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图书出版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

摘要: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关键词:文化供应社;出版机构;文化传播;抗战文化;出版史

学科专业:文化传播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小结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小结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小结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小结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小结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小结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小结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一、门市与批发

二、邮购业务

三、流动发行

小结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二、行政力量推广

三、自办期刊推广

四、广告宣传推广

五、书刊促销策略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一、广告主体分析

二、广告内容分析

三、广告书价分析

小结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本文结论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附录四: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上一篇:阅读材料论文提纲下一篇:立法目的环境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