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研究

2022-09-11

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传统文化的扶持与宣传力度, 而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被逐渐推广到高职高专院校中, 并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成效。高职高专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所以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武术技能和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了解以外, 还更加重视对学生基本的能力培养。在此背景下,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笔者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武术运动的特点分析

在传统文化几千年发展过程中, 武术不仅吸收了自然界的生息和阴阳五行之变的唯物整体观, 而且它是从人的角度出发, 除了强身健体、养身、防身的特点外, 还逐渐表现出医疗、健美甚至娱乐等特点[1]。近年来, 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始重视武术课程开设, 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从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内容, 已不再是片面的以体育达标为中心, 更多的注重武术技术的精细和技能多样化。同时, 高职高专院校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开设武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武术与学生职业能力的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对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能力, 比如沟通表达、创新以及协作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高专武术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是学生在就业以后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因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基本都在校园内, 与社会接触较少, 缺少社会经验并且各种价值观念尚不成熟, 大多数学生都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但是在就业以后, 工作岗位要求员工能够团结协作, 提高效率, 创造价值。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 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开展武术教学中, 可以根据武术的特点选择小组练习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等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在长时间接触和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职高专武术教学中, 动作比较多, 要想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重视动作的细节, 规范学生的动作, 再勤加练习。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体现学生在武术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中, 因为武术教学经验不成熟, 教学基本都是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学生练习的固定模式, 教学方式比较机械化、灵活性差, 学生对每一个武术动作要领掌握不到位, 而且一个动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动作[2]。在自主学习模式中, 教师负责指导学生, 而学生主要是预习学习内容, 在课堂上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动作要领。在对武术动作有一定了解以后, 教师再讲解, 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也能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学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进一步拓展知识, 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着积极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会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以后工作中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提升自己, 为就业和未来的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武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强身健体, 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锻炼人的意志。而当代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经常会因为生病耽误学习, 即使是简单的感冒, 也会存在“虚惊”“夸大”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 学生的意志缺少, 身体素质水平整体偏低, 需要加强体育运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武术课程, 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点, 而且对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十分有效。同时, 用人单位和企业也必然希望自己的员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和道德品质, 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为企业带来最大化效益[3]。所以, 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让学生理解武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高职高专武术教学实践来看, 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到更多。武术教学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而是要求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开拓、去创新。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 让学生去探索和寻找武术动作规律,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此外,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校内外武术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当裁判,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敢于表达的能力。所以, 通过武术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学习武术知识、武术动作以及强身健体,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 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 在社会上有很多武术培训机构, 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学习武术, 也有很多家长希望通过学习武术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所以, 在高职高专武术教学中, 通过加强对学生武术技能的教学, 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对于以后发展武术培训机构等职业都起着积极作用。

三、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高专武术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建议

(一) 创设武术教学情境

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真实的事例和实战视频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实战视频可以让学生观察别人的动作要领、攻防内涵, 加深理解, 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或者, 在学习太极拳时教师可以配合着音乐让学生练习, 不仅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节拍控制好动作速度, 而且在音乐氛围中可以让学生找到练习太极拳的感觉。

(二)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武术课堂不显得严谨,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武术的效率。而且大量的实践也表明, 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 可以将武术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同时, 教师也可以收集更多的建议, 比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 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不断改进。在交流过程中, 对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为就业和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因材施教,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大多数都是“生搬硬套”, 教师没有自己的主见, 没有体现出因材施教, 并且武术教学情况不乐观。因为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和理解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 一些学生天赋异禀, 但也有理解能力很差的学生, 加上武术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学习起来会很吃力。如果教师不能开展针对性的层次教学, 很容易打消学生的自信心, 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学氛围。针对上述问题, 作为武术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这些不足, 尝试着转变教学思路, 在武术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此外, 在教学成绩评定过程中, 除了将学生的动作掌握程度作为重要评定内容外, 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出勤、学习武术的态度等。

(四) 实施分组教学方法

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一一规范每一名学生动作, 而且这种指导方式会影响整体教学效率。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尝试分组练习, 鼓励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和指导, 纠正不规范的动作。相比较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 同学之间相互纠正的效率更高, 并且在武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营造轻松的氛围,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互惠互助精神。此外, 教师可以鼓励小组内进行武术动作创编,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 展现学生的武术潜力和天赋。

(五) 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也应该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场地, 并鼓励学生勤奋练习。俗话说的好, 勤能补拙, 尤其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 进行实践练习, 对掌握动作技能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 正处于教育改革关键时期, 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积极开设并改进武术课程, 更新教学思想,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提升武术教学有效性。此外, 高职高专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 比如组织校内外武术竞赛,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 而且有助于将武术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武术课程旨在迎合教育改革的趋势,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但是目前在高职高专中过于看重武术专业技能教学, 忽视了武术与学生职业能力的融合, 削弱了武术教学的价值。本文着重分析了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高专武术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高专,武术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 胡美兰.高教武术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2012 (6) :102.

[2] 王定安.职业院校武术教学改革探析[J].武术研究, 2017, 12 (11) :67-68.

[3] 王博.职业院校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3 (33) :201-201, 203.

上一篇:论“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的职业素养教育下一篇:外来务工人员非诉讼调解机制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