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课程意识浅析

2022-10-11

一、建立课程意识——新课改对教师的呼唤

新课改建立了国家、地区和学校三级课程框架,打破了传统的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的局面,现代课程强调课程制定权利的下放和分发,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被动接受课程的地位,转而成为课程的主人,也意味着教师的课程观念与角色定位都要发生巨大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强调教师要具备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意识。

在现代课程理念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传统课程理念中,教师不过是课程的执行者,课程标准是由国家、地方教育部门直接指定,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乃至课程的实施过程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与此同时,学生也仅仅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现代课程理念则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参与到课程的设计、生成过程中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要树立学生也是课程主体的意识,使课程成为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中由学生自己创造生成的资源,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对课程的判断力与建构力。

2、生成意识。

现代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现代课程是运动的、鲜活的,不是完全固定的、静止的,完全预设的。现代课程的生成必须要在与本地的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实现。这就使生成意识成为了教师课程意识中最为基本的一个构成要素,生成意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对现有的预设课程进行批判与改造的意识。无论课程的理念如何现代,课程本身永远是以某种预设的形态存在的,因此教师就必须学会对预设的课程进行改造、更新与再生产;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实现课程意义的动态生成与重建,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现代课程的课程价值和意义都是动态生成的,也只有在特定情景中生成的课程目标才有意义。

3、资源意识。

资源意识集中体现为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有资源意识的教师会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蕴藏丰富的矿藏,能够从中不断地挖掘出新鲜的课程资源,教材可以仅仅成为教学的一个话题,一个“引子”,是教师发挥自身创造性的起点。新课改要求课程内容回归学生实际生活,因此除了教材之外,有资源意识的教师还应能够利用和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将课堂教学同学生的生活世界、日常经验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崭新的文本性或非文本性课程资源。

4、反思意识。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课程实施过程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这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及课程资源的生成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并且在这种反思中形成一整套个人化的可以不断改进课程质量的更新系统。

二、农村教师建立课程意识的阻力

尽管新课改很早就向教师们提出了更新课程观念,培养课程意识的要求,但是在现实中,教师队伍课程意识的建立依然不尽人意,尤其在农村地区,教师课程意识的建立往往受到很多的制约和阻碍,这些阻碍因素主要可归为农村教师自身的观念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两方面。

首先,农村教师个体的陈旧课程观念惯性较大,这些观念包括:1、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目标包括认知、情感、技能和应用四方面的目标,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过分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农村地区,“相当程度地存在着重‘传递’、‘灌输’轻‘引导’、‘开发’;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许多教师片面地把课程目标定位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品行习惯和人格的培养。2、课程内容方面:大部分教师把教材当作唯一课程,教育沦为教教材。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载体而已,而课程本身是丰富的鲜活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跟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即课程要生活化,处处留心皆学问,同样只要教师和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在实际生活中处处都是蕴含着丰富教育意义的课程。3、课程开发和设计方面:专家制定课程,教师执行课程的观念根深蒂固,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将课程开发设计的权利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但在农村地区,绝大部分教师依旧认为课程的制定开发是专家的事,课程开发设计与自己无关的错误教育观念,没有参与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来。有学者研究表明,新课改的一些政策和理念体现出“城市中心取向”,书本课程的制定更多的以城市学生和城市生活为标准,缺乏对不发达地区的关注,因此农村教师更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地方特色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出切合学生生活的课程。4、课程实施方面:传统的课程实施没有将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展开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了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是权威的化身,却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话语权。这些应试教育的弊病在农村地区依旧存在,农村教师迫切需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践共同创造的过程。5、课程评价方面:传统的课程评价关注结果,却忽视过程,且只单一地注重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评价的主体也仅限于教师。而新课改则要求课程评价要更多注重过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注重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也包括学生和家长等人员。

其次,外部环境和资源的限制也阻碍了农村教师的课程意识生成。一方面,农村闭塞落后的环境阻碍了课程意识的建立,农村教师不像城市教师那样能够迅速便捷地获得信息,在封闭的环境下,教师所受到的需要改变自身以适应新情况的刺激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农村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惰性的滋生。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从而导致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缺乏的现实,这也使得农村教师即使有成为课程主人的意识,也会感到自己有心使不上力,良好的初衷往往在贫瘠的现实条件中偃旗息鼓。

三、农村教师课程意识建立的现实进路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第一线的教师能否在新课改的精神引领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而这一点对于没有建立课程意识的教师而言是难以想象的。然而,课程意识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在相对偏远闭塞的农村地区,教师课程意识的建立面临着教师自身观念和外部环境条件的重重制约,因此,要让农村教师真正建立课程意识,时时用新的理念自觉自发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和开展教学科研依然任重而道远。

从教师自身而言,新课程呼唤学习型、研究性教师,农村教师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和课程的创造与重建,更新自身课程观念与课程意识,通过各种自学、培训等途径形成新的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等教育理念。教师要积极自觉地学习研究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注重加强对课程的科研意识和开发意识,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设计,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和其他老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从外部环境而言,一方面,农村教师要善于利用善于开发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尽管和城市比起来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略显匮乏,但只要善于运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带有情趣的乡间生活和人们之间的淳朴情感等都是可利用的优良课程,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设计出许多和农村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浓厚本土色彩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考虑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特殊性与所面临的现实障碍,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课程资源的投入与开发。只有获得了充分的外部条件和牢靠的现实基础,拥有硬件方面的支持,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动力,才能减少农村教师课程意识建立在现实中的阻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建立课程意识, 但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 教师课程意识的建立受到教师观念和外部环境各方面原因的制约, 因此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这些阻碍因素, 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建议, 以期逐步改善农村教师的课程意识现状。

关键词:农村教师,新课改,课程意识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 王守恒, 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3] 李小红.教师与课程:创生的视角[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 2003,

[5] 李黔蜀.试析教师课程意识[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6] 杨鹏.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的课程意识[J].陕西教育 (教学版) , 2007.

[7] 李荣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上一篇:浅议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下一篇: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凝血功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