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2022-07-11

第一篇: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期刊出版质量管理规定

[关键字词] 期刊出版质量 管理规定 [法规类别] 规范性文件 [发布机关] 新闻出版总署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期刊质量管理机制,规范期刊出版秩序,促进期刊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障精神消费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的期刊。

第三条 期刊的出版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个方面。期刊的出版质量等级设置为合格和不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均合格的,其质量为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有一项不合格的,其质量为不合格。

第四条 期刊的出版质量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

六、二十七和二十八条规定的,其内容质量为合格。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

六、二十七和二十八条规定的,其内容质量为不合格。

第五条 期刊编校的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其质量为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三的,其质量为不合格。期刊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按照本规定附件《期刊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注:暂无附件)执行。

第六条 期刊的整体设计(包括封面、封

二、封

三、封底等)符合《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其质量为合格。期刊的整体设计封面中有一项不符合《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其质量为不合格。

第七条 期刊的印制符合《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 2-1999)规定的,其质量为合格。不符合《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其质量为不合格。

第八条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对期刊出版质量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报送新闻出版总署。

第十条 期刊的主办和主管单位应当履行其主办、主管职责,协助新闻出版行政管

1 理部门落实本规定,并对出版质量不合格期刊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第十一条 期刊的出版单位应当建立期刊出版质量管理机制,制定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期刊出版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 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期刊出版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期刊的正文、封面、封

二、封

三、封底、版权页、目次页、插图及文字说明等。正文部分的检查、抽查的篇幅不少于正文篇幅总数的四分之一。

第十三条 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期刊出版质量检查,须将审读记录和检查结果书面通知期刊出版单位。期刊出版单位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通知后15日内提出申辩意见,请求复检。对复检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请求裁定。

第十四条 对期刊内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

六、二十七和二十八条规定的,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实施处罚。

第十五条 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期刊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上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情节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对于印制质量不合格的期刊,出版单位必须及时予以收回、调换。出版单位违反本规定继续发行印制质量不合格期刊的,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一种期刊在一年内有三期或三期以上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年不合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媒体曝光、限期整改直至吊销刊号的处罚。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期刊创办与期刊出版单位设立程序

审核项目名称 期刊创办与期刊出版单位设立程序

审核项目依据 《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审核收费依据 不收费

审核总时限 20个工作日(不含上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时间)

审批程序

一、受理

受理岗位 市新闻出版局行政服务大厅受理窗口。

受理标准 申请人应当提交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以下材料:

(一)主办单位向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提交的申请文件(应包括期刊的名称、刊期、开本、登记地、办刊宗旨、主办单位、主管机关、发行范围及方式);

(二)主管机关同意文件;

(三)主办单位和主管机关的资质证明文件(资质证明文件需提供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拟任出版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简历、身份证明文件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编辑出版人员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六)办刊资金来源、数额及相关证明文件;

(七)出版单位办公场所、印刷场所使用证明;

(八)期刊出版可行性论证报告;

(九)期刊出版单位章程;

(十)《期刊登记表》;

(十一)刊名商标在先权有关证明。

受理岗位职责 对已按要求提交了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文件的申请,应当即时受理,并发给《受理通知书》,对因不能提交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文件暂时无法受理的,以《告知通知书》的方式一次性提出具体要求。

受理时限 1个工作日

二、审理

审理岗位

初审 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工作人员

复审 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

审理标准 期刊创办与期刊出版单位设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确定的、不与已有期刊重复的名称;

(二)有期刊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三)有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条件的主管、主办单位;

(四)有确定的期刊出版业务范围;

(五)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六)有适应期刊出版活动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编辑专业人员;

(七)有与主办单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固定的工作场所;

(八)有确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该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必须是在境内长久居住的中国公民;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除前款所列条件外,还须符合国家对期刊及期刊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总体规划。

受理岗位职责 提出审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核

审理时限 10个工作日

三、审定

审定岗位 市新闻出版(版权)局主管报刊业务副局长

审定标准 申请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

审定岗位职责 决定是否同意期刊出版单位设立并在《设立期刊出版单位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同意设立的,签发给新闻出版总署的请示文件。

审定期限 5个工作日

四、告知

告知岗位 市新闻出版(版权)局报刊管理处工作人员

告知标准 及时、准确告知申请人审批进度和结果并予以实施

告知岗位职责

(一)同意设立的,起草并上报给新闻出版总署的请示文件。

(二)接到新闻出版部署的批复文件后,制发《期刊出版许可证》。

(三)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四)按规定将审批文件、材料整理归档。

告知时限 4个工作日

【宝家公司】可以办理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呼叫中心许可证等。

第三篇:期刊优先数字出版介绍

“中国知网”期刊优先数字出版介绍

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

1、什么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

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

优先数字出版的特点是出版时间快,出版方式灵活,发行范围广。优先数字出版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优先数字出版既可以出版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也可以出版编辑部决定录用但尚未编辑定稿的稿件;既可以以期为单位出版,也可以以篇为单位出版。优先数字出版的稿件可以被广大读者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途径订阅、检索、下载,也可以由出版者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主动向读者推荐、推送。

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出版了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Nature创办了"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创办了"Express", 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Elsevier创办了"In Press"。

2、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a) 符合国家推进知识创新的战略需要

提高全社会创新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可以预见,按篇优先出版文献的传播速度和交流空间将比当前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相当于在期刊上发表的科学成果的传播速度和交流空间提高几倍到几十倍。缩短知识传播周期,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按篇优先出版对于促进国家知识创新的具有重要意义。

b) 期刊出版业态创新的需要

新闻出版总署指出,加快数字出版转型是实现新闻出版业转型跨越的必由之路。对于期刊业来说,期刊文献优先数字出版可能是各期刊由传统出版直接转向数字出版的更为革命的方式,并且是各期刊自主经营的模式:各期刊编辑部可以根据刊物特点,自主决定文稿的编辑出版模式(如录用稿、单篇定稿、整期定稿)、网刊版式、出版时间、发行方式、营销模式、经营策略等,“中国知网”主要做好平台服务。

c) 期刊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经营模式 增加文献价值,提高期刊经营效益。 第一时间的研究情报的价值相当高,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希望以最快速度获取所需的科技情报,并愿意为此付出较高的代价。按篇优先出版从速度和服务上都将大大提高内容的情报价值和经济价值(外国人为获取一条情报,往往花几千美元),这既切合了研究者的迫切需要,又提高了期刊经营的效益。

吸引海外优秀稿件,提高期刊国际竞争力。

从期刊竞争的角度看,按篇出版可能有效提高刊物的选稿竞稿能力。它不仅可吸引国内优秀稿件,而且可借此吸引国际优秀稿件。国外有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有数量可观的华人学者,他们除了写英文稿,而且有必要用中文写稿(如历史考古等),华人学者也愿意用中文写稿。设想我们的期刊能够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钟快速发表论文成果,通过中国知

1

网海外平台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手中,这对作者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这无疑是国内期刊面向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

开拓未来更大的空间,面向手机用户定向推送。

对接手机出版,实现科技情报定向发送。根据手机幅面小、容量小的特点,作者或编者对按篇出版的论文,可编辑短小精悍的科技/学术文摘,通过中国知网平台,按需定向定时向读者推送,并自主设计营销策略,引导读者阅读期刊全文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可能获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而且可极大拓展了期刊的发行空间,甚至引导全民消费。

d) 作者需要尽快发表成果,争取成果首发权

据统计,SCI收录的我国作者的论文中,约80%是在国外发表的。撇开期刊语种及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谈,国内杂志刊出周期过长不能不说是国内作者将优秀论文投向国外期刊的重要因素。

作者的成果需要尽快发表,缩短出版周期,争取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和知识产权。国际上普遍认为科研成果的首发权是以发表时间为准。论文出版时滞长会造成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发表,造成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被别人抢先注册(科学研究中的发现和发明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一些专业性学术成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几天、几个月后就可能成为“过去时”,失去刊发意义。

研究成果按篇出版的优势在于更加彻底地解决学术论文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使作者的成果首创权和知识产权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e) 研究者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第一手文献资料,抢占科学发现制高点和竞争主动权;同时,读者从阅读整本期刊逐渐转向按需阅读单篇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对获取研究情报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谁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情报,谁就可能抢占科学发现的制高点,夺取竞争的主动权,这就迫切要求成果发表的速度大大加快。中国的研究者在与世界科学家和学者相切磋、抢前后的过程中,更需要中国期刊文献的发表速度赶上国际水平,甚至快于国际同行。

同时,读者的网络阅读需求逐渐从阅读整本期刊转向按需阅读单篇文献(其实,检索工具正是将单篇文献整合汇编而出版的),这也要求期刊出版方式逐渐转向按篇出版、按需订阅。

3、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如何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

要将自己的学术文献实行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文献作者应向期刊编辑部和“中国知网”授权,签署“‘中国知网’优先出版授权书”;期刊编辑部应向“中国知网”授权,双方订立“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优先数字出版文献作者的稿费由期刊统一支付。

4、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出版方式是什么?

优先数字出版期刊的名称与印刷版期刊相同,其编辑单位是期刊编辑部,出版单位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知网”出版网站的主办单位)。

a) 单篇录用稿出版

单篇录用稿是指期刊编辑部正式录用但未编辑定稿并将在印刷版刊登的单篇稿件。单篇录用稿出版是指将录用稿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录用稿发布后由“中国知网”自动

2

赋予出版日期和网址,永久保存出版记录,期刊编辑部和“中国知网”联合向作者开具录用稿出版证明。

b) 单篇定稿出版

单篇定稿出版是指在“中国知网”出版发布期刊编辑部按其印刷版稿件录用、编辑、排版规范定稿的文献。单篇定稿出版的文献须有期刊编辑部指定的与印刷版相应的出版年份和卷期号,并在文献首页页脚编排“数字出版日期”和“数字出版网址”。

c) 整刊定稿出版

整期定稿出版是指将单篇定稿出版的文献进行按期汇编出版,内容与版式与该期期刊印刷版一致。

第四篇: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发展形势论文

我国的学术期刊从建国以来,都是小个体独立化的发展,没有抱团发展的意识,这一点对于学术发展来说其实是极为不利的。虽然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意识地开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寻找合作者集群,可是大部分的集群仍然浮于形式,大家在意识上并没有更新,在实际行动上仍然还是自己干自己的。本文基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以大数据时代的新视角来讨论如何基于纯粹的互联网制定新时代的出版流程,并配套相应的读者服务与发刊业务,传统的业务链虽然能够稳定正常地运行,但是相对于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来说已经显得过于低效和无力。一、互联网下出版业的跨界融合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引领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并由此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各个国家内部存在的各种债务危机,全球经济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顺应时代的号召,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出了“互联网+”发展计划。乍看下这好像是个陈旧的口号,其实不然,我们的计划创新点在于最后的“+”。我们推出“+”的口号,就是要把这个蛋糕进一步做大,让互联网深入到市场的方方面面,让每个行业都能享受到高新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是学术期刊产业由于过于分散,没有强有力的集中管理手段,所以互联网在这部分产业上的推进并不足够,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的话,互联网+学术期刊可以完成以下三点大改革。第一,学术期刊的发行出版模式十分陈旧,行业内的人认为自己就是将合格的符合本刊物要求的文章进行统一和发表,其余事物跟自己没有关系。这种认知明显是错误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本身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学术期刊包含的各种高质量内容绝对不应该仅仅是以刊物的形式进行发表,二次包装整合之后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学术期刊的本质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我国作为一个科研大国,科研体系本身是十分庞大的,但是由于科研起步很晚,有大量的领域缺乏足够的科研人才进行钻研,究其本质,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来维持研究规模。但是如果以学术期刊本身作为担保,完全可以向社会进行资本募集。投资方对于很多高新科技产业其实是非常有兴趣的,硅谷的成功让他们意识到,只要一笔投资选对了,那么接下来会迎来上千倍的收益。第三,出版不要再仅仅局限于几个专业电子库和纸质刊物上,这样对于宣传学术成果并不友好,各大平台也不要只局限在跟图书馆和校方做生意,普通大众其实也有很大的专业资料阅读需求。现在的模式将这个市场完全拦在了外面,我国如果想要效仿德国,转型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大国,必须积累大批量的高精尖技术人才,这些工程师们同样对于技术前沿十分敏感,如果有个APP可以让他们联网检索各类的专业期刊和论文,相信可以为出版方带来巨大的收入,同时对提高整体工业水平也会起到良性的刺激。

二、互联网支撑下的创新驱动

目前,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由于在公办经费驱动下并没有太多地考虑经费规划和开支收入比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学校或者期刊组织方只负责收集论文、审批和发表,而并不会考虑发表之后能不能取得足够的回报,很多学校的校报正处于这种模式之下,而我国大量的低质学术期刊也就是这么诞生的。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期刊的形式和成本上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就应当让学术期刊圈子进入半市场化的模式,不能都处于一个公办模式下。笔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应当将所有的期刊进行整合,每期将会发布什么内容,每年的量化考核指标做到公开透明,对那些只发低质量的文章帮人凑资历的期刊应当坚决抵制。每份期刊都应当是我国科研圈子里有价值的一份子,应该具备一群忠实的读者。另外,以前购买论文的方式是给人看了摘要之后就需要购买全文,而全文的价格非常昂贵,这是因为几个大库都只跟校方图书馆进行大批量包年交易,他们并不重视个人对于专业论文的需求,这是不对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家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在增长,个人对于学术期刊的需求绝对不可以被忽视,我国正是因为学术圈子只在自己的小领域内玩,封闭不对外沟通才导致了一些领域仍然被西方远远拉开距离。

三、组织结构与内容的重塑

(1)组织结构的重塑“互联网+”模式的引入不应该只是改变一些模式和行为方式,想要互联网真正地对学术期刊圈子带来革新,那么应当从组织结构上就去适应互联网模式。以下是笔者认为应该从组织结构上作出的几点改变.第一,学术期刊的出版倾向于数字化,原本以纸质印刷刊物为主的部门应该进行全面修改,数字化出版应当成为主要的出版活动,并要吸纳大量新媒体人才来加强自己数字化信息业务对外的吸引力。第二,除了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刊物外,只靠自己一家很难成为一个流量趋势,论文期刊的发表和出版也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读者很难靠一本期刊就能获取自己需要的全部内容,所以同类期刊之间应该进行深度合作整合,打造成这个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平台,读者在需要查询资料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个平台,那么人流量都吸引过来了。之后各家期刊在一个平台内进行公平竞争,这样就可以相互促进激励,那么我国的学术期刊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好。第三,期刊在同一个平台上之后就不能自家只管自家事了,在平台内的期刊都需要服从统一的管理,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最后做成一个领域的专业性集团,成为独角兽型的产业带头者。(2)学术期刊内容的解构和重塑“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不仅要重视学术论文内容的质量,还要重视内容产品形态以及内容的增值服务,纸质学术期刊成了副产品,网络化、移动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所重视和接受。同时学术期刊的纸质内容也要不断的向网络产品状态转变,比如:对书中内容解析形成不同的元素,对其进行标注,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元数据实施内容重塑,形成一个智能的信息咨询数据库。

四、结语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遇到一些问题,面对问题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互联网+”在其他的产业已经开始实施,在出版行业也会逐渐运用,我们要加强对“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的模式理解和相应的理论认知,从而形成共识。“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的内涵和关键是建立一个新的出版生态系统,将各出版要素调动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出版生态圈,形成“互联网+”的出版新业态,这是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出版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第五篇:编辑出版专业推荐期刊和书目

一、专业类期刊

1.《中国新闻周刊》

2.《南方人物周刊》

3.《新闻大学》

4.《中国广播影视》

5.《中国记者》

6.《出版参考》

7.《编辑之友》

8.《中国编辑》

9.《中国出版》

10.《南风窗》

11.《出版发行研究》

二、图书出版

☆《中国编辑史》,姚福申/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图书营销案例点评》,刘拥军/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出版大崩溃》,(日)小林一博著/甄西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6月版 ☆《出版大冒险》,(日)长冈义幸著/甄西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6月版 ☆《这书要卖100万:畅销书经验法则100招》,(日)井狩春男著/邱振瑞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出版业》,(美)安德烈.希夫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因缘际会》,(美)迈克尔.科达/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版 ☆《编辑人的世界》,格罗斯主编,工人出版社1998年6月

☆《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汪家熔/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黄先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1☆《新闻期刊采编和管理 》邹建中/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7

☆《编辑人的世界》(美)格罗斯主编,齐若兰 译工人出版社 2000-9-1☆《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周浩正 金城出版社 2008-3-1

☆《打造畅销书》 (美)希尔,(美)鲍尔 著,陈希林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2

☆《版面艺术设计》 熊承霞 朱晓林 电子工业 2009-01

☆《进阶理解版式设计》 eye4u视觉设计工作室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6 ☆《现代图书营销学》刘拥军著,苏州大学2010年版

☆《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李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上一篇:期末考试宣传标语下一篇:期末考试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