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营改增”时代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模式探索——基于A建筑公司的财税管理角度

2022-09-11

1 A公司现行经营模式

A公司为大型国有特级资质施工企业, 其技术实力及管理水平在行业内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对其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具有代表性意义。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中心, 通过投标活动对外向建设单位承接工程项目, 此为对外经营;对外承接到工程项目后,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为所承接的工程成立项目部作为施工管理临时机构, 一般采用项目部承包制, 此为对内经营。

1.1 对外经营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承接工程项目, 一是建筑施工企业完全依靠技术实力和经营力量与建设单位自主对接, 顺利中标;二是联合其他企业或个人等社会关系与建设单位对接, 顺利中标。而此方式下, 建筑施工企业不起主动作用, 合作协议约定建筑施工企业只取得施工合同价的较低固定比例利润。

1.2 对内经营模式

根据对外经营模式的不同, A公司相应组建两种模式的工程项目部, 一是自营模式工程项目部, 即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由建筑施工企业委派;二是联营模式工程项目部, 由建筑施工企业派驻主要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 由合作企业或个人派驻部分管理人员以项目部外聘人员身份负责资金、采购等与财务管理直接相关工作。

2 建筑施工企业后“营改增”时代面临的问题

在后“营改增”时代, 传统的建筑业经营模式隐藏着较大的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及成本管控问题。

2.1 税务风险

不论是自营项目还是联营项目, A公司均实行项目部承包制, 即通过签订内部承包协议项约定项目部按合同收入的固定点数上交管理费, 一般情况下自营项目的管理费点数较高, 联营项目的管理费点数较低。工程项目部属于临时性管理机构, 不具备独立财务核算的条件, 税法上也没有独立核算的硬性要求, 所以项目部的税务风险全部往A公司总部转移, 主要体现为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逃避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以及漏缴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基于项目部点数承包制, A公司本部财务核算账面显示工程项目毛利额势必等于项目合同收入与管理费点数的乘积, 即账面合同收入、合同成本、合同毛利都是固定值, A公司本部的账面合同成本即为项目部的收入总额, 项目承包协议约定项目部从公司本部支取的材料款、人工费及其他费用均以提供相应发票为支出依据, 如此A公司本部的合同成本数据真实性在形式上均有税务发票支撑。

在实际工作中, 项目部向A公司提供的部分成本发票很难避免虚开问题。自营项目部取得的承包收益实质为工资、薪金所得;联营项目部取得的承包收益实质为个人提供劳务报酬所得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所得。项目部往往出于避税考虑, 通过虚开材料或劳务分包类增值税发票代替正规工资发放表或现代服务业发票, 从A公司本部支出项目承包收益。

前文所述的工程项目承包模式下, 项目部作为A公司本部的临时管理机构, 其虚开增值税发票行为所带来的法律风险直接由作为法人的A公司本部承担;项目部取得的承包收益实质为A公司的合同毛利, 应作为应纳税项目计缴企业所得税;自营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取得承包收益未按税法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 A公司未尽个税扣缴义务。

建筑业“营改增”后,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世上最严发票令, 税务机关对虚开发票加大稽查力度, A公司的税务风险随着工程项目承接量的增加而逐年累积, 若不及时改变经营模式, 巨大的税务风险将是A公司不可承受之重。

2.2 财务风险

项目部承包经营模式下, 工程项目部在法律上为A公司本部的管理部门, 且未进行税务登记, 代表A公司本部行使工程项目管理事物, 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A公司承担。项目部承包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以包代管, 难以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 A公司很难掌控项目资金达到专款专用的效果, 隐藏着极大财务风险。

2.3 成本管控问题

基于前文分析, 项目部承包经营模式下, A公司本部账面成本信息并不能真实体现项目工程成本, 成本报表无法为成本控制提供信息支持。例如, 项目部为从A公司本部套取资金, 往往与钢材、混凝土等材料供应商串通, 虚增开票额, 造成相应材料账面成本虚增。成本信息失真造成工程成本管控活动混乱, 不利于降低工程施工真实成本, 限制A公司在建筑施工市场的绝对竞争力。

一般情况下, 在联营项目中A公司派驻工程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只关心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问题, 联营单位派驻的管理人员只单纯地关注项目资金流水, 未深入考究成本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相关性, 成本控制的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基于项目承包模式, A公司本部的利润是固定的, 与工程项目成本不呈此消彼长的关系, 自然没有对项目成本管理进行指导和控制的积极性。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员参与, 如何将拥有成本管理能力的公司本部纳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并成为中坚力量成为探索新经营模式的重要内容。

3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模式新探索

为应对建筑业后“营改增”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及成本管控问题, 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一是在施工企业原有经营模式基础上, 根据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管理的相关法规, 对项目部承包经营模式的实施内容和办法进行改良;二是顺应国家大政方针, 全面改革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3.1 改良型经营模式探索

从某种法理上, 项目部与A公司本部实质上已形成了供需关系, 项目部应将承包所得向A公司本部开具增值税发票。自营项目部和联营方为个人的联营项目部可以承包人名义到税务局代开工程服务增值税发票, 由承包人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联营方为企业的, 可自开工程服务增值税发票, 自行申报企业所得税。

自营项目部每年还可以根据当年的项目生产经营情况, 向A公司本部提交承包收益预分配方案, 公司本部根据预分配方案将项目职工的承包收益所得并入公司本部年终奖个税申报表, 按年终奖个税处理办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 A公司本部财务部门每年根据经审批的承包收益预分配方案预提工程项目人工成本, 待工程项目完工结算时作承包收益预分配结算调整。

3.2 改革型经营模式探索

现有经营模式中的联营项目经改良后仍难以洗脱“非法挂靠、转包”等嫌疑, 问题的焦点在于承包人员的身份属性。笔者认为, 有两个新模式适用:

(1) 联营人员转自有职工模式:建筑施工企业与联营个人或联营企业股东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按《劳动法》规定缴纳社保金, 联营项目自然转为自营项目, 再按上文所述办法处理涉税事项。

(2) 内部承包协议转综合服务协议模式:联营方实质上为工程项目提供了咨询、金融、成本管理等服务, 建筑企业可与联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 详细约定服务内容及价格, 并合法取得增值税发票。如此, 联营项目自然转化为自营项目。

此外, 在自营项目的基础上, 取消内部项目承包制和内部承包协议, 从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完善薪酬管理制度, 通过绩效考核办法全面促进质量、进度、安全及成本管理, 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

4 结语

建筑施工行业现有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建筑市场的长期不规范管理, 以及建筑产品单件性、长周期性等特点决定的, 建筑业“营改增”的实施不断揭露现有经营管理模式的缺点及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才能适应新的税法管理要求。

摘要:我国建筑业已进入后“营改增”时代, 建筑施工企业在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下, 企业税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方面的各项风险逐渐加大, 新的经营模式亟待探索。本文以A公司为例, 从税务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角度出发, 对后“营改增”时代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Z].财税[2016]36号.

[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Z].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5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7.

[4]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房地产经济支撑作用及泡沫防范措施研究下一篇:关于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分析