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022-09-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务管理系统也摒弃原有的人工手动排课模式, 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进入电脑自动排课时代。而数学模型和算法的建立过程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必须考虑全面才能建立出合理高效的排课系统, 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务管理效果。

一、合理高效排课的规则和限制条件

(一) 合理高效排课的规则

在教务管理系统中, 要想达到排课方案合理与高效, 应该遵循以下几个规则:首先, 班级的总人数不能大于教室的容量。其次, 如果教室总个数大于班级总个数, 那么选择剩余大教室。再次, 如果离查和相同, 则选择离差平方和最小的方案。举例说明:假设班级A人数为50, 班级B人数为60, 教室A容量为60, 教室B容量为70, 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1:班级A使用教室A, 班级B使用教室B。

方案2:班级A使用教室B, 班级B使用教室A。

在这种情况下则应该优先选择方案1, 因为选择这个方案则每个教室都留有周转空间, 而方案2中教室A完全满员, 一个多余的学生都不能增加了, 而且虽然两个方案的离差和相同, 但是方案1的离差平方和更小, 因此根据上述规则, 更合理更高效的就是方案1。

(二) 排课的限制条件

若要保证教务管理系统中排课模型和算法互相不冲突, 则应该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 首先, 同一班级在任何时间段里只可以排一次。其次, 同一个老师在任何时间段里只可以排一次。再次, 如果合班一起上课那么需要保证教室容量足够, 如果分班上课则需要保证不是同时[1]。

二、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在建立排课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需要实现的目的是将固定的资源分配给不同需求的多个主体,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资源分配模型, 具体来说: (1) 需求集合。在建立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的过程中, 需求集合就是需要安排的课程, 包括课程名、学生人数以及教师。如果假设某年级专业的开课数为N, 设为A1, A2…An再假设开班数最大的课程为M, 假设A1的课号是A11, A12…A1m那么我们可以建立M×N矩阵如下:

这个矩阵中的每一项都是一个课号, 每一行的课程均是同一个, 开班数小于最大课程数M的课程就用重复的课号来补充[2]。 (2) 资源集合。在建立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的过程中, 资源集合就是教学时间段以及教室。 (3) 约束条件。在建立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的过程中, 约束条件包括映射约束和软约束。映射约束是指在矩阵中需求的元素个数<=资源的元素个数, 而软约束指的是需求元素和资源元素的多维性与不确定性。 (4) 排课结果。排课结果即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时间以及地点的分配结果。 (5) 排课过程。在进行资源分配之前, 先将一些特殊约束条件的需求进行人工设定, 然后再进行自动排课过程, 具体流程参见图1所示:

具体进行排课时, 算法如下:假设需要回溯的层次数为Hs, 在M×N矩阵中的元素设置为0和1,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按照需求的优先顺序来进行排序, 元素总数为N, 可以获得元素个数为M的需求向量为B, 进行资源排序的向量为C, 检查有没有满足映射约束以及软约束的条件, 不满足的情况下继续分配下一个, 如果所有资源都无法匹配, 那么就进行回溯, 并设置变量对其进行标识, 以待后续人工分配。接下来继续分配B中的下一个元素, 直至所有元素都分配完成, 程序才运行结束, 完成排课过程[3]。

三、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一) 初始化

初始化是在排课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 统计每天的课时数, 并将教学任务总和初始为排课任务总和, 按照设计好的算法生成数学模型, 以此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

(二) 自动排课

按照设定的算法以及条件自动完成排课并且提供结果反馈信息, 比如提供当前正在进行的排课信息, 对未完成安排的任务进行标识, 以及显示已经完成的排课计划。

(三) 人工调整

对于自动排课遗漏的任务则需要人工介入, 还有对时间以及场地有特殊要求以及临时调课的时候, 需要人工进行调整。

四、结束语

资源分配模型不但容纳了多维的条件约束, 还很好的解决了资源与需求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这种算法的排课过程的数学模型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与合理性, 从而进一步达到了提升教务管理水平的目标。

摘要:本文从排课数学模型和算法的规则以及约束条件出发, 给出了具体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并列出了这种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排课,数学建模,教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柯广利.基于优先选择算法的中职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4, (1) :43-46.

[2] 孟津.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 (17) :147.

[3] 陈冬亮.排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 (17) :12.

上一篇:浅谈舞蹈训练对于培养听障儿童自信心的意义下一篇:提高液体收率的上进料延迟焦化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