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出版社组织管理论文

2022-04-15

名师简介罗海军小学科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管理员,浙江省“喻伯军名师网络工作室”管理员,杭州市萧山区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荣获浙江省优秀联络员和杭州市教坛新秀称号。技能比赛及论文获杭州市一等奖,参与编写的《四年级拓展课程》获得浙江省精品课程,主编的《小学科学精品教学资源》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像出版社组织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像出版社组织管理论文 篇1:

构建广播主持人的品牌影响力

摘 要:主持人话语是广播表情达意的符号手段,主持人在广播媒体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广播主持人品牌影响力的构建有助于受众记忆、识别、区别其所在节目及播出平台并持续凝聚受众的注意力。打造全媒体主持人推广平台,加强广播主持人电子有声资料库建设,转化主持人节目产品样态,提升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功力,提高可视收音机技术手段和建立科学、常规的主持人评价体系等,都是广播主持人品牌影响力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广播主持人 品牌影响力 构建路径

广播主持人的品牌影响力是受众与广播媒介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亦是主持人不俗的业务水平与其所在平台优质品牌策划的体现。构建广播主持人的品牌影响力能为受众打造一位值得信赖的、具有影响力的无线电另一端的“朋友”,更能在为广大受众提供优质广播产品的同时,凝聚广播节目甚至其播出平台的核心品牌竞争力。

一、品牌的排他性决定了主持人是广播的最佳品牌载体

关于品牌,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是这样定义的:“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者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①据此可见,排他性是品牌的根本属性。

广播是听觉符号系统的输出媒介,模拟各种人声、音乐、音响等发出的电子信号是其唯一的信息载体。与报纸、电视、互联网、手机不同,广播必须借助人声进行直接表义,有声语言是广播媒介中发出明确语意的唯一符号。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在话筒前的有声语言表达被转换成电子信号,听众通过接受电子信号模拟的人声进入“主持人就在我身边”的虚拟谈话场。“像人的指纹一样,人的嗓音和言语模式有着惊人的鉴别作用。”②相对于音乐、音响等听觉感受,人声给听众留下的印象是最为深刻且最易鉴别。与此同时,主持人以人格化、人际化的方式与听众沟通交流,可以让受众忽略其媒体符号特征,以朋友的方式更深地嵌入,从而实现大众传播中的接近性原则。因此,主持人是广播品牌的最佳载体。

二、构建广播主持人品牌影响力的多元路径

构建广播主持人品牌影响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其实现的路径多种多样。以主持人传播主体为参照,可分为主观塑造和客观打造两个方面。

⒈ 主观塑造:主持人自主提升语言能力与思想认识

知名主持人不等同于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主持人。具有一定认可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主持人必须具备相当的语言功力,有声语言表达水平是衡量主持人工作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手机短信在广播节目中的广泛应用,交互性成为广播主持人语言传播工作的显著特征。过去埋头念稿、自说自话的工作状态显然难以胜任海量信息与服务意识对主持人提出的更高要求,广播主持人应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充分利用有声语言表达的创作空间,自觉树立正确运用有声语言的典范,满足听众的心理及审美需求。

(1)主体意识:加强信息处理能力

主持人是广播节目中有声语言传播的主体,其工作手段和最终成果只能通过有声语言呈现出来。信息处理能力是主持人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对已有书面文稿和背景资料进行口头转换的专业素质。它包括对播出语言的使用水平,对音色、音高、音强、音长的自由控制能力,对语言内外部的表达技巧(即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和节奏、语气、停连、重音等的灵活运用等)。广播是听的艺术,主持人语言要富有区别于生活语体的规范性、示范性与艺术性,以上三方面是保证主持人获得较高语言能力的基石。

(2)交互意识:提高信息反馈能力

在谈到广播主持人优势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陆莹认为:“主持人不但有品牌影响,还是区别平面媒介、切近新媒介内容形态的重要生产要素环节。在当前的人—机对话、今后的通过机—机进行人—人对话的媒介传播时代,主持人有独特作用,可以将广播的交互性与新媒介的交互性最好融合,且发挥至极致。”③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良好的信息反馈能力,一方面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完成及时编码并作出反馈。

(3)声音意识: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创作的表达空间

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相对于视听媒体声画双通道似乎不占优势,然而在一个听众无法看到的空间里,主持人却享有充分的有声语言创作表达空间。电视主持要求主持人“声形俱佳”,电视镜头前,主持人受到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限制,而广播主持则不必考虑副语言,可以在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里充分使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进行语言表达,特别是在胸腔、口腔共鸣及面部表情情感塑造方面的运用更能得以发挥。

(4)精品意识:树立正确运用有声语言的典范

广播节目具有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特点,一些主持人缺乏节目精品意识,认为播出就是节目的终点,日常节目聊以应付,申报奖项的作品录了又录。还有一些主持人片面追求生活化,把生活语言等同于播出语言,在节目中方言、土语不绝于耳。这样的现象虽说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期待,起到了一定的接近性效果,但从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与提升受众的审美情趣这两项功能来看,都不利于广播节目和主持人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很难在广播节目精品库里留下自己的声音。主持人不光要对听众、节目负责,还应该勇于承担起普通话普及的历史使命。

(5)服务意识:满足受众心理及审美需求

服务听众不是一味地迎合所谓“大众口味”。大众传媒除了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服务生活的功能外,还肩负着社会教育的重大使命。在社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个人与组织的观念与组织形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新生事物和观念的出现需要大众媒体在泥沙俱下的大社会环境中为广大受众指明方向。例如,面对一些网络流行的语体语汇,面对一些媚俗、低俗的炒作事件,都需要我们站在一定的认识高度,采取相应的、灵活的传播策略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服务意识是一种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而不是谄媚与讨好,更不能为了获得关注故意制造猎奇效果。我们不要低估了受众的审美情趣,因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听众想在广播里寻找心灵的给养。

⒉ 客观打造:广播电台精心构建

拥有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主持人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广播电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主持人的成长成才除了依靠自身努力之外,广播电台亦需要给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与成长空间。这是组织对成员所必须承担的培训提升义务,也是组织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1)借助不同媒体打造广播主持人明星群体

广播电台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兄弟媒体和自身资源,打造广播主持人明星群体,形成规模效应,使受众对他们“见其人、熟其声、知其事、随其行”,培养一批忠实听众。广播明星不是显性明星,人们只能通过声音对他们进行辨识,由于声音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改变且必须主动发出才能被接受,所以单靠声音让听众对主持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十分困难。广播电台可以借助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视觉媒体,使听众能将主持人的声、形对位,并通过一些相关报道对其增进了解。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出演的相声《学播音》就使得全国观众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夏青、铁成、丁然、方明、葛兰、林如、雅坤的音容笑貌留下了深刻印象;2007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放夏青专题;2004年9月和2011年3月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分别以《永不消逝的电波》和《隐藏在声音背后的故事》为题专访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邀请方明、陆洋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为其出镜播读文学作品,这些都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1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行了第三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并不失时机地利用网络平台对当年获得“金话筒”及各类新闻奖的主持人进行了宣传报道,这些做法值得肯定。与此同时,电台还能利用自身优质人力及社会资源举行大型活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面对面的活动拉进“空中之友”间的距离。2009年9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祖国万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诗歌音乐朗诵会》不仅让观众近距离、在现场欣赏到著名播音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更是履行了国家级广播电台的社会责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听众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自己喜爱或者熟悉的主持人面对面,将主持人声音特质与其名字、形象、事迹对位,更有利于形成固定收听群体,凝聚品牌价值。

(2)加强广播主持人电子有声资料库建设

2010年10月1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主持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完善播音员主持人电子业务资料库。④广播节目是丰富的有声信息资源库,但因其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二次使用率普遍较低。广播主持人电子有声资料库的建立,可以将主持人节目发布到互联网上共享,不仅为听众自主选择往期节目提供了便利,也为研究者和专业学生提供了研究和学习样本。

另外,目前各类广播电视作品评奖采取的方式是报送,很多单位和个人不惜付出常规节目数倍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参评节目,因而参评节目的质量与日常节目的质量差别很大,这也违背了设置奖项的初衷。主持人电子有声资料库的建设完备后,可从常规节目中随机抽取节目参评,相信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促进节目质量与主持人水平的整体提升。

(3)转化工作成果,发行出版物

广播节目是播出的电子信号,不易保存。即使是个人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捕获其所需的节目内容,声音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研究者、专业学习者在获取学术研究和学习资料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文化产品的载体灵活多样,一期优质的、受到听众喜欢的节目可以以书籍、光碟、软件、网络在线等多种方式,以商品的形式与消费者见面。除此之外,出版知名主持人传记、有声读物或语言学习电子出版物等,都能在服务社会、丰富文化产业的同时,打造主持人品牌。由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夏青朗读的《唐诗三百首》,至今仍广为流传并被当作语言学习和诗词学习的经典。广播里的著名播音员通过出版物,成为了语言表达的示范者,在文学有声资料库里,夏青的名字将与《唐诗三百首》一样不朽。2011年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技术制作中心和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联合录制了《红色经典作品朗诵》系列专辑CD光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方明、雅坤、黎江、贾际、陆洋、于芳、马黎、杨曦、大民、阿杰、傅淳、姚科、苏扬等老中青三代17位播音员担任了朗诵任务。⑤有了光盘作为载体,听众在品味语言艺术精品的同时,还能长期保留甚至推广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声音。

(4)建立科学化、常态化主持人品牌影响力评价体系

主动搜集听众反馈意见,重视不同层面听众诉求。充分调动广播电台内部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对主持人节目质量进行定期的调查分析,为主持人提供有效参考意见;举办专题研讨会、组织理论文章,为主持人品牌影响力的构建提供助推力。

广播电台要尊重有声语言表达的创作规律,重视主持人业务上的专业需求,不要以牺牲播音主持质量为代价,片面强调新闻播发的速度;以业务能力为主持人评优的主要依据,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组织管理部门的作用,挖掘老一辈播音员、主持人创作智慧和创作精神的富矿,重视专业人士意见。

(5)创造在岗培训机会,健全主持人队伍

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不光要在工作中锻炼提高,还需要常态化的专门学习研讨。“进一步完善播音员主持人培训工作规划及教学工作,加快播音员主持人培训工作常态化”,⑥已经明确成为国家级电台的工作任务。合理设定主持人工作任务量及完成方式,探寻播音员、主持人工作弹性机制,使其有时间、有精力投入业务提高与电台安排的、有助于扩大影响力的其他社会活动,能够为主持人提供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除了招聘、选拔和培养年轻主持人之外,要引进有经验、有个性、已形成稳定风格的主持人,适当调整主持人队伍年龄结构,保证主持人队伍老中青三代的合理比例,促进播音主持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刘园丁)

作者:龚超

音像出版社组织管理论文 篇2:

“每月研修”教师研修社区创建的路径探索与思考

名师简介

罗海军  小学科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管理员,浙江省“喻伯军名师网络工作室”管理员,杭州市萧山区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荣获浙江省优秀联络员和杭州市教坛新秀称号。技能比赛及论文获杭州市一等奖,参与编写的《四年级拓展课程》获得浙江省精品课程,主编的《小学科学精品教学资源》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

一、研究缘由

2013年8月,在浙江小学科学网暑假管理团队会议中,管理团队成员提出,就目前教师研训模式主要是当地教育局或教研室安排,在实地进行现场观摩教研,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与当前一线教师迫切的专业需求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教师专业需求与日俱增

一线教师往往需要完成比较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对专业的需求是比较迫切的。当前小学教学不断推出新的教材、教学模式等新理论、新知识。一线教师往往由于培训时间有限,对这些专业知识接触机会比较少,网上搜索又比较繁杂,难辨真伪优劣,鱼龙混杂,教师还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和分辨。

(二)实地研训组织困难重重

教研员能体会到一线教师的苦衷,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困难。每一次组织培训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活动的重心开始变为安排活动秩序、参与教师的安全等繁杂的会议工作,反而对于活动的内容关注精力减少,势必削弱培训效能。

(三)教师与专家互动交流较少

每一次实地研修活动,往往是主讲教师几个小时讲到底,即使有互动活动,碍于时间的关系,只能点几位教师互动,让其他参与的教师缺少了互动的机会,参与的收获自然大打折扣。更何况,我们很多教师连专家的面都见不到,即使见到了,也由于存在的差距,不敢多问问题。

(四)传统研训活动无法重复学习

传统的培训活动都是在实地进行,很多教师不能全程参与,即使参与了,有很多资料也无法下载。由于时间冲突,事后想重新学习,只能看专家ppt、活动介绍等回顾一下。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些视频资料帮助消化。

鉴于以上原因,组织者打算摸索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师研训的新模式,旨在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帮助一线教师快速成长。

二、实践与操作

首先,我们根据设想成立了研修管理小组。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在全省优秀科学教师中挑选自愿服务的科学教师,组成了7人小組,每个人分工不同。具体的任务如下表1。

我们以“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单元教材解读”这一期“每月研修”的实践操作为例,以一个月为活动时间单位,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实时录播、评价整理三个阶段具体阐述。

(一)前期准备——让精彩有保障

前期准备是比较重要的,它是活动开展的前期保障。如果前期服务不到位,将对后面的研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包括3个方面:器材准备、通知公告、试音调节。

1.试音器材准备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单元教材解读”这一期的主讲嘉宾是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和嘉善实验小学的谢小立老师,管理团队在当月10日前,通过电话通知他们讲座所需的器材:笔记本、麦克风。

2.发布通知公告

在每月10日,我们会在浙江小学科学教学网、cctalk群、每月研修QQ群发布活动通告。通告的内容包含几个部分:主讲嘉宾介绍、照片、主讲主题、时间等。

3.新媒体安装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是安装新媒体。为了找到适合广大一线教师的软件,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有2个新媒体:第一个是cctalk的平台,第二个是QQ群的视频直播平台。

(1)cctalk平台安装

这次培训活动主要依托的是cctalk软件,在前期准备中要安装完成。这个平台是实时教学互动工具,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为师生提供不限空间时间的教学体验。讲师在线实时教学录制,学员随时随地观看学习。

(2)QQ群直播界面安装

登录我们的QQ账号之后,可以打开我们QQ群,然后点击进入群视频后就可以参与活动了,此方法简单易操作。

新媒体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方便,不仅能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还能用大数据分析参与教师的情况,切实提高了我们的活动效率。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依据活动的要求可以灵活切换。

(二)实时录播——让精彩有留影

前期工作准备好后,到了每月的15日,我们就会开展线上活动。由一名主持人和主讲人合作完成,同时会有5~10人的管理团队维持现场的网络秩序,研修时间一般控制在1.5个小时。主要分为3个环节:

1.专家介绍

在活动开始5分钟完成,由主持人介绍今天活动的缘由以及嘉宾,交代活动背景。

2.专家讲座

这个环节是实时录播的主要环节,一般为60~90分钟。嘉宾讲述与主题相关的培训内容,参与活动的听课教师来自全省各地,他们可以专心认真听讲,也可以边听边思考问题,以便在接下来的互动活动中提出相应的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现场互动交流

最后还有30分钟是专家和一线教师互动交流的时间。教师们对于在培训中听到的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跟我们的专家提出来。有2种方式:一种是以文字的方式直接打在屏幕上;另一种是上麦与专家语音。当然,在主讲嘉宾回答教师疑问的时候,主持人会根据听课教师的文字发言,及时整理出几个共性的问题,利用上麦的空隙时间,帮听课教师向主讲嘉宾提问。一般一次培训活动可以互动50次以上,远远大于常规培训活动的次数。同时,因为不是面对面,可以消除听课教师的紧张情绪,更能放松听课教师的心理,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评价整理——让精彩有延续

实时录播环节结束了,但我们研修培训并没有结束,恰恰是最热烈的研讨的开始。我们组织管理员进行评价整理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主要分整理下载、线下评价互动、培训感悟征集3个部分。

1.整理下载

首先是提供录播视频,供教师下载再次观看。比如“教科版一年级教材培训”就可以在培训结束后生成录像。有以下具体途径:1.录屏平台和QQ群视频下载。在点开新媒体录播平台和群视频中都可以找到本次培训的视频,可以直接下到自己的电脑里。2.小学科学网及论坛下载。首先,打开小学科学教学网进入网站首页,在首页栏目中找到“每月研修”栏目,点开栏目直接下载。3.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下载。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进行碎片化学习,我们研修小组也根据情况的变化做了及时的调整,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视频给每位教师。小学科学微信公众号是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一手创办的,目前关注度突破20万人,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公众号,辐射的老师很广,来自黑龙江、海南、新疆、西藏等地的教师也可以获得这么优秀的资源。

2.线下评价互动

线上的活动之后,我们鼓励参与研修的教师参与线下评价互动。我们可以来看下这次活动的评价互动情况:本次每月研修培训共播放1.24万次,直播当时参与人数6386人。如果按一个端口有3—4人观看的话,算起来就是接近3万人同时在线参与这次研修培训活动。从一线教研员等反馈的资料和图片中,也证实了这次活动的参与面之广,对一线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培训感悟征集

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研修小组会发布一个二维码,进行培训感悟征集。每位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整理成文章,我们会把其中优秀的感悟文章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一方面鼓励积极参与的教师,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教师的一个触动,以使更多的教师加入听课反思。

三、反思总结

从2013年起,截至2022年1月,共举行了“每月研修”106场次,讲课嘉宾100余位,既有省教研员喻老师亲自主讲,也有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更有一线的科学名师,听众人次200000余人次。目前拥有“每月研修”QQ群和cctalk群,累计会员超过10000人,辐射范围包括浙江、广东、黑龙江、江苏等地。其中2018年1月30日,一年级下册单元教材解读,共有6386人线上参与听课,播放次数达到12300次。

九年来,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以小学科学教学网为核心的网络管理团队,坚持 “线下+线上”同步、“资源+共享”共建的方针,在研训活动的组织形式、参与方式、授课方式、学习方式上,做出了新的尝试,成效明显。

(一)打破了区域范围的局限

依托每月研修,打破区域范围的局限,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学习实践的机会。一个学校的专职教师不多,据笔者调查,一般只有2—3个,研讨的氛围不浓,参加活动机会不多。久而久之,限制了教师的发展,每月研修社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每月研修社区目前有会员8000余名,每次活动有1000多人参与。这么多人一起研讨,打破了区域的限制,有很多教师来自五湖四海,也有共同的語言社区交流互动。

(二)加快了教师成长的速度

每月研修邀请的专家都是特级教师、名师,他们在专业上有非常明显的特色,让一线教师受益匪浅,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研修行为的转变,一大批教师在研修中成长发展。据统计,与研修一同成长、成长为专业型教师的不少于100位。他们都是来自一线的教师,从曾经专业发展缓慢到现在主动学习进步,成长的速度可谓非常明显。

(三)研训资源可反复利用

每月研修的资料每一期都会在论坛、QQ群、网站、cctalk中存放起来,错过了这次直播培训的教师可以重新点开,反复观看。研训的资源可以重新利用,这样解决了很多教师不能第一时间观看的问题。同时,资源一直保存下来,可以编辑整理成一个整体。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13~2018年的所有视频资源、课件资源,是一笔很好的财富,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帮助。

作者:罗海军

音像出版社组织管理论文 篇3:

网络环境下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

摘要:近年来,文学艺术作品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摄影作品侵权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少学者呼吁加强对摄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本文分析摄影作品侵权现象屡次发生的原因,对如何保护摄影作品著作权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摄影作品;著作权;网络环境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以摄影作品为例,若想找某人的摄影作品,只需要在网络上搜索,就能即时获取。可以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摄影作品侵权案件屡次发生,就是这把双刃剑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大量摄影作品都属于数码摄影作品,而不再仅限于使用特定感光材料的摄影作品。相比传统摄影作品,数码摄影作品更易传播和复制,也就意味着其著作权更易被侵犯,这给摄影作品的保护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国著作权法虽然规定了对摄影作品进行保护,但是侵权现象仍然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加强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刻不容缓。

1 摄影作品概述

摄影作品是否应该受到著作权保护,在最初的时候存在极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摄影行为是一种机械的复制刻录行为,缺乏创作性,不属于作品。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摄影作品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刻录行为,摄影作品还包含摄影者对距离、光线、角度等多方面的选择和取舍,是摄影者智力成果的体现,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这是对传统摄影作品的定义,就目前而言,数码摄影作品则更为普遍。因此,摄影作品是否应该得到著作权保护,关键在于其是否为作品。作品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独立性,也即作品必须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二是创造性,创造性是指著作权人使用新颖的方式产生摄影作品的心理过程。摄影者未付出创造性劳动,也未体现摄影者的独特构思和表达,不能认定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

2 侵权的形式

国务院修订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在网络上,侵犯摄影作品著作权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2.1 将他人作品任意复制、使用

任意复制、使用他人作品是最常见的侵权方式,也即未经他人许可,将他人的摄影作品下载,并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进行网络传播的行为。随意使用他人摄影作品的主体既包括一般公众,也包括商业活动经营者。相比之下,经营者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摄影作品的行为更严重,经营者相应地会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

2.2 剽窃、篡改他人作品

在法院审理的案件中,不少侵权人将他人的摄影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或者将他人摄影作品上的名字删除,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传播,供他人转载或者下载。这样做同时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两项权利——著作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2.3 微信、微博等界面照片的引用

微信、微博等平台的运营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选择在页面以及文章内大量使用摄影作品,摄影作品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富有生机,能渲染气氛,并且更容易引导人们的情绪,因此这也是摄影作品侵权发生的重要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浅层链接制度,这是指用户在点击链接后会离开设链网站,而进入被链接的网站,也就是摄影作品著作权人上传作品的网站,这种行为不构成侵权。

3 摄影作品侵权行为屡次发生的原因

3.1 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轻

从近年来我国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法院的判决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明显过轻。即使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维权成功,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得到确定,其能够获得的赔偿数额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侵权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反效果,不少人觉得即便侵权成立也不会付出多少代价,从而更加有恃无恐[2]。我国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主要方法有三种。首先是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确定,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则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确定。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确定的,则由法院按照法定赔偿数额确定。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虽说适用了民法上的 “填平原则”,但经常发生的问题是即使将所有损失均计算在内,赔偿额仍明显偏低,难以真正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及诉讼费用支出。同时,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付赔偿与正常使用应支出的费用差不多,难以起到惩戒和威慑侵权人的作用。不仅如此,由于被侵权的摄影作品大多都经过多次转发或者使用,诉讼对象难以确定,实际损失是多少或者违法所得是多少也难以确定,因此赔偿数额的确定是个至今未解决的难题。

3.2 摄影作品未署名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享有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在现实中,由于人们缺乏作品署名的意识,再加上人们使用的作品大多未署名,久而久之,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在使用时不会考虑是否是他人的作品,作者發表时也未考虑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这进一步增长了摄影作品侵权之风。以2005年摄影师李征诉刘欢、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上海音像出版社侵犯著作权一案为例。李征认为刘欢曾使用的海报上的摄影作品未署李征的姓名已构成侵权,而被告认为不署名是行业惯例,并未侵权。刘欢在《刘欢——经典20年双白金珍藏集锦》专辑和销售海报中使用李征拍摄的照片,在后来举行的推介会中使用的背景图片也是由李征拍摄的。李征认为销售海报和背景图片均未署名,侵犯了其著作权。刘欢一方认为海报上使用摄影作品不署名是行业惯例,并不算侵权。李征的代理人则认为“不能因为某个不成文的行业惯例而抹煞法律规定的应该履行的义务”。由于使用他人摄影不署名的行业惯例,被告人被法院认定为侵犯著作权。与此相类似的案例在中国还有很多,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每个作者都将自己的作品署名,将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3 版权意识弱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即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使用其作品,并且无须支付报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合理使用范围却被过分扩大,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转发朋友圈或者微博是不是合理使用。主流观点认为转发行为不属于合理使用,一张作品本身有署名,但广为传播时却失去了署名,很可能是有人在传播过程中故意抹去名字,恶意[3]通过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转发和使用摄影作品,这无疑是侵权行为。版权意识弱的群体不仅仅包含擅自使用他人摄影作品的使用者,也包括著作权人。大部分摄影者都专注于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醉心于研究摄影技术,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希望拍摄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对自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对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得极少,有些摄影师甚至连作品被他人擅自使用都不知情,或知道却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可否认,一份好的作品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用心的创作,但是也希望作品著作权人能够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著作权相关法律,保护自己的作品不被滥用。

4 有关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4.1 以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及惯例弥补法律漏洞

众所周知,法律具有滯后性,因为社会的发展,法律有时会与实际情况不相匹配。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但是立法的过程是缓慢的,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需要深思熟虑、仔细斟酌,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在相关法律制度制定之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摄影作品呢?实际上,完全可以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法,法律没有制定时,首先可以进行立法解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立法解释,使摄影作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其次,也可以用司法解释、判例等进行补充,弥补法律的漏洞。不仅如此,习惯也可以作为保护摄影作品著作权的重要补充手段。

4.2 完善相关法律,加重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包括摄影作品,但是摄影作品该如何保护,规定很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适应社会的发展,制定和现代科技发展相匹配的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重要举措。应制定详细的有关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何种行为是侵犯他人摄影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并且对侵权应承担的责任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鉴于我国法院在摄影作品侵权案件中判赔偿数额较低,因此有必要提高赔偿数额,加大处罚力度。只有法院的判赔数额达到相对较高的程度,才能够对大部分侵权人或者潜在侵权人起到警示和威慑的作用。其次,对自媒体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大量自媒体以盈利为目的使用他人摄影作品,平台虽然适用“通知—删除规则”,但是在不及时删除和无法提供上传者的情况下,承担连带责任或者替代性赔偿责任[1]。相信把握好网络用户和自媒体经营者这两个侵权源,能够更好地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4.3 增强公众和网络运营者的版权意识

就现状来看,公众和网络运营者的版权意识需要增强。这就需要公权力机关做好普法工作,一部好的法律不应该只是纸上的法律,更应该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人们的权益保驾护航。著作权法制定已久,但相关公众对此了解甚少。因此,有必要加强版权保护的法律宣传,使著作权法深入人心,为公众知悉。公众侵权案件大多是因为转发微博、微信等,他们主观上并无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意识,只是在客观上侵犯了他人权益。公权力机关可以要求微博、微信等网络运营平台在公众转发时,弹出有关摄影作品侵权的法律法规,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普法的效果,同时也能让人们审慎思考是否继续转发。网络平台运营者也要牢记“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如果确实因为时效原因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要在事后获得补充授权。

4.4 建立集体管理组织,系统管理摄影作品制度并对作品进行署名

伯尔尼公约规定了作品自动保护原则,作品一经完成,就自动获得著作权的保护。但是,著作权自动保护原则有其自身的缺陷,当发生侵权纠纷时,著作权人通常很难证明自己就是著作权人。因此,有必要实行管理组织系统管理摄影作品制度,并要求著作权人对作品进行署名。著作权管理组织是知识产权组织中很特殊的一种制度,著作权法赋予著作权人权利,但其中一部分权利,著作权人自身难以有效行使,著作权集体管理主要是为了管理那些著作权人自己难以有效行使的权利。[4]摄影作品不计其数,如果分散管理,不仅不利于著作权的保护,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因此,可以由著作权管理组织统一管理,即摄影作品著作权人将其摄影作品上交至集体管理组织,由集体组织建立网络图片集成库进行管理,明确要求由集体组织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摄影作品必须署名。此种行为既对作者的作品署名,同时由特定的组织管理,使摄影作品得到双重保护。当发生纠纷时候,由于作品上有作者的署名,同时根据管理组织的登记,可快速确定真正的著作权人。此外,著作权人可以设置自己作品的许可模式,可以免费也可以付费使用,并且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这样不仅有利于摄影作品的传播和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摄影者的著作权。

5 结语

摄影作品的创作固然重要,但是摄影作品如何保护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只有在追求卓越的摄影作品的同时,加大对摄影作品的保护强度,才能使摄影作品继续在文艺创作领域发光发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来小鹏,马晓明.网络环境下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探析[J].中国出版,2019(21):51.

[2] 付思刚,杨玉伟.浅谈摄影作品的国际法保护[J].法学研究,2019(01):87.

[3] 肖利民.网络时代更需要注重摄影著作权[N].中国摄影报,2017-05-23(002).

[4] 张子弘.数字环境下著作权法如何保护摄影作品[N].经济日报,2011-09-07(014).

作者简介:杨晓蓉(1995—),女,四川都江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法学。

作者:杨晓蓉

上一篇:低年资产科护士护理论文下一篇:个性化教学初中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