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小编精心整理了《应用题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它也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小学生在应用题的训练中,不仅可以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还能在应用题解答中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数学思维。

第一篇:应用题教学论文范文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地接受知识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启发式教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及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是否得当。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的接受知识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下面我将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谈两点自己的体会:

一、启发式教学要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使数学问题变为生活现实

在课堂教学中从提出问题入手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问,学生答。这时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比较、判断、概括,使之回答问题。这一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加以纠正、补充和小结,使问题得到明确的解决。另一种是教师问,教师答。教师作答时应指出所提问题的实质,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解决所提的问题。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下面两种现象。一是问题提的过于简单,学生无须思考就能答出“是”或“不是”。二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或难度较大的问题,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又不作适当的启发、诱导就让学生回答,结果是学生答不出,也产生不了“启发”的效果。

恰当、合理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整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例如,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老师根据学生的零用钱作为信息:“李明带了14元钱,花了6元,剩下8元。”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条信息提出一个关于分数、百分数的数学问题,就把学生带入了身边的情境中。又如,在进行工程问题教学时“老师留了90道口算题,宋雪完成需要15分钟,赵岩完成需要30分钟。“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提出数学问题。一般学生会简单提问:宋雪每分钟完成多少题?赵岩每分钟完成多少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示:如果宋雪做了10分钟后余下的留给赵岩做,赵岩还需要多少分钟完成?这样可以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这里学生既获得了较系统的知识,又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人们对启发往往有些片面理解,误认为是有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才是启发,其实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不仅仅在于一问一答,而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透彻地分析、理解、领会教学内容。要想恰如其份地用好“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的原由讲清楚,并使学生对某些未知的东西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并把它当作明显而又合理的结果加以接受。

例如,教学“小李要打一份24000字的稿件,5分钟打了600字。照这样计算,小李打完这份稿件需要多少分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讨论分析,找准题中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样,便使学生认识到:工作总量是已知的,要求工作时间,应先求出效力的工作效率。所以这道题的关键是先求小李的工作效率。由于找准了题中的中间问题,也就找到了解题的途径。

又如,教学“刘小华家种黄瓜50平方米,茄子是黄瓜的4/5,种的西红柿是茄子的3/4,问种西红柿多少平方米?”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线段图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从而分析出三个菜地间的关系,找出解题途径。

三、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演示把调查物品价格、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引入应用题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获取知识,教师进行适时启发、点拨、归纳。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用品出题:“李辉的书包原价32元,现降价25%,学生解答后,可以小组为单位,一人出题其他组员解答。这样,不仅达到一题多练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想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北生.教学艺术[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4.

[2]董国华,龚春燕.中小学课程教学艺术[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

[3]季素月.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杨光 李琳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它也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小学生在应用题的训练中,不仅可以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还能在应用题解答中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逻辑思维

前言

在小学数学中,教师怎样讲解去讲解应用题,关系到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利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数学结构就是运用题目中各种已知条件,来解决未知问题。一般在解决问题之前,都会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的问题,再具体分析问题后罗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时常会犯同一个问题,审题不仔细,无法理解题目含义,把题目想的过于复杂等。例如在经典应用题题型“青蛙爬井”中,通常会出现反复的问题,比如,青蛙白天能爬30米,夜晚会下滑20米,井深共70米,问青蛙几天可以爬出?在这道经典题型中,学生通常可以很快的将已知条件列举出来,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青蛙一天可以爬10米,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计算天数时得到7天的错误答案。原因是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忽略题干,例如本题中的已知条件,白天可以向上爬出30米,所以在第6天的时候青蛙已经爬出深井。对于审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让学生练习自己编写应用题入手,让学生尝试编写应用题,由家长检查题目是否合理,有没有逻辑漏洞,自己做出答案,经过这一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力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景对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中,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题目不好理解,题目大多脱离实际生活,题型比较复杂。因此从教学方面来看,教师更需要注重的是训练的方法[1]。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应用题时,可以读懂题干,也熟知运算规则,顺序和步骤,但是无法对应题目内容,教师就需要在情景对应上仔细思考如何合理的将应用题与生活连接起来。例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鸡兔同笼”中,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给出提示,让学生思考,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无法将提示通过想象具象化出来,造成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小鸡和小兔子的形象映在黑板上,再由老师提问,“小鸡和小兔子的区别是什么”?学生会回答“小鸡有两条腿,小兔子有四条腿。”再由老师引导,将问题一步一步解决,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参与感,从而带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2]。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应用题中,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布置任务,由学生在家长陪同下购买总价格不超过两元的多个物品,在课堂上组织以物换物的游戏,在与他人交换心仪的物品时询问价格,最后交换完成时计算自己手中剩余的物品价格与初始价格是增多还是减少,再让学生将交换的过程记录下来。完成之后由教师告诉学生,学生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应用题的雏形,应用题源自生活,當遇到决绝不了的问题时,不如将题目的内容换成生活的常识,自己动手去操作才会更好理解。

三、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的培养应当从小做起,在初次接触数学时,教师就应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犯一个独断的毛病,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同时要有创新性,不要让学生思维固化,例如12+1也可以等于1,在时间上,12时+1时等于13时,13时等于下午1时。这就是一个新的思路,很多问题换个角度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再比如,经典应用题“换金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的题型。题目是,有一个地主招募了一个工人为他工作,工人的工资是每天1根金条,工人一共要工作7天,而地主只有一根长度为7天总工资的金条,地主只能在这根金条上切2刀,问,在不拖欠工人金条的情况下,地主要如何分配金条?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使用线段法,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一条线段,将已知条件列举出来,如,总长度为7,每天要付1根,只能切2次,规定时间由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超过时间可以由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选一人将讨论结果与全班分享,教师负责记录每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将各组思路串联在一起,给出解题思路,在第一天时切下长度为1的金条,在第二天时切下长度为2的金条,并将第一天长度为1的金条换回来,第三天时,将长度为1的金条再给工人,第四天时将前三天的金条换回,依次类推直到第七天将全部金条给与工人。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大于在课堂上被动的练习题海战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也会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

总结

教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在应用题解题中的正确率。只有教师不断创新更改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培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67-168.

[2]师建林.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9(30):68.

[3]景贺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9(18):163.

作者:王进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考量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综合掌握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中的应用题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强的知识综合性,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答时对知识的储备量和应用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对文字有较强的理解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层次,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的不断训练,才能让小学生在面对应用题不会慌乱。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部分都应用在应用题上。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和的问题,由于小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因此在解决应用题时会出现很多漏洞。为了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见的问题,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一些难度适宜却又不缺乏新意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每个公式都相互串联起来,让学生做到对知识全部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知识不够理解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枯燥的数学课堂没有兴趣,所以学生在实际解题时对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毫无印象。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题又是题目复杂,难以理解的一种题型。小学生习惯于解决题意简单明了的题型,反而对这种文字冗长、题意复杂的题型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越来越厌倦这类题型,对应用题的练习越来越少,导致学生的解题能力越来越弱。小学生对应用题的练习减少,自然对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降低,因此学生在做数学习题的过程中不会很得心应手,从而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成为了小学生的弱点。

2.應用题与实际生活没有紧密结合

在小学生进行实际生活问题解决时突然发现思绪混乱,那是因为在目前的教学压力下,数学教师没有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像结合。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考试,而教师为了让小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与练习,但是却忽略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学生在遇到生活实际问题时往往无法将其与数学知识向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审题困难的情况。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审题习惯

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题意,从而更好的解决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审题的重要性及审题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审题审的好,学生在理解题意整理解题思维时才能更加顺利,审题是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重要步骤。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在初次遇到文字繁杂冗长的应用题时会感到无助,然而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题意进行整理,筛选出有用的句子和数字,为成功解决应用题形成良好的开端。

例如,一工地买来面粉708千克,已经吃了5天,每天吃了62千克,剩下的吃了10天才吃完,剩下的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一点一点的筛选出有用的文字和数字,再将所有内容进行整理,思考出解决办法。如,可以先计算出5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再用全部的千克数量减去已经吃了的,看看剩下了多少,剩下的再除以10天,就是10天内每天吃了多少千克面粉。这样通过一步步的筛选已知条件,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应用题整体题意。

2.培养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常练习的都是文字简短,题意明了的题型,在练习这类题型时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够随着题意进行活跃。但是当小学生遇到复杂的应用题时,学生的思维逻辑便会出现停滞。因此为了让小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也能思维活跃,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训练,由简到繁一步步的进行练习,让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思维活跃。在对应用题进行练习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决应用题,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网。

例如,学校购买大小黑板共花费400元,大黑板每块42.5元,比2块小黑板的价钱还贵2.5元,大黑板买了8块,小黑板买了多少块?在这个问题中,首先让学生找到有用地文字和数字,其次是让学生对这些数字进行整合,最后是让学生根据数字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这道应用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算出8块大黑板所花费的费用,再要计算出每块小黑板的费用,总花费减去大黑板花费的费用再除以每块小黑板的费用就可以得出购买的小黑板的数量。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要慢慢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才有助于学生对应用题的解决。

3.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融入的生活知识也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决时能够联想到生活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从而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例如,小明一家一周吃21千克的米,那么小明一家6月份要吃多少千克的米?在这个题目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已知条件,其次根据问题中的3个数字进行整理。在进行解题前,要让学生知道6月份共有多少天,再对题目进行计算。首先算出小明家一天吃多少千克的米,再用每天吃的千克数乘以6月份的总天数,就是小明家6月份总共吃的米的重量。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将一些生活知识融入进应用题中,为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奠定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对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目前数学教学来说,学生对知识不够理解,教师没有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没有紧密结合成为了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阻碍。为了数学应用题教学更好的开展,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的正确解题思路,并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立萼.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对策探究[J].学苑教育,2021(24):67-68.

[2]陈留斌.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提升的探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作者:张美珍

上一篇: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下一篇:青少年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