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诚信教育之我见

2022-09-01

第一篇:小学诚信教育之我见

诚信之我见

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是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而流传下来的优秀品质。每一个成功都是有许多的因素组成,但诚信绝对是主要的因素之一。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下冷漠。

个人应该培养“守信”的好习惯,才能立足于社会上,比如:考试不东张西望,甚至是投机取巧;与人相约不可失信;向人家借物品,必须如期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应当尽力办到„„这些都是“信”的良好守则。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小事,但就足以看出每个人的人格,将来到社会上,才是一个确确实实的人。我们可以从一般人身上的例子,来证明守信的好处和不守信的坏处。一个守信的人,一定是十分受欢迎的,也是大家所尊重、敬佩的。如果他做事失败了,不但没有人会取笑他,反而会有更多人来鼓励他;相反的,不顾人格、不守信用,致得他人、自己都遭受损害。甚至有人口中承诺这件事会如期完成,频频点头,结果,日复 一日,却不见成绩,所表现的结果让人失望,这只会使人更讨厌你,除了丧失人格外,又得到什么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说明了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也就是信用的问题,一个人守信用,不但提升自己的水准,同时使别人得到好处。我们已经由前面知道了守信的意义以及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随时做到“守信”,养成言出必行的好习惯。

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不小心砍倒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但他并没有担心被责罚而欺瞒父亲,而是坦诚地向父亲承认错误。可见,诚信早已进入幼时的华盛顿心中,让他为成为总统而拥有优良的道德,并在他的总统生涯中深得民心。

诚信是立身之本。古人崇尚“言必信,行必果”。人们见你有诚信的品德,就会信任你、敬佩你,愿意和你交往。《史记》载:季布为项羽部将,以诚信在楚梁一带深孚众望。当时盛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刘邦得天下后,通缉季布——“购以千金,敢有舍匿者,罪及三族。”尽管这样,人们无一为贪告发,也无一人惧恐拒匿。直到后来,刘邦竟然为真诚所感动,下令赦免其罪,并封为高官。这可谓诚信是立身之本的铁证。否则,你虽然擅长“信誓旦旦”,但总是给人家开“空头支票”,那也必然因丧失别人对你的信任,而丧失立身的根本,最后一事无成。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没有诚信的人间,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诚信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会更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多彩!诚信犹如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以自己朴素而又整洁的面容,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

在人们的成功之路上,诚信也许不能算第一,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丢掉诚信的人,即使躲得过一时的风浪,但也只能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

第二篇:诚信之我见

大学生诚信之我见

过控乙班陈康3011207217

上周五的诚信讲座,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诚信的道理,指出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理应注重自身诚信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诚信是与学习并重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有很多。比如大学生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2%。

然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考试诚信问题。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对学生而言,不断发展的通讯技术大大降低了作弊的“成本”,而当前大学生的作弊现象也由“个别”迅速发展成为“群体”或“团体”作弊。而考试诚信问题也催生了就业诚信问题,学术诚信问题等严重的问题。

一个大学生如果在大学就无法诚信,我无法想象他到社会上后还能有什么作为,社会上如果充斥着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的风气,这个社会还能有什么发展。如果现在大学生不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诚信水平,首先对自己的成长不利,自己根本不能学到什么本领,未来也会因诚信问题而对自己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想不诚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外部原因。现实生活中,不诚信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而且趋于高发与泛化,比如制假贩假,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招聘等等。一些团体和个人经济上急功近利,道德上唯利是图,而社会责任感弱化、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庸俗化、功利化。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法律和制度存在漏洞,相应的道德诚信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健全,都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虚假广告眼花缭乱等社会不文明、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负面因素不仅损害着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而且也危及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在这种诚信危机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

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内部原因。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德育,把追求高升学率、就业率当作根本任务。在道德教育方面则只重表象,忽视内涵,不能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道德实践教育相当薄弱,缺乏对学生个体应有的关注,必然影响到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另外,在诚信道德建设方面,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保障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表现也缺乏记录和考核,对违反诚信的学生也没有强有力的惩戒措施,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现实责任感不强的学生便屡屡做出不讲诚信的行为。

3、其他原因。 “家庭是诚信教育的第一学校”,家长在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应首先做到言而有信,诚实无欺。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知。特别是网络时代,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进而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另外,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做出背离诚信的事来。

遵守诺言,恪守信用.诚实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国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荣.诚实是最大的财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我想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校是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以育人为本,培育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我想高校在平时的教书育人工作中,要营造诚信氛围。诚信品德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往往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要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求真至善的校园环境中。如尝试“无人监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 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等,使大学生在相互辩论、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相互促进提高;构建和拓展教育 载体,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建立诚信网站和诚信论坛。

二,社会是人生活的大环境,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社会风气好了才能对大学

生的诚信产生影响。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可以在公共场所开设诚信教育专栏,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在诚实守信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高诚信认知,养成良好的诚信品德。二是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也要尽到自己的义务。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从小事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

大学生,我在此载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 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 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拓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空间和领域, 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培育健康人格、完善 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实现诚信品德的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 诚信修养。

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反映了一个团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一个表里不

一、言而无信的人,可能蒙混乃至得势一时,但决不会长久,到头来还是让虚伪害了自己。历史证明:不讲信誉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更应是诚信之本。

同学们!同胞们!让我们扛起诚信的大旗,为祖国的明天撑起一片诚信的天空!

第三篇:“诚信”问题之我见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自我标榜的所谓的传统美德—诚信,正不断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中现出原形。在利益面前,很多人甚至撕下诚信的伪装,把诚信践踏在脚下。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只有少数人诚信缺失时,是个人问题;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都这样子,那么它就形成了社会意识,是社会的了,也就成了社会问题;如果连政府都这样了,那问题就严重了,因为政府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是各种社会现象的引导者和控制者。试想,一个政府的诚信都缺失了,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会是怎样呢?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一、诚信缺失现象

从汉语的造字结构看“诚信”二字:“诚”为“言成也”,“信”为“人言也”,那是否可以理解为“诚信是人说成的呢?”假如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以下的种种现象就好理解了。

(一)个人诚信缺失现象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2007年曾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债务催收公告”的形式将1200余名拖欠助学贷款的违约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公布于众。据悉,在该网站上,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也以同样的方式贴出了催债公告,而且名单长度不亚于北京分行。

通过网站向全社会公布欠债人的个人信息,这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史上是罕见的。“催收公告”把中国社会存在的个人诚信缺失问题再次推到人们面前。在诚信的标准上,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库克先生,1857年在作伦敦《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在谈到西方人最讨厌被称为说谎者时说,“说一个中国人‘撒谎成性,眼下正在撒谎’,就像对英国人说‘你这家伙就爱说俏皮话,我保证现在你脑袋里装满了糟透了的俏皮话’。如果你对中国人说他在撒谎,他一点儿也不会 1

气恼,也不会感到受了侮辱。他不否认事实,只回答道:‘我可不敢对阁下撒谎’。”在这种状况下,目前我国高达28.4%的助学贷款违约率就一点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二)、社会诚信缺失现象

社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方面。近期曝光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为了企业的利益,部分奶粉及鲜奶的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三聚氰胺,导致食用了该类奶粉的数以万计的婴幼儿患上了肾结石,给大量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这些厂家的产品多数为免检产品,之前这些厂家生产的应该都是高质量产品,国家给他们发放免检证书也是出于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与奖励,但为什么会查出这种问题呢?归根结底就是诚信问题。为了企业的短期利益,他们忽略了企业发展的根本——质量与诚信,同时也忽略了使用者的利益,打着“国家免检产品”的牌子,大肆弄虚作假。这是被查出来的,那还有多少未被查出的国家免检企业仍然在生产伪劣产品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三)政府诚信缺失现象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里有这样一个例子:“象报纸里说的:不得了啦,以色列国会里吵起来了,三个人有三个意见。但是,却故意抹杀了一个事实,虽然吵得一塌糊涂,一旦决定了之后,全国上下却是同一个方向。在我们中国,三个人同样有三个意见,可是,跟以色列不一样的是,中国人在决定了之后,却是三个方向。”这就是诚信问题,明显的阳奉阴违。

前几年出台的一个“高薪保廉”的政策,公务员的收入提高了,但廉政建设又怎么样了?只不过是抬高了部分官员贪污腐败的门槛罢了,以前“走后门”收五千,现在可要收一万甚至更多了。

再看看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所谓的“阳光采购招标”的政策,通过该政策采购的药品、医疗耗材、医疗器械、办公用品等真的便宜了吗?老百姓在这个政策里得到多少实惠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的“周老虎事件”。当地政府为了扩大知名度、扩大影响,不惜愚弄百姓,居然串通起来制造假新闻。

此类事件可谓数不胜数,有哪一件不是因为政府诚信缺失、政府工作人员阳奉阴违、政府不作为所导致的?

二、诚信缺失的影响

诚信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其缺失的危害小则影响个人的正常社会生活,大则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生死存亡。

(一)个人诚信缺失的影响

个人诚信缺失,是个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堕落转变的必然结果。

个人诚信缺失,只谈谈其在社会交往中会受到什么影响就可以推断出其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牺牲他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利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个人诚信缺失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孤独的,无助的,空虚的,更多的是无奈的。没有朋友可以交流,每个人都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撒了第一个谎,就要编一百个谎来圆第一个谎”,到处都充斥着谎言,可见个人诚信缺失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二)社会诚信缺失影响

社会诚信缺失,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人是在特定的社会团体中生存的,必须互相协作才能完成人在社会团体中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活动。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频繁的商品交换。伪劣假冒产品漫天飞,小到一粒米,大到一栋房,都有可能是假冒伪劣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何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又何以顺利进行呢?

(三)政府诚信缺失的影响

国家政府作为社会活动的引导者和控制者,其诚信缺失的后果是 可想而知的,他所影响的是国计民生、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政府诚信缺失,首先将滋生腐败;其次将导致政令无法推行;最后将导致民心丧失。以上三点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如果不

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日积月累,最终将如“千里之堤,毁于蝼蚁”一般,走向亡党亡国的灾难。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历代封建王朝的灭亡都是这样的。

三、改变诚信缺失局面的举措

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根本道德规范,是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样也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因此才会有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三个代表”等党的重要理论思想,也才有了“构建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重要提法,并希望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改变诚信缺失的局面。

(一)建立诚信的统一标准

鲁迅先生说过:“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诚信的标准也是如此。当大多数人都认为目前诚信的准则是公众所遵循的,那么,这个准则就是诚信的标准了,即使这个准则是错误的,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所以,有必要根据社会行为道德规范建立一个适合于全民、全国的诚信标准,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固定下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当然,也不能说目前的诚信标准就是错误的,是不可行的,只能说目前的诚信标准还不完善,约束力度不够,才导致了部分人员有机可乘,使民众觉得诚信缺失。

(二)加强全民素质教育,提高民众诚信意识

据报道说,在清华大学,把履行还贷约定作为诚信教育内容之一,从2002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和学生诚信教育。学校领导与银行负责人等直接与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进行座谈。学校通过座谈会的形式,鼓励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对待贫困,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刻苦学习,学成后积极回报社会。同时对贷款学生讲清楚违约对学校、个人、他人声誉造成的影响以及严重后果。尽管清华大学做了一件“可歌可颂”的事情,但本该在幼儿园和小学就设立的“诚信”教育课,今天被拿来在我国如此著名的学府和那些被称为中国未来的精英分子中开展,让人不免有点“晚矣”的慨叹。但晚归晚,毕竟是必补的一课。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国家“姓资姓社”的形态意识已逐渐淡化,再加上民众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受国外拜金主义影响较深,导致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所以,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民众的素质教育。2005年10月李长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帮助年轻一代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诚信观念,要引导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加强舆论监督

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喉舌”与监督作用,提高媒体对诚信缺失现象的暴光力度,使民众更加了解各种诚信缺失现象的内幕,通过社会舆论共同声讨诚信缺失行为,使各种诚信缺失行为无法藏身。以前,媒体对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的暴光受制于政治体制,民众对许多事件的真相都不甚了解。随着言论自由的程度不断扩大,各种诚信缺失的不良行为频频暴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不良行为仍未杜绝,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只不过当事人做得更加隐蔽,更难以被人发现了。所以,单凭舆论监督的效果是不太明显的。

(四)完善诚信管理制度,加大法律制裁力度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建立个人信用系统。依托高度发达的电子网络,美国的个人信用系统十分完备,银行或政府担保机构一旦把拖欠者的有关情况报告给社会上的信用评级部门后,拖欠者的信用评分就会大打折扣,今后无论在就业、办信用卡、贷款买车、购房等方面,都会处处受阻。

中国是否可以参照发达资本主义关于个人信用管理上一些成功的做法,来加强对个人诚信的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并通过法律手段对违规者给以严厉的制裁,改变人情大于法的社会局面,相信诚信缺失现象很快就会减少很多,甚至有可能绝迹。新加坡为什么几乎会没有小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严

厉的处罚制度。新加坡对于小偷的处罚方式是:当街鞭笞,既让小偷受到体罚,又让他的家人、亲戚、朋友为他的行为感到羞耻,还让路人知道他的行为,以后可以提防。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去当小偷呢?

现在,中央提出要实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但事实却相反。举个例子:某人在快车道上违规穿越马路,结果被车撞死了。结果,为了体现所谓的和谐、人性化管理、保护弱者等等,司机成了肇事者,还要赔偿,否则别说死者家属不会放过他,就连政府也要找他的麻烦。本来,违规穿越公路,有法不依,已是诚信缺失, 却偏偏成了弱者,拿自己的肉身去撞铁板,那当然是弱者了,难不成你的血肉之躯能够硬过钢铁?可见,中国的某些法律法规本身就是诚信缺失。所以,完善诚信管理制度,当然必须包括法律制度,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是杜绝诚信缺失现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相信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也会慢慢缩小。而今天和今后被社会所昭示“诚信”有问题的人、社会团体乃至某些基层政府机构,必将自食苦果,其前途和命运是不会乐观的。

第四篇:保险诚信之我见

诚信,诚实信用者也!

为什么欧美等国的保险行业遥遥领先,保险从业者会受到社会的尊敬,而我们国家的保险行业却一直处于摸索的阶段,从业者也一直受到偏见,关键在于人本身。而人的理念又很重要,只有理念顺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才能设计出合适的产品,产品不是只有收益高的才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另外,服务必须从“心”做起,只有明确客户的真实需要,并且角色换位去思考问题,才能将服务做好,只有做到“心”于“心”的沟通和服务,才能延续向前的脚步。 诚信,不可刻意为之,心灵之诚才是根本!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无锡市育红小学 蒋文琴

【摘要】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爱 宽严 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多么重要啊!师爱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德育教育的源泉。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任何学生内心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都有一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可能承受不住了。所以,必要的时候,我也会适当地批评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美。例如:以前我们班有一位女孩,她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遵规守纪。可是在课堂上,她却很不喜欢积极发言,而且胆子小。因此我总会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培养她的胆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这个毛病,课下我还经常找她谈话,让她在上课的时候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我的教育和她自己的努力,她终于克服了毛病。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优等生”,还要爱“学困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和公平!

“学困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认为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班里有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他脑袋非常聪明,但总是调皮捣蛋,这让老师和同学很是苦恼。在课堂上,他积极举手发言,有些难题他都会轻而易举地回答正确。可是他的行为习惯很差,一下课他总会第一个冲出教室,一上课他又最后一个回到教室。在走廊里奔跑、大喊大叫,甚至拦路不给其他孩子通过。上课之前总会有同学告他的状,甚至有其他班几的孩子来告状。别人做游戏他给人家捣乱,经常惹是生非„„我多次和他聊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可过几分钟又忘了,又开始有同学告状。光聊天不管用,后来我利用他爱跑的习惯,课余时间让他与我比一比,看谁跑得快,看谁出色。这样,不但让改变了以前自负的缺点,而且还发展了他的爱好,一举两得。从此以后,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崭新的面貌,同学们也不再告他的状了。

三、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

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我班有一个男生,被班上其他人称为“偷懒大王”。他的行为纪律差、学习差、思想落后,比较懒惰,不能完成作业,成绩差 ,忘性很大,书写不认真等。对于他的种种劣迹、恶习我及时帮助他改正。但过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况比以前还糟糕。这时,我通过家访了解到,他家里有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因为看病家里欠下了很多钱,所以他的父母除了白天上班,晚上还外出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关心他的学习。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放学后,让他在我的办公室写作业,有什么不会的问题我就立刻帮助他解决。没有想到,他真的在我的严格要求下,改变了许多,书写认真了,作业能及时完成,学习勤快了。虽然他的进步不太大,很慢,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只要教师给予他坚强的毅力和耐心的引导,相信总会回归正道的。

四、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孩子当做是与我们平等的个体,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曾经我碰到这样一个学生,由于这个学生经常违规乱纪,散漫成性,懒惰成习,惹是生非。以往带班的老师历来不让他参加任何集体活动。该生心理这道防线成为与老师沟通的鸿沟,从而以更多的犯错来对抗、“回报”老师。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下,老师的严厉批评、指责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我认识到并了解到了这一切情况后,从一开始,就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当我第一次与该生见面时,我就和他一起去学校操场散步聊天,走累了就一起坐在草坪上。这一谈话的形式让孩子觉得我很亲切,对他没有偏见,和以前的老师不一样,于是他也想在我的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后来,这位学生很喜欢与我沟通,下课一有时间就找我聊天。慢慢地,我成了他的知心朋友,恶习改了,心境开朗了,他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并且给班级争光,不再与老师对立,而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

综上所述,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

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公社.教育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易连云 .重建学校道德教育 [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赞科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 [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 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 张世欣.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学校办公室主任职责下一篇:小学除四害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