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法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混合式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针对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为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革新成人教育教学背景、内涵及优势,以东城区职业大学为例,在平台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设计、课程形态变革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其效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推动了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第一篇:混合式教学法论文

基于微助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微助教平台为支撑,对该门课程分别从课堂创建、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基于微助教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法教学改革的实施。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了该教学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确实提升了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微助教;教学改革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课程,而计算机的基础技能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混合式教学法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目前,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也提出过很多的方法,如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如何针对当前具体的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新媒体的结合,研究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性不强。本课题尝试基于微助教可以作为承载教学实验平台的可能,以及混合式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良好效果,所以考虑将两者做一个结合,案例素材的选取以微型化为主,以微助教平台来推送微型案例,构建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1概念界定

微助教,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田媛和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团队在2016年3月推出的一款真正面向高等教育的课堂互动轻应用工具。它具有操作方便、易于实用、良好的过程性评价功能等特点,另外,提供课堂快速签到、课堂测验、在线提交作业等多种互动功能。通过微助教,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手机进行快速签到 、答题和讨论,并且可以完整的记录课堂出勤率、课堂发言和课堂测验等内容,便于教师后期进行综合评价。

而混合式教学,指线上网络课堂与线下课堂教学,教师线上提供课件、习题、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根据在线学习反馈的数据,教师离线选择内容,实现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整合。混合式教学将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主要包括网络平台和在线资源库的构建以及教师、学生主体。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结合线下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教学,将教学资源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重组后发布到网络平台;而学生借助该平台,依据自身需要自主进行碎片化学习。

2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1微助教注册与建课

在使用微助教平台前需要进行平台账号登录注册,教师和学生注册成功后,教学需要在平台中创建课程,学生然后加入该课堂。

2.1.1微助教注册

微助教平台支持手机端注册和PC电脑端注册。通过手机注册更方便,首先微信关注并进入“微助教服务号”,点击底部“教师”按钮,找到相应的功能按钮,填入教师身份信息,完成注册后即可。PC电脑端的注册是通过微助教官网进行,注册较为简单。注册成功后,登录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微信账号扫描进行登录,方便快捷。

2.2.2创建课堂

注册成功后,开始建课和邀请学生加入课堂,创建课堂需要在PC端进行,手机端可以查看创建好的课堂及邀请学生加入课堂。进入官网,登陆微助教平台,根據提示填写课程信息,完成后保存即可。注册后进入创建的课程首页,可以进行课件上传、题库建立等课程资源的创建。最后,课程建立后,会自动生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课堂编号和二维码,接着便是通过该二维码或课堂编号邀请学生加入课堂。

2.2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第一次上课时,指导学生扫码加入创建好的课堂,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信息。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从课前环节教学资料、课中环节考勤与互动、课后环节反馈与提高这三方面进行设计构建。

2.2.1课前环节

首先,教师完成课程资源库的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等内容,课堂资源库以章节编号设计管理,包括各章节教学课件、知识点测试题目、讨论等。同时,教师也要创建组卷,设计不同层次题目,编辑组卷的标题、难度及答案的设置,用于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测验。

其次,发布资源及学习清单。教师对加入课堂的学生进行基本信息维护后,以实际教学班级为单位,根据教学要求组织整理发布教学资源。学生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教师发布的相关资源,按照课堂学习要求进行课前环节的预习与自测。

最后,问题反馈。平台提供了专门的问答区,方便学生进行问题反馈。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2.2.2课中环节

根据反馈的结果,教师讲解重难点知识及大家反馈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平台的考勤签到功能,迅速完成课堂考勤签到,如图2签到界面所示,出勤和缺勤信息一目了然;知识点抽查直接采用随机“点答”功能,使同学们注意力集中,利用平台的“答题”“天天快答”等功能区进行课堂练习,保持课堂的良好互动。教师也还可以利用平台的“讨论”功能设置讨论主题,完成对难点内容的讨论学习,讨论的结果可以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发送到本课堂,而教师可以将讨论结果以词云或图片墙形式显示在多媒体的投影仪大屏幕上,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2.2.3课后环节

课后环节主要包括课后作业和课堂反馈。教师通过微助教平台“作业”功能发布作业,供学生巩固复习,学生可以上传已经做好的作业到平台上,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平台会客观真实地记录每一次的评价结果,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学生线上查看作业批阅情况,获得反馈,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反馈是学生对本次授课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师线上查看反馈结果,然后实时了解学情,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3基于微助教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课题组参考文献进行问卷设计,对两个授课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实验班采用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班使用传统授课方式。课题组一共设计了6个问题,每个问题受访者根据莱开特量表按照1-7分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量化打分,问卷结果如表1所示。

3.1平台功能便捷,降低了学习难度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全部高于对照班级。在学习热情方面和教学手段优化方面都高出对照班级学生2分,平台功能和听课效率的自评效果也明显高于实验班级,这说明新的教学手段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具有显著吸引力。对教师来讲,微助教的使用在课堂控制、过程评价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如平台的“签到”和“点人”功能、课堂讨论和弹幕问答等功能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课堂氛围。此外,系统自动记录的教学过程数据也能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3.2改变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

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必定会改变教师原来传统的备课,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了学生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可以碎片化学习要求,学生可以灵活方便地进行预习、复习和答疑,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4结束语

由于微助教平台功能便捷易上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微助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为同学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方便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然而,课程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推进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并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蓉琳,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6,(06):80-81.

[2]张菁,张鑫.启发式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J],2010,(12):63-65.

[3]陈海玲.雨课堂+PPT教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7,45(20):163-164.

[4]胡静.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學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25.

[5]吕娜.混合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9,05:116-118.

[6]赖周静.微助教的教学应用效果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41):266-268.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jzyb-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荣传(1981-),男,江西新建人,硕士,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化与数据挖掘、计算机教学。

作者:郭荣传 杨琴 曾青霞

第二篇:混合式教学革新成人教育教学

摘 要: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针对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为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革新成人教育教学背景、内涵及优势,以东城区职业大学为例,在平台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设计、课程形态变革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其效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推动了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革新;成人教育

一、混合式教学为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新趋势。“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着变革,转型以及融合,而“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融合,对教育的各个层面,环境、课程、教学、学习、评价,教师发展等产生了系统性的变革,可以实现灵活、开放、终身、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显然,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成为目前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下教育教学要面对的问题。混合式教学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于一体,顺应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这一理念,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信息社会的到来要求成人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适应性强、职业技能过硬、具有高素质创新性的人才。然而现阶段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目标上,目前的成人教育多以拿到文凭为主要目标,难以适应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生要求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与素质、提高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素养等要求。二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学生日常获取知识的需求,学生兴趣不高。三是现有教材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学生满足兴趣、岗位、职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四是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被动的填鸭式学习,教学方法死板、教条,不能满足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可见,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针对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已然成为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混合式教学内涵及优势

(一)混合式教学内涵

混合式教学是指集中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论的混合、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形式的混合、教学内容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教学评价的混合等 。

(二)混合式教学优势

成人教育不仅包括学历教育,还包括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等,成人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在校的学历生,还包括更多的社会人。他们对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对信息技术使用等需求更加迫切。混合式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满足成人学生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使学习无处不在;二是依据互联网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可以精确了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满足成人学生个性化指导的需求;三是互联网提供的知识来源丰富,信息获得速度快,满足信息化学习方式需求;四是根据大数据,提供成人学生适用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适应性和实际需求;五是提供线上线下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供给;六是学员之间交流与共享的实时性更强等;七是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三、成人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自2015年起,通过引入“清华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了混合式教学实践路径,平台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设计—课程形态变革。

(一)搭建混合式网络教学平台

2015年初,引入清华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THEOL网络教学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制定了环境建设——试点推进——教师培训——全员参与——建立标准——技术支持——示范引领——全程督导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路径。该平台可以实现“优慕课”App,即与网络教学平台配套的移动端网络教学平台,也就是说学生使用手机或移动设备也能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该平台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重构、生成等,还能随时随地登陆学习,进行小范围的“共享教育”“师生实时沟通”等,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多样的学习方式。截止到目前,学校网上教学平台共有学生用户2755人,教师用户55人,建设课程356门,师生参与度达到100%,系统目前累积访问3432858人次。

(二)重在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一方面学校层面聘请清华大学混合式教学专业团队,面对全校开展系列混合式教学的系列培训,包括:观念更新,将信息技术与传统面授教学相融合提高成人教育教学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内心,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应用于日常教学;实习操作,帮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专业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借鉴国内外经验,依据学科与成人学习特点做好混合式教学设计;解决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们形成“混合式教学研究学习共同体”,将混合式教学理论不断应用于实践,从教学设计,到方法应用,再到模式创新,相互学习,组织交流研讨。经过2年多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摸索,形成的《商务外语试听说》《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基础应用》等混合式教学实践案例课程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不但增强了教师们对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自信心,而且提高了成人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并乐于尝试混合式教学改革。

(三)“一体化”混合式教学设计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是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使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应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为了混合开展教学活动,想要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与教学目的的达成。在混合式教学培训的同时,教会老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即面授课程与网上教学必须一起设计,而不是“两张皮”。在全校范围内提倡从之前的借助网络平台单一的“建资源”转变为全面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首要第一步是课程整体架构的设计,学校研究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和混合教学模式下的面授计划,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大纲要求,原则上网络教学占到总课时的30%—50%,并将学生网上学习的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必须按比例设计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并强化过程互动、即时交流,采用了线上阅读资料、分组讨论、提交作业,线下课堂答疑、体验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學生自主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混合式教学课程形态变革

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为了更好地、有效地实施混合式教学,学校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线上课程设计思路:一是依据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充分考虑相关度、整合度和扩展度。相关度是指教学资源与教材相关的程度;扩展度是指扩大知识面,增加学习功能;整合度是指将内容综合、加工和处理水平。二是力求教学程序清晰,结构完整。三是确保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实用。在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在课程结构、课程表现形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将课程原有的结构打乱,基于专业知识、规律、逻辑对教学内容依据市场需求与职业岗位重新划分,将传统的课程划分为通用素养课程、职业专业课程、实训实践课程三类课程。课程内容方面将知识与职业技能紧密融合,通过项目化设计来完成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用性知识,帮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在线课程成为常态,课程实施从课堂扩展到网络。课程评价方面,除了考试评价,过程评价,还采用互动评价,通过师生,企业与学员,资格认证等互相评价,将知识目标转化为职业素养与技能,满足学生适应岗位需求,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http://www.ict.edu.cn/news/n0/n20150306-22716.

[3]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4]郭心毅.混合式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成人教育,2016(8).

[5]吉兵.远程教育中混合式学习模式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2).

作者:崔文杰

第三篇:混合式教学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探讨了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2017级“5+3”临床医学学生70名,按班级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研究组采用翻转課堂联合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表和考核成绩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88.3±8.4)分,高于观察组的(83.3±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外科学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外科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传统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南京医科大学“十三五”第二批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翻转’理念与案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探索”(2019ZD008)

[作者简介] 李 芝(1979—),男,江苏镇江人,医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教授,主要从事心胸外科临床研究;黄华兴(1978—),男,江苏镇江人,医学硕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正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外科学研究;王晓伟(1971—),男,江苏泗洪人,医学博士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心脏外科临床研究。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核心课程,它结合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人才非常关键的环节[1]。传统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以讲授法作为主导方法[2],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被忽视,且缺少讨论和探讨过程,不能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还缺乏反馈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的思考,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反馈,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均相似,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育,这一方面导致教师的部分劳动得不到回报,从而在后继的教学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积极性和创造性,易产生职业倦怠;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外科学感觉乏味,排斥课堂教学,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以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堂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又被称之为“颠倒课堂”或“反向教学”。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典型案例,通过模拟或者创设临床上的事件或场景,让学生亲临案例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或研讨进行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均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非单向的进行知识传授,在教学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了提高外科学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探讨了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其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017级“5+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70名,按班级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研究组中,男15名,女20名,平均年龄(20.5±0.6)岁;对照组中,男13名,女22名,平均年龄(20.6±0.5)岁。两组的性别和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及学时数均相同。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课前教学团队集体备课,进行教学视频及教学案例的筛选。教师提前一周将学习要求、教学视频及案例提供给学生,以供其自行下载和学习。(2)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仅作为参与者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重视双向交流,随时把握讨论方向,引导学生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教师最后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问题,并布置课后作业,通过微信或QQ收集作业进行修改反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并发放调查表了解教学效果。

(三)观察指标

两组考试均采用相同的理论试卷,比较两组学生外科学理论的考试成绩。教学效果调查表从是否满意教学模式、是否利于教学内容记忆理解、是否锻炼诊疗思维、是否有学习兴趣、是否自主学习及是否有文献检索和阅读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包含是、否两个选项。

(四)统计学方法

通过Shapiro-Wilk检验对连续变量资料进行正态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Student 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M(P25,P75)]描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n(%)]描述,采用chi-square 或 Fisher exact检验。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考试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采用两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成绩(p<0.05),见表1。

(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

一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为100%。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外科学知识技术更新快,涉及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难懂、难记。受传统高等教育观的束缚和影响,外科学教学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欠佳。传统外科教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有限。广大教师习惯于利于课本、教参及试卷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单调,这限制了学生诸多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诊疗思维和信息素养的培养。(2)教学理念教条。传统外科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客”,忽略了教与学过程中的主—客关系,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教师唯教材、教案和讲义至上,用教师的思想、观点、认知、语言和行为代替学生思考,而学生始终处于被迫接受的状态。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缺乏反思。外科学教学长期以来强调备课和课堂教学环节,但对课后的总结和反思缺乏要求,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反馈,反之亦然,无法持续改进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方式都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公认的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互动交流的有效模式。案例教学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代爾

(C.C.Langdell)教授于1870首创,该教学法随后在西方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通过使用实际案例,引导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来提高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是美国迈阿密大学Maureen Lage等在2000年提出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被彻底颠覆,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获得教育资源,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不再单纯的依赖教师来获得知识,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而教师则成为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在课前,教师提供学习目标,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进行信息的传递;在课中,通过互动来完成知识的吸收内化;在课后,评价的跟进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给予学生有效的辅导[4]。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其中特别强调了及时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医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紧跟医学的最新发展,深入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不论是教学的实践者、研究者,还是政府,国内外都对混合式教学基本达成了共识: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5]。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已演变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6]。在教学维度,混合式教学被重新理解为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混合,而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具有高度参与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其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学目的明确,知识内容全面,理论联系实践,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研究临床成功与失败的病例,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安排学习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自主探索并开展发现式学习,提高探究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CBL提供了学习目标,FC提供了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案例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在课上进行互动交流来完成知识的吸收内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为外科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仍存在许多困难。一方面,对学生自律性要求较高,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学习存在困难;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互联网资源及技术,能将教学内容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并且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具有广阔前景,但也面临着挑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Sideris M,Papalois A,Theodoraki K,et al. Promoting Undergraduate Surgical Education: Current Evidence and Students’ Views on ESMSC International Wet Lab Course[J]. J Invest Surg,2017,30(2):71-77.

[2]王旻,王欣宇,邹永波,等.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在外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7):1229-1230.

[3]McLean SF. Case-Based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al and Health-Care Fields: A Review of Worldwide Literature[J].J Med Educ Curric Dev, 2016(3):JMECD.S20377.

[4]Lewis CE, Chen DC, Relan A. Implementation of a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to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in the third-year surgery clerkship[J].Am J Surg,2018,215(2):298-303.

[5]Cappi V, Artioli G, Ninfa E, et al. The use of blended learning to improve health professionals’ communication skills: a literature review[J].Acta Biomed,2019,90(4-S):17-24.

[6]Liu Q, Peng W, Zhang F,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Blended Learning in Health Profess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Med Internet Res,2016,18(1):e2.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in Surgery Teaching

LI Zhi1, HUANG Hua-xing2, WANG Xiao-wei1

(1.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China; 2.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Surgery,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China)

Key words: teaching surgery; flipped classroom; case-based learning; blended teaching mode

作者:李芝 黄华兴 王晓伟

上一篇:园林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情境认知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