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运用问题学习法进行数学学习的思考

2022-09-11

一、问题学习法的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 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 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 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的看法, 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并以此为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那么, 如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来处理转换新知识, 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呢?我想“问题学习法”是最好的帮手。

二、问题学习法的特征和一般步骤

问题学习法, 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并不断寻找信息, 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法。

1、问题学习法的特征。

(1) 问题心理倾向性。是指学生在心理上有想提问题的欲望。问题学习, 需要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有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 (2) 问题构成目的性。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总是从要解决什么样的事入手。 (3) 问题要素开放性。构成一个问题, 要具有“三要素”, 即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结论和条件到结论间的一定的思维距离问题。要素开放性, 主要是指问题的条件或问题的结论开放。

2、问题学习法的一般步骤。

(1) 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能就某些内容产生疑问, 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 可提出问题。从提出问题的过程看, 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问题的过程不仅包含学生的知识素养, 也依据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提出问题要有最近的学习空间距, 即认知“冲突”;从自然现象中或者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并提出问题。 (2) 分析问题。学生分析问题, 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自己界定问题的存在, 自主地分析问题情景, 自主地构建解题思路和策略,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 (3)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寻找和接受信息、回忆知识和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定向活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积极围绕问题进行思维, 最终构建和完善解题方案直至解决问题。

三、应用问题学习法进行学习的关键

思维起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科学上的实践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多让学生提问题, 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在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应用问题学习法进行学习, 关键在于怎样逐步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1、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分析并把握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学生实际出发, 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 提出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去启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特别是当有的学生发现或提出了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 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 因势利导, 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转提给全班学生, 启发大家共同思考解答。这样做不仅会极大地鼓舞发现问题的个别学生, 而且会在全班学生中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并在这种环境中逐步锻炼善于发现或是提出问题的本领

2、要求教师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

所谓发散思维, 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 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 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 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 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 可左冲右突, 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 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 改变多种思维角度, 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 鼓励创优、创新, 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这样不仅弥补了有些习题中发散训练不够的问题, 同时也为创新思维注入了活力。

3、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思维发展的根本途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多思多问、刻苦努力、创造发明的实例, 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其重要性。在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中说明提出问题的可行性。如概念、定理、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条件、结论是什么?可有哪些变通?以此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另外, “类比联想”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工具, 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 创设思维佳境。激发学生思维的闸门, 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地发挥教与学的整体功能。鼓励学生把遇到的问题用数学语言简练、准确地表达。

摘要:问题学习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主导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衡量学习数学的成效。

关键词:问题学习法,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锡山.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成功实践[J].天津教育, 2001 (7-8)

[2] 张斌.有效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J].中国校园导刊, 2010 (12)

[3] 张学敏等.课堂教学技能[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第1版.

上一篇:通过“学中玩,玩中学”实现化学教学目标下一篇: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