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问题之我见

2024-04-27

农村养老问题之我见(精选6篇)

篇1:农村养老问题之我见

浅谈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律保障之我见论文摘要 本文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角度出发,剖析了该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加速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本文就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农村经济现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论文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安全网”和“减震器”,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治化”是其今后的必由之路。然而以《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下称《基本方案》)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即将掀起一股“白发浪潮”,如何构建一个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一、我国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实施现状

截止至2007年底,全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171万人,共有39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共支付养老金40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12亿元。而1998年参保人数有8025万人,2001年底有5995.1万人,2004年底有5378万人,2006年底参保人数是5374万人。可以发现自1998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越来越少,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让农村居民不理解,也没有使农村居民得到实惠。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中央与地方立法难以形成贯通的配套体系

到目前为止,适用于全国农村人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依据仅达到部门规章的层次,即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其他的法规大多是以通知、政策、会议决定等形式出现。其法律效力与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相同。由此构成的群龙无首般的“上下不连贯,左右不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严重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有序发展。

(二)筹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共有三种: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部分积累模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的是完全积累模式。《基本方案》规定“筹资模式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该模式运行十多年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暴露出如下问题:

第一,集体补助缺失。《基本方案》规定“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企业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但没有对集体补助标准和不给予集体补助或者只给予很少的补助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规定。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集体根本无力给予集体补助,最终形成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不愿给予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无力给予补助的局面,集体补助制度最终成为空话。

第二,“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流于形式。《基本方案》规定“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很明显这种“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目前也是一句空话。这样,在集体补助未能落实、国家政策扶持未能到位的情况下,农民养老金“以个人交纳为主”则变成“完全由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因此演变为“个人储蓄保险”。第三,“保富不保贫”倾向严重。受到上述两个问题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的是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导致产生“保富不保贫”的现象。“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基本上是在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展,参加养老保险的几乎都是富裕的农民。他们即使不

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也不会成太大问题”;而且根据“投保越多集体补助越多的原则”,假如集体补助落实到位,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也可以有效兑现,受益的也只是农村中高收入阶层,最需要得到保障的农村低收入阶层和贫困户的养老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基金运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运营管理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径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而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将使这种单一的投资渠道“失灵”。单一的投资渠道模式面临风险时不堪一击,使“保值成为空话,增值成为幻想”。此外,《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这种县级管理机制使基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保值增值更加困难。

第二,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能部门独立负责经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与支、基金的投资运营以及基金的监督,其集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同时直接受制于地方政府。实践中经常看到地方政府利用职权挤占、挪用甚至挥霍农民养老金的情形。

(四)保障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村老人晚年基本生活需求

《基本方案》规定“月交费标准设十个档次,供不同地区以及乡、镇、村、企业和投保人选择”。根据《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如果投保最低档次2元/月,投保10年后可领取的养老金为7元/月,15年后可领取9.9元/月;如果投保最高档次20元/月,投保10年后可领取的养老金也只有70元/月,15年后也只有80元/月。由于多数投保人往往选择2元/月的最低投保档次。若再考虑机构管理服务费的提取以及通货紧缩、基金流失等风险,投保人最终拿到的养老金根本起不到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

三、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旧农保”在立法层次、筹资模式、基金运营管理模式以及保障水平四个方面存在种种急需完善的缺陷,而当下我国又处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削弱、人口老龄化加重的社会转型时期,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已迫在眉睫。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已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0年农村居民户均人口为5.54人,1990年下降到4.80人,1998年下降到4.30人 ;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呈现“四、二、一”的倒金字塔形发展趋势,即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与过去的多子多孙的大规模家庭相比,这种核心小家庭显然加重了子女的赡养负担,换言之就是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另一方面,城乡人口流动导致独居老人增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寻找就业机会。进城务工人数逐年上升直接导致农村独居老人增多。由于子女常年在外,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状况受到严重冲击。

(二)土地保障功能减弱

随着农村社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人均耕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2.82亩减少到1995年的1.17亩,“失地农民”已成为普遍社会现象,失地农民增多,土地保障功能出现虚化,使他们失去了最后的“生命保障线”。

同时,农业已成为薄利行业。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自然而然的卷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浪潮中,但以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组织结构与国外规模经营的农业结构相比生产成本高,再加上我国入世后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下调,一些保护性措施也随之取消,我国农业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据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的评估,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农工产品进口的放开,将导致增加1100万人的失业。此外,雪灾、火灾、洪水等自

然风险也是农业的“致命伤”。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使农业的收益越来越低。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加剧

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农村老龄人口比重和数量势必将不断增加。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2000年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0.92%。预测2020年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15.6%,2050年将上升到21.2%。到2030年前后将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农村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建立城乡有别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一方面要采取城乡有别的立法模式。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有必要分步骤建立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另一方面,构筑协调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以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为初级目标,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为终极目标,由全国人大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筹资模式、基金运营管理模式、保障水平、待遇给付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国务院以此部法律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政府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多层次综合养老保障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单行条例。

(二)建立新型筹资模式

1.定向强制投保,落实个人缴费责任

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暂时强制所有农村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没办法的。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农民来说,他们可以将收入中一部分用于资金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在这些地区推行“强制投保原则”是可行的,因为自愿性投保往往容易导致制定的目标与实施的结果不一致。实践中我国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已开始推行该制度。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民来说,他们不得不将大部分收入用于低水平的生活消费。这些地区应该继续推行原政策,继续坚持“鼓励投保原则”,积极稳妥的逐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最终实现“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级目标。

2.规定集体补助标准,落实集体补助责任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应该强制要求集体予以补助,具体的比例由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确定。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继续推行原有的“灵活”政策,即由集体根据其经济状况予以适当的补助,并完善相关的其他保障制度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落实国家的财政支持责任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都得到了国家充足的财力支持。目前,我国只有10%左右且10%的投入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可见,国家有义务财政支持社会保障事业。针对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受到种种挑战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状,国家必须改变原有的“虚化”的扶持政策,转为务实的资金支持。例如可以采取“基础养老金”的补贴形式来体现国家的财政支持。同时,坚持“区域有别”的原则,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当适当的多补贴一些,这样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于补贴资金可以通过如:提取适当比例的税收收入、发行福利彩票、适当提高农产品补贴等等。

(三)建立新型基金运营管理模式

1.基金的运营

过去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基于对基金的安全考虑,《基本方案》规定采用单一投资模

式,基金的收益一直处于低水平。为了改变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的现状,运用法律改革基金运营模式势在必行。

智利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社保私有化”基金管理模式的国家,该模式对拉美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社保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4年智利就建立了国家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0年为了提高基金收益率,智利创新性的引入私营的基金管理公司,全权负责基金的收缴、支付、投资等具体事宜;政府则担任监管和担保的角色,即在基金管理公司不能保证最低收益时,由政府对投保人进行补贴。这使智利的社保基金收益在1981—1991年基金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4.4%。我国可以采取“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之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定安全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比例”的模式,使基金的运营逐步从依赖政府过渡为依赖市场,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具体步骤可以:

第一,提高管理层次,规定基金由省级管理,扩大基金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基金流失风险。

第二,规定安全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比例、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条件、选择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部门按规定的比例留足安全投资资金后,采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招投标方式,将其余的资金委托给符合法律规定条件一家或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经营。

第三,规定风险投资的领域和组合投资的比例。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通过投资多元化、限定投资领域和组合投资比例,可以保证基金风险的可控性。

第四,规定政府担保和基金公司反担保的责任。即规定投资运营机构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收益最低线,超过最低线以上的部分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投资运营机构和受益人之间的分成比例 ;而当投资运营收益率低于最低线时,投资运营机构有义务用自有资产来弥补差额,至于投资运营机构无力弥补的差额而破产,则政府应该启动准备金承担最后的“兜底”责任。

2.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管理服务费由国家财政划拨

过去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机构管理服务费也是采取“提取”的办法,1999年后改由财政划拨,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二十多年来却始终采取“提取”的办法。相对城镇而言,农村居民作为弱势群体不但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还受到歧视待遇,应该及时消除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四)适度提高保障水平和退休年龄

《基本方案》规定的缴费档次在中国经济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已证明起不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因此在落实集体补助责任和国家财政支持责任的基础上应合理提高养老金支付水平。提高之后的最低缴费档次应保证最终领取的养老金至少达到退休当年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另外,受人口老龄化的威胁,法国已将退休年龄普遍从60岁提高到65岁,挪威提高到67岁,美国2005年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零6个月,2027年将提高到67岁。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而上述几个国家都是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才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因而我国受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将更严重,更加有必要合理提高退休年龄以削弱老龄化危机带来的种种养老挑战。

五、结语

自1986年开始至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经历了探索和试点阶段、推广和健全阶段、整顿和规范阶段、恢复和创新阶段,整个发展过程是以《基本方案》为核心的,各地区农村社会保险机构按照《基本方案》的原则性规定,积极的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但《基本方案》所规定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能适应农村养老需要和经济发展需要,积累的种种问题使其不能像以前那样有力的推动反而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种种迹象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必须进行革新。通过完善农村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制度等相关的制度,才能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挥的作用最大化。

篇2:农村养老问题之我见

一 农村教育的发展及其现状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过去的短短25年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即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尽管是初步的,广义上的实现)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截止200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5%,小学毕业生升学由1986的69.5%提高到98.4%,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由96.4%提高到99.1%,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全国通过“两基” 达标验收的省市达11个。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宏大,在校生达2500余万人,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42%左右。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迈进,毛入学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提高到11%左右。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4.5年提高到8年左右,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毕业生由80人上升到400人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由1050人上升到1380人,初中毕业生由2600人上升到4000人,文盲从2800人下降到760人。①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然而,就是在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 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教育经费短缺

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国家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2002年,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87%,3.19%,3.41%。²也就是说,2001年比上年增涨了0.32个百分点,而2002年却只增涨了0.22个百分点。而且,从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投入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很小。在有限的经费中,真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更是少的可怜。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至此,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从而造成农

276

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尤其在许多较为贫困的地区,经费基本上没有保障。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行,教育附加费不允许再向农民收取,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减少,经费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义务教育实行由“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许多人认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到位,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停滞不前的直接原因。”而实际上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和各省对教育提供了巨额转移支付资金。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对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仅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拨,给地方财政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一些地方政府把国家下拨给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挪作他用,加剧了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过:“一些地方教育没有抓好,教师工资发不出去,到县里一查,不少是因为花钱干了不该干的事,而把财政缺口留在农村教师工资上,向上面

要补助”。④

从2001年起,农村教育经费支出的责任由乡镇上调到县,农村教师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人数庞大,且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县级财政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巨大责任。因此,“以县为主”并未大幅度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也并未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有切实可靠的保证。而且,一些经济薄弱地区的县级政府,其财政情况令人堪忧,根本无法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严重滞后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各地中小学都通过各种措施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但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教育信息获取的渠道闭塞等原因,很难及时接受前沿的教育动态,很多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没有建立起较为系统的认识,更无法在课堂上具体实施。农村学校中的综合课、信息课、英语课、科学课以及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课等开不全,而且教师的数量严重的不足,使得农村教育中的课程改革质量较低;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严重走下坡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新教材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不切合农村实际情况;再者,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严重。

现在,教育部门都鼓励县级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上示范课。通过上示范课,给农村教师带去新的、好的教学方法,使农村教师能直接感受到 “新课标”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教育部门制定这项措施的初衷旨在推进农村课程改革,但是,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素质以及师资水平等的城乡差异,示范课所需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很多时候在农村地区无法实现;为了凸显新的教育理念,每节示范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精炼的教学用语,优选出来的学生,以及课堂上学生对问题准确无误的回答等等,如同精彩的演出。然而,在农村地区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无法达到相同效果。送来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农村课堂上扎根,农村教师找不到自己课堂与城市课堂最佳切合点,到头来,“新课标”成了一句空话。

(三)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凸现

1.结构不合理

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由于教授基础知识学科的教师(例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与教授职业技术学科的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村中等教育一个老师只教一门学科基本难以实现。另外,教授基础知识各学科的教师也余缺不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相对较多,而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等学科教师则严重不足,使得农村中小学要开全规定课程、达到规定课时十分困难,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基本上都由他学科教师兼授。这种现状令人担忧。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乡镇小学师资队伍严重老化,个别乡镇的教师平均年龄为50岁,有的小学甚至找不出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一方面,农村教师大量由乡村向县城、城市,由西部地区向中、东部地区流失,是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的因素之一。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工资待遇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277

教,导致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不足;再者,农村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不理想,是农村教师总体质量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很多拿到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实际教学水平与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应高度。有些地方从小学选拔部分教师到初级中学任教以弥补初中教师的不足,而小学教师的不足则依靠大量学历较低的代课教师来弥补。这样,一大批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代课教师走上了小学的讲台,而一大批学历不合格的小学教师走上了初中教学岗位。这导致农村许多地区中小教师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更是十分缺乏。另外,根据《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快报》统计,目前我国仍有59.7万代课教师,农村地区共有41.5万代课教师,占全国代课教师总数的70%左右。

3.管理机制缺乏有效性

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教师的工资由财政直接下发到银行,教师凭银行卡到银行自行支取。这一政策使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得到了保障,但它却削弱了教师与所在学校经济利益上的联系,再加上教师工资主要是与资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挂钩,与其在学校的工作业绩关系不大,结果使教师普遍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认识。这使许多教师安于现状,在教学上失去了精益求精的愿望和改革创新的动力,进一步的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4.教师培训和晋升机会缺乏

由于编制不足、经费紧张,农村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经费参加业务培训;农村学校网络信息资源落后,图书资源匮乏,教师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没有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实现,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再学习与再提高。

目前,教师职务晋升一般都采用分配指标的办法,而晋升指标的分配往往存在重城区轻乡村,重高中

轻初中、小学,重重点学校轻非重点学校的倾向。另外,农村学校由于条件差,举办的活动少,评奖

机会也很少,教师在申报职称时相应加分就少,所以使其晋升机会相对降低。这些都导致了农村教师发展机会和晋升机会的缺乏。

(四)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

1.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

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尽管有其积极作用,但因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全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例如,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投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3年全国农村初级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052元,河南640.46元,上海5386.37元,二者相差8.41倍;2003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931.54元,上海5340.96元,河南516.47元,相差11.34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少于东部地区。

2.农村、城镇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镇来说比较落后,农民收入少,地方财政困难,国家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我国教育在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经费、教育设施设备以及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素质等几个方面。

(1)城乡教师数量与素质发展的不平衡 与城镇相比,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普遍较低,教师不合格率比较高。2001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分别为2.22和7.28个百分点,而高学历专任教师的比例城乡差距分别为20.69和14.1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素质的差距非常明显。

我国目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几乎都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的问题。而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则表现得尤为突出。(2)城乡教育普及水平的不平衡

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看,2000年,全国仍有8507万文盲,其中城镇为1842万人,农村有6665万人。文盲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率,城镇为4.04%,农村为8.25% ⑤。2001年,我国仍有450个县未实现“普九”,集中在最贫困的西部地区,人数达数千万之多。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普九”仍是低水平的,不巩固的,也是不平衡的。

(3)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衡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经费的分配,一直都是城市高于农村。目前,不少贫困的农村地区为了使“普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负债累累;有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缺乏经费,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设备非常差,校

舍、课桌椅破旧,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无法保障,更不用说体育设施、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等的配备了;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因缺少资金,无法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3.农村适龄儿童中男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衡 目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受某些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现象仍很严重。家长让男孩去上学,女孩在家做农活儿,人为导致女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男童。因此,造成农村地区男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衡。

三 改革措施与建议

(一)关于推进农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建议 各地方的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努力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当然,中小学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改革时,也要结合农村实际,课改培训要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挂钩,适应农村地区的教材,突出农村的特色,充分有效的利用农村自然、人文方面的丰富资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组织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学生进行以就业为中心的职业技术培训,实行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切实培养个方面的人才。同时也要加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形式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民主法制、诚实守信、心里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践环节、建设和管理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地。建立起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水平的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通过教师这一行为主体来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教学规律,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当然,面临县级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所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门可以有效的制定送课计划和送课内容,让实施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完成送课下乡的这一任务,同时,增强骨干教师与乡村教师的课后之间的交流,来不断完善自身,也可以让他们走出去获得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率的学习。

278

(二)缩小农村与城镇教育发展的差距 1.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农村教育比城镇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所致。因此,怎样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关键。

2.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

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保证教师队伍稳定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的办法: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财政部门负担该省省级贫困县教师工资中超出当地财政支付能力的那一部分;而对于经济发展最薄弱、人口稀少的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工资,则可采取全部由中央和省级两个部门共同负担的办法。这样,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才有可能彻底解决。

4.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

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是应当将一部分资源用于学校的房屋、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上。对此,国家应加以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比如,可以将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设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改造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之中。而各级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将政策落实到位。比如,按规定给学校划拨扩建、新建校舍所必须的土地,将专款专用的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下去,以保证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工作的顺利进

279

行。

5.吸引教师到农村工作,重视农村教师素质培养

通过国家采取必要措施,各级政府制定出可行方案,吸引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解决农村教师向城市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在职教师的再培训,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6.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是:中央财政负担2%,省地负担11%,县负担9%,乡镇负担78%。为确保对农村教育教育投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建立起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体制是十分必要的。³另外,还应减少经费流动的中间层次,以防止经费在流动中被层层截留。

四 结论

篇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我见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问题

广大农民工父母长年在外务工, 更有甚者几年才能回家一趟, 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进行监护, 而其祖辈大多文化程度低, 难以对孙辈进行合理的教育, 以致广大留守儿童在文化教育上问题凸显。首先, 学习习惯较差,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处于监管松弛状态, 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 学习动机不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学习散漫、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留守儿童当前的认知水平, 并非将学习看作一种塑造人格提高修养的行为, 因此学习动机弱。

(二)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儿童的个性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监管教育状态下, 个性心理发展差异显著。父母大多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对于子女并不能面对面言传身教以及细致入微的关怀, 因此留守儿童个性心理发展差异显著。一部分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挫折, 压抑情绪难以得到疏导, 易出现消极自卑情绪, 对待生活态度不积极, 不乐观, 意志力不坚定。

(三) 留守儿童道德价值观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进行监护, 而祖辈对孙辈较为宠溺, 对于孙辈所犯错误往往予以袒护, 因而留守儿童易出现道德价值观问题。一方面是道德观问题, 由于疏于管教, 近年来留守儿童各种盗窃事件频发, 更有甚者走上抢劫等刑事犯罪道路, 据调查留守儿童犯罪率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价值观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性格顽皮任性, 往往以个人为中心, 动辄对爷爷奶奶无理取闹, 指手画脚。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的不协调发展, 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特定时期的产物。

(一) 家庭在教育上的失职

首先是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子女性格、人格的塑造起着基础作用, 父母是子女成长中的第一任导师, 子女在很大程度上复制着自己父母的品格和行为。广大农民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 对子女缺乏足够的关怀, 对于子女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甚了解, 对于子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难以及时发现解决, 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也难与父母及时反馈, 解决渠道狭窄。

其次是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广大农民工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教育观念落后, 在家庭教育中易出现唯读书论和读书无用论两种极端。部分农民工因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在城市务工难, 工作辛劳, 归因为自身文化教育程度低, 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更多的是关心子女的学习问题, 而对子女的生活情感关注较少。

第三是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广大农民工父母在城市主要从事较为辛劳的工作, 工作强度大, 待遇低, 家庭生活不宽裕, 大多只能解决子女的温饱问题, 对于子女通过课外书籍、网络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的要求则没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予以满足。

(二) 学校在教育上的缺位

第一, 学校并没有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广大中小学校开设了一些心理辅导课, 但这些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具有普遍性, 并没有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差异性特点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

第二, 学校奉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并不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估, 只能通过一张卷子、一个分数, 鉴别学生的优劣。而大多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较差则相对处于被忽视状态, 以至于产生自暴自弃情绪, 学习动机不强,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 乡镇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经过合理的师范技能教育, 直接上岗的现象也很多, 而这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教师进入教师队伍, 对于学校提升和改善教育也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三) 社会在教育上的失导

第一, 拜金主义思想腐蚀。在本着逐利的动机下, 一些不良商家把眼光瞄上了判断力较弱的儿童, 在学校的外围建许多网吧、游戏厅、台球室、棋牌室等。广大留守儿童本身认知水平低, 且父母常年在外务工, 缺乏严格的监管教育, 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诱惑。

第二,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尽管社会上有一些关于教育的民间组织和基金会, 但是民间社会组织关于教育公益基金的落实则并不到位。一些公益基金流向不明, 甚至一些社会组织利用公益基金的幌子, 博取人们对贫困学生的同情, 大肆敛财, 公益行为成为诈骗敛财集资的手段。

总之,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 有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因素, 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全方位共同努力予以解决。

三、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 强化家庭教育

第一,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农民工父母要转变长期以来的家庭教育观念, 改变专制家长制和“放养式”家庭教育方式, 在教育方面多向教师和专家学习取经, 科学正确地教育子女, 避免打罚式教育, 在重视教育的同时也要摒弃读书无用和唯读书论的不良意识。

第二, 合理协调外出务工。广大农民工父母往往双双在外务工, 这也许对于改善家庭状况, 增加家庭收入具有短效作用, 然而却忽视了子女的前途。农民工父母切不可因为短期的增收而贻误子女的终身。父母应合理协调外出务工时间, 尽可能做到一人在外务工, 另一个留在家里照顾家庭, 教育子女。

第三, 关注子女情感生活。父母的关怀与教育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农民工父母要定期及时与子女沟通, 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状况。对于子女面临的问题, 要及时给出意见, 做到及时发现、合理解决。

(二) 改进学校教育

第一, 完善课堂教育。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的课堂教学, 定期在教师之间进行教育研讨, 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作正面引导, 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 积极鼓励, 助推他们的学习勇气,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 健全管理机制。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监督管理纳入到常规的管理工作之中, 切实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需要。在学校中建立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小组, 在完善教学规划的同时, 制订好相应的工作计划, 建立关于留守儿童的档案系统。

第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开设各种心理辅导课, 建立一支心理辅导教师团队,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 定期定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困扰的疏导, 保证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不良情绪及时得到宣泄。

(三) 强化政府职责

第一, 增加教育投入。政府要加大教育财政支出,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通过建立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 吸纳农民工子弟就学。政府要严把教师队伍关口, 广纳教育贤才, 建立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骨干队伍, 提高师资力量。政府通过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乡镇学校建设, 改造危房, 建造新房, 完善其他教学硬件设施, 吸纳广大留守儿童寄宿, 方便学习和生活管理。

第二, 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顿与治理。地方政府要定期定点对校园周边的游戏厅、网吧、台球室、棋牌室进行监管, 对于黑网吧、游戏厅等要坚决取缔, 从源头上治理, 确保留守儿童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学习生活。

第三, 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政府要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使得城市居民户口和农村农民户口的子女在享受各种社会资源上并没有实质差异, 确保教育公平。要完善各种配套设施, 制定各种优惠措施, 通过在城市建立各种农民工子弟学校, 吸纳广大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学, 并免除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消除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体制根源。

总之,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农民工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齐心协力, 齐抓共管, 统筹协调, 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也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周林, 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章华, 戴利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7) .

[3]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 .

篇4: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我见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制度

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民政部根据“七五计划”关于“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行”的目标,开始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积极探索。1991年民政部出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但在资金筹集方面仅对个人缴费做了较明确的规定,对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缺乏明确约束。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集体补贴和政府财政支持,保险费主要由农民自己缴纳,而且保障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基本养老需要,实施效果不理想。至1998年底,全国共有2123个县市区旗开展了这项工作,参保人口为8025万,仅占全国农民的8%。1999年出台《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就此搁浅直至2002年。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地方开始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如《宝鸡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出台,此阶段新农保筹资有地方财政支持,但在国家层面未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政策和实施細则,缺乏操作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模式不统一。而且没有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难以大规模推广,覆盖范围有限。国务院于2009年9月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广,明确了2010年覆盖全国10%的县市区,2020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第二十条和二十一条,以法律形式对新农保制度进行了规定。此次新农保试点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并有法律保障。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般包括:覆盖范围、基金筹集、管理,养老金享受的条件和待遇标准等。

年龄条件。在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中,享受领取养老金权益的年龄条件通常是法定的退休年龄,不过,人均预期寿命存在着差异,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多为65岁甚至更高,且男女退休年龄相同,而在中国,不仅退休年龄偏小,而且男女退休年龄也不等同,这其中就存在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性别的歧视,而且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导致高退休人口赡养率。有些国家规定了退休年龄的上限,如瑞典为70岁。有的规定从事艰苦的、有害的、危险的、不利于健康的工作的劳动者也可在65岁法定退休年龄前退休。

缴费条件。缴费条件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限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如德国规定享受养老金的条件社会年满63岁且投保35年,而像意大利则规定只要已缴纳保险费满35年均可领取养老金。

政府监督下的资质机构管理。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有新加坡、瑞典等,政府承担主要的监督责任。中国则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机制进行管理。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人口众多就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分类处理此类事务。

3. 养老保险模式划分

养老风险的复杂性、普遍性以及各国的具体国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的群体较大,就决定了养老保险模式的多样性。

3.1政府责任型

政府负责型是由政府负责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在此种模式下,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纳税义务,政府通过养老保险事务来为国民提供养老金,并且进行管理,监督等。它主要规定了是否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是否属于本国公民,对于上班年限、是否参与社会劳动、是否缴付养老保险费并无限制。此种制度通常在福利制度较好的国家才能得以实施。此种制度一般是国家的财政作为经济基础,依据立法让每一个退休公民都能“老有所养”,但是此种机制也有很大的缺陷,首先是在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难以实施。众多人口会增加政府的负担,财政的开支用于养老占了太大比重,致使国防、教育等其他使国家国富民强的机构缺乏资金。

3.2责任分担型

责任分担型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形式,主要由政府、单位、企业、个人等多方共同分担,此种模式有利于养老风险的分散和财务的稳定。在中国以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为主,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3混合责任型

现实中,许多国家在构建适合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时,在肯定责任分担机制的前提下,更鼓励让个人责任适当回归。此种多层次结构的养老保险体系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更新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则以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为主。

4.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相当成就,但就这一制度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世界性趋势,中国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的标准计,已干2000年进人老年型国家行列,不仅如此,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速度还非常之快。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家庭的人口结构模式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家庭或核心家庭取代传统的大家庭格局,家庭的老年生活保障功能在持续弱化。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地区发展差距很大也增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困难。此外基本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压力也在持续扩大。因此,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4.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4.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4.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

4.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

5.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措施

5.1将新农保建设当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剂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切实将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到主要依靠内需推动,特别是农村需求推动。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影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原因。

5.2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

中国分对象设计的公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定是有其特殊背景的,建立城乡统筹、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世界通行做法,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当前要联系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设计,建议将农村养老保险区分为纳费型养老制度与非纳费型养老制度,贫困农民的养老保险初期以非纳费保险为主,主要由财政支出,待收入差距不大时再统一为纳费型养老制度,并积极探索建立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的模式。

5.3完善社会保障机构建设

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工作是由政府部门分工负责管理,不便于公民办理具体事项,同时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当前要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行梳理,将新农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等事项整合为一个基层机构负责或主要由一个基层机构负责,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一个基层机构负责或主要负责,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还可减少农民办理新农保的麻烦,使农民在认识上认定新农保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都是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5.4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比例,提高保障水平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承担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围绕《规划建议》提出的“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建议,中央政府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通过财政收入的增加和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支出等手段,将增加基础养老金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规定中央政府在预算中不断增加新农保支出比重;增强地方财权,提高地方政府在農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补贴比例;壮大集体经济,制定集体补助进入新农保账户的制度;逐步降低个人缴费比例,并推动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制定社会资金进入新农保的办法。

5.5加大宣传引导,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新农保政策性强、涉及数亿农民。试点中采取引导农民自愿参加而非强制参保,固然有问题的复杂性。因此,让农民了解政策,积极自愿投保成为开展新农保试点及今后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采取能让广大农民群众听得懂、易理解、好接受的途径和方式,宣传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提高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推进新农保工作健康发展。

5.6加强监管,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按照《社会保险法》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体制和机制,使监管落到实处,发挥作用。逐步改变当前以县为单位的基金管理体制,探索实施基金省管模式,积极开展基金的增值渠道和运用方向的研究,并对基金的增值渠道、运用方向、保障标准、收支程序、监督等建立明确的规章,规范操作行为,以法制形式将农民这一合法权利确定下来。

篇5:农村养老问题之我见

刘正礼

农村学生厌学现象是一个很多人心知肚明却又避而不谈的问题,因为根据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不能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但实际上,在许多农村学校,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这个标准。

农村学生的厌学现状堪忧,究其原因,有其客观因素,也有其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尽管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农民还远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所以,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而言,早一年厌学,反而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2、学校设备落后。农村学校,学生活动器材普遍缺乏,图书室、实验室、信息技术教育等装备太差或是没有,影响学生读书的兴趣。主观因素

3、学生自身厌学。有多数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成绩低下,只要教师在学习上提出一点要求,他们就有不读书的可能。

4、出门打工挣钱。随着劳务输出的人员增加,影响到部分初中在校生的读书思想的稳定。部分农民经过权衡认识到,与其升学无望,不如早一点出去挣钱,去学门手艺,或者进城打工,反而可以为家里挣一些钱。从而导致学生厌学。

5、教育评价偏颇。教育部门对学校办学的评价,最重要的是教学效果,社会上的评价也是主要考虑学生成绩。教师对学生施以学习重压,部分学生难以承受,于是产生厌学心理。

6、教师教学失策。也有极少数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甚至体罚伤害学生身心,导致学生的厌学。

7、社会重教不够。敬畏知识、重视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没有完全形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厌学自然也不会存在社会谴责与舆论的压力。尽管我们说,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而且是被写进了法律法规中的权利,不完成义务教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是,如果人们无法从中得到什么实惠,并能从中受益的话,这样的法律法规很可能会成为一纸空文。

所以,改变农村学生厌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眼前的实惠和利益表现使农民对教育采取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他们用眼前的实惠和利益来评判和裁决一切。可以说,农村贫困文化对农村学生的辍学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加强农村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所以,应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探索农村教育深层次改革的内涵,诸如价值取向、内容结构等,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促进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2、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

如果是由于学校管理混乱,导致厌学的,要追究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由于歧视、侮辱、体罚学生,造成学生厌学的,要追究学校领导和当事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按照教师道德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加强学校、社会与家庭的联系。

3、签订责任书,形成义务教育监督网络

由当地政府牵头,结合学校、村社联网开展工作。每学期期初和期中,学校将厌学学生详细情况报告政府,由政府召集包村干部以及村委会干部,分头落实责任。对厌学学生的家庭,政府可以依法要求限期改正,必须保证孩子就学。

篇6: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之我见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之我见2007-02-06 12:27:1

4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只有少数地方和单位开展了这项工作,而大多数单位仍然按兵未动,等待观望。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尚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人才流动。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合理的人才流动,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但由于养老保险问题没有解决好,致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流动时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瞻前顾后,同时,事业单位人员的分流、富余人员的再就

业等等,都与养老保险有直接的关系。

改革的必然性不得不使我们认真地考虑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问题。因此,尽快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时代的呼唤,是大势所趋,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一、影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开的主要问题

由于政策的不统一和不配套,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开的难度增大、速度放慢。对于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改革方案。随着自上而下社会保险职能的划转,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较为复杂,必然导致各地出台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没有国家大的政策依据,缺少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工作难度有所加大,全面推开的速度难以加快。

由于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的不一致、不平衡,使不少地方等待观望,工作迟迟不能向前推进。这种不一

致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实施的时间不同。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条件而进行改革,因此时间不一致,具体办法和步骤不尽相同。二是保险的范围不同。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和财政状况,大多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分步实施办法,所以养老保险实施的范围和对象也不同。三是缴纳的标准不同。各地实施养老保险后其缴纳标准都是根据各地的参保在职人数、工资总额、支付的离退休人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测算出来的,所以其缴纳标准高低不一。四是缴费的基数不同。有的以在职人员实际工资额作为缴费基数,有的以在职人员的档案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五是资金来源不同。由于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性质不同,养老保险费缴纳的渠道也不一样。这些不一致性的存在,使那些尚未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地方和单位感到拿不准,为避免少走或不走弯路,迟迟不肯付诸实施,一拖再拖。

企事业单位之间养老保险的不平

衡状况,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是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平衡性。由于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逐渐拉开了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特别是对县级地区来讲,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景气,职工工资普遍较低,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加之企业、事业退休养老待遇计发办法的不同,造成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的不同。二是个人帐户制度的不平衡性。由于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待遇计发办法未改,虽然实施了个人缴费制度,但是未设立个人帐户,退休人员所支付的养老金全部在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无法体现缴与不缴、缴长与缴短其养老保险待遇的差别。三是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不平衡性。目前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结算大多采取“差额结算,差额拨付”的办法,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是社会保险机构委托单位代发,少数事业单位迟发、不发或少发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二、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的原则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计划下一篇:德育活动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