样发展新科技的。

(四)案例三: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1.通过展示2000年到现在的手机发展趋势,引入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发明是从无到有,技术革新是通过改进提高已存在的技术,进行完善发展。2.举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实例。

①减震高跟鞋:法国人发明的减震高跟鞋在第3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展出。尖细的金属高跟中间装有一段弹簧,高跟鞋底内的装置可根据承受的体重调整弹簧硬度。

②首辆独轮摩托:世界上首辆独轮摩托车,它实际上有两个轮子,不过两个轮子并排在一起,靠的很紧,看起来就像是一辆独轮摩托车。

③瑞士军刀-voyager(航行者)有21种用途。

④计时冲茶器:这只“企鹅”的嘴能一升一降,将茶味完全渗入到热水中,时间一到准时拉杆,让你有空闲的时间去做其他事。⑤镭射剪刀:要呈直线剪开纸张不再困难了。

⑥侍应盘:依据解剖学而造的盘子,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手指的劳累。⑦新潮梯子:抛弃了过去梯子传统的朴实形象,换来的是与时尚的完美结合。3.介绍技术创新的方法 偶然发现法

希望列举法 逆向思维法

缺点列举法 适应需要

发明联想法 挖掘潜力法

移植发明法 触类旁通法

分析借鉴法 扩展用途法

反面求索法 ①缺点列举法

有很多东西,当你看惯了,就会认为没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可是你用新的眼光去看它,同一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看它是否有什么缺点,如何克服。这样就很容易找到题目,经过改进,缺点克服了,新的产品出来了。

比方说传统油漆桶倾倒油漆容易洒出来,2003年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金奖的旋转倾倒系统油漆桶解决了这一问题。②逆向思考法

打破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习惯。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

比方说鞋后跟易磨损,干脆将后跟易磨的地方削去。③偶然发现法

步骤:抓住偶然现象;分析特点;弄清道理;技术创新。例如瑞士的发明家——乔治۰德۰曼斯塔尔发明尼龙粘扣 ④希望列举法

对于身边许多事,可能都有一些希望,用学过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当这些希望得到实施以后,创新也就成功了。

例如感应式电子验电器。4.创新过程体验

分组讨论。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创新方案,用一句话表达创新的感受。

题目一:一个口袋中同时装入4个瓶子,由于瓶子里面装有不同的液体,如何使瓶子在口袋中不放倒、倾斜或发生碰撞。

题目二:如何解决鞋带在走路和跑步的时候易开的问题?

题目三:很多楼梯间的灯光比较昏暗,怎样做到不开信箱的锁,即可知道里边是否有新的信件。

题目四:一品牌的圆珠笔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普遍问题,笔芯使用到约3/4处时,笔珠坏损,该品牌的圆珠笔出现了滞销。请提出你的革新方案。

(五)案例四:播放大兴八中李淑梅老师《专利申请》视频片段,进行点评。

三、“设计过程”部分

(一)课标要求 1.发现与明确问题

①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②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2.制定设计方案

①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②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

③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

④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

3.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①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②了解1~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③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4.方案优化

①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②能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更换方案。③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5.产品的使用说明

①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②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

(二)案例五:播放昌平实验中学张静《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课题》视频片段,进行点评。

(三)案例六:播放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任雪《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视频片段,进行点评。

四、“设计的交流”部分

(一)课标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二)案例七:设计的表达与交流(绘制电路图)

1.通过一些各种类型的草图引入“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从确定的目标出发,经过一定的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相应的文字、数据和图形等信息的过程。

2.图纸——技术语言

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技术语言”。图纸中最常用的是机械图纸和电路图纸。电工线路图:不是由电子元器件构成,而是由大的电气设备构成的电路。电子线路图:由电子元器件构成的电路。(低压、小电流)

3.绘制两地控制一盏灯电工线路图。通过展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强调画图规范: ①图要位于图纸的中心位置,上下左右要留空,最好等距。

②电路符号的大小要均匀一致。注意电路符号的摆放位置,要对称、均匀。③不要挤在一起,不要在拐弯处画符号。④电路连线不能断。⑤认真填写说明性表格。

4.绘制电子线路图,展示常用电子元器件符号,绘制电容充放电电路图。

(三)案例八:设计的表达与交流(绘制透视图、三视图)1.透视图

概念:近大远小、最具真实感的立体图。

用途:工业设计、构思表达,多用于设计方案的效果图(辅助设计)。特点:立体感强、绘制难。

要求会画一点透视图、二点透视图、三点透视图。分别展示这三种透视图的应用。2.三视图

概念:将物体置于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平面上,进行正投影,所形成的图形,即为三视图。

特点:精确表达设计、可以测量,但非立体、不直观。应用:零件加工。①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物体的一个视图不能表达物体全貌,要表示出某个物体的全部面貌,就必须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投射画出它的几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②三视图的形成

③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物体的长度,且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物体的高度,且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物体的宽度,且宽一致。

④播放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曹豫《三视图》视频片段,进行点评。⑤三视图的基本画法:介绍绘图工具,如丁字尺、铅笔、三角板的使用;图纸幅面尺寸和格式,如图纸幅面、图框格式、标题栏的写法;图线及其画法;比例;字体、字号。⑥三视图尺寸标注:图样中所标注尺寸表示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绘图的准确度无关;图样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要注明,若采用其他单位时,必须注明单位或名称;尺寸要素:尺寸数字、箭头、尺寸界线、尺寸线、数字高度约3.5mm、尺寸界限;直径和半径标注;小尺寸标注。

⑦举例错误的画法。

五、“设计的评价”部分

(一)课标要求

1.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2.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进行评价,写出试验报告。

3.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4.能对他人的、现有的技术产品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写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报告。

(二)案例九:播放昌平实验中学王玲《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视频片段,进行评价。

六、综合应用

(一)案例十:设计电容充放电学具。1.知识准备:

①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二极管的内部结构:

N型半导体:N是英文单词native的缩写。在硅中掺入微量的磷、砷五价元素杂质,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因此成为电子导电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P是positive的缩写。在硅中掺入微量的硼、铝等三价元素杂质,其多数载流子是孔穴,因此称为空穴导电型半导体。

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因此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发明:

1947年12月23日,美国新泽西州墨累山的贝尔实验室里,3位科学家——巴丁博士、布菜顿博士和肖克莱博士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做着实验。他们在导体电路中用半导体晶体把声音信号放大,大家惊奇地发现,这种器件中通过的一部分微量电流,竟然可以控制另一部分流过的大得多的电流,因而产生了放大效应。这个器件,就是在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晶体管。因它是在圣诞节前夕发明的,而且对人们未来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献给世界的圣诞节礼物”。另外这3位科学家因此共同荣获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极管的内部结构: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为晶体管或双极性三极管,是组成各种电子电路的核心器件。三极管的基本电路:两个电流回路;当Ube两端的电压大于0.7V时,C、E之间电阻迅速减小;Ib对Ic有控制作用,Ib有个微弱的变化会引起Ic很大的变化。

②熟练掌握光敏、声敏、热敏电路的工作原理。③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只有在电阻档时,表内电池才接通;两表笔间悬空时电阻为∞大;两表笔间电阻短接时应为“零”。测量电阻时每换一次量程一定要“调零”;由I=U/(r+Rg+R内+RX)式中可知电流I与RX不是线性关系,所以电阻档的指示盘刻度是不均匀的;选择合适的量程(指针在中间位置最佳),以确保读数准确;测量选择ⅹ100档时,指针示数20,则测量的电阻值为100×20=2000Ω。

④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术。⑤会使用常用工具。

2.电容充放电学具元器件清单: ①电阻:两只1KΩ。②发光二极管:红色、绿色。③电解电容:470微法。④按键开关2个。⑤万用印刷电路板。⑥2节7号电池盒两个。3.制作电容充放电学具所学知识 ①了解电解电容的工作原理。②设计搭建有效的电路。③熟练焊接技术。④设计产品外壳。⑤学会写产品说明书。

(二)案例十一:设计创意灯

通过展示大量的创意灯案例,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

篇2:“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一、案例背景

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提到:“想要教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由此可见,教育事业是一个需要激情燃烧的事业。在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填鸭教育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上课虽充满知识和技能,但沉闷乏味,缺少热情,学生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有效教学,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育,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做其感兴趣的事情,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80%;反之,只能发挥20%。教师的激情正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力,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情绪,享受学习的快乐,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经济管理学院为了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行激情教育,注重教师教育激情和学生学习激情的激发,树立激情教育的观念,构建激情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

二、案例实施过程

(一)建立领导小组。建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激情教育模式领导组,加强对激情教育模式的实施与领导,确定激情教育模式的框架构成,并对激情教育模式方案制定进行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完成各领域激情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二)根据激情教育模式框架分解,起草实施方案。根据激情教育模式的框架构成,在经济管理学院各领域实施激情教育,并起草实施方案,如学生端推行激情教育模式、团委活动推行激情教育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推行激情教育模式、班主任推行激情教育模式、技能竞赛推行激情教育模式。

(三)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各领域推行激情教育模式:

1.构建激情高职校园文化,创立高职特色文化品牌。将激情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立优秀的高职院校激情校园文化,以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手段,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打造高职院校良好的形象,确保高职教育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取得长远的发展。通过激情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增强学校凝聚力,形成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文化品牌。第一,通过制定学生千日成长计划,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积分量化管理记录分析每一位学生在校三年的成长点滴,将学生的成长历程、悲喜瞬间收集整理,在班级活动、毕业典礼等场景予以展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第二,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寓教于乐,培养爱校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通过技能文化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 1 生的职业能力,树立竞争意识,使学生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第三,加强德育,以德促学,以主题教育为媒介,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关注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开辟德育激情教学模式。例如,通过“道德讲堂”,引导学生思想,健全学生的人格。第四,积极融合现代企业文化,培育职业素养。例如,通过推行“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拓宽学校素质教育渠道,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2.建设充满激情的教学团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想要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让其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提供优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调动教师教育激情的畅快舒心的工作氛围。第一,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培育和爱护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创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时刻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建立教工代表大会制度,架设与教师平等沟通的平台,给予教师政策制定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有助于教师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产生与校共荣辱的归属感,让教师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产生认同感,从而自觉执行,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维护学校声誉。同时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如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进修制度等,调动教师的内驱力,使其拥有发展的信心,激发其工作激情;第二,提供优质的培训机会,充分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进而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利用“挂职锻炼”、“国培”、“省培”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开拓教师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合作,建立团结友好的团体工作环境,例如鼓励教师合作教研、集体备课,通过团队合作,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馨,进而迸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第四,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多彩的趣味活动,如教职工运动会等,合理地调节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教师的职业疲倦感,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身心,从而增加教师职业幸福感。

3.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打造激情高职课堂。激情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师高涨的教学热情去影响和点燃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拉近师生距离,产生师生情感共鸣,促进学教过程优化,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激情课堂中,教师以心激心,以情感情,做好学生智慧的引领者、快乐的点燃者、幸福的奠基者。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准备,将激情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语调抑扬顿挫、言谈举止风趣幽默,对学生形成强烈冲击和感染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二,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只有学生情绪高昂,在激情的驱动下才能熟练掌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第 2 三,激情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支配的课堂。在激情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情感沟通,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课堂教学作为激情教育改革的中心,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注重每位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发挥情感激发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心灵的共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进而实现了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激情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案例实施结果及成效

通过激情教育模式的实施,给全体师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点燃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职业能力的角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革新,切实将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落到实处,做到真正地关心每一位学生,有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一)构建了激情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不能单纯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仅仅用死板的制度去限制他们必然会引发他们逆反的心理,往往会背道而驰。面对当前校园师生激情缺失的现状,激情教育模式用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去引导学生的行为,将激情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构建激情校园文化,点燃师生热情,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感,通过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激情文化还对全校成员产生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和功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校的软实力,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打好文化思想基础。

(二)提高了教师职业幸福感

现今,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是社会、家庭对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不够重视,高职教师专业地位认可度低。高职院校的资金大多以自筹为主,国家投入有限。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即财源”现状,没有学生就没有收入,由于社会轻视职业教育,家长不想把子女送到高职院校,学生也不愿来校就读,结果造成生源短缺而招资的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难以提高。高职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低下严重地挫伤其教学积极性,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同时,在招生严峻的情况下,高职教师还要面对个体差异化越来越严重的学生,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复杂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上成就感低,极易丧失工作的热情,产生职业的倦怠感。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导致了高职教师入职前的雄心壮志被消磨殆尽,日常教学工作变成了程序化的例行公事,课堂教学虽然充满知识和技能,却缺乏育人的热情。激情教育模式的引入,一定程度抚慰了教师的职业疲劳症,使其重获职业幸福感,充满激情的教学,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幸福感,将学校、课堂看作是制造幸福的场所,将教书育人工作当作自己的骄傲。

(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思想中,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认真听取教师的讲授,积极回答课堂提问,师生之间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而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在课堂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五花八门的选择,例如,有的学生甘当“拇指族”,沉迷于手机游戏、视频、音乐等;有的学生甘当“聊天族”,忙于微信、QQ交流;有的学生甘当“养生族”,忙于闭目养神、安稳补眠;有的学生甘当“发呆族”,目光呆滞,忙于做白日梦。激情教育模式的引入,旨在改变学生的课堂现状,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里,心里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够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活力,才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而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使周遭的人产生同样的情绪。激情教育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充满激情,能够真正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觉轻松愉悦,使学生的课堂精神状态发生根本的转变,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当学生具有学习热情时,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就会消除,师生间产生共鸣,有利于师生之间美好情感的培育。

四、案例评价与反思

激情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团队尚未统一意志,个别老师还存在不同看法,思想统一有待提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操作性还有待加强。激情教育赋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内涵,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广大师生的激情,培养了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理念的创新、育人机制的创新。

(一)教学模式创新

案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将激情渗透到教书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改变了课堂中教师教育激情短缺,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现状。通过全过程全方位激情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激情课堂,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点燃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热情,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极进取的信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文化理念创新

文化理念创新的核心是与时俱进。案例根据高职教育现状,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激情校园文化,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通过校园文化而非单纯的规章制度对学校进行管理,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学生在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优良的人文素质,在耳闻目睹中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最终打造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激情校园文化品牌的树立,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师生的价值观,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赢得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形成学校独有的优势,帮助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育人机制创新

学校引入育人工作量,实施量化考核,优化教师本职工作,引导对学生个性化指导,教师以班主任的角色深入学生生活,成为学生道德的引导者、学业的辅导者、生活的指导者、心理的疏导者,面对具体复杂的学生个性成长需求,教师必须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还要学习德育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随时会发现一些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教师校本科研最有价值的课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提高。通过全员育人机制,让师生真正认识到机制对促进双方成长的好处,激发全员育人的内在动力。

五、案例启示与借鉴

激情教育全面激发了全体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培养了激情的教师和激情的学生,打造了激情课堂,构建了激情的校园文化。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师生内在的驱动力,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感,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重获职业的幸福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推动学生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打造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提高学校办学竞争力

激情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升华,通过创新性打造激情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的办学竞争力,在高职院校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通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有助于学校形象的确立,能够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破除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也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了“全员育人”的有效机制,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基于“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激情教育,创新性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科学机制。这种科学的育人机制,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缺陷。在这种育人机制下,每位学生的成长都得到了教师充分的关注,同时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机会,留出空间,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种育人机制,还将解决了教师教学与育人责任脱节的问题,将教学与育人融为一体,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三)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

篇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精心选择课题, 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线路内容和设计方法, 是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 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培养工程意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中课题的选取很重要, 它取决于课程设计时间的来决定。选题应注意实用性、有趣性、新颖性、有代表性。既要较全面地利用所学知识, 又要灵活、有层次的选择设计课题, 以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所选的课题应尽量覆盖电子技术的主要知识点, 且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同时课题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以开阔学生视野,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 时间为两周, 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设计电路的基本方法, 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和制作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 为了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整合能力, 只给出设计的技术指标, 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 通过查找资料, 设计电路。为此提供5个题目供学生自行选择: (1) 数字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2) 量程自动转换的数字频率计设计与制作; (3) 数字电子钟电路设计与制作; (4) 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5) 乒乓球比赛模拟电路设计设计与制作。

在数字测速系统电路设计中, 要求设计并制作测量电机转速的数字测速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 测量转速可达0~40转/秒; (2) 转速测量精度不得低于900/秒; (3) 输出计数值由数码管显示; (4) 低速报警, 速度低于设定值时, 启动蜂鸣器报警, 速度升高至设定值以上时, 自动关闭蜂鸣器。

该题目综合了信号的转换、放大、整形、处理、变换、计数、显示等一系列电子技术问题, 反映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基本覆盖所学过的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能力完成这类课题, 但有一定的难度, 容易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和成就感, 刺激其更加自觉和主动地完成设计任务。课题的大小和难度可以拓宽, 把设计任务分成基本要求和扩展部分, 使有能力的学生完成扩展部分的功能, 从而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二、认真组织课题的具体实施,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 安排如下:第一周, 查找资料, 确定实现课题的基本电路和扩展电路的设计方案;用Protel, maxplusⅡ等仿真软件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仿真。第二周, 购买元器件, 作品制作, 电路功能调试与测试, 撰写设计报告和进行答辩。本课程设计采用分组进行设计, 逐一考核的方式, 从而避免了由于时间短, 使课程设计简化, 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深度, 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使学生比较完整的了解数字系统产品的开发、研制的全过程。

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课程设计中明确学生是这个实践活动的主体, 从题目的选择、查阅资料、确定电路实现的方案到元器件的选择、购买、制作电路板、电路功能的调试、论文的撰写, 都要求全组同学共同完成, 消除了学生们的依赖心理。要想在课程设计中获得成功, 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和不断探索, 同时必须重视团队合作精神。这更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开设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 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地进入角色, 完成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课题, 对于学生在设计中碰到的问题,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能深入地认识理论和掌握理论,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们讨论问题, 交流经验, 这样既能拓宽思路, 又可以培养学生们团结互助、相互协作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第一个课程设计, 教学重点应该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所以要求学生不采用功能较强、集成度较高的元器件实现电路的功能。虽然在参数选择、电路制作、系统调试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但能够使学生在电路设计方面受到比较扎实的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从查阅资料、提出初步方案到完善方案、原理图的仿真、实施和完成设计, 到写出设计报告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 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完成原理图后, 需要对原理图进行仿真, 学习电路板制作技术, 而这部分的内容由于教学学时的减少, 不可能在理论课中介绍,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教师提供学习指导。学生由于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很强, 在短时间内很快掌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使他们了解PCB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相关的工艺要求, 如元器件布局的一般方法、线路的走向、元器件的封装形式等等, 从而缩短了调试时间。使学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在课程设计中, 调试往往是整个过程中最为艰难的环节, 但又是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要求调试过程由同学独立完成, 教师只做理论指导, 针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查找问题的所在, 目的是让同学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重视课程设计后期的总结工作,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素质, 同时还能使学生在总结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撰写能力。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包括如下的内容:设计任务、设计方案的论证与比较、具体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调试、设计工作总结等, 基本上是按毕业设计的要求完成的。设计报告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知识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可以使学生对工程设计的方法有更明确、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比较满意, 普遍认为通过本课程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加深了对理论课程的理解,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协作和配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本课程设计,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 培养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创新意识, 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肖云龙, 田凌云.创新教育的课程设计[J].交通高教研究, 2003, 3

篇4:“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关键词:材料 电子显微分析 教学改革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其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材料领域,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生物材料以及化工材料等[1]。通过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可以获得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等,为发展新材料提供新途径、新方法或新流程等[2]。在现代工业中,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理工科院校中,许多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有《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电子显微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掌握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解决在材料研究、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电子显微分析设备属于大型精密设备,价格昂贵,导致资源缺乏,一些学校虽然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由于缺少设备,老师上课时只能利用一些图片讲解,学生没有实际接触机会,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即使对于一些设备较为齐全的高校,由于设备昂贵,即使开设实验课程,也是不会允许学生碰这一类的设备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本文根据作者讲授和带学生上实验课的一些体会,探讨微观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目前,《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在一般的理工科院校中主要开设在材料学院,这一方面是多年沿袭下来的课程设置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于此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随着科学及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所涉及的种类日益繁多,不仅仅局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而且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及农学等各个领域。由于一些学院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导致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过程中,接触到材料微观分析任务时,在选择分析设备和对测试结果方面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甚至在一些不了解相关微观分析技术的教师身上也经常发生。因此,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中,可以考虑开设《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即使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方面考虑不作为必修课程,也可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二、《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材料、物理等领域,为了学生容易理解,一般安排在学生学过《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后。现在许多高校引入多媒体教学,这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大帮助,例如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等特点[3],而《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图片,因此要求教师要充分将多媒体教学及本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本课程第一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学科研实践中所获得的大量图片,讲述本课程的用途,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和相关科研的兴趣,如在教学中以表面工程中的仿生表面扫描电镜照片、工业中失效分析照片、生活中不同头发照片等引入扫描电镜的用途,利用纳米、位错、析出相和基体共格等透射电镜图像使学生一方面了解透射电镜的用途,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将以前学过但难以理解的金属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巩固了所学知识,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主要是一门应用为主的课程,虽然涉及多学科知识,但对于学生尤其是本科生而言,主要使学生掌握微观分析技术,了解一些主要分析手段和设备,对于一些繁琐的理论公式推导等可以作为了解,不应过多涉及,以免干扰关键应用方面知识的吸收。另外,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微观分析技术在科学与工程上的应用也获得较大发展,因此,为开拓学生视野,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应局限于书本,应随时对教学内容加以更新。

三、《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实验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实验设备为大型精密设备,较为昂贵,一般不让本科生单独操作;台套数少,不像其他设备能满足一人一台。由于以上特点,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也相应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由于实验设备台套数少,每次实验只能有一台设备;其次,一般的分析设备多为进口,厂家和型号的差异,使得每台设备的操作界面及软件也存在一些差异;另外,学生毕业后很少从事这方面的操作工作,因而基于以上原因,在学生上实验课时,更重要的是了解实验仪器的用途,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不是掌握具体的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根据本课程特点,在实验课时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为充分利用实验场地和提高实验课效果,一般每组4~6人。为达到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课兴趣,在实验材料的上面也要有所选择,材料选择原则主要包括:一是有代表性以及分析结果比较明显,如在扫描电镜实验课中,选择不同断裂机制的断口,如韧窝形貌代表的韧性断口、河流花样的脆性断口以及冰糖状的沿晶断裂断口等;二是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如笔者在实验中选择头发作为其中一个观察对象,现场选择参加实验同学的经过烫发、拉直以及无处理的头发等进行观察并辅以能谱分析,就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因而综合而言,对于实验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兴趣等为手段,以达到学生掌握分析方法为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课程从课程的设置、理论教学过程以及实验课程等一系列环节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目的。

参考文献:

[1]傅志强,孟凯.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现状与发展[J].检验检疫学刊,2009,19(3).

[2]李凡,黄海波.浅谈培养当代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

[3]杨小艳,张海娟.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11).

篇5:“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践与思考

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教学结构的改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如何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我们试图从实践研究过程中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理论依据]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发送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又赢双利”的共建目的。

一、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整合课堂中对象:除了教师、学生外,还有大投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黑板等。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教师由原来的单纯主讲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组织者。教学的镜头多数是教师和学生平分秋色,甚至学生占据大部分成为主角(在基于网络资源的处主学习、网络环境的协商学习、角色扮演、综合活动课及Internet的远程合作学习中)。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媒体由单纯的教师的演示工

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尤其要突出学生积极、主支地利用多媒体工具,利用网络资源校园资源库生动、活泼地学习过程。师生积极合作、发现探索、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传播、互相评价的热烈气氛和教学、学习过程。

比如: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某些枯燥的知识,缺乏实践机会与自身经验的亲历性,这就需要创设相关的环境、氛围,不仅会缩短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从而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了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操作系统时,通过计算机设计几个情景:

(1)操作系统是人机交互中介(动画)(2)操作系统管理所有资源

(3)OS为其它软件提供统一的工作环境(4)多种OS的差异性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了解了操作系统概念,而且知道它的作用,它的职权范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术语的含义。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会很快联系起自身的学习经验,会很快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投入到学习中。那么这种情境的创设,是要由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的。同样网上的信息也要靠教师去精心的筛选,引导学生不去浏览不相关的资源,这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实际上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学为主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是统一的集合体,统一的具体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如何检验,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包的提供,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等设计方面,所以,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体现得越充分。

二、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各有优势和不足,最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有机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此理论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信息技术,不能仅看作是辅助老师“教”的演示工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注意:不是在一节课中,你用了计算机机,用了CAI,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至多只能算作是浅层次的整合。很多时候,虽然计算机教师在网络教室上的,学生也多数时间在操作,可教师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说,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没有体现,这能说是一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吗? 在多媒体环境下,由于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包括师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研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的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探究完成一个主题。(1)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学习。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如:在学习某些知识或应用课件过程中,自己只能找到书面的方法,或根本不会用,可以通过呼叫键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完成了任务。

(2)小组间的协作学习。即小组和小组,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如:制作板报、海报,设计一个班级网站等。每个小组都有2-4人,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主题(在每个组当中,其实也包含着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小组的任务)每个小组之间相互协调,把班级的网站建立得更加完美,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和精神,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三、网络化的课堂评价体系

网络化的课堂评价,改变了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学习、评价、反馈、补救各环节的脱节。

(1)学生自评。此环节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作品后对自己作品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活动。学生自评时:一方面能及时地发现不足并修改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能主动地通过网络浏览其他人的作品,并将他人的优点结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们主动深入推敲自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应用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2)学生互评。此环节中学生通过网络选择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把评价反馈给这位同学,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造意识。实践证明,通过学生间的互评,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熟练应用程序,综合素养也得到提升。

(3)教师点评。学习练习完成后,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即时点评,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受以往印象评价作品,所举例子仅限个别作品。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迅速地浏览所有学生的作品,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以及评价时所需要的多

种类型的典型范例,再借助网络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每一位学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进行精彩有效的点评了!

四、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对老师的要求

1、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任何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声深刻变革。这需要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另外这种理论是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种理论“天生”就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以前的老师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浇水”,而现在,教师的任务不仅需要给学生浇灌适量的基础之“水”、知识之“水”,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发现哪里有“水”,如何去找“水”……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国内外的都有免费的,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

(可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老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发展很快,“校校通”工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建设起了自己的校园网,里面有很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在教育的是量的扩展方面,网校将优秀师次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不同的地区,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地区差异所的教育差异。网络教育不仅要注意“量的扩展”,更应该追求“质的提高”,即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要充分发挥其它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3、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能体现新型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每位老师都应结合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的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样化的,但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最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两种教学模式就是“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书本与权威思维的禁锢师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

扬。我们必须不断探求新知识和新理论,要有破旧立新,敢于向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挑战的勇气和精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任重而道远!

初中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实

践与思考

篇6: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一、学生分层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学生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差异,主要表现在: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2)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是“电脑迷”,有的学生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讨厌信息技术课。

(3)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根据个体差异我把学生分为特长生、普通生和急需帮助的学生。

二、分层备课 有了前面的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层,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就更明确了(大前提,特长生要对基础知识已经了解的透彻,而且能够独立完成,这些也是需要你进行课前调查摸底)。对于特长生,我就寻找一些在竞赛类,具有开发智力,超出课本之外的知识,但是,不能太难,特别是一些自己心里都没谱的题目不宜拿来当作学生的作业或者习题,没必要,这样反过来被学生问倒了;对于普遍的普通生来说,我对问题的设计就大致没有脱离课本,像课后的习题可以当作是课堂中的小练习,但这部分学生还要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也应该适当的加些提高型的练习,像课本中的“想一想,练一练”之类的题就可以交之完成;最后剩下的那一批学生的大前提是在小学阶段基本没过多接触过电脑,所以在刚上手的时候可能会有些不适应,这就是所谓的需要帮助,如何帮助呢?一是利用课余的时间给他们补补差,先让他们从最基本的怎样使用鼠标学起,当然这要安排的妥当,不能太占用他们的时间,也不能让他们没有收获而回;二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找一些相当基础型的题目,上课时有空就给他们开点小灶。

有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后,给我的备课增添了相当大的难度,一个课时的备课相当于三个课时,但最终还是很好的为分层上课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三、分层授课

上课的内容首先是要能保证大纲的要求,落实大纲中的基本操作,然后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我事先准备好的适合他们的练习,“放”要“放”的适度,“放”中要有“抓”,“抓”一些高水平的学生的骄傲现象,“抓”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厌学现象。

在上课的分层上我们还可以引用这么一些资源,因为课堂中只有一个教师,所以有时候会忙不过来,这时候,我会让一些特长生在完成题目的前提下,帮助第三批学生,这样既可以让特长生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能从中受益,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

例如,在讲解Microsoft Word 启动方法时,可重点讲解两种方法

方法一:单击“开始”菜单,单击“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程序图标。

方法二:双击桌面上的“Microsoft Word”快捷图标。

在学生实践操作掌握上述两种方法后,可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方法,并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经过多次尝试,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指出启动程序的五种方法:

方法一:从“开始”菜单的“程序”子菜单中启动应用程序; 方法二:双击桌面的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的图标; 方法三:单击任务栏上的快捷方式的图标;

方法四:从窗口或资源管理器中双击应用程序的文件名; 方法五:从“开始”菜单的“运行”项中启动应用程序。

四、分层训练

一般情况下,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从作业量上设计必做题、选做题,使学生练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饱”。从作业难度上又要设计难易程度有差异的练习,分为基本题、变式题和综合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和变式题,达到大纲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完成综合题。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分层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采用统一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依据少儿NIT的教学模式,每生都有《作业设计考核表》和《过程式考核记录表》

篇7:“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和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

关键词:双元制;教学探索;教学实践教学方面

(1)严格按照《汽车机电工》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引进,不能脱离我国国情。我们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双元制”教学计划。实用、实效是根本原则,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除了每周课时量占比最大的《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外,还开设了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教学实施中,通过阶段总结交流,对计划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理论与实习课时进行合理分配。我们在专业课课时安排上注重灵活性。如第一学年,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结构的感性认识,我们将专业课理论与实习课时比例确定在1:2;到第二第三学年,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企业实际维修经历,我们则加强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一比例调整为1:1甚至是2:1。

(3)采取课堂、实习车间、实习企业“三点一线”的教学方法,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应知”的问题,包括广阔的基础知识等,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在实习车间中解决“应会”,即掌握技能的问题,包括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能力等;在实习企业中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这“三点一线”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对双元制教学进行阶段性交流、总结。学校“双元制”试点班每班配专业教师两人,六位教师组成一个教研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传达全国“双元制”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传授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体会,一起想办法解决教学难题等。

(5)任课老师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在教学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充实自己。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①支持、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②积极开展校内师资培训,重点是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校外培训。主要是“双元制”教学培训、全国汽车维修专项认证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出国培训等。

(6)根据要求,认真组织试点班中间考试及毕业考试工作。每届“双元制”教学试点班均需通过1次中间考试和1次毕业考试。我们始终按照建设教育协会及德国专家的要求认真组织考核,包括监考老师的安排、考试的时间、考试的内容及实习考试的工位等。校外实习方面

(1)“双元制”班学生进企业实习前,学校向企业介绍“双元制”教学模式、试点班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让企业知道试点班学生在企业每个阶段的实习内容和具体要求,并与维修企业签订“双元制”试点班校企合作协议,向维修技师颁发实习指导教师证书。

(2)学校严格按照德国与协会的要求,每一家企业实习学生不超过3人。现在学校共有稳定的实习企业二十余家,始终保证每家企业实习的学生不超过3人.(3)我们要求学生下企业实习期间,每天必须写实习日记,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任务、实习时碰到的问题、收集的资料、心得体会等进行整理,作为编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任课教师不定期巡视(每月至少一次),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态度、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实习日记完成情况,对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学生管理方面

(1)采取“末位淘汰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并可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将总成绩(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最后一名的学生淘汰进入其它平行班级,目的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竞争性。

(2)“双元制”试点班的学校、企业每隔三个月的交替为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纪律上,我们的班主任都坚持“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着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主动融合到集体中来。中职类学生自觉性差,但活泼好动,所以我们平时并不刻意压制他们,让他们保持这一份童心,但决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引导他们在校纪校规的范畴内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篇8:“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大都开设了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 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大体相似, 因此也呈现出相似的教学状况。不少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 学习目的不明确, 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面对实际应用的问题无从下手。笔者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沟通,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总结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1. 学习兴趣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各种新算法不断涌现。但是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是若干经典的算法, 由于排序、查找、图的遍历等算法已经在数据结构、图论、离散数学等课程中介绍过, 这会导致学生的兴趣降低。如何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 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经典算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 学习深度的问题。

在算法的设计与分析过程中, 需要涉及到组合数学、概率论以及算法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这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而一般的大学本科生数学基础并不扎实, 在这种情况下, 对算法复杂度的分析要进行到什么深度, 如何让学生既能学习较深的算法理论知识又能理解掌握算法设计的技术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3. 实验设置的问题。

设计和实现一个好的算法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 以及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课程的基础, 否则就难以完成具体的算法设计和实验。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如何设计难度适中的实验任务并由浅入深的学习算法设计的技巧, 对学生顺利地掌握重点难点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本文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对这门课程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内容

由于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涉及较多数学和理论的知识,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做到内容难度适中, 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来授课。结合实际问题和相关专业知识来讲解算法设计技巧及算法分析方法, 使学生既能理解, 又能拓展创新。

算法设计与分析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通常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2]: (1) 各种基本和经典的算法, 如排序、搜索、图的算法、组合算法和大量的数值计算算法; (2) 关于算法分析和算法设计策略、可计算性理论和问题复杂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如计算模型、NP完全问题和问题复杂度等理论; (3) 近年来在并行算法、随机算法、近似算法、加密算法、智能优化算法、模式识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以及其他算法领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 算法分析与设计在内容组织上应该体现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的原则, 兼顾串行算法和并行算法两大部分, 同时介绍一些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比如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等。本课程的教学可以尝试从以下四部分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取舍: (1) 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数学基础以及算法复杂度分析; (2) 分别针对排序问题和组合优化问题, 讨论各种已有的算法, 并介绍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 包括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法、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 (3) 讲述并行算法设计技术; (4) 介绍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另一方面, 教材选择、学时安排要合理, 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适当突出实践教学。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 我们选择王红梅编写的《算法设计与分析》作为教材, 该教材的特点是不深入讲解高深的理论, 以易懂的方式阐述各种经典算法[3]。建议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学时数大约72学时左右, 其中课堂教学为48学时, 实验24学时。实验学时要占到总课时的30%以上, 坚持“实践、实际、实用”的原则, 坚持实战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方法, 可以理解为传教学习的方法, 即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要传教自己如何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体会。

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需要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首先, 在课堂上我们主要讲解计算机领域的经典算法。在讲解的过程当中, 不仅介绍单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而且将自己对这一类问题的思考方式表述出来, 让学生知道怎么去考虑一个问题。其次, 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好好地理清思路, 对问题进行考虑, 并向老师提出疑问。讲解到算法的关键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 使学生能仔细地考虑算法思想的精髓之处, 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此外,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教师不仅要教, 还应促使学生自己去学。因此, 适当地布置自学内容可以达到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思考习惯的目的。通常, 对于一种算法, 在讲解了一两个典型问题之后, 我们会布置教材上另外的例题, 让学生课后去学习。在下节课的时候, 对自学的内容进行提问。最后, 布置作业要合理。对于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来说, 学算法的目的, 就是要灵活地运用算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作业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必要手段。作业题量不宜过多过难, 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算法思想去解决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 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于计算机一身, 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 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 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 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 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算法这门课程, 应该适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算法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 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演示教学法把理论问题具体化, 把静态的教学动态化,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PPT制作教学课件。在讲解某些具体问题算法的过程中,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 动态地模拟算法的执行过程, 促进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但是, 完全将抽象形象化, 又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该适度。此外, 应注意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特别是在分析或推导问题的时候, 最好仍然使用传统的黑板板书。一方面, 可以在板书的过程中, 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讲课的速度慢下来, 好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地消化其内容。

四、实践环节

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理论性非常强, 同时, 其实践性也非常重要。本课程实验目的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独立设计算法和对给定算法进行复杂性分析的能力。学习算法最终的目的是为应用服务, 通过应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 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对算法的分析能力和编程能力, 所以实验题目的选择和实验过程的实施成为关键的问题。首先不宜选择太难的题目, 但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算法的思想和特点。比如“0/1背包”问题, 可以分别选用动态规划法、回溯法、分支界限法实现, 输入多组数据, 测试三种方法的运行时间并进行比较, 从而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加深对不同算法思想的理解。另外, 在上机实验之前, 应该先让学生对将要做的实验题目预先分析、思考并积极讨论, 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以便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实验内容按难易程度可分为三类: (1) 验证型。对课堂上讲授及阅读理解的算法用高级语言加以实现并验证, 此类实验将决定学生实验的及格成绩。 (2) 拓展型。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提供的新技术将实现的算法抽象拓展成为通用函数库 (类库) 。 (3) 应用型。选择与本次实验内容相关且难度适中的应用型问题, 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应用型问题一般都题材新颖、题面生动活泼, 是训练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拓展和应用型实验的设置使部分学生能体会到创造和征服困难的快乐, 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探索热情。

五、考核方式

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手段。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 (1) 评价功能。评判学生成绩, 检测教学效果; (2) 督促功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巩固所学知识; (3) 反馈功能。帮助教师发现问题, 改进教学工作, 帮助学生总结经验, 改进学习方法[4]。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不能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 为使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需要改变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对“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期末考核基本上采取单一的理论考试形式。我们认为, 教师可以考虑将该课程的期末考试分成两部分来考核, 一部分是理论考试, 另一部分则是上机考试。其中理论考试侧重于对算法理论和算法思想的考核, 而上机考试则侧重于对编程能力的考核。例如, 上机考试可采用像ACM程序设计比赛一样的规则,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指定的测试题目, 或直接用北大的在线提交系统进行评分。这样一方面兼顾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 即有的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强, 但有的学生却动手能力强;另一方面也间接鼓励了学生平时要多动手编程, 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思想, 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想, 期望能够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实践证明, 通过多年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使这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算法设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蕾, 张怡婷, 许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0, (20) :27-29.

[3]王红梅.算法设计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我的闹钟宝宝五年级650字作文下一篇:我真后悔小学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