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学习减负的思考

2022-11-22

1 认识减负

减负就是在教育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经济负担, 提高综合素质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成因分析

2.1 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

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 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 将学生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都是围绕考试制度形成的,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导致学生的个性、身心均受到影响。由于应试教育存在着弊端, 所以素质教育就被提到了日程, 并已推行多年, 但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升学考试或高考时各科成绩仍起决定作用。这说明素质教育并没有发生真正变革。

2.2 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方面竞争的加剧,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期望水平就会很高, 造成对青少年学习与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期望值过高表现为不管子女的能力、兴趣和水平, 都希望其能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 以便以后有好的就业机会。当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目标时就遭到父母的不满和斥责, 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 就会产生自卑和焦虑厌学情绪。

2.3 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

学校考试有多种, 并有严厉的奖惩条例, 班级考试成绩与教师晋升、评优、奖金紧密联系。每次对全校考试质量分析时, 班级考试成绩就会精确排列, 教师也被分成不同等级, 面临末位谈话制和淘汰制。在长期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下, 教师的健康心理就会被扭曲, 甚至不择手段来夺取高分。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还怎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面对淘气或成绩差的学生又怎能冷静对待?加班加点, 搞题海战术, 盯着逼着学生学习, 不但增加教师工作量也在毁灭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一味的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教师就会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

第一, 设法抢占时间多讲课。

首先表现为满堂灌。因为课堂上45分钟是教师合法支配的时间, 为了多讲授所教内容, 先占满课堂, 把课堂的练习和学生自主提问都挤到课外。其次是拖堂。内容太多, 在限定课时内讲不完, 只好下课还继续讲。或者是有意抢占学生几分钟课间休息时间, 多争得一点时间使学生多学习自己所教科目。三是抢占非应试科目的时间上课。如:音、体、美、劳、自习和各类活动课的时间。四是利用下班辅导抢占早晚自习的时间和中午休息时间授课。忽略了学法和所讲内容的小结回顾。

第二, 竞相布置家庭作业。

老师们争抢上课时间总是有限的, 只好把课堂作业都放在课外去做。此外, 还尽可能多的布置家庭作业, 以多占课外时间。周末或假期则成为老师们竞相布置家庭作业最佳时期。

第三, 考试频繁进行。

因考试要计分排名, 当面临考试时, 学生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到考试科目上, 导致各科老师都采用考试这种方式, 形成了某些科目三天一小考, 十天一大考的局面。由于科目较多, 学生就会处于紧张的应付各科考试的状态, 这使本来应该及时复习的知识没有得到巩固, 也不能对以后的知识进行必要的预习。考试成绩差就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 还要罚抄做错的题目。师生辛劳不已, 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上课忙于做笔记, 课后背笔记, 即使当天的课程没有完全理解, 也不得不尽快把作业抄完。造成长期运动少, 睡眠不足, 精神萎靡不振,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而厌学甚至仇视。

3 减轻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

近年来,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重的课业负担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但是离根本解决问题还差很远, 然而有些教师却能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认真研究过重负担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3.1 抓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人才观

首先逐步转变以教科书的知识的学习来衡量教学质量的传统教学质量观;转变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传统学生观。其次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的新型人才观, 不惟高分、惟名牌高中大学为衡量标准。

3.2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打破课堂内容和形式的封闭, 在开放中构建新的模式:一是可以采取学生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教师讲解、学生一问一答等多种教学模式, 把学生从“笼”中放出来, 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二是课堂不局限于教室, 图书馆、运动场等都应成为课堂, 并向社区、工厂、农村拓展, 向图片、画报、影视等延伸, 实行开放性教学, 拓宽学生视野;三是积极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认识心理表明:课堂教学中, 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约20%来自听觉。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大大增加学生视觉和信息接受量,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3 强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保证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 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制定好每节课的原则和要求, 教学中做到“六为”、“六突”。“六为”即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 方法为中介, 能力为目标。“六突”:突出重点难点, 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巧练, 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突出思维训练, 不满堂灌;突出学法指导和知识迁移, 不加重课业负担;突出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 不大面积补课;突出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不千人一面、千人一法。确实抓好“四个保证”:组织教学要必到, 保证学生纪律严明, 听课专心认真;导言、检查、复习力求简捷, 保证尽快接触新知识;新课讲述努力做到语言精练, 减少旁征博引, 保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巩固练习紧紧围绕重点设计精巧练习题, 保证对重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形成牢固的记忆。

3.4 精心设计弹性作业保证学生足够休息时间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一刀切的, 其存在三种弊端: (1) 优生“吃不饱”; (2) 差生“吃不了”; (3) 机械性的作业重复。弹性作业, 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 这样, 才能确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教师的备课时, 要精心地设计好弹性作业题, 做到“一精”、“二活”、“三导向”、“四分层”。“一精”:精心设计数量少、质量高, 80%以上学生能堂上完成的作业。“二活”:内容活, 具有启发性、不机械、不重复;形式活, 或书面、或口头作业、或操作性、或观察性作业。“三导向”:作业的设计一部分是指导学习方法的练习, 一部分是指导巩固性的练习, 一部分是指导发散性的练习。“四分层”:按学生学习程度好、中、差的层次分层设计作业。一部分是三者共同完成的必做的基础性作业;一部分是照顾优生“吃得好”的提高性作业;一部分是照顾中等生“吃得饱”可以消化、加以巩固、散发思维的作业;一部分是照顾差生“吃得了”的打基础、补漏补差的作业。

精心设计弹性作业, 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了竞争意识, 还减少了学生用于重复、机械或耗尽脑汁也完不成的作业的时间, 从而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5 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发展

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除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 还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适应中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因此学校要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做到“四不”:上课不拖堂、不随意调课或占用其它学科、不加班加点补课、上课、不占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周六组织书法、绘画、合唱团、舞蹈队、航模、科技、体育等多种社团活动, 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寒暑假杜绝补习班, 组织丰富的冬令营、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企业, 到军营军训, 到野外野炊、游泳等,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增添学问, 增长才干, 发挥特长, 发展个性, 生动活泼发展。

3.6 严格控制订阅复习资料与考试次数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学生订阅各种练习册、复习资料过多与频繁的考试, 不仅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而且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影响学生的课外活动和休息时间。因此学校规定, 每位学生只订一套教育局规定的练习册。在课堂上, 教师根据课文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 科学设计课堂综合练习题和复习题, 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和运用课本知识、又不加重学生负担, 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学校还要把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作为教学改革和减轻学生负担的一项内容来抓, 要求教师加强平时作业的检查评讲和订正,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和练习、作业训练的质量, 加强平时的考查, 建立“四过关”制, (天天过关、单元过关、学期过关、年级过关) 力求减少不必要的考试, 每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末考试。这样, 减少学生为应付考试加班加点进行复习、练习、考试等负担, 保证了学生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面提高各方面素质。

3.7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记忆负担教会学生学习

中学生学习科目较多, 每门科目都有需要记忆背诵, 其中以文科的背诵记忆量最大。在这些需要记忆的学习中, 学生往往死记硬背多、独立思考少, 真正吸收更少。因此必须抓住以下几方面来扭转这种情况: (1) 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不只是用灵活多样的教法, 生动形象的讲解去激发学生兴趣, 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本身的魅力, 让学生体验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唤起对知识的兴趣, 自觉的积极摄取知识。 (2) 抓好基础, 着眼智能, 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 训练基本技能中得到拓展的, 而智能的拓展又能促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必须改进课堂教学, 做到上课突出重点,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 需要教师讲的, 也应尽量留给学生思维的余地。从学习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关键句、突破知识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运用规律去解决学习上出现的问题。 (3) 加强复习, 减少遗忘。“温故而知新”,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新课之前对新旧知识有关联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 这样既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 又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上课前五分钟安排复习, 新课进行中也可以适当结合复习, 在新知识多数学生已掌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插入旧知识强化训练, 可以使学生在分析、鉴别中更清楚明确的理解新知识, 同时又能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 教师应该根据先快后慢的规律, 复习应及时, 间隔时间先短后长。在单元、期末结束前, 应该进行系统的复习训练, 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 使学生学的更轻松。

4 结语

目前, 学生学习减负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 减负仍然不彻底, 学校出台的政策还不具体、不完善, 导致效果比较低, 在作业、学习环境和教师这几个方面还要深思。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 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摘要:近几年不少教育专家呼吁要为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提高素质教育。而负担最重的是中学阶段学生。教育部门为了学生身心健康也制定了相关的许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实施情况如何?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是当今社会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减负,深思

上一篇:垂直地拖链输送机及其多功能台车的设计下一篇:新时代下基层信仰的困境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