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训练对于培养听障儿童自信心的意义

2022-09-11

儿童时期是促进自信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都很关键,然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等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环境声音及言语声,他们被称为听力障碍儿童,即听障儿童,他们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特殊生活经历与独特的情绪情感体验,加上家庭、学校中的一些不良教育方式以及社会中对残疾人仍然存在着有意无意的歧视等原因,使他们可能比健全的儿童面临更多的挑战,也更容易产生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听障儿童对自己不够自信,具体表现出孤僻、内向、退缩,过分敏感、羞怯等人格特征。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对聋生培养的总目标中提到:要使聋生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聋生自尊、自信、自强和自立的精神。同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指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听障儿童自信方面的培养。

一、自信心对听障儿童的重要性

自信心,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人格的健康发展。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就有“吾心信其成,则无坚不摧;吾心信其不成,则反掌折枝之易亦不能”的论述,指出了自信的重要性,当我们建立了自信,思想上也会变得乐观、豁达,从容激发我们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如同火,可以焚烧困难,照亮智慧,相反,如果我们被自卑所包围,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否定自己的能力,对生活感到沮丧和失败。特别是对于有别于正常健全的特殊听障儿童而言,自信心是一剂强有力的针剂,在面对认知能力相对滞后、人际交往中容易表现出紧张、焦虑、敏感、自卑等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出现较晚并缺乏独立性等诸多的问题和困难面前,拥有自信和具有积极克服困难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这个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肯定自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生活的美好,可见,自信心是听障儿童应具备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同时,对听障儿童的自信心培养也是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舞蹈对于培养听障儿童自信心的意义

舞蹈,是个体通过肢体语言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发于情而形于体,作为一种非言语性的身心整合的方法,可以将内心深处的焦虑、悲哀、愤怒等情绪安全地释放出来,人类经验表明,无论是对胎儿还是老人等各个年龄段人群,都能主治或辅助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和神经症,尤其在处理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早在古代,舞蹈和治疗的关系就被人们所认识,在《吕氏春秋·仲夏纪·五曰》中有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阳道壅塞,不行其序,民气郁瘀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可见舞蹈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情绪抑郁和筋骨不适。

1、舞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释放情感,提升听障儿童的自我意识

舞蹈表情达意的媒介是身体,作为听障儿童,除了听他们什么都能做,尤其是对于身体语言本身的感受和理解会比普通人更加敏感和细致,通过身体自发性的舞蹈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绪,这也恰好弥补了口头语言的局限性,使听障儿童真实的体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而体验是舞蹈心理治疗的主要程序,体验动作所带来的身体感受,是舞蹈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颜色、环境、各种道具和练习活动,营造积极的氛围,让听障儿童感受和表达自己,透过动作带动身体诉说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使其动作与内心发生连接,在此过程中,听障儿童能感受身体,倾听身体的语言,接收其表达的信息,实现身心的沟通和交流,认识舞蹈与自我和内心连接的价值,对于提升其存在感和培养其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2、舞蹈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舞蹈课堂本身就是人际互动的情景,这为听障儿童创造了一个安全、接纳和支持的环境,和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一样,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在舞动治疗中具有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当以一个群体的方式聚在一起跳舞的时候,能够明显减少听障儿童身心的孤独和不安感。生性敏感自卑,内心世界却极其丰富的这一群体,在身体的舞动和节奏的带领下,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归属,进而增进个体在团体活动中自我表达的勇气,使自己更加自信。

3、舞蹈可以补偿听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缺陷,使其身体、智力和整体个性都得到发展。

听障儿童在长期失去听力的情况下,由于不能通过自然途径模仿和学习语言,失去了发声和说话的能力,在聋的同时会伴随哑的情况,而耳聋和哑则使得他们的词汇积累缓慢,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能力弱,语言实践少则而引引发聋哑孩童感觉、知觉、记忆方面的困难,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通过舞蹈中身体动作的表达和经验积累可以得到特殊儿童缺陷之外的心灵体察和意识建构的有效补偿,表达形式的转变把身体动作经验带到意识层面,身体的自发性表达,便成了进入内心世界的媒介。

综上所述,通过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能够让听障儿童得到满满的自我成就感以及自我肯定,也一定能够使其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去面对和适应未来的现代化社会。

摘要:自信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个体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一种心理素质,也是个体向着既定的目标拼搏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基本动力。然而,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家庭、学校中的不当教育,以及社会中对残疾人仍然存在着有意或无意的歧视等原因,导致很多的听障儿童对自己不够自信,具体表现出孤僻、内向、退缩,过分敏感、羞怯等人格特征。舞蹈,它发于情而形于体,是个体通过肢体语言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舞蹈者通过接受力效训练,能够使心理的、生理的矛盾冲突获得缓解和协调,因而,舞蹈训练对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听障儿童,通过科学的舞蹈训练,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使其能够顺利适应未来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听障儿童,舞蹈,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乌兰图雅.关于儿童自信心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6

[2] 孙琳芳.舞蹈教学对济南市听障儿童身体素质相关指标及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9

上一篇:油井动液面自动测试装置的相关技术研究下一篇:基于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